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孔子的资料
人物介绍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字
仲尼名孔丘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
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
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
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
《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
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
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袋子的英文 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
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
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
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
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
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人物生平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 周初三
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认真的英语 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
的庶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
位微刘德华的英文名 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六世祖得孔氏称孔父嘉。孔父嘉是宋联想g405
第 1 页 共 3 页
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后
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生孔防
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
鲁国的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道德思想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混合性肌肤 :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关于奋斗 之
德性与德泰山游记 行。 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
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
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聚会时间 制精神即现代
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
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
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
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
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
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
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
的一条重要界限。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
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
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
第 2 页 共 3 页 word如何插入图片
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
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吉他左手正确姿势 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
精神。
专著作品
《六经》古人认为孔子曾修《诗》《书》《礼》《乐》序
《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撰《春秋》。诗歌《去鲁
歌》、《蟪蛄歌》、《龟山操》、《盘操》、《猗兰操》、《将
归操》、《获麟歌》。
第 3 页 共 3 页
本文发布于:2023-04-20 00:15: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50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