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单项选择题10题占20分,多项选择题10道占30分,名词解释题4题占20
分,简答题5题占25分,论述题1题占15分。
复习重点中红色代表选择题占28道;蓝色代表名词解释占7道;黑色代表简答题
占7道;绿色代表论述题占2道。
第一章
一、国防的概念:是国家的防务,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
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
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P3)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P3)
扩张型、自卫型 、联盟型 、中立型
三、中国的国防法规赋予公民的义务:1.履行服兵役的义务;2.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的义务 ; 3.支持预备役建设的义务;4.支前参战的义务;5.保护军事设施的义务 ;6.
保守国家军事机密的义务;7.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P19)
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应从哪几个方面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P39)
1、激发起公民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2、激发起公民对祖国悠久历史的热爱
3、激发起人们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
4.激发起人们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精神。
五、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座谈会会议记录 机关设有。(P23)
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总装备部
六、中国人民解放军由组成。
陆军、海军、空军、第二炮兵
七、中国人民解放军设置有7个军区。
沈阳、北京、兰州、南京、济南、成都、广州
八、我国国防的基本法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
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中国
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
组成。
十、导弹可按射程分为。
近程导弹、中程导弹、远程导弹、洲际导弹
第二章
一、军事思想的概念: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队和国防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是
人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P43)
二、军事思想的特征:阶级性、时代性、实践性、发展性和继承性。
三、《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吴国名将孙武所著。全书共有13篇
四、被宋代编为武学教材的《武经七书》有:《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司马法》、
《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三略》、《六韬》。
五、《孙子兵法》主要包含的军事思想有:1、重战、慎战、备战思想;2、“知彼知
己,百战不殆”的战争指导思想;3、以谋略制胜为核心的用兵思想;4、“文武兼施,
恩威并用”的治军思想;5.朴素的唯物论和原始的辨证思想(P46)
六、世界近代无产阶级军事思想代表人物很多,主要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
七、试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P63)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列主义思想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史上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世界军事思想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一)毛泽东军事思想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作出了重大而独特的贡献
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列主义的军事理论,并将其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军事学的理论宝库。毛泽东的主要贡献在于:开创了一条农村包
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创立了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
义的人民战争思想;创造了适合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科学地阐述了关于研
究和指导战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
(二)毛泽东军事思在世界上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后,毛泽东军事思想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特别是到
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形成了一个研究和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热
潮,许多国家还成立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会和学习会。
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出版了不少毛泽东军事著作。在越南、莫桑比
克、津巴布韦、安哥拉等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解放斗争中,毛泽东军事思想发挥了巨大
的作用,受到普遍欢迎。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和实用价值得到举世公认。她作为人类
优秀文化的灿烂结晶,在世界军事理论殿堂中享有显赫的地位。
(三)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毛泽东军事思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批判地吸取了古今中外
优秀的军事思想遗产,是最科学、最先进、最完整的军事理论。它既揭示了中国革简历个人范文 命战
争的特殊规律,又反映了现代战争和国防建设的一般规律,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科学真
理。尽管现在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它对我军打
赢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和信息化战争,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无论过去、现在和
将来,毛泽东军事思想都是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八、邓小平军队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P66)
(一)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二)军队建设要服从国家建设的大
局(三)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 (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五)
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
九、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 第三章
一、国际战略环境,是指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政治集团在一定时期内在战略上相互联
系、相互作用、相互斗争所形成的世界全局性的大环境。(P89)
二、战略的基本特征:战略具有全局性、针对性、阶级性、谋略性、预见性等特征。
(P91)
三、国际战略格局是国际社会中有关国家或力量集团,在一定时期为了一定的政治、
经济、军事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组合的一种关系和结构,是这些国家或力量集
团在斗争中处于相对平衡的发展阶段的关系和结构。(P93)
四、国际战略格局构成要素: 1、大国和国家集团 2、国际战略力量 3、
国际战略力量对比(P93)
五、我国陆地与国家接壤,海洋国土面积约平方公里。(P112)
14个300万
六、我国周边国家人口在1亿以上的有5个,分别是:
印度10亿、印尼2.2亿、
俄罗斯1.5亿、日本1.2亿、巴基斯坦1.2亿
(P114)
七、中国国内安全面临李存义 最严峻的挑战是台湾问题
八、试述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 (P121)
安全观就是一个国家对安全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解决安全问题的主张,它包括对安全
的界定、对威胁的判成长的作文 断以及如何维护安全等内容。
中国所倡导的国家安全观是冷战后提出的,是相对传统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
安全观而言的,因此被称之为新安全观。这种安全观认为虽然从一定意义上讲,世界应
该有一个力量和机构来治理,但这个机构只能是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另外这样的管理也
只能是在尊重各国主权的基础上,以各国的互信、互利为基础,通过国与国婴儿脸上起小红点 之间平等协
商的方式,共同筹划国际和世界安全问题。同时,就涉及安全的领域而言,不能仅强调
军事安全,而应把安全扩大到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信息等各个领域,综合运用种
手段而不仅仅是军事手段维护国家安全。
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与传统安全观有着本质的不同。最主要的是它彻底摒弃了冷战
思维,为冷战后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解决地区和国际安全问题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途径。
同时,也为我们观察世界安全形势并处理国家安全事物提供了正确的方法。
第四章
一、军事高技术是指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以
信息技术为核心,在军事领域发展和应用的,对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
用的高技术总称。(P127)
二、军事高技术的主要特点1.高智力 2.高投资 3.高竞争 4.高风
险 5.高效益 6.高保密 7.高速度(P127)
三、军事高技术对现代作战的影响:侦查立体化、指挥控制智能化、反应快速化、
打击精确化、防护综合化。(P131)
四、军事高技术仍然近义词 的发展趋势(P133)
(一)由武器平台的高技术化向信息技术的各个领域发展
(二)由单一武器或系统的高技术化向“系统集成”发展
(三)由追求单一的进攻或防御能力向建立攻防兼备的能力发展
(四)由技术领域向军事的各个领域发展
(五)军事高技术化将由少数发达国家向更多国家发展
五、文化企业 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趋势 : 1.通用化 2.精确化 3.数字化 4.
智能化 5.隐身化 (P141)
六、伪装技术措施包括: 天然伪野鸡习性 装 迷彩伪装 植物伪装 人工遮障伪
装 烟雾伪装 假目标伪装 灯火与音响伪装(P143)
七、军事卫星按用途可分为军事侦察卫星、军事通信卫星、导航卫星、军事测地卫
星、军事气象卫星等。(P162)
八、军事载人航天系统包括: 载人飞船 航天飞机 空间站 (P161)
九、航天技术(或称空间技术)包括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和航天测控技术。
十、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P175)
(一)创新军事技术,实现武器装备的信息化
(二)创新体制编制,重组军队野外灭绝 组织结构
(三)创新军事理论,推动军队建设转型
(四)创新作战方式,适应新的战争形态
十一、世界上第一个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是俄罗斯(前苏联)
第五章
一、信息化战争的概念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
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
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
二、信息化战争的基本内容:一个核心:指挥控制战;两大支柱:数字化战场和信
息化军队、三个能力:全面掌握战场信息的能力、多种有效的攻击能力、对被攻击目标
实施毁伤的能力、四种形式:精确战、计算机战、隐身战和“虚拟现实”战。(P193)
三、地面部队数字化和作战行动的非线式是信息化战争形成的标志(P189)
四、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P194)
信息资源主导化、武器装备信息化、作战空间多维化、信息战场一体化、作战指挥扁平
化、作战过程短暂化、作战行动精确化。
五、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是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典型战
例。
六、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信息战、网络战、电子战、情报战、太空战、精确战、
心理战(P208)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05:3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71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