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诫勉谈话
在对被诫勉者发诫勉通知书前,由局党组指定专人或由
分管局领导进行谈话。谈话时要认真指出被诫勉者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提出诫勉的具体要求,同时进瓦解土崩 行帮助教育。小编
小编给大家搜集了下面的如何进行诫勉谈话,一起来看看
吧。
如何进行诫勉谈话一 诫勉谈话是清朝的历史 以党内法规形式
确定的教育、管理、监督党员领导干部的一项重要手段,是
对有轻微违纪行为或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领导干部进行
谈话、告诫、劝勉,达到提前打招呼、及时提醒、教育挽救
领导干部的一种监督管理制度,在加强干部教育管理工作中
有其突出的作用。笔者认为,要真正将诫勉谈话制度落到实
处,切实提高诫勉谈话的质量和效果,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
手:
一、细化操作规程,保证诫勉谈话的规范性
明确界定诫勉谈话的主体。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搞
好协调,具体界定什么情况下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诫勉谈
话、在什么情况下由组织部门进行诫勉谈话。一方面,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按照各自工作职能的划
分,规定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分别具体负责哪些情况的
调查核实及诫勉谈话。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的谈话主体
应以两部门的领导为宜,必要时可以相互配合,共同进行调
1 / 9
查核实和诫勉谈话。另一方面,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要
加强沟通和联系,特别是对群众举报或在查处案件中发现的
党员领导干部的有关问会议邀请函 题要及时通报。
明确界定诫勉谈话的客体。一是从干部离任审计、任中
审计中及时发现在经济管理或制度、政策执行过程中带有苗
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及时确定诫勉谈话的
范围和重点。二是从群众信访举报中发现党员领导干部的苗
头性、倾向性问题,对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思想作风、工作
作风以及生活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做好预警诫勉工作,防止一
些党员领导干部由小错酿成大错。三是对民主生活会和民主
评议中干部群众反映的领导班子或党员领导干部存在的问
题归纳整理,建立动态的党员领导干部信息档案,及时进行
分析,针对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发出诫勉预警,达到早提
醒、早预防的目的。四是从巡视工作中发现主要领导的苗头
性、倾向性问题,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态度进行预警
诫勉,做到告之以纪,明之以害,避免“领头羊”因方向性
错误,给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五是从党
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和年度工作考核中发现党员领导干
部中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进行诫勉谈话。
明确界定诫勉谈话的程序。诫勉谈话一般包括如下程
序:对有关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向被诫勉谈话人下达《诫勉
谈话通知书》、确定主谈人和陪同人、拟定谈话提纲、谈话
2 / 9
对象就谈话人所提出的要求表明态度、谈话对象核实谈话记
录并签字、向被诫勉谈话人下达《整改意见书》、诫勉谈话
后谈话对象作出书面说明、谈话部门提交谈话情况报告等。
这些程序虽然繁琐,但这是确保诫勉谈话严肃性和取得效果
的保证,不能随意减少,要根据这些程序的要求,在每次诫
勉谈话时进行具体的细化。
二、谈话过程中要细致,保证诫勉谈话的针对性
把握诫勉谈话的基本原则。一是“早”的原则。要体现
轻微违纪、苗头性、倾向性的诫勉谈话特征,及早发现苗头,
及时对可能步入歧途的打招呼,敲警钟,达到治病救人
的目的。二是“准”的原则。就是要找准问题的症结,理清
诫勉的思路。诫勉谈话前,对已掌握的谈话对象存在的苗头
性、倾向性问题事实要反复进行甄别,必要时可组织调查核
实、确保掌握的问题事实准确、全面、真实,指出谈话对象
存在的苗头性问题时,要实事求是,一针见血,切中要害,
防止事实不清、情况不明等造成谈话被动。三是“严”的原
则。诫勉谈话不能怕伤和气,不谈主要问题。对谈话对象有
意或无意分散和转移主题的,要明确指出、及时纠正。要做
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决不能走过场。
把握被诫勉对象的心理。被诫勉对象面对谈话持有不同
的心理,不能一开始即进入正题,而应先耐心倾听被诫勉对
象的陈述,注意从其语气、神态中,捕捉信息,发现问题,
3 / 9
指出危害,做到以情感人,使被诫勉对象心悦诚服,对错误
的认识比较彻底,谈话效果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被诫勉对象的个体差异。对年轻领导干部要“击一
掌”,促其警醒;对年龄大的领导干部要“拉一把”,帮助其
克服不以为然和麻痹错误思想认识,避免其干出“一失足成
千古恨”的事来。对男性领导干部一般可以开门见山,直截
了当谈话宜粗不宜细;对女性领导干部则要迂回曲折,把握
心态,以情动人,点到为止,解决问题宜细不宜粗。对坦诚
的,要顺水推舟,帮其提高;对顽固的,要急风骤雨,使其
无法逃避。
把握诫勉谈话的主导进程。要从谈话的实际情况出发,
控制进度,调动情绪,使谈话进程自然顺畅。要给被谈话对
象宽裕的时间思考和叙述,防止谈话尴尬别扭,陷入僵局。
不能借诫勉谈话,“居高临下耍威风,而应该对谈话对象多
一些人性化的安排和考虑。谈话者要始终掌控自己情绪,语
速音调、姿势神态均应有节有度,切忌失度失态,不可把谈
话变成训话,形成争辩键盘键 、顶撞的局面。
三、后续机制要跟进,保证诫勉谈话的实效性
为了强化诫勉谈话的约束力,有必要采取一系列的后续
措施进行监控跟踪,避免一些有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既无自
知之明,更无感谢关心、感恩之意,将谈话当做耳边风,吹
过即散,保证诫勉谈话的警示教育作用最大程度得到体现。
4 / 9
事后老虎的英语 随访要到位。一是要建立走访联系制度。定期或不
定期到谈话对象所在单位进行走访,找一些干部职工了解情
况,如果谈话对象整改不及时,要加以督促和提醒。二是要
帮助谈话对象排忧解难。谈话对象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困难
和问题时,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组织的温
暖。谈话对象克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工作中取得
了显著的工作业绩,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三是要经常
进行谈心交心活动。诫勉谈话作为一项惩戒手段,不能随便
使用,也不宜经常使用。但谈心交心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谈
话者通过与谈话对象的沟通和交流,能够掌握谈话对象的思
想状态,帮助他们放下包袱,理清思路,努力进取,从而确
保诫勉谈话取得良好的效果。
落实整改要到位。诫勉谈话的重要目的,是要使谈话对
象认清自身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原因,并注意在今后的工作中
加以克服。应向谈话对象提出纠正和整改措施要求,以书面
形式向上级组织作出承诺。具体要把握三个要素:一是整改
措施要有针对性,结合本人的情况,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二
是整改措施要具体可操作,不能笼统、空洞地表态,简单应
付。三是整改措施要有时限,如果不能按时完成,谈话对象
要承担一定责任。
责任追究要到位。诫勉谈话虽然不如党纪处分那样严
厉,但也绝不是花前月下,而是通过谈话,让有苗头性、倾
5 / 9
向性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有所“敛”,让有苗头性、倾向性
问题的单位或部门有所“畏”,还要让发生苗头性、倾向性
问题的部门的主管领导有所“责”。要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
任制,切实落实好责任追究。对出现苗头性问题的直接责任
人开展诫勉谈话的同时,对其主管领导要及时通报情况,对
涉及的单位或部门,要开展广泛的廉政宣传教育和警示教
育。
如何进行诫勉谈话二 在对干部进行日常管理监督
的诸多措施中,诫勉谈话是一个好方法,它简便易行且务实
管用,可以有效防止干部由小毛病演化成大问题,促进干部
健康成长。诫勉谈话应该怎么谈才能发挥其最佳效应,笔者
认为应注意把握好六个方面。
一要找准问题,让诫勉对象心服口服。“治病”先要找
准“病因”,只有找准问题、查清症结、明确责任,才能为
诫勉谈话提供科学依据和坚实基础。因此,诫勉谈话前,首
先要对诫勉对象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线索进行认真调
查核实,反复甄别判断,确保掌握的事实一清二楚,指出的
问题一针见血,提出的要求一语中的。
二要我勇敢 严知识产权条款 肃批评,让诫勉对象触及灵魂。诫勉谈话实质上
是带有提醒预警目的的思想教育,具有政治严肃性。谈话时
要实事求是,不讲关系,不留情面,更不能因个人的感情而
抛弃原则,姑息迁就,纵容包庇。这样的结果,表面上爱护
6 / 9
干部,实际上后患无穷。因此,谈话人态度要严肃,口气要
严厉,要求要严格,纪律要严明,确保干部受到深刻教育。
三要指明方向,让诫勉对象知错就改。诫勉谈话作为一
种治疗手段,就是要根据干部存在的“病症”,有针对性地
进行“治疗”,帮助干部在犯小错误的道路上及时刹车,“药
到病除”。因此,诫勉谈话不能泛泛而谈,在摆事实讲道理
之后,要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整改目
标,引导诫勉对象明确整改方向,及时改正错误。
四要真诚勉励,让诫勉对象消除负担。“良言一句三冬
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诫勉对象本身就有一定的思想负担,
诫勉谈话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甚至造
成猜疑和逆反心理,严重的还会“破罐子破摔”。因此,除
了要进行严肃告诫外,还要把落脚点放在真诚勉励上。要尊
重诫勉对象,待之以诚,动之以情,在红红脸、出出汗之后,
还要交交心、鼓鼓劲。
五要注意方式,让诫勉对象易于接受。诫勉谈话时要注
意把握好谈话技巧,根据诫勉对象的性格特点、工作表现等
选择恰当的谈话方式,以达到最佳的谈话效果。语气运用要
恰当,避免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一片树叶作文 沟通交流要恰当,避免我
说你听、我问你答。节奏把握要恰当,避免分散注意、转移
主题。同时,谈话场所还要适宜,做到严肃而不压抑、庄重
而不失自然。
7 / 9
六要跟踪问效,让诫勉对象整改到位。干部身上的错误
最终是否改正,是检验诫勉谈话成效的关键。谈话时要要求
诫勉对象表明态度、自我加压,谈话后要跟win10桌面图标怎么随意摆放 踪问效、定期复
查。六个月后,要采取适当方式了解诫勉对象的工作、学习、
生活等情况,考察其是否受到警示、有无改过之行。对于没
有改正或者改正不明显的,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适当的组织
处理。
如何进行诫勉谈话三 领导干部谈话和诫勉制度是
指各级党委、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委组织部门负责人不定
期地与党委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关,以及相当于这
一级别的党组和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谈话,主要
了解该地区、该系统、该单位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实施党内监督的
情况,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廉政勤政的情况,提出建议和要求。
党委或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进行任职谈话,应当把贯彻执行
民主集中制、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作为重要
内容。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
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纪委和党委
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诫勉谈话。具
体来说,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进行诫勉谈话: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决定以及国家的法
律法规不力;作风不实、脱离群众,或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
8 / 9
感,不认真履行职责,给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不认真执行民
主集中制原则,作风不民主,执行集体决定不力,在班子中
闹无原则纠纷;不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女生微信头像可爱卡通 拔任用工作条
例》,选人用人上出现一些问题,或者群众意见比较大;廉洁
自律、道德品质方面的反映比较多,或者对配偶、子女、身
边工作人员要求不严;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有需要提醒注意
或纠正的问题;其他需要诫勉谈话的问题。对领导干部提出
的诫勉要求和领导干部的说明和表态,应当作书面记录,经
本人核实后,由组织部门或纪律检查机关留存。
9 / 9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11:11: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75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