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我保护

更新时间:2023-04-19 09:17:4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氢氧化铝阻燃剂)




















《小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自我保护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教育通过多种途径进


行着。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反观当前少年儿童自我保护教育的现状,只知


道要保护自己, 却又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 什么时候需要保护自己, 这似乎成了
一种较普遍的问题。 老师们也倍感困惑: 为什么我们对孩子们进行了自我保护的
教育,可是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还是如此薄弱?为了探明这个问题,我们对近


300 名一年撕胯 级学生进行了“自我保护意识”的调查,调查结果却令人忧虑。


200
名儿童中,有 90%遇到突发问题便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该怎么办; 43%的会长时
间看电视; 26%的走楼梯时喜欢顺扶手往下滑, 77%的不完全知道自己父母的工作
单位及自己的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等。


当前 , 我国中小学、幼儿园正进入安全事故多发期

, 学校安全工作形势十分严

峻。校园伤害事故、 校园卫生事故、 校园交通事故、 校园灾害事故时有发生。 如:
2013 2 27 日湖北省老河口市秦集小学发生一起因拥挤引起的踩踏事件, 导致
11 名学生受伤, 4 名学生因抢救无效死亡。 2006 10 25 日晚 8 点,四川省巴
中市通江县广纳镇中心小学学生晚自习后, 刚走出教室, 灯突然熄灭, 楼道一片漆
黑,有学生怪叫“鬼来了” ,引起一片恐慌,大家争相往楼下跑,部分学


生被挤倒,被后面跟上来的学生踩踏, 结果导致 10 名学生死亡, 27 名学生重伤。
2006 2 26 日,某校学生,李某某在学校违章使用“热得快” ,忘记拔掉电源,
结果“热得快” 过热,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各类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 2010
上半年短短 1 个月零 5 天的时间 , 国内就发生了六起校园砍杀事件。


此外,在实际生活中,随着“小皇帝” 、“小公主”的日益增多,很多家长对
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为了使孩子不出意外,事事包办代
替,从表面上看,孩子是安全了,可长此以往孩子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 同时,随
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我们所居住的环境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更多潜在的安全







隐患,尤其是我校是一所占地面积不大, 教学楼比较老旧, 但学生人数却是相对
较多的县城小学, 地处县城闹市区的, 受种种现实和客观因素的影响, 环境和安
全方面存在很多隐患。许多家长的安全意识淡薄,时有孩子受到意外伤害。


应急措施已不能满足校园安全保障的需要 , 我们不能头痛医头 , 脚痛医脚 , 甚至
好了伤疤忘了疼,就教师培训而言 , 要加强相关安全法律法规政策、职业道德以及安
全管理、安全事件处理技巧的培训。就学生培训而言 ,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事故防范、
应惩戒 急、自我保护和互无所适从什么意思 助常识在内的安全常识教育。 学生培训尤其不能仅限于知识的
说教 , 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锻炼、疏散自救的表演


游戏 , 让学生通过自救、疏散演练这些鲜活直观的实践过程真正领悟生命意识、
安全意识 , 掌握安全知识与自救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有专家指出,通过安全教育,提高儿童的自


我保护能力, 80%的意外伤害是可以有效避免的。而儿童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 ,
个最稚嫩、最易受伤害时期,同时儿童期又是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和可塑时期。为
此,我课题组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进行了《小学生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能力培
养研究》的研究。力求让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和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知识,提高
孩子们的安全自护能力,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课题研究读后 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通过观察、调查,了解影响城区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安全因素, 总结和
探讨相适应我校学生安全自护教育和能力养成的方法和途径。

2.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将安全自护教育及能力培养融合于学生的日常活动中
去,认真开展各种有关安全自护的教育教学活动,实现新《纲要》的教育目标,让
学生掌握日常生活中和意外事故中的安全自护知识, 提高孩子们的安全自护能

力,促进其健茶联 康、快乐的成长!



3. 有效地促进我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实施。
4. 提高家长对孩子安全教育的重视度, 了解对小学生进行安全自护教育的方
法、内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教育界虽然就少年儿童的自我保护方面的教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


索与实践,也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但尚未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填充器, 缺乏对学生应有的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蒙上太多的功利色彩, 以至于许多学校漠视学生的安全教育与自我保护


能力的培养。 注重自我保护教育技能的传授, 忽视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

能力的

培养;注重自我保护知识的获得, 忽视自我保护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重视教师的

说教,忽视亲身体验。以至于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危机、不能勇敢面对困难,不会


珍惜自我和他人的生命。 而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 很难有一种人
文的自觉,更不会懂得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国外和我国港台地区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实践研


究。但在实践研究中缺乏创造性的探索。 尤其是在小学如何有效地开展、 实施小
学生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能力地养成教育, 使其最终形成能力更是一线的教师着力
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但无论是欧美、我国港台地区还是大陆地区的认识,他们都有一个出发点,


即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应从家庭、 学校、社会各方面着手, 帮助少年


儿童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 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 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技


能,学会自我保护。为此,我们应该把安全教育与自救能力培养带入生活,带入


课堂,教会学生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热爱生命、掌握防灾避险知识与相应生存


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形成保护生命的能力。


( ) 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皮亚杰、维果茨基为代表的 “建构论 ”和 “合作
建构论 ”提示我们:( 1)学习引发儿童的发展,当儿童在他们的 “最近发展区
内活动并得到引导的前提下, 学习就能实现引领儿童发展的目的。 2)儿童是在
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自己的认知结构的。 3)儿童的发展是在与他人相互影
响的过程中实现,就可以帮助他们实现合作建构自我保护能力的过程。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反思传统


智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智力理论, 在本课题研究中, 运用加德纳多元智能


理论承认每一个人的智能结构都是独特的,

每一个儿童的学习途径和能力也是不

同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以法律形式,在《保护法》中提出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


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样做,能使孩子和家长共同提高法律意识,
适应法治社会的需要,为儿童一生健康成长提供重要保证。


小学生自我保护教育是家庭美满、 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珍爱少年儿童生命的需
要;是探究学校安全工作治本规律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对安全问题的重
视,安全教育的力度也大大增强, 出台了许多政策, 有关部门还编写了qq分享 相应的书籍,
如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的《国家中小学自我防范安全常识》 、江西出版社出版的
《小学生自护自救》 等,有一些学校已把自护教育引入课堂, 如北京 25 中,采用
以相互探讨、 游戏的方式授课, 力求通过一个学期的学校授课和情境训练,提高学
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这些都为我校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帮助。






《柳》古诗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 .自我保护能力——指对保护自己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
的认识,。

2.小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研究——指尝试通过多种形式, 让孩子在集体、日
常、家校、随机活动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中, 培养对危害自己的事能主动作出防
范的意识和保护自己的行为的能力。






四、研究目标


1、理论目野猪养殖 标:


探索学校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及时总结经验, 构建小学安全教育模

式,使小学安全系统化、科学化,使之更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


2、实践目标:


①认左手带戒指 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常见意外事件的种类、


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的方法。


②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意外事件预防之道,学习意外事件处理方法。


③情感目标: 具有安全意识, 具备防范意外事件的常识和处理能力,

并应用






于日常生活中,以减少或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五、研究内容


1、创设有安全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作,形成良


好的安全教育氛围,使学生的安全意识逐步增强。


2、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水、电、火、气、


交通、地震、突发事件的处理及自我保护等相关的安全知识。


3、传授自我保护以及应变突发事件的技能,开展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使


之形成能力。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现状以及收集资料。


2、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国内外的研究理论、现状、发展趋势、方法等,


为本课题研究提供资料


3、个案研究法(案例研究):对个别学生的行为、表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


究。


4、总结研究法:教师从工作体会和经验中进行总结,力求以全面,科学的


态度去分析研究,找出其中的教育原则和教育理论。


5、行动研究法:观察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的表现,观察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教


育行为、机智等,积累研究的具体资料,并在实施中进行评价、调整和完善。


6、实践反思法:在活动开展中,不断反馈,及时调节活动的方法,内容,


途径,使实践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七、研究对象


建设小学一年级全体学生






八、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1 ----2014

2014


2月)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组建课题组,制订课题方案,进行课题论证,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研究







的学习和培训。


②、对我校小学生安全常识与自我保护能力现状调查;进行课题立项申报。


2、实施研究阶段( 2014 3 ----2015 1 月)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在教学活动和实践中进行研究,探索最有效的适用于提高小学生安全意识
与自我保护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增强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①设计家长、学生安全常识和自护能力问卷调查表, 并汇总家长意见和建议
进行分析和总结。


②学生与家长共同搜集安全常识与自护常识资料。 全年级进行一次安全常识
与自护知识竞赛。(评选出自护小标兵)


③定期开展家校合一的安全知识与自护能力专题教育活动课。 (家长安全知识
专题讲座、学生安全知识与自护能力专题讲座)


④定期开展主题班队会:安全自护演练(反恐演练、防震演练、防火演练、
溺水自救演练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小品、演讲等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评选
出自护班长,发挥榜样的作用。


⑤充分利用黑板报和墙报第宣传阵地达到教育目的。 (文字、图片)


⑥制定班级安全责任班规班约。⑦做好各项活动反馈
记录。⑧组内成员的相关学习和讨论。 (查阅资料和
文献)⑨个案分析。




在总结前一阶段实施效果的基础上, 进一步调整课题实施过程和方案。 反思
这一阶段实施效果,写出阶段小结。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推广。


3、总结阶段( 2015 2 月)


本阶段主要研究的项目和内容为:


①召开课题组怎么画柳树 会议,汇总研究情况。


②完成实验材料的分类整理,撰写相关论文。


③回顾整个课题实施阶段,写出结题报告。






九、课题实施和完成条件的分析







1)教学设备齐全。我校作为全县窗口示范学校,近几年来,学校在教学

硬件和软件上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办学条件良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保证。
2 经验积累丰富。 近几年来,学校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领导下,进行了
一系列的课题实验与研究, 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经验, 同时培养了一支科研能力强
的教师队伍。

3)本课题部分组成员还同时担任了县级课题或州级课题的实践研究。 通过课
题研究,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教学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进一


步转变,活跃了我校的课题研究并形成特色。 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人才条件优越。本课题负责人 亢利波,小学语文高级教师,校级骨干
教师。具有本科学历,上进心强,有多篇论文发表和获奖,教学业绩突出,工作

认真负责,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课题组成员: 张媛波、王向红、朱玉英、赵玉琼,
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专科以上学历,都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一线班主任教师,

知识结构比较合理, 具有新的教学理念, 有改革课堂教学实践的操作能力, 勤奋
好学,能通过读书获取知识, 又能利用网络等先进的媒体获取信息, 并且有分析和
整理的能力,是本课题顺利完成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主力军。

我们认为开展本课题的研究是可行的, 也是可能的, 通过努力,是能取得一
定成果的。





十、课题组人员分工:


亢利波 :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设计和全面实施,统筹课题的运作,组
织课题会议和教研活动,撰写研究方案和报告。


张媛波:负责课题调研、调查分析、数字统计、撰写阶段研究计划和相关论


文。


王向红:负责课题资料的收集整理,会议记录,研究录像,提供人力和物力
保障,撰写相关论文。


朱玉英:负责课题实践, 课例及活动的开展, 提供课题实践研究的设计内容
和效果反馈信息,撰写相关论文。


赵玉琼:负责课题理论、技能培训,个案分析,阶段总结,撰写相关论文。









十一、成果形式


1、课题研究报告和实施方案。 (书面材料)


2、小学生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前测情况的分析及中后期调查统计分析。


(书面材料)


3、个案分析。(书面材料)


4、课题研究论文与随笔。(论文集、书面材料)


5、活动设计、活动过程资料。 (书面材料、图片材料)



本文发布于:2023-04-19 09:17: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34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农场日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