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绿记

更新时间:2023-04-17 10:48:11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一次成功的经历)囚绿记(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是我国现代作家、翻译家陆蠡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写成的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
作者通过描写自己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的经历,描绘了绿枝条的生命
状态和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引出了对山河沦亡的感叹,又很
含蓄地赞美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该作品以小见大,富含作者深沉、蕴藉的情致,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中学生朗读、赏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散文的要求上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
次,所以,教师应指导学生对其进行鉴赏评价,充分发挥文本的示范作用,实现新课
标所规定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下的教学理念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引导
学生通过诵读品味、文本圈读批注的方法来研读课本。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思想情
感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
握文本阅读的技巧,成为学习的主人。
本文的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通过诵读、文本圈读的方法,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概
括绿的象征意义。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学生能理清作者的情感线索,明确作者爱绿之情中寄寓
的对生命的热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和对民族精神的歌颂,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根据教学目标,本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作者
“择绿——近绿——囚绿——释绿——怀绿”的情感线索。
2)教学难点:基于学情分析,如何深刻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及“囚绿”的深刻
含义是此课难点所在。

四.学情分析
学生尚未系统学习圈读重点字句的方法,因而在圈读时往往难以抓住关键字句,
对文本的象征手法的不能做到深度思考与领会,在语言表达方面部分同学可能会欠准
确完整。

五.教学方法
依据对话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文本诵读
法、文本圈读批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利用教师示范朗读,学生集体和个体诵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获得对文本
积极的情感体验;老师再用示范引导学生以圈点批注的方式探究文本,然后组织学生
课堂上的互动交流,老师分析小结后再让学生展示、交流心得。这三种方洞察什么 法的综合运
用,尊重了学生的个体阅读,满足了学生交流心得和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六.教学过程
1)课堂导入:由春天和绿的象征意义引入,引起学生兴趣。
冬天快结束了,春天的脚步也近了,春天的主色调是什么?是绿!绿色会给人什
么样的感觉?你们眼中的绿代表什么?绿代表着生机勃勃,代表着希望,总的来说,
绿象征着生命。

那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抗日战争的时代,感受烽火连天的环境下,仁人志士眼中
的“绿”是否有着更深层次的内涵呢?让我们一起走近陆蠡的抒情散文《囚绿记》。
2)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陆蠡(19081942),字圣泉,原籍浙江天台。是现代散文家和翻译家。1932
开始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任编辑,并在福建泉州一私立中学任教。写有大量散文作
品,出版过3本散文集。代表作有
《海星》、《竹刀》等。
19424月,日本宪兵查抄文化生活出版社,搜去一些有关抗日的书籍。他前去
交涉,被宪兵扣留,最后因遭酷刑逝世。
《囚绿记》这篇散文写于1938年,当时正是“祖国蒙受极大耻辱的时候”,他困
居已成“孤岛”的上海,借怀念一年以前在北平暂住的公寓窗外的常春藤,来抒发了
自己热爱自由,追求光明和仇恨日寇的感情!
2.解读文题
所谓“囚绿”,就是指作者囚禁窗外的常春藤。
“绿”是全文描写的客观对象,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
(指导学生默读全文,划分段落)
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寻绿(14)观绿(57)囚绿(8
12)放绿(13)怀绿(14)。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初步感知课文文
意。
1.作者为什么囚绿?(集体提问,明确回答:因为他爱绿)
2.他把绿“囚”牢了吗?(集体提问,明确回答:没有,他后来把绿释放
了)
3.离开了绿,他对绿的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集体提问,明确回答:他
对绿充满了思念)
3)解析课文
1.寻绿(14段)
1)“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自成一段,说明这件事情让我难忘。
2)第二自然段,交代了寓所的具体情况。问题:为什么要详细介绍寓所?(突
出其简陋的特点)
3)屋子简陋,可我却选择了它,是因为我有一个小小的理由。这里给读者留下
悬念,很自然的引起下文。
4)谁能找出屋子如此简陋,但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它的那个理由是什么?(明
确答案:绿影——喜悦苏格拉底的名言 )
5)而当我毫不犹豫的决定住下来,为什么连伙计都感觉到惊奇?
(通过别人的反应更加的衬托出我追求绿的迫切心情)
从刚才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结合在一起,大家不难看出,作者对绿是热切追求的。
板书:寻绿——热切追求(作者的称呼:绿影)
从窗户写起,交代绿的由来,其实是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
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第4段反复三次提及“绿影”,
尽管只是寥寥几笔,但富有诗意。(注意作者对于“绿”的称呼的变化)绿在此时还
只是“影”。另外,一些表达情感态度的词语,如”喜悦而满足”“欢喜”“喜悦”
等,也给绿山西高考分数线 带上了情绪色彩,物我之间初相映照。
2、观绿通稿2003 (57)
1)找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通过
排比和比喻两种修辞,使句子生动富有气势,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绿的赞美,为后文揭
示主旨作好铺垫。

3)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从作家自身的处境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来思考)
明确:“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困倦的旅程和以往的许多不快的记
忆”等,是一种在孤独中寻得陪伴和密友的感觉。
4)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一个焦字?
明确:“焦”写出了一点点希望都快没有了的绝望、渴盼、迫切的心情孤独患者英文 。也说明
作者境遇不佳,生活在北平大都市举目无亲,正需要绿色来娱悦自己的眼睛,安慰自己
的心灵。
5)绿色使作者忘记了种种困倦和不快,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留恋欢喜?
明确:行为——“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面朝墙壁和小窗”“我望着这小
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等
心态——怀念、欢喜、急不暇择、视同至宝、留恋、爱
板书:观绿——欢喜满足
3、囚绿(812段)。
1)作者为什么要囚禁“绿色”?
明确:(板书)为了装饰这简陋的房间,抚平抑郁的心情,点燃心灵的希望,作
者竟然“残忍”的绿枝条囚禁了起来。(如果我们被囚禁起来会怎样?颓废、抑郁、
崩溃……)但是,最初的时间里,绿枝条比在外面生长的更为茂盛。
2)作者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生的欢喜”应
该怎样理解?
明确:生的欢喜即天性喜爱绿色,喜爱这象征生命、希望、幸福的绿色,表达我
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文章中我在自私的念头的驱使下,将绿色囚禁在了房间里,为的是让绿色和我更
亲密,作者甚至已经更换了对“绿枝条”的称呼,称呼他为“绿友”,更深刻的说明
了作者对绿色的喜爱之情!但是“绿友”按照作者的安排生长了吗?(没有)
3)在作者眼中,绿枝条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作者描写绿枝条,一半是写实景实情,一半是带着感情与想像。它具有美
的特点,“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
娑的摆舞”;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
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它是柔弱的,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
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它是
倔强的、坚贞的,“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
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这些特点既有现实
依据,又有作者的美化、拟人化的加工,作者是把绿枝条个人年度小结 当作人来写的。
尽管绿友是顽强的,是固执的。在第11段,作者详细的描写了绿枝条的憔损过
程。可以说,即使一个普通人也会生命怀有怜惜之情,但是作者却没有。因为什么?
因为绿友的固执,损伤了作者的自尊心。因此,魔念在我心中产生了。
4)如何理解这种魔念?
明确:魔念指作者自私自利的心灵。绿囚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和善意,执著
的向着阳光生长,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于是“我”很恼怒,以致于要把它继续囚
下去。
虽然绿枝条此时十分憔悴,但是作者魔念占了上风,最终决定离开北平时再放
绿。其实我们仔细想想,作者为什么会因为绿枝条的固执而恼怒?是因为他爱绿至
极。
板书:囚绿——爱绿至极(称呼:绿囚)
4、放绿(13段)
“卢沟桥事件发生了”点明了写作背景。“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
黑暗的囚人”。体现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

“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抒发
了作者祝愿天下所有向往光明和自由的人得到光明。
作者在放绿的同时也是对自由和光明的呼唤,并点出了文章的主旨!
板书:放绿——点明主旨
5、怀绿(14
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
日寇铁蹄下的同胞的惦念与牵挂!
板书:怀绿——惦念牵挂(称呼:绿友)
四、总结全文
1、结合写作背景和文章的主题来看,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
明确:选定“囚绿”来给文章命名,这与文章想要表现的主题有关。文章的五个
层次中,“囚绿”写绿枝条最艰难的状况,这暗示着艰难的国运家运;“囚绿”表明
作者复杂的心情,这是在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我国领土的时代背
景下,作者的内心极度痛苦和精神上顽强抗争的反映。
顽强抗争
2、本文运用最多的就是象征的手法,象征手法可以通过描写某种具体事物来进行
暗示、喻旨另一种事物。借物抒情是象征手法的一个方面,作者写《囚绿记》赋予绿
以象征意义,他是生命、希望、慰安、快乐的象征,是真正自然的颜色。而常春藤象
征了作者本身的品格。作者赞美常春藤“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借以歌颂中华儿
女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表达自己对民族光明前景的祝福和信念、对光明的向往之
情!因此,我们在鉴赏此类散文时应该从物的特点思考,展开联想,从而把握意象特
征。
向往光明
3、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以“寻绿”、“观绿”、“囚绿”、
“放绿”,“怀绿”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在这条明线下还隐藏了一条暗线,即作
者感情的发展和升华,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同学一定也学到了常春藤的那永不屈
服,蓬勃向上的精神,同时引发了我们现实的思考,无论怎样的境遇,我们都要克服
生活的困难,像作者一样,用自己的生命照亮民族的心灵。


















七.板书设计



寻绿(1——4 寻窗外绿影 喜悦满



观绿(5——7 观卷须展绿 留恋欢

囚绿(8——12 饰简陋房屋
囚绿记 顽强抗争
慰抑郁之心
爱绿至极
燃希望之情
放绿(13 开释不屈囚
明主旨
怀绿(14 念圆窗绿友
念牵挂
向往光明


本文发布于:2023-04-17 10:4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06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故都的秋
标签:囚绿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