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地中海

更新时间:2023-04-17 22:31:31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芝麻斑)是我们理解当前所处历史方位的关键词.


1、某校史学社的同学参与了市博物馆货币展的布置。下图所示货币按其发行的先后顺序呈
现正确的是( [单选题] *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正确答案)

C.①③②④

D.③②④①



2、下列史学著作中论及当时统治者的是() [单选题] *


A.《史记》(正确答案)

B.《汉书》

C.《后汉书》

D.《资治通鉴》



394.它虽偏安于秦岭淮河以南,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繁荣、科技进步、对外开放程
度较高的王朝,曾与金国、大理、西夏、吐蕃及13世纪初兴起的大蒙古国为并存政权。该
王朝的都城位于() [单选题] *


A.开封

B.长安

C.洛阳

D.临安(正确答案)




4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为了解决君相之争,寻借口将丞相胡惟庸诛杀,在随后的十年里。
大肆捕杀其党羽,株连杀戳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其采取的措施是
①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设六部分理朝政②地方上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③将军队调
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五军都督府④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和东厂⑤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
地,监控地方() [单选题] *


A.①②④

B.①②③⑤(正确答案)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5、北宋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好看的古代言情小说 中央,设置() [单选题] *


A. 知州

B. 通判

C. 转运使(正确答案如何学习理财 )

D. 宰相



6、隋唐时期有一大“发明”,它否定按门第选官,为布衣(平民)提供了做宰相、公卿的机
会。这一“发明”是( ) [单选题]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正确答案)




7、乐府诗主要是什么加工而成的( [单选题] *


A.风、雅、颂(正确答案)

B.楚辞

C.汉赋

D.民歌



8、“身在罗马,就出去的英文 像罗马人一样行事”,这句西方谚语可以翻译为成语“人乡随俗从历史
文化的角度看,该谚语的形成说明了( ) [单选题] *


A.罗马帝国为了向外扩张修建了许多道路
畅想未来的作文
B.当时有很多外国人在罗马学习生活

C.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暴力

D.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铁杉 的广大地区(正确答案)



937.《新唐书兵志》记载:“大盗既灭,而武夫战率以功,起行阵列为王侯着,皆除
节度使。”反映了唐朝后期的什么现象 [单选题] *


A.朝廷腐败

B.经济衰退

C.藩镇割据(正确答案)

D.国家繁荣




10在不过8个月的时间里,军阀吴佩孚、孙传芳接连败家风家训的手抄报 北,国民政府的势力范围从珠江流
域推进到长江流域。这叙述的是()? [单选题] *


A. 五四运动的发展

B. 北伐的胜利进军(正确答案)

C. 工农运动的高涨

D. 北洋政府的覆灭



11100.下列历史现象,说明明清帝国传统农耕社会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的是①人身依附关
系进一步削弱,人口流动性增大 ②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③读书入士观念发生变化,“商
贾大于农工” ④鄙薄科学技术。() [单选题]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正确答案)

D.②④



12、三顾茅庐、七擒七纵、空城 计、借东风……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民间故事,都
与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仓央嘉措那一世 军事家有关,他是 () [单选题] *


A.曹操

B.诸葛亮(正确答案)

C.周瑜

D.孙权



13、“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

平等、自由、人权、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
人心……”这里强调的是戊戌变法()? [单选题] *


A. 开启了近代化的历程

B. 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正确答案)

C. 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D. 是空前的思想大解放



14、汉赋中成就最高的是(),他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代表作有《子虚赋》《上
林赋》等。 [单选题] *


A.贾谊

B.枚乘

C.司马相如(正确答案)

D.东方朔



15、下图是宋元时期的政权更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宋元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单选题]
*


A. 繁荣与开放

B. 民族政权并立到统一(正确答案)

C. 经济重心的南移

D.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6 武则天前后执政近半儿童故事西游记 个世纪,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宋庆龄认为她是“封
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得到肯定的主要原因是() [单选题] *



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正确答案)

C.她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D.她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1784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
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现。”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选题]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正确答案)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18、历史上曾有人这样评价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
后世者。尤以‘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为最。”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是在() [
选题] *


A.581

B.589(正确答案)

C.605

D.618



19、“苏湖熟,天下足”是宋代流行的谚语,据此可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单选题] *



A.南方农业经济较为发达(正确答案)

B.产茶州县有所增加

C.造船业居世界领先地位

D.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20由于城市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而被领主控制,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斗争来
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是( ) [单选题] *


A.武力斗争杀死领主

B.金钱赎买武力斗争(正确答案)

C.政治谈判金钱赎买

D.国王支持武力斗争



2159.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 [单选题] *


A.率部回归祖国

B.抗击倭寇骚扰(正确答案)

C.率军抗击沙俄

D.率军收复台湾



22、下列关于罗马共和国的表述,错误的是( ) [单选题] *


A.经过不断扩张,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地区的霸权

B.屋大维首创“元首制”,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


C.共和国后期,斯巴达克起义打击了罗马的统治

D.公元前2世纪,地中海成了罗马共和国的“内湖”(正确答案)



23、某同学在学习“人民解放战争”这一单元内容时,将其划分为“战略防御、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夺取胜利”四个阶段。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的是()? [单选题] *


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正确答案)

C. 三大战役

D. 解放南京



241900年,英、美、俄、日等国组成联军侵略中国的直接原因是()? [单选题] *


A. 保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B. 日本侵略中国刺激列强

C. 清政府的腐败、妥协

D. 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正确答案)



25在雅典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通过将贝壳或石子投于壶中的方式,来对城邦事务进行表
决。这反映了当时雅典城邦( ) [单选题] *


A.法制严明

B.政治民主(正确答案)

C.经济发达


D.文化繁荣



26、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 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 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C.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正确答案)

D. 对东西方文化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2752.以“大香蕉亚洲 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以八股文为答题形式的考试使科举制() [单选
] *


A.与时俱进

B.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

C.为国家选拔出务实、积极进取的人才

D. 钳制人们的思想(正确答案)



2846.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
施行”通判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容许)刺举(检举)以闻。
由此可见,通判 [单选题] *


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单独掌握地方军政权

C.单独掌握地方财政权

D.兼有监察权和行政权(正确答案)




297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279年,当宋朝末代皇帝死于一次海
战时,宋朝终于灭亡。一个全新的蒙古王朝,从此开始了它的统治,直到1368年。”这个
王朝的建立者是 [单选题] *


A.铁木真

B.忽必烈(正确答案)

C.朱元璋

D.努尔哈赤



30岳飞《满江红》中有词曰:“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词中的“胡虏”最有可能是指() [单选题] *


A.契丹

B.女真(正确答案)

C.党项

D.蒙古





本文发布于:2023-04-17 22:31: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14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双人小品剧本
标签:开元地中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