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肇始-徐颖已发表观点

更新时间:2023-04-22 02:07:50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2日发(作者:南京话怎么说)

洋务运动中新式学堂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肇始

徐颖

摘要:19世纪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军事学堂、科学技术学堂、外语

学堂等新式学堂,培养了大量洋务企业需要的人才。从分析新式学堂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及实践教学和就业发展等特点入手,可以探讨洋务新式学堂的建设对职业教育近代化的启蒙

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期对当今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洋务运动,新式学堂建设,职业教育,近代化

1840年以后,西势渐强,内忧外患的清政府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统治集团中有识

之士—洋务派,掀起了一场“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期望通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船

坚炮利”,挽救清政府的统治。为此,洋务派创办了江南机器局、金陵机器局等军事工业和

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福州电报局等民用工业,筹建和训练新式军队北洋水师与南洋水

师。这些举措无一不需要众多专门职业人才,因此兴办新式学堂就成为洋务运动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

一、洋务新式学堂创办基本概况

洋务派认识到中国传统教育己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为培养新型专业人才,必须采用“中

体西用”的方式,仿照资本主义教育模式,兴办新式学堂。自19世纪60年代始,洋务派仿

照西方先后在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创办了新式学堂。新式学堂大体可分为外语学堂、军事

学堂、科学技术学堂三种类型,涉及外交、军事、电信、造船、铁路、矿务、医学等方面。

其中,外语学堂是最早兴办的洋务学堂。因为鸦片战争后,日益频繁的对外交涉使清政府深

刻感受培养懂外文的翻译人才和外交人才迫在眉睫,洋务派奕诉曾说:“欲悉各国情形,必

先谙其言语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在洋务派的积极努力下,中国第一所外语学校—京师同文

馆于18627月在北京设立,后又建立上海方言馆、广州方言馆等新式学堂,着重培养从

事外交和翻译职业的专门人才。到了19世纪70年代,随着军工企业相继建立,清政府为增

强国力,急需能担负起抵御外敌入侵的海军、陆军指挥作战人才,便陆续筹办各种军事学堂,

如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水师学堂等。到洋务运动后期,随着民用工业的创办

和发展,大量精通工矿、电信、铁路、矿务、医学等专业技术的人又成为清政府需要的人才,

洋务派又创建科学技术类型的新式学堂,对学生进行技术教育,如天津电报学堂、上海电报

学堂、天津医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广东实学堂、京矿南务学堂等。

二、洋务新式学堂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

新式学堂建立后,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较旧学堂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培养目标也体

现了从培养传统的士大夫阶层到新型的湄公河事件 实怎样做披萨 用人才的改变,如外国语学堂培养翻译人才,能为

清政府的外交服务;军事学堂培养的是能够操作枪炮、轮船等先进武器设备,掌握近代战略

战术的各级军事人才;技术学堂培养懂电报、矿务等工程制造等方面的人才。这种培养目标

由务虚到务实的变化,有助于中国的职业教育走向近代化。新式学堂的课程设置变化更大,

从教授儒学伦理向教授专门的职业技术知识转变,如同文馆初创时期开设的课程,只限于外

国文字,并不抛弃汉文;1865年恭亲王奕诉上书清廷:‘准匕次招考天文算学之议,非矜

奇好异,震于喜人数术之学也。盖西人制器之法无不由度数而生,今中国己欲将求制造轮船

机器诸法,苟不借西士为先导,伸讲明机巧之原,制作之本,窃恐师心自用,妄费钱粮,仍

无裨于实际。„„夫中国之宜谋自强,至今日而己呢矣。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

为自强之道”,由此同文馆大大扩充了课程,开设了天文和算学,随后许多自然科学都逐渐

地介绍进来。之后,在1869年美国的传教士丁匙良担任同文馆的教习后,他仿照西方学校

教育模式,重新规划课程设置,拟定了八年制和五年制的课程以适应程度不同的学生,如同

文馆八年制肄业的学生,各项课程都有次第可循,如果由洋文而涉猎各种学科,共需八年:

首年认字写字,浅解辞句,讲解短文和浅书;第二年讲解浅书,练习句法,翻译条子;第三年

讲各国地理知识,读各国史略,翻译文学作品选读;第四年数理启蒙,代数学,翻译公文;

五年讲求格物,几何原木,平三角,弧三角,练习译书;第六年讲求机器,微积分,航海测

算,练习译书;第七年讲求化护士单词 学,天文,测算,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第八年天文,测算,地

理,金石,富国策,练习译书。由此可知,同文馆虽然由一个翻译学校变成了一个实用科学

的学校,但外语仍然是主修课程,体现一专多能的职业教育特点。新式军事学堂的课程设置

则偏重于军事理论知识传授和军事技术实际操练。例如,1881年设立的天津水师学堂,在

军事理论方面不仅开设中国传统军事理论做史兵略》《孙子兵法》等,还要求学生学习外文、

算学、几何、平弧三角、代数、测量、天文、级数重学、航海、行军布阵等课程“一日间中

学西学文事武事,良咎分时,兼程并课”。技术学堂在课程设置方面更加体现了近代职业教

育的特色,如天津中西学堂除了开设外文、万国公法等公共基础课程外,专门学又分为五门,

其中工程学学习测量地学、重学、汽水学、材料性质学、桥梁房顶学、开动挖地学、水力机

器学;电学则开设深究电理学、讲究用电机理、传电力学、电房演试等等课程,无不体现当

时专业人才的职业教育特点。天津电报学堂为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电学知识和发报技能,开设

了基础电信、国际电报规约、仪器规章、各种电报制度与仪器、铁路电报设备、电线建筑、

电报线路测量、电力照明等主要课程诗人王之涣简介 ,以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电报局工作。医学堂也是按西

方医学校标准设置课程,开设了生理学、病理学、编摩、外文等课程。从新式学堂开设的课

程可以看出,洋务学堂摒弃了崇尚空谈、与现实生活脱节的传统教育内容,突出了专业性,

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

三、新式学堂实践教学与就业分配

新式学堂还特别注重与社会需要结合,重视实践教学。例如,军事学堂就非常重视实践

技能的训练和操作课程的军事演习:江南水师学堂除要求学生每天学习军事理论知识外,课

余都要赴习艺场练习西式跳跃、攀跻各种武艺,用来强壮筋骨;天津武备学堂除要求学生“按

时进堂,左右图书,口讲指画”学习西洋行军心法,还在“一月之中,每间三五日,由教师

督率学生,赴营演试枪炮阵式及造筑台垒之法,劳其筋骨,验其所学’。这些实践课程与理

论课程的结合tplink原始密码 使学生接触到了先进的、新型的军事知识,培养了学生在军事科学技术应用方

面的能力,使其军事技能和军事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技术学堂也认为理论教学与实践训

练的结合非常重要。如:天津电报学堂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将电气原理知

识的讲授和操作机器的方法相结合,还专门开设了实践教学课程—电报实习,每一学期保证

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天津医学堂规定学生除了上课认真听讲外,学会临症最为重要,

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后,学生就要到医馆随同医官诊视病人,以广学识。从以上可以看出,新

式学堂的教育己经改变了传统教育中以纯粹灌输儒学为主、专为清王朝专制服务的教学内

容,而以讲授西方的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人文科学等新兴的、与近代职业教育发展相关的

内容,尤其是对科学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视表明了新式学堂己逐渐迈向职业教育的近代

化。不仅如此,新式学堂的考试内容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点。例如,外语学堂—同文馆的

考试就把考试分为四种:其一为月课,每月初一日举行;其二为季考,于二月、五月、八月、

十一月之初一日举行;其三为岁试,每年十月,定期面试;其四为大考,每届三年,举行总考

试一次。同时,无论月课还是大考,考试的内容或翻译各国条约,或翻译汉话条子,都是偏

重于翻译。军事学堂的考试特别重视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如天津水师学堂规定学生学习四

年后肄业,由北洋大臣主持举行大考,不仅考理论,还要考实操,对考试成绩突出的,委派

其操练船只,在船上练习一年,使其“凡洋大炮、刀枪、操剑、法、药弹利弊、上桅接绳、

用帆诸法,切船上应习诸艺,皆能通晓”

学生毕业后也大多到与其所学专业相关联的部门工作。外语学堂的学生毕业生后大部分

从事外交工作或担任翻译人员,如广州同文馆毕业的杨枢,毕业后入北京同文馆深造,并以

优良成绩毕业,先为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西文文案”,后来到外交部门工作,曾经出使日本

和比利时;在日俄战争发生时期,杨枢以日文报道资料作为依据,写成了《日俄战事纪要》

在东京以汉文出版,明确指出‘旧俄之争,实梦见房顶漏水 为中国之患”,以此警醒国人。又如,左秉隆

是曾纪泽的“西文文案”1880年跟随曾纪泽出使帝俄,在签订《伊犁条约》期间,左秉隆

担任翻译和襄助工作,为索还帝俄强占伊犁以西地区为国家作出了贡献。军事学堂毕业的学

生基本上也做到了学以致用,如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毕业后或留校任教或任职于各兵轮、

艇上或从事轮船制造业;晚清海军舰队的基本骨干像刘步蟾、林永升、邓世昌等都毕业于船

政学堂。清末规模比较大的几所军事学堂,如江南水师学堂、天津水师学堂都有毕业生留校

担任总办或教习,如严复就曾经是天津水师学堂的总教习、总办,负责水师学堂事务20年。

科学技术学堂学生毕业后,也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如天津电报学堂毕业生担任电报员

工作,上海电报学堂学生毕业后在上海电报总局任职,其三百多名毕业生不仅满足了天津到

上海、天津到广州电报线路沿线各地的电信人员需求,甚至还派送到全国各地的电报局工作,

成为我国近代电信技术最早的专门人才。

综上所述,新式学堂的建设无论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还是实践教学、考试内容和就业

分配来讲,都呈现出浓厚的近代职业教育特点。这种新式教育打开中国传统儒学思想一统天

下的局面,在教学内容中引入了西方科学技术,引导学生学习自然科学,使西方科学技术在

中国广泛传播,有力地促进了近代职业教育的肇始和发展。

首先,它揭开了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序幕,是中国职业教育走向近代化的开端。中国的

传统教育以“仁、义、忠、孝“为指导思想,新式学堂则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新教育思想,

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的新观念。这种指导思想的变化,使中国职业教育走向历史的前

台,开始了向近代化转变。

其次,新式学堂为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开辟了道路。中国传统教育培养的是维护封

建统治的士大夫,学习的内容是经史义理、八股文章等,学生通过科举考试入主中央朝政,

参与国家管理,因此社会并不注重对职业技术的培养。新式学堂则不然,它的培养目标明确,

就是为晚清政府的需要培育懂外语、会科技的专门职业人才,所设置的课程是近代资本主义

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学科,这是封建旧学体系中根本没有的学习内容。在授课方面,新式学堂

引进了西方近代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贴近生产、生活。新式学堂的实践教学

更是前所未有的,它改变了过去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法,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抽象

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接直观形式,以利于学生理解接受,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足市场需要,而且新式学堂注重学以致用,毕业生充实到晚清各个实业部门,在政府的制造

局、船政局、电报局等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所有这些都是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也是促

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反映。

最后,新式学堂促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

封建教育制度下,知识分子通过科举走仕途是终极目标,读书人从不重视职业技术方面的知

识,职业技术甚至被斥为“奇技淫巧”,职业教育在社会根本没有地位,很少有人放弃科举

正途去学习职业技术。新式学堂的开办,大大改变了这一社会风气,新式学堂的毕业生利用

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上大显身手,活跃在洋务事业的各个领域,大多都取

得了不凡的成就。这种既能报效国家、又能光宗耀祖的状况,使得愈来愈多的人们改变了职

业教育地位低下的思想,开始重新思考近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这就为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

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也使人们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使职业教育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

然,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新式学堂,还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始终没有摆脱封建教育的栓

桔,如学堂对学生的道德评判、行为规范都还是严格按照封建制度下的标准来衡量,在学习

专业技术课程时,《孝经》《四书》《五经》等仍然是新式学堂的基本课程,所以新式学堂

相对现代职业教育来讲,其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就业分配等都不是那么标准,

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它只是处于近代职业教育的萌芽时期。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毕竟

在传统封建教育完全笼罩的天空中打开了一扇可以呼吸新鲜气息的天窗,冲破了传统教育的

坚固藩篱,是中国实施近代职业教育的肇始,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促使人们重视和发展

职业教育。


本文发布于:2023-04-22 02:07: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84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式学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