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RIL群体的几个产量相关性状研究
程江;向关能;郑常祥
【摘 要】为评价用水稻Ⅱ-32 B和特青构建的F7重组自交系(Recomb高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inant
inbred line,RIL)后代群体,为后期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定位研究提供依据,调查了该群体的单株产量、千粒重、主穗粒数、
主穗结实率、主穗长度、有效穗、株高和全生育期8个产量相关性状,对这8个性
状在群体中的表现用DPS 7.05软件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并构建了频次分
布图.结果表明,调查的8个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在后代群体中表现为微效多
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8个性状均可进行QTL定位分析.
【期刊名称】《种子》
【年(卷),期】2013(032)005
【总页数】4页(P85-88)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产量相关性状
【作 者】程江;向关能;郑常祥
【作者单位】贵州省旱粮研究所,贵阳 550006;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阳 550006;贵
州省旱粮研究所,贵阳 550006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511
产量相关性状是典型的数量性状。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数量遗传学进入了分子
数量遗传学发展阶段。研究控制数量性状的基因或调控因子在DNA分子上的位置,
即QTL定位,从而逐步使人类更有力、更直接地操纵数量性状,更好地满足人类
的需求是国际上最近10 多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开展QTL定位研究首先要建立一个分离群体[1,2]。分离群体包括多种类型,目前
最常用的是F2群体和回交群体[3~5]。这2种类型的群体由于不能持续提供用于
图谱构建的DNA和表型性状调查的植株,因而不能连续使用[6]。而由于RIL群体
是利用性状间差异较大的亲本材料杂交,其后代经过多次自交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作
图群体,群体中每个个体都是纯合的,所以是一个可永久性使用的分离群体用,是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重要群体[7,8]。而由于在群体构建过程中随机取样以及多代连
续选择,自然选择和环境条件的作用影响群体结构,因此利用构建群体进行遗传作杨梅几月份成熟
图前应对其作初步评价。
本研究在由水稻Ⅱ-32 B和特青构建的F7代RIL群体的基础上,对亲本及群体的
单株产量、千粒重、主穗粒数、主穗结实率、主穗长度、有效穗、株高和全生育期
8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调查研究,旨在用QTL定位的3组概率分析法与目前常
用的QTL定位方法的比较研究提供依据。
供试材料为水稻Ⅱ-32 B、特青以及从这2个材料组配的F1杂交种派生出的包含
159份F7RIL的分离群体,该材料由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提供。
于2010年在贵州省贵阳、遵义、思南3地播种亲本Ⅱ-32 B、特青和159份
F7RIL的分离群体。调查植株株高、全生育期、单株产量、千粒重、主穗粒数、主
穗结实率、主穗长度、有效穗等8个性状。
利用DPS 7.05软件对该RIL群体的8个性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并绘制
频次分布图。统计参数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偏度、峰度、变异范围及变异系数。
采用1年3点数世界杯对阵 据的平均值对亲本及159个RIL分离群体的8个产量相性状进行
描述性统计分析(表1),结果表明,2个亲本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单株产量
和主穗粒数差异较大。其中特青的单株产量、主穗粒数、有效穗、株高和全生育期
均高于Ⅱ-32 B,而其他性状均低于Ⅱ-32 B。从RIL分离群体均值来看,单株产
量、主穗粒数、主穗结实率、主穗长度、株高以及全生育期6个性状的平均值介
于2个亲本之间,有效穗的平均值低于双亲而千粒重的平均值略高于双亲。8个性
状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小于1,表明这8个性状的观测值在群体中呈现连续变异。
另外,从这8个性状的变异范围和变异系数的统计可看出,各性状存在不同程度
的变异,变异系数在5.53%~16.83%之间,这表明控制这8个性状的基因在数量
和效应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根据159个RIL后代群体8个产量相关性状的平均值,对单株产量、千粒重、主
穗粒数、主穗结实率、主穗长度、有效穗、株高及全生育期8个性状进行相关分
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表2)。
单株产量与主穗粒数、主穗结实率、有效穗及株高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性状呈
不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千粒重与主穗结实率呈显著正相关,与主穗粒数和主穗长度
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全生育期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穗和株高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主穗粒数与主穗长度、株高和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穗结实率和有效穗呈
极显著负相关。主穗结实率与主穗长度、全生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株高的负相
关性不显著,与有效穗的正相关性不显著。主穗长度和有效穗呈极显著负相关,说
明有效穗穴越少主穗长度越长,与株高和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株高
和全生育期对主穗长度的影响极大。有效穗与株高和全生育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株高和全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
以单株产量为主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进行通径分析。通
径分析剖析了相关系数,把相关系数分解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部分,从而明确
各性状对单株产量的重要性。由表3可知,各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的大
小顺序为主穗粒数>有效穗>主穗结实率>千粒重>全生育期>株高>主穗长度。除
主穗长度外,其他性状对单株产量的贡献均为正向作用,其中主穗粒数、有效穗、
主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在单株产量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基于RIL群体中的8个产量相关性状的统计数据,利用DPS 7.05软件绘制频次分
布图,结果如图1所示(横坐标为RIL群体的性状平均值,纵坐标为RIL数)。
在RIL后代群体中,8个产量相关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是连续的,都呈现出正态分
布,说明这些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该8个性状的
统计数据可进一步用于QTL作图分析。但是它们在后代群体中的分离表现并不完
全一致。单株产量、主穗粒数、主穗结实率和全生育期在RIL后代群体中的分布大
部分介于2个亲本之间;而其他4个性状在RIL后代群体中的分布基本位于双亲2
侧。8个性状在RIL群体中均无明显的超亲优势。
研究表明,产量等相关性状属于数量性状,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应在多种环
境条件下进行鉴定,才能正确评价性状表现[9],本试验采用了1年多点的试验方
法,将试验误差减少到最小,能够正确评价RIL后代群体的性状表现。
各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表明,主穗粒数、主穗结实率和有效穗与单株产量均为
极显著正相关,各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是主穗粒数,其次为有效穗、
主穗结实率和千粒重,研究结果与前人的结论大致相同[11~13],表明主穗粒数、
有效穗、主穗结实率和千粒重在单株产量构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产量性
状做QTL定位时,可主要关注这4个性状。
研究表明,理想的RIL作图群体应具备系间性状变异大、系内性状稳定的典型特征
[14,15]。本研究中RIL后代群体的产量及相关性状均存在较广泛的变异,变异系
数在5.53%~16.83%之间,说明该群体符合理想RIL作图群体的标准。从水稻产
量性状的偏度、峰度以及频次分布图可以看出,所有性状的偏度和峰度绝对值均小
于1,频次分布图呈正态分布,而后代群体表现为正态分布是朗读者第三季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点
[10], 说明调查研究的8个水稻产量相关性状在后代群体中的遗传都是受微效多
基因的数量性状座位控制的,可以进行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定位。此外,重组自
交系群体是由2个亲本杂交不施加选择而产生的,遗传背景清楚,可以在很大程
度上消除遗传背景的干扰,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水稻产量性状的相关关系。
【相关文献】
[1]郝炯,渠云芳.DNA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梦见野兔 [J].山西农业科学,2009,37(3):81-85.
[2]罗冉,吴委林,李玉花,等.SSR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
学,2010,29(1):137-143.
[3]Yu S B,Li J X,Xu C G,et ance of epistasis as the genetic basis of heterosis in an
elite rice hybrid[J].,1997,94:9 226-9 231.
[4]Zhuang J Y,Lin H X,Lu J,et is of QTLenvironment interaction for yield
components and plant height in rice[J].Genetics,1997,95(5-6):799-808.
[5]Moncada P,Martinez C P,Borrero J,et -titative trait loci for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in an Oryza sativaOryza rufipogon BC 2 F 2 population evaluated in an
upland environment[J].Genetics,2001,102(1):41-52.
[6]Pilet M L,Duplan G,Archipiano M,et ity of QTL for field resistance to blackleg
across two geneti丁益祥 c backgrounds in Oiled Rape[J].Crop Sci,2001,41:197-205.
[7]Wan X,Weng J,Zhai H,et tative trait loci(QTL) analysis for rice grain width and
fine mapping of an identified QTL allele新时代出版社 gw-5 in a recombination hotspot region on
chromo-some 5[J].Genetics,2008,179(4):2 239-2 252.
[8]马大鹏,罗利军,何予卿,等.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J].分子植物育
种,2004,4(2):507-512.
[9]闫殿海,王金明.数量性状的主效和微效基因检测方法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8):11-15.
[10]石培春,王光利,曹连莆,等.小麦莴笋怎么炒好吃 RIL群体中籽粒淀粉性状的分离与主要淀粉性状的相关分析[J].新
疆农业科学,2011,48(10):1 789-1 794.
[11]夏照明,蒋建为,纪雄辉,等.岳优9113的产量构成因素与高产栽培技术[J].西北农业学
报,2008,17(4):80-83.
[12]江应才.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京福2优70特征特性及产量结构分析[J].杂交水
稻,2007,22(5):47-49.
[13]吕建群,曾宪平.四川中籼中熟杂交稻产量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分析[J].中国农学通
报,2006,22(10):184-186.
[14]Brigitte G,Ce'cile R,Claude W,et is of photoperiod nsitivity with in a
collection of tropical maize populations[J].Genetic Resources and Crop
Evolution,2002,49:471-481.
[15]刘宗华,汤继华,卫晓轶,等.氮胁迫和正常条件下玉米穗部性状的QTL分析[J].中国农业科
学,2007,40(11):2 409-2 417.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16:16:0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784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