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方向

更新时间:2023-04-19 12:59:34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天麻怎么吃最好)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
案例
中规院:萍乡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8.2 城市发展方向
8.2.1用地条件
1、自然条件
坡度评价:萍乡中心城区及周边地区多为丘陵地形,地貌起伏平缓,除了一些大山和山体余
脉外,经改造后多为可建设用地。从坡度分析来看,不适宜建设用地范围为仙峰岩山体及其
余脉、三丘田山体和朝形岭南麓余脉等。
地貌评价:在地貌方面,城区周围主要的山体有仙峰岩、三丘田、天子山、岩仔寨、朝形岭
南脉、黄岗岭北脉和芭蕉岭北脉等。主要水体为萍水河,贯穿了中心城区。
2、地质评价
从地质角度分析,不适宜建设用地有仙峰岩山体、三丘田山体、朝形岭南麓余脉、东壁、十
里和三田煤矿等区域。其中采控区有安源煤矿三丘田采控区、白源采控区、青山煤矿采控区
和三田煤矿采控区。

8-1 萍乡中心城区非建设用地控制图
通过以上分析,城市可拓展空间基本上介于沪瑞高速公路和320国道之间的东西向非连续狭
长丘陵区域。适宜建设区有主城区东北部、北部,青山镇区西部,湘东城区东部、西南部和
西北部。不适宜建设区域有主城区东部、东南部、西南部、主城区与青山镇间的区域、西北
部,湘东城区的东南部、南部、西部
1

1
湘东地区地质资料为湘东区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提供

8.2.2区域经济联系
从前面区域关系分析可以看出,在萍乡周边存在着两个较大的经济核心,一个是以南昌为核
心的昌景九城镇群,一个是以长沙为核心的长株潭城镇群。萍乡位于两大城镇群之间,并具
有极好的交通区位,这种格局对城市的发展必然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萍乡过去的城市美文欣赏 发展历程来看,萍乡城市主要依托浙赣铁路和320国道发展,与昌景九城
镇群的联系较为紧密。就目前发展趋势来看,萍乡与长株潭城镇群的交通联系更为方便,
系日趋紧密。因此,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应该充分考虑依托319国道和沪瑞高速公路向北发
展。
8.2.3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
古时交通以水路为主,随着河道航道业的发展,萍乡由于水路运输之便,在萍水河岸形成了
县城、湘东等集镇。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办了萍乡煤矿,随着煤矿的开发,萍乡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安源镇形成。到民国时期,在萍水河北侧香溪桥一带的萍乡县城已有24条巷(街)道,县
城面积达到了1.3平方公里,初步形成萍乡市的雏形。
解放后经过50余年的城市建设,安源镇成为以煤炭生产为主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青山镇
成为以水泥和煤炭生产为主的城镇,旧城南部的丹江工业区成为主要的重工业区,集中多家
大中型机械和化工企业。至1995年末,主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6.64平方公里。
在新的发展背景与新的城市-区域联系格局中,萍乡凭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城市发展有了
迅猛的变化,多项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已完工,南部的安源、东北部的苏家屋、西部的湘东
都得到较大发展。
2004年底中心城区人口规模已经达到52.1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为45.17平方公里泰山的介绍 。
8.2.4发展方向选择
综合以上对用地条件、区域经济联系和城市空间历史演变三方面的分析,规划确定主城区的
发展方向为:重点向北、东北方向发展,控制向东发展,适当向南、向西发展。湘东城区发
展方向为:重点向西发展,控制向北发展,适当向南和向东发展。


中规院:宜宾总体规划2009-2020

中规院厦门分院:南安市石井镇总体规划修编最终成果
一、
城镇发展总目标、
把石井镇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结构优化、设施齐全、人民生活富裕、环境优美、
城乡一体,社会文明的海西对台港口工贸强镇对台合作交流的经济先行先试区
泉厦漳经济走廊重要的节点城镇泉州南翼港口、物流集散中心南安沿海产业
带的综合性加工制造业基地

二城镇发展面临的挑战
1.1 发展模式比较落后
石井最本质的问题是分散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落后。历史已证明,在不同
的发展阶段应
有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将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石井经济的快速
发展发生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在发展初期很快走上了“以地生财”的道路——以
丰富的矿产资源、
廉价的土地吸引投资者投资办厂、承载石材加工制造产业的转移,进而形成以外
来企业为主导的工
业化和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为区角活动目标 了调动各村干部的积极性、
动村民的积极性,
市、镇将有关的财权、管理权都直接下放到了村,显性的经济利益很快就促进了
人们的行动。这种
模式凭靠的主要是有利的政策与土地资源,以及先天的区位条件,是一种粗放型
经济发展模式。然
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土地资源开始紧张,企业经营成本开始提高,政
策优势已不再明显,
这种发展模式已不具有竞争力。继续实行这种发展模式会对整个地区社会经济的
发展带来很不利的
影响,这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发展史中都可以找到例子。
1.2 国内竞争激烈,吸引外资的能力有所下降
近年来国内各省、市、自治区竞争越来越激烈,从吸引外资方面,东部、中部和
西部都对海峡
西岸经济区构成强烈的竞争之势。随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持续快速发展,
环渤海湾地区经
济的迅速崛起以及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基础设施状况改善,海峡西岸经济区吸
引外资特别是台资
的比较优势已有所下降,尤其是对于一些比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是在逐步

撤离。这对于以外
来企业为主要资本来源的石井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压力。
1.3 国际环境的变化,对石井经济带来一定影响
石井是一个外向型经济非常明显的城镇。国际金融危机,对石井镇外向型经济产
生了很大冲击;
整个世界经济的复苏有待时日,随着全球经济的产业调整,不少企业仍将面临订
单不足、效益不良
的局面。
1.4 土地资源较为紧张,用地布局混乱
石井镇可供利用的土地资源已非常有限。近年来石井镇城镇建设速度惊人,以每
0.60.7
方公里的速度建设,而这种发展的惯性还相当大。土地资源的瓶颈已经不足以支
撑石井惯有的发展
模式。
由于镇域内土地分属镇、村所有,各村在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上有很大的自主权,
因而各村往
往各自为政,以自我为中心,造成全镇总体用地布局较为混乱,结构失衡,土地
利用率不高,生产、
生活互相干扰。各村之间生产、生活用地互相搀杂,配套服务设施严重缺乏。农
村建房的无序发展
也是土地利用方面的一个重要问题。
3
1.5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隐性城镇化现象比较突出
改革开放以来,石井以外向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然而,
尽管工业化程
度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却显得缓慢,无论是城镇双鱼双子 建设的规模,还是整体的规划
建设、管理体制和
管理水平,都滞后于工业化的发展。
石井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农村人口的分散居住,并仍
旧保持传统的
生活模式。虽然现阶段在石井镇从事农业的人口已极少,但农村人口的比例很大。
据统计,7.44
常住人口中,虽然大部分农民已离农,从事二、三产业等农业以外的工作,但近
90%的群众仍是农
村户口,身份仍是农民,居住地也是农村的村、组编制,使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仍
以农村或接近农村
为主的方式、习惯生活,管理上也只能以农村的管理方式为主。管理方式、生活
方式和生活素质跟
不上现代城镇发展的步伐。二是工业企业分散布局,仅仅是带旺了众多小规模的
商业、娱乐、餐饮
网点密集区的发展,而对于中心城区的发展却并无益处。
在各村竞相发展工业、服务设施的情况下,中心镇区缺乏足够的产业和人口集聚
的能力,因此
中心镇区规模不大,住宅小区规模小,商业设施服务水平低,配套环境建设跟不

上,开敞空间严重
不足。因而造成中心城区规模有限,功能不突出,集聚能力不强。
1.6 农村管理体制模式不能适应城镇经济高速发展的要求
石井现有的镇、村、组的农村管理体制模式与石井正在成为中等城镇的实际情况
很不相适应,
管理体制的滞后影响了石井的发展。虽然石井户籍人口只有7 万多,但总人口
已达到10 多万,他们
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是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使用者,需要为他们提供
各种城镇型服务。
同时,石井的经济发展总量甚至已经超过了许多城市,已成为一个一定规模的发
达城镇。
改革开放以来,镇、村、小组的分散管理体制模式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石井
经济的发展,
但是寂寞的句子 ,过度的分散也造成了整体的混乱。如编制的规划难以实施,土地利用的混
乱,工业布局的混
乱,公共服务设施的滞后且不能共享,农民的素质难以提高,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且难以采取有效措
施治理,城乡面貌除个别重点地段外整体比较混乱等等。而建立起城镇管理体制,
则可以实行统筹
规划布局和建设。如统筹开发工业组团、集中建设中心城区、加强城镇管理、促
进新农村建设、建
立起规范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等等。诸多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建立起城镇管理
体制来解决。
1.7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
公共服务设施水平是衡量一个城镇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虽然石井的经济发展已
达到较高的水
平,城镇建设也已有一定的基础。然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还是石井一个比较突
出的问题。全镇现
仅有成功医院一家卫生机构,医疗设施远远不够;现状没有文化站、图书馆、影
剧院等文化娱乐设
施;虽然每个行政村基本都设置有戏台,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集聚,文体娱乐设
施远远不能满足实
际需求。文体娱乐设施严重滞后的另一个突出表现,是居住小区以及企业内部的
体育设施的短缺。
同时,文体娱乐设施建设主体仍然是镇、村两级政府,建设主体过于单一,也缺
乏中高档次的文体
娱乐设施,部分设施陈旧,条件较差。
1.8 交通系统性较差
主要史记摘抄 表现在:交通缺乏区域协调,和周边地区的联系通道不足;区内道路功能混
杂,过境交通
和内部交通相互影响,镇域对外交通与内部交通分工不明;道路网络系统性差,
现状枝状道路网结
构没有形成整体骨架,尚未形成完善的系统;交通和用地关系协调性较差,重要
交通节点压力过于

集中,影响路网功能发挥;城镇客运交通系统尚未完善,服务水平较低,层次单
一;静态交通设施
发展滞后。

三、城市发展方向选择方法

模板
用地条件
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选择的因素确定城市发展方向
区域经济联系
城市空间的历史演变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12:59: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40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野兔影院
下一篇:赛事服务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