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游日记四》(徐霞客游记)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更新时间:2023-04-21 20:19:32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1日发(作者:同和中学)

《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四

关于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最美少年作文 著作,明末地理学家(一作宏祖,号

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

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

《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

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

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

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江右游日记四原文

二十四日晨餐后,仍渡西南门大溪候车夫,久之发,已上午矣。南十里,新

田铺。其处山势渐开,正在西华山之南,回望诸岩突兀,俱并成一山,只有高下,

无复剖裂之痕矣。又十里,饭于联桂铺。又二十里,过马鞍山为横石铺,于是复

入山谷。又四里,逾一岭,下宿于申命地。其地南对应天山,为张真人上清宫入

山始境,其曰“申命”者,正对“应天”而言也。

是夜,逆旅主人乌姓为余言:“此南去上清二十五里,而西去仙岩只二十里,

若既至上清而去仙岩,亦二十里。不若即由此向仙岩而后上清也。”余善之,遂

定计,明日分静闻同车一辆待我于上清,余以轻囊同顾仆西从间道向仙岩。主人

复言:“仙岩之西十五里有马祖岩。在安仁界。其岩甚胜,但先趋仙岩亦复稍迂,

不若竟竟,直接赴马祖,转而东,由仙岩、龙虎以尽上清为最便。”余益善之。

二十五日平明,饭而发。雨丝丝下,不为止。遂别静闻,彼驱而南,余趋而

西。四里,至章源。四里,过一小岭,至桃源。又过一小岭,二里至石底。过水

二重,俱有桥,三里,至连塘。过一小岭。二里,过一桥。又二里,铁垆坂。又

三里,过香炉峰。其峰回亘三叠,南面直剖而下,中有一凹,结佛庐于上。时雨

大作,竟不及登。香炉峰西即为安仁东界,于是又涉饶州境矣。三里,简堂源。

过一里,雨狂甚,衣内外淋漓。三里,过新岩脚,而不知岩之在上也。从其东峡

穿而北入,见其西崖下俱有横亘之岩,飞瀑交洒于上,心知已误,因避雨岩间,

剖橘柚为午餐。已而令顾仆先探其北,不见影响既看不到又听不到。复还探其南,

见南崖有户掩竹间,以为是无误矣,亟出而趋其上。岩虽高敞,盘亘山半,然石

粗窍直,无宛转玲珑之致。时已知其为新岩,非旧岩也,且岩僧虽具餐,观其意

惟恐客不去,余遂亟出,趋下山。又踯躅雨中,西一里,转而北入山峡。峡口巨

石磊落,高下盘峙,深树古藤,笼罩其上,甚有雅致。由峡而入,其崖东西并峙,

北连南豁,豁处即峡口,而连处其底也。马祖岩在左崖之半,〔即新岩背。〕其

横裂一窍亦大约如新岩,而僧分两房,其狗窦猪栏,牛宫马栈,填塞更满。余由

峡底登岩南上,时雨未已,由岩下行,玉溜交舞于外,玉帘环映于前,仰视重岩

叠窦之上,栏栅连空,以为妙极。及登之,则秽臭不可向迩接近,皆其畜埘sh

窝之所,而容身之地,面墙环堵,黑暗如狱矣。时余衣甚湿,日且就昏,其南房

方聚众作法法事,拒客不纳,北房亦尤而效之,求一卧不可得。彷徨既久,寒冽

殊甚,强索卧石龛之间。令僮以所赍j携带米具就炊,始辞无薪,既以细米易,

而成粥竟不见粒米也。

二十六日平明起,再以米炊,彼仍以细米易,姑餐而即行。仍从北连处下,

令顾仆先出峡门之口,余独转上多系统萎缩 西崖。其岩亦横裂如马祖,而无其深,然亦无其

填塞诸秽趣也。从岩畔直趋而南,路断处辄为开凿,既竭走完岩端,〔崖壁峻立,

不可下瞰,〕忽有洞透峡而出。既越洞西,遂分两道,一道循崖而北,一道循崖

而南,两崖并夹,遂成一线。线中东崖之下,复裂为岩,亦横如马祖,而清净幽

渺,忽有霄壤之异。岩外之崖,与对崖俱下坠百仞,上插千尺,俱不合如咫,而

中亦横裂,邃幽深若重楼。惟极北则豁然,以为可通外境,而豁处天光既辟,地

险弥悬,削崖穹壁,莫可下上,洵实在是自然之幽阻,非所称别有天地者耶?复

还至洞门分道处,仰其上层,飞石平出,可以上登而又高无可攀。从其南道转峰

侧而上,则飞阁高悬,莫可攀跻,另辟一境矣。时顾仆候余峡下已久,乃穿透腹

之洞,仍东出崖端,欲觅道下峡口,不可得;循旧沿崖抵北连处下,则顾仆见余

久不出,复疾呼而至矣。遂与同出峡口,东南四里,过南吉岭。遥望东面乱山横

翠,骈耸其北者,为排衙石,最高;斜突其南者,为仙岩,最秀;而近瞰岭下,

一石尖插平畴,四面削起者,为碣石,最峭。下岭,即见大溪自东而来,直逼岭

脚,〔其溪发源沪溪,由上清而下。〕乃从溪北溯溪,东南四里,至碣石下。则

其石仰望穹然,虽渐展而阔,然削立愈甚,有孤柱撑天之状。其下有碣石村,是

为安仁东南界;渡溪南为沥水,山溪上居民数十家,于是复属贵溪矣。又东五里,

直抵排衙石之西,是为渔搪。渔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其地东临大溪。循溪西南

行一里,为蔡坊渡,遂止宿焉。

二十七日蔡坊渡溪东一里蓬莱岛在哪里 ,龙虎观。观后一里,水帘洞。南出山五里,兰车

渡。三里,南镇宫。北行东转一里,渡溪即上清街,其街甚长。东一里,真人府。

南渡溪五里,越一岭,曰胡墅。西南七里,曰石冈山,金谿县东界也,是入抚州

境。又三里曰淳塘,又五里曰孔坊,俱江姓,宿。

二十八日由孔坊三里,郑陀岭。七里,连洋铺。十里,葛坊。十里,青田铺。

有石梁水,出邓埠。十里,茅田,即往抚州道。下一岭为五里桥,水始西向许湾

桥,南有庵,旁有阁,为迎送之所。东南入金谿城。城径二里,由东出西,其北

门为抚州道。城外东北为黄尖岭,即出金处,《志》所称金窟山。在城东五里。

其西为茵陈岭,有冈西走,即五里北分水之冈矣。金窟山之东南,环绕城南者,

曰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在焉。今名朱干。自金窟、茵陈,北东南三面环城,

所云“锦绣谷”也。惟西南少缺,小水沿朱干西去,而下许湾始胜舟云。朱于之

南有山高耸,亦自东北绕而南,为刘阳寨、牟弥岭,其东为沪溪,西为金谿之大

塘山,疑即《志》所称梅峰也。又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发自大塘。对大塘者,东为牟弥顶大山也。南十里为南岳铺,又西

南十里为贾源,又五里为清江源。沿江西南,五里为后车铺,饭。又南十里为界

山岭。一名韩婆寨。下岭二里,为沪溪分道。又二里为大坪头,水始南流。又四

里为横坂铺。五里,七星桥。又五里,潭树桥。十里,梧桐隘。揭阳无渡,到建

昌东门宿。

江右游日记四译文

二十四日早餐后方向用英语怎么说 ,仍然渡过西南门外的大溪等候车夫,许久后才出发,已经

上午了。往南十里,到新田铺。那里山势渐渐开阔,正处西华山的南面,回首望

去,众岩突兀,全都连成了一座山,只有高低的差别,不再有破裂分开的痕印了。

又行十里,在联桂铺吃饭。又走二十里,过了马鞍山为横石铺,从横石铺后又进

入山谷中。又走四里,翻越一座山岭,下了岭投宿在申命地。那地方南面对着应

天山,是进山到张真人上清宫去的起始处,它之所以叫“申命”,正是相对于“应

天”而言的。

这天夜里,姓乌的旅店主人告诉我:“这里南面到上清宫二十五里,而西面

到仙岩只有二十里,假若到上清宫后再去仙岩,也有二十里。不如就从这里前往

仙岩然后再去上清宫。”我很赞同他说的,于是定下计划,明天让静闻坐一辆车

到上清宫等我,我和顾仆轻装向西从小路到仙岩。love歌词 旅店主人又说:“仙岩西面十

五里有个马祖岩。〔在安仁县界内。〕马祖岩景致极佳,假若先奔赴仙岩后又到

马祖岩也同样略有些迂曲,不如直接到马祖岩去,然后折向东,由仙岩、龙虎岩

最后游览上清宫最为方便。”我更加赞同这个建议。

二十五日天大亮时,吃了饭就出发。满天潦檬细雨,一直不停。告别了静闻,

他往南行,我朝西走。四里,到章源。又走四里,翻过一座小山岭,到桃源。又

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到石底。渡过两条水流,水流上都架有桥,走三里,到

连塘。翻过一座小山岭,走二里,越过一座桥。又走二里,到铁沪板。又走三里,

过香炉峰。这座山峰呈三层旋绕,南面从上直往下破裂开,中间有一块凹下去的

地方,上面构筑了僧人的小屋。当时雨下得很太,竟然没能攀登。香炉峰的西面

就是安仁县东界,从这里起又步入饶州府境内了。走三里,到简堂摄。走一里,

雨下得很猛,内外衣服都被淋透子,又走三里,经过新岩脚,然而不知道岩就在

路上面、从新岩东面的山峡往北穿越,见此岩西面的崖壁下都是横亘的岩石,

石上飞瀑交洒,心想已经走错了路,于是到岩石间去避雨,并剥开橘子、袖子当

午餐吃。旋即叫分户申请书怎么写 顾仆先到岩北面探寻,但没有任何清息。他冬回往南面探寻,见

到南面山崖间有户人家掩映在竹丛中,我以为那是马祖岩无误了,赶忙走出避雨

的地方登上山崖。那岩洞虽然高而宽敞,盘亘在半山间,然而石质粗糙,洞穴平

直,缺少曲折玲珑的意态。这时已经弄清它是新岩,不是旧岩,并且看出居住在

岩洞间的僧人虽然备了餐,但又唯恐客人不离开的样子,于是我们赶忙出了岩洞,

迅速奔下山。又在雨中时走时停地往西行一里,折往北进入山峡中。山峡入口处

众多大石头杂沓地堆叠着,自高处到低处盘结耸立,深树古藤笼罩在上面,很是

雅致,由峡口进去,东西两边崖壁对峙,山峡的北端山崖连接而南端敞开,敞开

处就是峡口,而山崖连接处是峡底。马祖岩在左边山崖的半山腰,即新岩的反背。

崖壁间横向裂开一个洞,也大略如同新岩的那个洞一样,僧人分住在两间房子中,

岩洞中狗窝、猪栏、牛圈、马棚,填塞得满满的。我从峡底往南向上攀登此岩,

当时雨未停止,从岩下行走,洁玉般的水流交相飞舞在岩外,洁玉般的水帘环绕

辉映在眼前,仰视重叠的岩洞上面,栅栏飞架在空中,以为必定美妙至极。等登

上去,却坑脏腐臭得不可接近,几乎都是些牛马猪鸡的栖息处所,而人居住的地

方,狭小简陋,黑暗得如同地狱。当时我衣服很湿,而且天将要黑下来,岩洞南

边的房子中正汇集众人作法术,拒绝接纳客人,北边的房子也是一样,要找一个

躺卧的地方都不可能。徘徊了许久,寒冷得要命,硬是要了一个石完躺卧在其间。

叫童仆用随身带来的米和炊具去生火做饭,僧人先是推辞说没有柴禾,后又用细

米换了我们的米,而煮成粥后竟然见不到一颗米粒!

二十六日天大亮时起来,又拿米做饭,那僧人仍用细米调换、我们将就着吃

了些就出发。仍然从山峡北端时山崖连接处下来,我让顾仆先走出峡门口,自己

一个人转往西登上山崖。岩洞也如马祖岩一样横向裂开,但没有马祖岩深,不过

也没有马祖岩那样各种污秽之物到处填塞的情景。我从岩洞边一直奔向南面,

断绝的地方崖壁被凿开,到了岩的边缘处,崖壁高峻陡直,不可往下俯瞰,忽然

有个洞贯通山峡显露出来。越过那洞的西面后,路便分成两条,‘条顺山崖往北

去,一条顺山崖往南去,两边崖壁夹峙,中间便形成了一条线。那条线中间的东

边崖壁下面,又破裂开形成岩洞,它也如马祖岩一样呈横向,然而清新洁净,深

邃幽远,我忽然觉得两者间有天壤之别。岩洞外面的崖壁与对面的崖壁,都下坠

百丈,上插千尺,两边相隔仅有咫尺,而且都是横向裂开,如重重高楼一样深邃。

只有最北面很开阔,我以为可以通往外面的地方,但那敞开处虽然露出天空的光

明,地势却更加高峻险要,陡峭弯隆的崖壁,不可下走和上攀,实在是大自然中

非常僻静险要的一处地方,而这不就是所说的“别有洞天”的那种地方吗?又回

到洞门口分路处,仰头观看洞的上层,凌空飞突的岩石平平地伸出去,人可以站

立到上面而又因太高无法攀援。我从洞南边的路转到山峰侧面往上爬,飞阁高悬,

不可攀登,另外形成了一块天地。当时顾仆已经在山峡下边等了我许久,于是穿

过那个贯通山崖内部的洞,仍然往东到了山崖边缘,想寻找道路下到峡口,然而

没有找到路;顺来时的路沿山崖抵达北端山崖连接处时,顾仆见我许久骆驼祥子总结 未走出山

峡,又大声地连连呼喊着找了过来。于是和顾仆一同出了峡口,往东南走四里,

经过南吉岭。遥望岭东面,乱山横翠,那并列耸立在北面的,是排衙石,它最为

高峻,那倾斜突立在南面的,是仙岩,最为秀丽;而从近处俯瞰岭下,那尖峭地

插立在平坦的田块中,四面笔直向上耸起的,是喝石,最为峻峭。走下南吉岭,

就看见一条大溪从东面流来,直逼岭脚孟这条溪发源于沪溪县,经过上清街往下

流。于是从溪北岸溯溪流,向东南走四里,到达竭石下面。仰望这块石头高大弯

隆,虽然它向上逐渐伸展而变得宽阔,然而却更加陡直,显出孤柱撑天的态势。

它下面有个褐石村,此村在安仁县的东南边界;渡过溪往南走为沥水,这条山溪

的岸上住着几十家居民,从这个村庄开始又属于贵溪县地。又往东走五里,直抵

达排衙石的西面,这里是渔塘村,村中的居民以造粗纸为业,村子的东面濒临一

条大溪。顺大溪向西南行一里,为蔡坊渡,于是停下来投宿在这里。

二十七日从蔡坊渡渡过溪水往东走一里,为龙虎观。从观后走一里,为水帘

洞。往南出了山走五里,为兰车渡。再走三里,为南镇宫。往北而后折向东走一

里,渡过溪水便是上清街,那街道很长。往东走一里,为真人府。往南渡过溪水

走五里,翻越一座山岭,那岭叫胡墅岭。往西南走七里,叫石冈山,它是金勤县

的东界,从这里便进入了抚学生自我评价 州府境内。又走三里叫淳塘,又走五里叫孔坊,村中

居民都姓江,这天就投宿在这里。

二十八日从孔坊走三里,为郑陀岭。七里为连洋铺。十里为葛坊。十里为青

由铺。〔有一条石梁水,流往邓埠。〕十里为茅田,这里就是到抚州府的路。下

一座岭为五里桥,从此处起水才向西流往许湾,桥南有座庵,庵旁边有个阁,是

人们迎来送往的场所。再往东南走,进入金勤城。城东西长两里,我们由东往西

走出城,城北门是到抚州府去的路。城外东北面为黄尖岭,它就是出产金子的地

方,志书上所称的金窟山。〔在城东面五里〕黄尖岭的西面是茵陈岭,茵陈岭的

一条山冈往西延伸,是五里桥北面的分水山冈。位于金窟山东南边、环绕在域南

面的,叫朱干山。〔即翠云山,翠云寺就在这座山上。如今称朱干山。〕金窟山、

茵陈岭从北、东、南三面环绕县城,就是所说的“锦绣谷”。只有县城西南面略

微缺开些,一条小水沿朱干山麓向西流去,流下许湾桥才能够航船。朱干山的南

面有山峰高高耸立,也是从东北绕往南面去,那是刘阳寨牟滁岭,它的东面为沪

溪,西面是金黔县的大塘山,我怀疑就是志书上所称的梅峰。〔再往南为七宝山〕

二十九日从大塘出发。对着大塘的,东面是牟称顶大山。往南走十里为南岳

铺,又往西南走十里为贾源,又走五里为清江源。沿江流往西南走,五里为后车

铺,在那里吃扳。又往南十里为界山岭。〔又叫韩婆寨。〕下了岭走二里为到沪

溪县和建昌府的分路处。又走二里为大坪头,从这里水才流往南、又走四里为横

坂铺扩又走五里为七星桥。又走五里为潭树桥。再走十里为梧桐隘。揭阳没有渡

口,到建昌府东门才投宿。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20:19: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81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山峡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