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档.
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一〔1〕
收入明细表
填报时间:年 月 日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行次 项 目 金 额
1 一、销售〔营业〕收入合计〔2+13〕
2 〔一〕营业收入合计〔3+8〕
3 1.主营业务收入〔4+5+6+7〕
4 〔1〕销售货物
5 〔2〕提供劳务
6 〔3〕让渡资产使用权
7 〔4〕建造合同
8 2.其他业务收入〔9+10+11+12〕
9 〔1〕材料销售收入
10 〔2〕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
11 〔3〕包装物出租收入
12 〔4〕其他
13 〔二〕视同销售收入〔14+15+16〕
14 〔1〕非货最经典的句子 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
15 〔2〕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
16 〔3〕其他视同销售收入
17 二、营业外收入〔18+19+20+21+22+23+24+25+26〕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经办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
.
.实用文档.
附表一〔1〕?收入明细表?填报说明
一、适用范围
本表适用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那么以及分行
业会计制度的一般工商企业的居民纳税人填报。
二、填报依据和内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相关税收政策,以及企
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那么,以及分行业会计制度规定,填
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
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
三、有关工程填报说明
“销售〔营业〕收入合计〞沙参炖鸡 :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
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以及根据税收规定确认的视同销售收入。
本行数据作为计算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扣除限额的计算基
数。 戴娆个人资料
“营业收入合计〞:填报纳税人根据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的主营业务收入
和其它业务收入。
本行数额填入主表第1行。
“主营业务收入〞: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
会计制度核算的主营业务收入。
〔1〕第4行“销售货物〞:填报从事工业制造、商品流通、农业生产以及
其他商品销售企业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2〕第5行“提供劳务〞:填报从事提供旅游饮食效劳、交通运输、邮政
通信、对外经济合作等劳务、开展其他效劳的纳税人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3〕第6行“让渡资产使用权〞:填报让渡无形资产使用权〔如商标权、
专利权、专有技术使用权、版权、专营权等〕而取得的使用费收入以及以租赁业
务为根本业务的出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主营业务收入中核算
取得的租金收入。
.
.实用文档.
〔4〕第7行“建造合同〞:填报纳税人建造房屋、道路、桥梁、水坝等建
筑物,以及船舶、飞机、大型机械设备等取得的主营业务收入。
4.第8行:根据不同行业的业务性质分别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核算的其他业务收入。
〔1〕第9行“材料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销售材料、下脚料、废料、废
旧物资等取得的收入。
〔2〕第10行“代购代销手续费收入〞:填报纳税人从事代购代销、受托代
销商品取得的手续费收入。
〔3〕第11行“包装物出租收入〞:填报纳南岳学院 税人出租、出借包装物取得的租
金和逾期未退包装物没收的押金。
〔4〕第12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未列
举的其他业务收入。
5.第13行:填报纳税人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但按照税收规定视同销售
确认的应税收入。
〔1〕第14行“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发生非货币性交
易行为,会计核算未确认或未全部确认损益,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
收入。
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已确认的非货币性交易损益的,直接填报非货
币性交易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已确认的非货币交易收益的差额。
〔2〕第15行“货物、财产、劳务视同销售收入〞:填报纳税人将货物、财
产、劳务用于捐赠、偿债、赞助、集资、广告、样品、职工福利或者利润分配沸的组词 等
用途的,按照税收规定应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
〔3〕第16行“其他视同销售收入〞:填报除上述工程外,按照税收规定其
他视同销售确认应税收入。
“营业外收入〞:填报纳税人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的金额。本
行数据填入主表第11行。
〔1〕第18行“固定资产盘盈〞:填报纳税人在资产清查中发生的固定资产
盘盈。
.
.实用文档.
〔2〕第19行“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填报纳税人因处置固定资产而取得
的净收益。
〔3〕第20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非货币性交易
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认为怎样把字体调大 损益的金额。执行企业会计准那么的纳税人,发生
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非货币性交易,填报其换出资
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的
纳税人,填报与收到补价相对应的收益额。
〔4〕第21行“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填报纳税人处置无形资产而取得净收
益的金额。
〔5〕第22行“罚款收入〞:填报纳税人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取得的罚款
收入。
〔6〕第23行“债务重组收益〞:填报纳税人发生的债务重组行为确认的债
务重组利得。
〔7〕第24行“政府补助收入〞:填报纳税人从政府无偿取得的货币性资产
或非货币性资产的金额,包括补贴收入。
〔8〕第25行“捐赠收入〞:填报纳税人接受的来自其他企业、组织或者个
人无偿给予的货币性资产、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确认的收入。
〔9〕第26行“其他〞:填报纳税人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核算、上述工程
未列举的其他营业外收入。
四、表内、表间关系
〔一〕表内关系
1.第1行=本表第2+13行。
2.第2行=本表第3+8行。
3.第3行=本表第4+5+6+7行。
4.第8行=本表第9+10+11+12行。
5.第13行=本表第14+15+16行。
6.第17行=本表第18至26行合计。
〔二〕表间关系
1.第1行=附表八第4行
.
.实用文档.
2.第2行=主表第1行
3.第13行=附表三第2行第3列
4.第17行=主表第11行
.
本文发布于:2023-04-20 00:13: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50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