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内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
一、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展历程
(一)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理论无意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
如果从图书馆界开始直面“公共图书馆是否应该鼓励小说阅读”的问题算起,阅读推广
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半叶。英美等国的图书馆致力于融教化功能于“阅读活动”
之中,热衷于研究图书以保证图书馆尽可能收藏“好书”。美国图书馆学家杜威提出的“以
最小的成本将最好的图书提供给最多的读者”是极具代表性的观点。20世纪早期,另一种
思潮也悄然出现。美国图书馆员开始关注馆藏图书的流通率,而来自流通率的压力使图书馆
界逐渐开始转变对大众消遣性阅读的态度,反思馆员干预读者阅读的正当性和权威性,意识
到应该尊重读者的阅读自由。
而在我国,随着近代图书馆的出现,民国时期已有有识之士认识到图书馆阅读与教育的
重要性,把图书馆看成是普及文化、向广大民众进行社会教育的有力阵地。
1936年,俞爽迷发表于《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12卷第5期的《图书馆与社会教育》
是体现那个时代图书馆精神的重要文献。由于当时的民众对图书馆知之甚少,因而图书馆学
家们还在图书馆推广方面下功夫,在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的校刊上有不少学者讨论图书馆宣
传的方法、吸引民众来图书馆阅读的思路等。
其后的战乱与政治因素导致我国图书馆界的相关研究处于相对停滞的阶段直到20世纪
80年代,我国学者开始关注阅读,对阅读的本质、心理、动机、过程类型、生理机制、方
法等进行探讨。
到20世纪90年代初,曾祥芹、韩雪屏在《阅读学原理》(1992)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四
体合一(阅读本体是阅读主体、客体和介体的辩证统一)学说,是我国阅读理论的重大突破。
而高校图书馆学界的王余光、徐雁一直比较注重阅读文化及阅读史的研究,两人于1993年
主编了《中国读书大辞典》,此书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阅读研究进入了社会学与文化学领域。
整体而言,在1995年以前,我国图书馆学界虽然开始对阅读进行研究但一般不认为阅
读推广是一种独立的图书馆服务,而是将它当成图书馆宣传图书馆营销或新书推荐的方法之
一,阅读推广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撑,处于无意识阶段。
(二)国内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萌芽(1995-2005年)
1995—2005年这十年可以看作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的萌芽阶段。
以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读书什么水果养肝 日”的确立为标志,全民阅读活动在全球范
围内逐渐兴盛。1997年,中宣部、文化部、原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等九个部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我国的全民阅
读活动发展起来,学界开始出现少量以“全民阅读”“大众阅读”“社会阅读”等为关键词的、
针对当时开始兴起的全民阅读活动的讨论与总结,内容还兼及全民阅读面临的主要障碍分析
等,形式主要为信息报道及论文。但尚未有以“阅读推广”为题的论文发表。
此阶段,图书馆学界更加关注图书馆权利、图书馆精神、图书馆核心价值、公平服务之
类的话题,多少忽略了对阅读的研究。
世纪之交,我国图书馆学界精英开始撰文介绍国际上的图书馆理念,倡图书馆的基本精
神和回归图书馆的核心价值。2000年,李国新陆续发表数篇关于“图书馆自由”的论文,“图
书馆自由权利”概念首次进入中国学者视野;2002年,范并思、吴建中等提出要发展图书
馆核心能力;2003年蒋永福提出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是维护知识自由等。2004年12月,
湖南图书馆张勇馆长首次倡议发起“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随后《图书馆》和《图书馆建
设》分别开设“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论坛”和“走向权利时代”的专栏,引发了学界的讨
论。
这第二次“新图书馆运动”,以弘扬图书馆精神、缩小数字鸿沟和捍卫民众的图书馆权
利为宗旨,倡导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包容、平等的基本精神和回归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这些讨论初步描绘出了我国的现代图书馆理念,推动了我国图书馆阅读推广理念的起步。
自2004年起,图书馆界学术期刊中还开始出现阅读研究专题,如《图书馆情报和知识》
2004年的“阅读文化研究”专题和2005年的“网承台桩基础 络阅读”专题等。
二、国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历史演变
(一)国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发端(1850-1939年)
近代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发端于19世纪的英国。1850年,英国议会即通过了世界上第一
部全国性的《公共图书馆法》,授权地方议会为免费图书馆征税,它标志着公共图书馆制度
的正式确立。被称为“现代公共图书馆之父”的英国图书馆学家爱德华兹依据这一法案于
1852年创建了曼彻斯特公共图书馆。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世界上首座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图
书馆。爱德华兹设想的免费、平等开放和平民化的价值观,构成了公共图书馆基本精神的一
部分。此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欧美各国公共图书馆开始在数量上有了空前的发展。
在英美图书馆出现的早期,图书馆业务活动的重点是馆藏建设及对馆藏文献的管理。但
在图书馆这样一个以“阅读”为主要标志的人群聚集的场所,一切有利于促进民众阅读的活
动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活动被认为是图书馆的“扩展活动”。这些“扩展活动”几乎都具有
文化与教育性质。如在公共图书馆里成立文学社团和机械研究社团,以此为阵地开展各类公
益讲座、科学与艺术类课程,以及各种颇具地方文化特点的活动等。在1851-1888年的英国,
公开讲座是公共图书馆十分热衷的一项活动。此外,阅读和音乐演奏活动也经常举办。而日
本在二战前就兴起了阅读推广活动,不过其内容仅仅是读书指导,较为常见的形式是读书会、
巡回文库等③,主要由各公共图书馆推广开来。1924年,日本图书馆协会发起“读书周”
活动,并于1933年更名为“图书馆周”。
虽然阅读推广活动在图书馆建设较为发达的国家已经出现,但在20世纪20年代末以前,
建立在现代阅读研究基础上的阅读推广是匮缺的。
1930—1939年,欧美图书馆界的阅读研究获得快速发展。尤其美国图书馆界的研究热
情空前高涨,其影响力后来辐射至欧洲。这十年的研究内容涉及:哪些人在阅读书籍或杂志、
人们的阅读动机是什么、阅读习惯和兴趣如何、对资源的需求及阅读的效果等。其中,“芝
加哥学派”的韦普尔斯是图书馆界阅读研究的代表人物,他在1931年出版的《人们想阅读
什么》一书中着重关注“读者”和“读者想要阅读的读物”。这些研究对改进图书馆服务尤
其是指导读者的阅读活动大有裨益,它直接引发了图书馆读者咨询业务的开始。但随着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图书馆界的阅读推广实践和研究都进入相对停滞的阶段。
(二)国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再出发(1945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社会对阅读的关注度日益提升,国际性的阅读组
织开始出现并引领和倡导全球阅读活动。
194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它是促进全民阅读的全球性机构,倡导和组织了关
于和包含阅读推广的很多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各类图书馆被赋予了重要使命,作为重要的
教育和文化机构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起草和发布了《公共图
书馆宣言》,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以下简称“国际图联”)一直参与其中。此宣
言正式表达了世界文化知识界和图书馆界对公共图书馆的基本立场,后在1972年和1994
年做了两次修订,但其主要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它指出“公共图书馆是传播教育、文化和信
息的一支有生力量”,并强调为儿童和残障人士提供服务。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
16届大会上通过决议,把1972年定为“国际图书年”,主题口号为书为人人”(Books for all),
这亦是国际图书十年项目的开始。它倡导人们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图书馆的发展是其
重要内容。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图书大会上正式提出“阅读社会”的概念,
希望建设一个人人有书读个个爱读书的社会,即“走向阅读社会”项目。
此外,成立于1956年的国际阅读协会(IRA)是一个国际性的专事阅读推广的专业组
织,图书馆员是其重要的会员组成。还有1953年成立的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这是
一个国际性的非营利性的联盟组织,以为儿童创造更多的读物为使命。1967年,它把4月2
日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以期唤起人们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和的五个多音字 儿童阅读的关注。国际图联亦
长期致力于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1989年,国际图联在巴黎召开的前期会议
的主题为公共怎么拒绝别人 图书馆与素养问题,自此,素养成为国际图联大会的重要主题。
同一时期,在美、日等阅读推广起步较早的国家,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经历了再出发的过
程,图书馆协会及专门的阅读推广组织逐渐成为阅读推广的重要力量。英国的阅读推广也开
始兴起,而图书馆在其中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社会进行了民主改造,公共图书馆“成为了民主主义的基
础”。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也在扬弃战前活动的基础上向着“读书普及运动”发展起来。
1947年,日本恢复战时废止的“读书周”活动,活动形式逐渐由传统单一的读书指导向多
样化发展。1949年,日本政府推出“读书周制度”。1959年起,将每年的5月1日到14日
的两周定为“儿童读书周”。同年,由图书馆界与出版界、文化界等相关行业共同组成的全
国性的推广阅读活动的组织“读书推广运动协议会”成立,全面规划和整合本区域内的相关
阅读设施和资源,同时利用社会力量来推动阅读的普及。可见,这一时期日本的阅读推广向
着体系化、组织化和社会化发展,有了完善的计划和方案,更趋成熟。到了20世纪七八十
年代,日本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开始了更进一步的变化—从注重团体到注重个人。
美国图书馆协会早在1953年就发布了《阅读自由宣言》,宣扬民主社会、民众自由阅读
的理念。1958年3月,美国华盛顿举办了全国性的“图书馆周”活动,“读50本书”“尽你
所能阅读的……”“读书使你进步”等都曾成为其鼓励全民阅读的主题口号。1977年,美国
国会立法通过成立“国会图书馆阅读中心”,以阅读推广为核心使命。从1984年起,国会图
书馆阅读中心在各州设立了52个子中心,并从1987年起,发起“国家阅读推广伙伴”计划,
吸收了众多组织成为它的阅读推广伙伴。国会图脚起皮 书馆阅读中心发起并组织了一系列有创意、
影响深远的全国性阅读推广品牌项目,早期的有如1987年的“全国读者年”、1989年的“青
少年读者年”、1991年的“终身读者年”、1992年的“探索新世界—阅读!”等。
英国是世界上图书馆事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阅读推广活动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
兴起于90年代。20世纪8榨菜肉丝的做法 0年代,一些图书馆获得了公共图书馆发展激励计划的基金支持,
开始举办一些文学作品的推广活动。1992年,一个主题为“阅读未来:公共图书馆中的文
学场所”的重要会议召开,发布了第一个图书馆基金,成为英国图书馆阅读推广事业的转折
点。同年,一项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的早期阅读计划,即后来为应用文写作总结 世人所熟知的“阅读起跑线”
计划开始实施它由英国图书信托基金会发起,并联合伯明翰图书馆服务部、南伯明翰卫生局
和伯明翰大学教育学院共同实施。图书馆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除了为婴幼儿办理图书馆卡,
还将面向婴幼儿的“朗读时间”“故事时间”办成固定的服务项目。
(三)国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兴盛(1995年至今)
世界范围内全民阅读的兴起肇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标志性事件是1995年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的4月23日确立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译为“世界读书日”),以
此致敬于给社会带来知识与力量的书籍及其作者们,并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要善于在生
活中积极发现读书之乐。有100多个国家参与了这项活动,许多国家如美、英、法、日、俄、
新加坡等以这一天为核心,把其前后一周或一个月定为全民读书周或全民读书月,举办多种
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而举办相应读书节庆活动的城市更是数不胜数。
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号召发起国际“全民阅读”运动。这一号召得到广泛响应,
“全民阅读”项目在众多非洲国家、欧洲多个国家及澳大利亚开展,“全民阅读”的理念更
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和认同,开展全民阅读成为世界各国文化发展的时代潮流。
1995年以来,不仅美、英、日等“老牌”阅读大国的图书馆推广阅读活动日渐兴盛,
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众多后起之秀亦开始涌现,并于2005年起愈发繁盛,在全球范围
内形成热潮。这一时期,各国的阅读推广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各国相继颁布推广阅读的政策、
法案或法令,以全国之力推广阅读;二是阅读推广活动越发成熟与系统化,陆续出现覆盖全
国乃至辐射到全球的大型阅读推广项目。
美国政府自1995年起推出了相关政策、法案和项目等来推广阅读,如:1997推出“美
国阅读挑战”行动,动员全国民众帮助儿童提高阅读能力;1998年通过《卓越阅读法》,通
过公共图书馆、社区、家庭等团体的良性互动为家庭提供阅读服务;2002年制定《不让一
个孩子落伍法》,提出阅读优先政策;2009年奥巴马继续推行全民阅读方案;等等。作为美
国全民阅读运动的核心力量之的国会图书馆阅读中心持续发起了一系列阅读推广活动,如
1998年的“一城一书”活动、2001年的“国家图书节”、2006年的“大阅读计划”、2008
年的“全美青少年文学大使选拔”、2010年的“随机接龙活动”等。其中,源于美国西雅图
公共图书馆华盛顿阅读中心的“一城一书”活动,经由美国图书馆协会推广,数年间风行全
美,并向世界各地蔓延,目前已在欧洲、大洋洲、亚洲的许多国家及城市开展。2010年,“一
城一书”活动的理念还延伸至网络世界,出现了“一书一推特”活动。
英国于世界上首次提出“国家阅读年”概念,在1998年正式推出第一个国家阅读年相
关活动,并在2008年启动第二个国家阅读年。图书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积极与企业联
系获取帮助,举办活动吸引读者。2003年,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发布图书馆事业的重
要政策指南文件《未来的框架》,首次将“阅读推广和促进非正式学习”作为三个新的图书
馆现代使命的首要使命,明确了现代图书馆职能向阅读推广的转化,代表了新世纪图书馆人
对阅读推广的重新认识英国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由此逐渐成为打造英国阅读文化的主要
力量。1998年起,英国阅读社和各公共图书馆开始共同举办“夏季阅读挑战”活动,并逐
渐发展为英国最盛大的阅读推广活动。至2011年,已有97%的公共图书馆参与其中。2008
年英国阅读社还启动针对成年读者的6本书阅读推广活动,每年约有三分之二的公共图书馆
参与。而著名的“阅读起跑线”项目自1999年起逐渐波及全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全球性
的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计划。它在日本、韩国、泰国、美国、加拿大、澳大
利亚、墨西哥、德国、意大利、印度、中国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且其
成员馆还在不断增加中。2014年,苏州图书馆正式成为中国大陆首家“阅读起跑线”成员
馆。
近年来,日本为推广阅读也相继颁布了一些重要法律和政策。1997年修正《学校图书
馆法》;1999年将次年定为“儿童读书年”;2001年颁布《少年儿童读书活动推进法》,确定
每年的4月23日为“儿童阅读日”;还在其立法宗旨下制定了《关于推进儿童读书活动的基
本计划》;2005年通过并实施《文字及印刷品文化振兴法案》;2010年还开展了“国民读书
年”活动。日本图书馆十分重视未成年人阅读推广,除了开展许多亲子阅读活动,还鼓励并
指导部分家庭开展了“家庭阅读”活动。日本还从英国移植了“阅读起跑线”活动,由图书
馆携手社会机构实施。此外,日本的公立图书馆常与学校图书馆和其他图书馆通力协作,开
展丰富的读书活动。
韩国也一直重视普及教育和全民阅读,1994年即制定了《图书馆与读书振兴法》,并于
2006在其基础上制定了《图书馆法》和《阅读文化振兴法》。其全民阅读推广多以政府为主
导,图书馆是其中的中坚力量。韩国国家图书馆作为图书馆界的代表,一直致力于推进国民
阅读,尤其重视未成年人的阅读推广。其国家少年儿童图书馆近年来策划和推行了“与图书
馆一起读书”“多文化家庭共享读书”“13~18岁书虫的图书馆冒险”、阅读培训班等一系列
活动。
此外,还有众多国家都通过积极推广全民阅读来强盛国家的文化建设。如素有家庭藏书
传统、以爱书举世闻名的俄罗斯,于2006年发布《国家支持与发展阅读纲要》,催生了各种
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如书展、图书节、读书比赛等。新加坡则以2005年起由国家图
书馆管理局推出的“读吧!新加坡”年度全民阅读活动而闻名,每年在一特定主题下举办上
百种阅读活动,参加人数逐年上升。
全球范围内阅读推广活动的兴盛使得国际图书馆界进一步关注阅读推广研究。这些研究
大多是基于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理论研究,并开始以成功的研究带动阅读推广。如20世纪七
八十年代美国学者 Goldhor针对不同阅读推广形式(图书展览和推荐书目)而开展的系列
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英国围绕“值得一读”(Well Worth Reading),20世纪90年代起英
国围绕“阅读起跑线”(Bookstart),20世纪90年代末起美国围绕“一书一社区”(One book,
One Community),21世纪初起英国、爱尔兰围绕“激励读者”(Inspiring readers)等大型阅
读推广项目开展的研究等。其中,英国“阅读起跑线”较为典型。英国伯明翰大学的教授 Barrie
wade和英国纽曼大学的主讲师 Maggie Moore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围绕“阅读起跑线”
进行了十多项研究。这些研究的成果使“阅读起跑线”项目在培养低幼儿童阅读习惯、提升
其阅读能力的价值等方面获得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从而使该项目得以在英国和世界各地推
广。2011年国际图联素养与阅读委员会还发布了《在图书馆中用研究来促进识字与阅读:
图书馆员指南》来鼓励和促进图书馆在阅读推广中做研究。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07:2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72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