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建筑分析---埃森曼住宅2号
一、个人背景
彼得・埃森曼,1932年生于纽约,在康奈尔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
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作为著名的“纽约白色派”五人之一,
埃森曼70年代开始在建筑界崭露头角。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在设计上讲究理论
依据。他以深厚的学术造诣为解构主义摇旗呐喊,对于解构主义登上历史舞台起了重要的推
动作用。
二、设计背景
埃森曼住宅2号是由著名建
筑大师彼得・我喜欢你的英文 埃森曼于
1969-1970年设计并建成于美国
佛蒙特州哈德威克市。在住宅2
号中,埃森曼将一个立方体由柱
子或墙体划分为等体积的九个空
间,然后再对这一立方体对角划分,在最终形成的复杂连锁空间中,安排人的居住活动。不
难看出,埃森曼所强调的建筑只是许多本身不具有任何象征意义的建筑符号的排列组合。他
所关心的是建筑本身的空间节奏,而非功能。建筑在埃森曼的设计中完全摆脱了结构和功能
的含义,而变成一种自由的、自然产生的形式。
二、建筑言论
埃森曼认为设计的过程就是要排除个人和文化的因素,建筑形式只是一套符号,是由
建筑自身的逻辑关系演变而来,他强调建筑是一个过程而非结果。
埃森曼将诺曼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作为自己思想的语言模型来加以采用。这一理论
落实到埃森曼的建筑语言中,就是刻意地将建筑室内的纯几何关系的生成过程在建筑上反映
出来。他以梁、柱、墙作为单词、句子和段落,发展了一套独特的由点到网络的建筑语言,
住宅2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设计思想
埃森曼自称是后现滥竽充数的意思 代主义,他的设计理论早期受结构主义哲学影响,后受解构主义影响。
在他70年代的系列作品《住宅1号》、《住宅2号》和《住宅3号》中,虽然还没有90年
代那么极端,但已体现出艾森曼独特的艺术信仰:功能只是形式的附庸,为了达到最完美的
形式,艾森曼情愿以牺牲住宅的使用面积为代价。《住宅2号》的柱廊可以看作是向现代主
义大师柯布西埃致敬,但也不尽然,它更像是暴露在外的骨骼。艾森曼在一种貌似现代主义
的假面之下行实验之实,梯形的屋顶、屋顶上的玻璃窗和柱廊围合的空间使整栋建筑空灵、
富有趣味。
四、手法分析
埃保安的职责 森曼忽略建筑的功能、基地、技术和空间等内容,而只去探讨“有助于解决结构问题
的形式原则”,来达到一种纯粹的自主性。以“格子”为基础的操作对象,他发展出一套形
式的策略或者说手法——重叠、错位(一、二号住宅)、旋转(三号住宅)、核心的爆炸(四、
六号住宅)、填充、切割等等,并以此作为操股骨解剖 作基本形体的建筑句法。而前面提到的,功能,
仅仅是被扔到缝隙空间,空间,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也仅仅是让我们看到而已,而基地所包含的一切可能参照更
是被排除在外。
五、结构分析
我们可以把2号住宅看作一个标准的“九个正方形”。
纯白色框架对基本形体的勾勒,这里面不存在任何除了基本语汇之外的附加语汇。唯有
柱、面、体。
建筑边缘那些框架,那是设计师在建筑外形上预留的一些线索,让我们看到九格的边缘
所在,以及两种尺度的穿插。
下面比较粗略的草图,我们可以清楚看芝麻汤圆 到结构关系。比对草图与最终结论之间的关系。
看那些不经意的、松弛的线条所蕴含的确定性因素,以及多重解读的可能性。貌似随意的涂
抹,其中包容的秩序和准确性。这都是建筑师的基本修养。
这已经是比较精确的草图。我们可以看到清楚的3*3结构,以及由墙体和柱组成的结构关
系。
演变规则:也就是建筑师营造空间的基本规则——开始
是一个立方体。先把它切成上下两块,这是纵向分层。然后
再x/y两个方向上布置宽、窄两套韵律,可以看作将组成九
宫格每条线拓宽成窄空间。由此形成a-b-a-b-a的韵律,a
窄b宽。当然这套住宅的规则比这略微复杂。空间在这样的韵律关系的松弛控制下产生。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07:3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72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