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9日发(作者:最后的常春藤叶)《流浪地球》电影的观后感
《流浪地球》电影的观后感精选篇1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太白这诗句是从个孩子说的话上
化用来的(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
乘长风破万里浪。”)。虽是仕途坎坷,年岁渐老,太白终是燃起一番横渡沧海、
直抵理想彼岸的少年英简单的英文儿歌
雄之志,这青春壮怀造就了这闪闪发光的千古名句。少年
似朝阳,青春总迷人。当我看到刘启怀着“哥是天才”的强大自信开动从未上过
手的车辆,当我听到刘启说着“姥爷的帐再和你算”的狠话依旧和王舌头上有裂纹
队长合作运
送火石,我觉得这位倔强的小平头给这场带着灾难背景的科幻之旅带来了最浪漫
的青春气息和血性脉动。
有人说他们兄妹一次不听话的出行就拯救地球啦,刘启个学机修的比科学家
还聪明能想出办法拯救地球啦,这一群年轻人比那么多救援队都坚定地付诸行动
拯救地球啦,吴京一出来就又要豁出自己拯救大家啦,牺牲着三十万吨的燃
料和人类文明的记录去拯救儿子、拯救地球啦……若非得抠什么理性与逻辑,我
倒是想说说青春的逻辑与选择。整天迷奥特曼和蜘蛛侠的孩子们,知不知道我们
中国有一位神通广大、悲悯众生的英雄,他叫孙悟空。在他年轻的时候,自认为
自己本领通天、无所不能,划了生死簿,吃了永生丹,闹了灵霄宝殿,尿了如来
一手。你见他怕过吗?你见他很理性地思考这样做会给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带来
兵患吗?他没有!你自己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比人生其他阶段更勇敢、更感情充
沛、更相信理想?
作为开创并踏上“流浪地球”计划的第一代地球人,作为2500年宏大计划
最初的实施者,满屏硬干到底的勇力和不顾一切的拼劲儿,我不觉得有多么刻意
地强调英雄,也不觉得有多么牵强地进行煽情。刘培强说“没有人的文明不叫文
明”,有些高大上的腔调,但我却十分赞同。伟大的计划需要伟大的人鲶鱼的做法
物去实现,
一味地理性保守,这样的一群人能不能把“火种”计划进行下去还真不一定(加
之太空环境还有很多人类预料不到的问题)。这样的情节设置,我觉得是初代流
浪人应有的青春气概,而且是青春群像、集体英雄,最后点燃木星行动的完成可
是世界人民大团结、天下大同齐努力的功劳!
(题外话:《西游记》的青春章节是大闹天宫,《红楼梦》的青春世界是大
观园,青春是一个阶段,青春也是一种精神。没办法,学文学的就是这么感性,
很多问题喜欢宏而观之、泛精神化,都是个人观点,互相交流,不喜勿喷。)
最后,聊一下中国电影常被诟病的两点——大片制作不及好莱坞、人性刻画
很粗疏。就像一位老师永远也无法讲一堂知识点全面和教学技巧完美的课一样,
《流浪地球》作为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片,它不完美,更达不到那么多
人心里给中国科幻设定的所有目标。但它无疑是成功书用英语怎么说
的,有意义的,技术不足我
们再努力,人性刻画外国倒是有不少精彩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但说实话,我
看什么名著《红与黑》和什么深度电影《无姓之人》,看得心中甚是麻烦。真的
不是什么洋菜都适合中国人的口味,你可以借鉴,但不能偏颇。
《流浪地球》电影的观后感精选篇2
《流浪地球》描述的是不幸的事情,但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想想自己这个
年龄的时候只有《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战役》还有《铁道游击队》等等
爱国教育片。现在他们都是这类科幻大片。科幻题材的电影我看过《后天》,那
时候是一种震撼的感觉,但《流浪地球》比《后天》还震撼,画面的震撼,情感
的震撼,希望的震撼都有之。有人可能说中国为什么前几年拍不出这样的电影呢,
不可否认有借鉴参考的因素,但从零到一是创新,从一加一大于二也是创新,《流
浪地球》就属于后者,而且这一次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的主人换成了中国人。
地球开始了长达2500年的流浪,这样漫长的过程中人类只能栖居底下城,
看不到太阳,也看不到月亮,更是看不见曾经的蓝色天空。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
都是那样的渺小,人类也如此。迄今为止从我们的祖先到现在的人类,活着真不
容易。对于个人也是异常艰难,小的时候到现在可能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无数次
的危险擦肩而过,大家试试想一下,英语句子唯美简短
如果曾经的某个因素偏差可能我们都看不到
现在的太阳。对于我们微不足道的个人,活好当下,珍惜现在,用力的过好每一
天。
坚定的希望是流浪地球上的人类的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我相信我们不能没有
希望,如果放弃希望就是一种犯罪。电影中吴京扮演的父亲没有放弃希望,在最
后关头驾驶空间站冲向木星氢气层引爆空间站所携带的30万吨燃料;剧中的刘
启以及他们的救援团队没有放弃希望,在大家都纷纷撤离的过程中逆向而行去到
转向动力中心去重启动力;剧中其他各国救援执行人员在感召下没有放弃希望,
最终他们返回基地协助救援。正是在这样的希望之下,他们拯救了地球,拯救了
人类,使得地球逃离了木星的吸引力重新回到正常的行驶轨道上来。
电影的场面再加上3D的效果会给观影的我们视觉的冲击。有北京、上海冰
凌的地面,还有被寒冷冰寒封住的央视大裤衩和东方明珠;有地震带来的地壳运
动导致建筑物的再次轰然倒塌的压顶;有木星大气波冲击带来的从天而降的火球
冲击地面,这些场面的刻画丝毫不输国外大片。情感的叙述也是细腻周到,有父
子感情的冲撞,有兄弟之情的磨合,有朋友之情的肝胆相照,所有情感的描述在
大环境,大背景的烘托下都恰到好处,直润人心。以致电影结束影院的灯亮起,
座位上的人们还久久不愿离去,仍旧沉浸在电影带来的那种氛围之中。
网上有人说《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将开启中国科幻大片的元年,我非专业人
士不敢妄评,我只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是一部好电影,并愿意推荐给周围的朋友,
也愿意写一篇观后感来记录它,正如现在正在干的事。
《流浪地球》电影的观后感精选篇3
《流浪地球》小说本就想象力丰富,让地球连同地球人一同逃难的创意荡气
回肠、惊艳无比。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很硬核,还原了小说中“雅典卫城神殿的
巨柱”的描写;地球启航产生的尾迹清晰可见,宛如一艘巨型飞船遨游宇宙之间;
北京、上海被冰雪覆盖气势磅礴;地木交会更是让人瞠目结舌,试问有电影能看
到这样一幕?
中国导演能拍出这样的硬科幻,看到这样的完成度,想想就激动,可以让人
原谅一切不完美!说这部电影杭州体育馆
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元年自然是站不住脚,毕竟国内
早就拍过很多软科幻,但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电影的第一座里程碑,或
者说中国硬科幻电影的元年,这是任何人都无可反驳的,它的工业化程度在国内
绝对是在家做面包
前所未有的,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史的电影!
其实中国观众对于这类型的硬科幻并不陌生,只是国内一直没有拍摄这种硬
科幻大制作的工业基础,也可能是因为中国人没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找不到中国
独有的文化语境,并不相信中国人可以去拯救地球,拯救世界。直到今天,终于
有导演做了这件事情,而且做的非常棒,给中国的硬科幻竖起了一个很高的行业
标杆,在中国人的文化语境里用中国人的方式拯救全人类,也一样可以拍的毫无
违和感,一样燃爆!
最后表扬一下片尾的《流浪地球》小说的特效,比漫威的漫画翻页片头还精
彩。电影保持了小说的整体框架,有一定改动(严格说其实是扩充),只拍了小说
的前两章,最精彩的《叛乱》希望能在续集看到。新加入的点燃木星很有新意,
这种有创意的改动我还是能够接受。《流浪地球》的上映让“中国科幻电影”迎
来真正的春天。中国科幻迷从此不再流浪,因为我们终于有硬科幻了!
《流浪地球》电影的观后感精选篇4
姥爷韩子昂开车带众人经过上海地段时,望着上海标志性的建筑冻砌在一片
冰雪世界中,他说:“这是我们的家啊……”(韩子昂上海遇难,也算是落叶归
根。)电影中将很多镜头给了被冻透了的北京和上海,昔日的繁华,不止凋落,
而且被长久地冰封了,让人顿生出比读咏史诗还沉重的惆怅感。
面对太阳系前所未有的灾难,刘培强说我们的孩子的孩子,总有一天会看到
冰化成水,会看到春天。那一刻我想到了愚公移山和土尔扈特部举族东归,大概
也只有中国人能想出历时2500年、历经100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大概也
只有中国人讲的不只是在太空中利用各种高科技随意穿梭的神奇,更有集世界之
力建设遍布全球的发动机护送我们的地球走向重生的众志成城。流淌着5000年
文明的中华民族,大海广袤要一枝枝地填,门口大山要一代代地挖,太阳要爆炸,
就有种带着地球去流浪!这是中国人的历史格局,历经沧桑仍生生不息,有长城
巍峨、黄河奔流的的壮阔气度。这样的思想维度,无疑是世界科幻故事中一抹亮
丽的色彩了。
(题外话:一些人总说刘慈欣架构的故事是伪科幻,“流浪地球”计划漏洞
百出,作为文科生,里边的科学问题我不想探讨什么,只想说大家看什么《银河
护卫队》《环太平洋》时,可没这么多矫情。)
《流浪地球》电影的观后感精选篇5
《流浪地球》开始演了。只见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必需抓紧时间离开地球,
去另外寻找生存的空间,于是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进器,但这推进器需在
两千五百年后才可以抵达新的家园。在此期间,人类建立了地下城,抽中签的人
们才能住进去。联合国在太空成立了空间站,将此计划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
两位主人公偷偷溜出去过年,可在途中遇到了一场灾难,许多城市的发动机停止
运转了,在三十多个小时后地球将会撞上木星,导致地球自行瓦解。他们的车被
临时征用为救援队,和CN7-11救援队展开了一系列的救援,当人们把全部发动
机重启后,联合国和空间站宣布放弃人类,并播报:在七天之内,可和家人团圆,
并进行最后的告别,空间站将会开始“火种”计划,即带着三亿精子卵寻找新的
家园。所有的人类都准备回家团圆了,但是两位主人公和CN7-11队想到了一个
拯救世界的方法,用“火柴”点燃木星,木星上的波动会将地球推理轨道,其中
一位主人公韩朵朵向世界动员,叫靠近他们的救援队尽快赶来帮忙,这么多人的
努力以及刘培强所在空间站的牺牲,地球被推离了木星,地球终于得救了。
看这部电影,我的`心一直和主人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担心着主人公的担
心,万一地球真的被毁了,那我们怎么办?当事情得以解决,地球得救了,我的
悬着的心才放下来,才觉得回到现实中来。虽然这部电影并不是真的,但是让我
知道了要对未来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要爱护地球,做只有善没有恶的人类,就
算是真的被放弃了,但是我们只要出一点点力,说不定就成功了,一定要坚持不
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