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名词解释

更新时间:2023-04-21 04:17:27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21日发(作者:辞旧岁)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 生长growth:指随年龄的增加,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长大,主要表现为形态变

化。可以通过具体的测量值来表示,是量变。

2. 发育 development:是细胞、组织、器官功能上的分化与成熟,是质的变化。

四、儿科疾病整治原则

3. 脱水dehydration:由于水的摄入量不足和丢失过多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

外液量的减少。脱水时除水分丢失外同时伴有钠、钾和其他电解质的丢失。

4. 液体疗法:是通过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来纠正体液容量及成分的紊乱,以保持机体

正常生理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五、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5.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导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

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特征为体重不增,体重下降,渐进性消瘦或水肿,

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常伴全身各脏器不同程度的功能低下以及新陈代谢失常。

其临床上如以能量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体重明显申请再审 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者称为消

瘦型;如以蛋白质供应不足为主,表现为水肿者称为水肿型;介于两者之间者为

消瘦-水肿型。

6. 体质指数 BMI:指体重和身高平方的比值,是评价肥胖的一种指标。

7. 体重低下underweight: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以下为

体重低下。

8. 生长迟缓stunting:身长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生长迟

缓。

9. 消瘦wasting: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照人群值的均值减2SD为消瘦。

10. 单纯性肥胖:儿童单纯性肥胖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超过人体的消耗,使体内脂肪

过度积聚,体重超过参考值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11. 肥胖换氧不良综合征:严重肥胖的患者由于脂肪过度堆积,限制了胸廓和膈肌的

运动,使肺通气不足,呼吸浅快,气急,发绀,红细胞增多,心脏扩大或出现充

血性心力衰竭

12. 佝偻病:因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异常,造成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

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多见于小于2岁的儿童。典型表现是生长着的长骨干骺端生长

板和骨质矿化不全,表现为生长板变宽和长骨的远端周长增大,在腕踝部扩大以

及关节软骨处呈天正cad下载 串珠样隆起,软化的骨干受重力作用和肌肉牵拉出现畸形

13.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tetany of vit入党难吗 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至

血中钙离子降低,而出现惊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痉挛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症

状,多见于六月以下小婴儿。

七、新生儿与新生儿病

14. 新生儿 newborn: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天内的婴儿。

15. 围生期 perinatal period:是指产前、产时及产后的一段特殊时期。自妊娠28

(此时胎儿体重约1000g)至生后7天。

16. 足月儿 term infant:是指胎龄等于或大于37周并小于42周的新生儿。

17. 早产儿 preterm infant:是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

18. 过期产儿post-term infant:是指胎龄大于或等于42周的新生儿。

19. 正常足月儿 normal term infant:系指胎龄大于等于37周并小于42周,出生体重

大于等于2500g并小于等于4000g,无畸形或疾病的活产婴儿。

20. 高危儿high risk infant):指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需要监护的新生儿

21. 中性温度neutral temperature):又称适中温度,是指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能

保持新生儿正常体温,机体耗氧量最少,新陈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也少。中

性温度与体重和出生日龄有密切关系

22. 生理体重下降:生后一周内由于入量不足、水分丢失、胎便排出等原因造成。一

周末降至最低点,下降3--9%(早产儿下降15-20%),10天左右恢复至出生体

23.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牡蛎散 wborn):是指因婴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的自主呼

吸,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及全身多脏器损伤,是引起新

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

24.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ecphalopathy, HIE):围生期窒息引起

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或新生儿脑损伤,包括特征性

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临床表现为一系列脑病的症状,足月儿多见,是导

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

25.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respiratory distress 关于运动的手抄报 syndrome,RDS):是由于肺表面活性

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缺乏所致,为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进行性加

重的临床综合症。由于病理上有肺透明膜的改变,又称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a,HMD) 早产儿多见

26.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临床问题,是因胆

红素在体内聚集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新生儿血胆红素>5mgdl,即可出

现肉眼黄疸。非结合胆红素增高是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表现形式,重者可引起胆

红素性脑病(核黄疸),造成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甚至发生死亡

27.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a of the newbornHDN):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

胎儿或新生儿同族免疫溶血。以ABO血型不合最为常见,Rh血型不和较罕见

28. 胆红素脑病 bilirubin encephalopathy:为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多于生后

4-7天出现症状。

29. 核黄疸 kernicterus:将胆红素所致的慢性和永久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或后遗症成

为核黄疸。

30. 新生儿败血症 neonatal pticemia: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并生长、繁殖、产

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

31. 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也称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是新生儿期由细菌引起的最常

见的一种颅内感染性疾病,病情凶险,但治疗及时能够见效。

32. 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可由细

菌,病毒或原虫等病原体引起,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九、免疫性疾病

33.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a ID) :免疫系统(其器官、组织、细

胞、分子等构成成分)存在先天发育障碍或后天损伤而致免疫应答异常的一组综

合征。

34. 原发性免疫无缺陷病:由遗传因素或先天性免疫系统发育不良造成的免疫功能障

35. 风湿热:是一种由咽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链球菌后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如何委婉的表白 性风湿性

疾病,主要累及关节,心脏,皮肤和皮下组织,偶可累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

浆膜及肺肾等内脏。临床表现以关节炎和心脏炎为主,可伴有发热,皮疹,皮下

结节,舞蹈病等。本病发作呈自限性,常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

36. 过敏性紫癜:又称为亨-舒综合征,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临

床特点是血小板不减少性紫癜,常伴关节肿痛,腹痛,便血,血尿和尿蛋白。多

发生于2-8岁的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以春秋季居多。

十、感染性疾病

37. 白发苍苍 原发型肺结核 prim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是原发性结核病中最常见者,为结

核杆菌初次侵入肺部后发生的原发感染,是小儿肺结核的主要类型,占儿童各型

肺结核总数的%。包括原发综合征与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38. 原发综合征 primary complex:由肺原发病灶,局部淋巴结病变和两者相连的淋巴

管炎组成。

39. 结核性脑膜炎 tuberculous meningitis:简称结脑,是小儿结核病中最严重的类型。

常在结核原发感染后1年以内发生,尤其在初染结核3-6个月最易发生结脑。

十一、消化系统疾病

40. 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特点的

肠道综合征

十五、造血系统疾病

41. 组织特异性干细胞:是各种血细胞与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可以增殖分化成为各

种淋巴细胞、浆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及粒细胞等,存在于胎肝、骨

髓、外周血、脐带血、胎盘血中,其特点是具有不断自我更新与多向分化增殖的

能力,其数量是稳定的

42. 贫血:是指外周血单位体积内处女男狮子女 血红蛋白(hemoglobin, Hb)量、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 RBC)和(或)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 HCT)低于可比人群正常值的下限

43.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

血,血清铁蛋白减少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本病以6-24个月婴幼儿发

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健康

44. 骨髓外造血 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是婴幼儿应对机体贫血等病理情况的一

种特殊反应。生理状态下,婴幼儿的骨髓已均为红髓,已全力造血。当遇到感染

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和淋巴结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

到胎儿时的造血状态,称为“骨髓外造血”。

45.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nutritional megaloblastic anemia: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

12

(和)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主要临床特点是贫血、神经精神症

状、红细胞的胞体变大、骨髓中出巨幼红细胞、用维生素B

12

或(和)叶酸治疗

有效。

十二、呼吸系统疾病

46. 吸气喘鸣:指吸气时出现喘鸣音,同时伴有吸气延长,是上呼吸道梗阻的表现

47. 呼气喘息:指呼气时出现哮鸣音,同时伴有呼气延长,是下呼吸道梗阻的表现

十三、心血管系统疾病

48. 先天性心脏病:是指胎儿期心脏以及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畸形,是小儿

最常见的心脏病

49. 差异性紫绀:在PDA的患儿中,当肺动脉压超过主动脉压时,左向右分流明显减

少或停止,产生肺动脉血流逆向分流入降主动脉,患儿呈现差异性发绀,下半身

青紫,左上肢有轻度青紫,而右上肢正常

50. Roger病:小型室间隔缺损,多发生于室间隔肌部,可无明显症状,仅活动后稍

感疲乏,生长发育一般不受影响。体检于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听到响亮粗糙的

全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稍增强。

十四、泌尿系统疾病

51.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一组病因不一,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多有前

期感染,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或肾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的肾小球疾

患。

52.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 N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

加,导致血浆内大量蛋白质从尿中丢失的临床综合征。临床有以下四大特点:1.

大量蛋白尿2.低白蛋白血症3.高脂血症4.明显水肿。

十六、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53. 化脓性脑膜炎:是各种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症,部分患者累计脑实质。本病

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急性发

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升高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54. 癫痫 epilepsy: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疾患,其特征是脑内神经元群

反复发作性过度放电引起突发性、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临床出现意识、运动、精

神或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55. 癫痫发作 izures:指反复慢性癫痫发作之慢性脑功能失调综合征。

56. 惊厥 convulsion:是痫性发作的常见形式,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作为

主要表现,常伴意识障碍。

十七、内分泌疾病

57.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简称先天性甲低,因先天性

或者遗传因素引起甲状腺发育障碍、激素合成障碍、分泌减少,导致患儿生长障

碍,智能落后。


本文发布于:2023-04-21 04:17: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7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