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后感600字

更新时间:2023-04-17 10:17:28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齐善鸿)电影600字观后感

电影600字观后感范文精选篇1


在这个暑假里,我观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当幸福来敲门》。起初认为这部电
影跟其他励志电影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讲主人公瘦弱的反义词 如何克服困难最后取得成功的
故事。可是,当我看完以后,发现远远不是这些。
其实主人公由最初的为生活而奔波到最后得到工作,这并不是偶然的。仔细
观察主人公的面部表情,不难发现无论在何种境况下,他都没有被生活的磨难击
垮,他都始终保持着他独特的笑容。在父子俩沦落到必须在地铁站过夜的地步时,
这个硬汉在听到门外强硬的敲门声时,将儿子抱紧,再抱紧,忍不住流下了辛酸
的泪水。
但在这个时候,他依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希望。等到两人住到救济站时,
还不忘给儿子讲笑话、哄他、安慰他。儿子克里斯托弗给了他最大的安慰和希望。
从最初看到爸爸妈妈吵架的茫然失措,到妈妈离开以后的逐渐成长,再到跟到爸
爸后面像爸爸一样拼命跑,到最后的两人手牵手一起步向幸福明天,这一切的一
切都那样真实,让人不由得不被他们之间的那种深深的父子情所感染。片中还有
一个镜头:当爸爸拽着克里斯托弗拼命奔向公共汽车时,他不小心将小机器人—
—他的玩伴丢在了马路上,爸爸后来上了车才发现,但已是时间不等人。小克里
斯托弗那流泪的脸久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电影600字观后感范文精选篇2
119日,电影《夺冠》(原名《中国女排》)片尾曲发布,王菲那英两位
乐坛天后联袂献唱#生命之河#美妙的歌声娓娓道出几代女排的心声,也让更多
人想去影院重温振奋几代国人的女排精神。

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开始,中国女排有辉煌也有低谷蘑菇怎么炸着吃 ,但女排姑娘
们始终将不畏强敌、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女排精神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在
不到40年的时间里,中国女排十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国
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更成为鼓舞以苏宁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奋勇拼搏的楷模。
传承不辍,坚守自己的未来
1981年,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冠,中国女排精神开启传承;1990年,张近东创
立苏宁,将“执着拼搏、永不言败”定为苏宁的企业精神。30多年来,中国女
排无论兴与衰,女排精神从未缺席;而苏宁无论沉淀期还是跃升期,“执着拼搏、
永不言败”也始终未变,成为女排精神的最佳企业注脚。
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曾说,“零售服务业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
跑,苏宁要用百米的速度跑马拉松——既要速度快,又要稳健;既要有敢于冲刺
的拼劲,又要有坚韧顽强的耐力;既要目标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胜
不骄,败不馁。”
女排精神的传承,是中国女排姑娘对冠军信念的执着,不管是“铁榔头”郎
平领衔的60后队员,还是90后为主力的全新铁血队伍,都对胜利充满了渴望,
激发自身砥砺前行。在苏宁,从60后到90后的苏宁人,都展现着“执着拼搏,
永不言败”的精神。在服务消费者领域,苏宁持续深耕细作、开放融合,将“服
务是唯一的产品”理念贯彻到了自身的每一个动作,成为每一代苏宁人“执着拼
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电影600字观后感范文精选篇3
刚开始我并不知道《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只是知道它在网上的
争议很大,为了保持对电影内容的好奇心和神秘感,我也没有过多去了解。今天
我去看了这部电影。本来有千言万语,但是看到B站,微博上已经有太多人点评

分析过了,我也说不出什么新意,那就从我个人的角度,不参杂任何历史,谈谈
对这部电影的感受吧。
整部电影给我映象最深的就是隔着苏州河迥然不同的天堂和地狱。当仓库内
死守的战士筑建防御工事的时候,河对面的人们喝酒听曲唱戏,富太太们照样喝
茶打麻将嚼着上海话吐槽老公微薄的工资。当日军围攻仓库,扬言三个小时攻下
仓库时,河对面的人们抱着看戏的心态,戏虐的下赌注,抢观戏的最佳位置。当
仓库内战士现场直播式的以血肉之躯与日军拼死相搏时,河对面的国人心底产生
了或是怜悯或是悲愤的情感。当看到仓库内的战士冒死也要守住国旗时,河对岸
的民众的爱国之情真正被点燃。在最后战士们争分夺秒的过河时,河对岸的民众
更是不顾一切的冲破铁丝网要和战士们同在。
这整部电影不仅仅是在写仓库中每位战士的成长,不仅是端午(欧豪饰)从刚
开始的懦弱到最后护旗牺牲;不仅是小湖北(张俊一饰)从一个被保护到主动拿起
枪投入战斗,成为一个真正的战士;不仅是老铁(姜武饰)从刚开始胆怯消极应战
到最后掩护主部队撤离;不仅是陈树生(郑恺饰)留下舍身取义儿所愿就身绑手榴
弹英勇跳下与敌人同归于尽,以及一个个和他一样甘愿牺牲的勇士他们的牺牲当
然是我们应该歌颂的,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辈皆应如此!
但是我觉得导演好像并不满足于对这些单个人物的成长和表达,导演想要传
达的是一种大视角,大格局。苏州河一侧满目苍夷,断臂嶙峋,寸草不生,尸横
遍野。苏州河另一侧热闹非凡,琳琅满目,灯火通明,近在眼前的战争好像与他
们毫不相干。只要自己还能生活的好好的,什么国家,民族,大义统统不关我的
!不禁让人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在近距离的直观了仓库内战士的战斗后,租借内的国人整体上也在逐渐转变
成体育教学方法 长。这也许才是导演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导演不仅想让河对岸租借内的国人成
长,更希望给每一个观影的观众以启迪:国家遇到危难时,每一个国人都不应该
也不可能是身外人,战火时刻都会因为你的漠不关心和高高挂起而愈烧愈烈,
到自己身上只是迟早的事,所以我们必须同仇敌忾!



电影600字观后感范文精选篇4
“有一种骄傲,叫中国女排,有一种精神,叫女排精神!我们重提女排精神,
那么,这种精神是什么?
这是永不言弃的精神。前行的征程永远都不会一帆风顺,实力有长有消,
程有起有伏。在高处不因胜利而沉醉;在低谷不因暗淡而迷失。30多年间,中国
女排也曾跌倒,也有波折,即便在里约起初也是一路低开。然而,也正因此,“女
排精神”才更显出其可贵。因为,只有永不言弃的人,才有资格说:“不以成败
论英雄”;只有永不言弃的民族,才可以真正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这是团结一心的精神。集体项目,“团结”是制胜的核心要义。“团结就是
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中国精神中,积淀着集体主义的传屁股的屁组词 统;女排
的战绩,也包含着集体的力量,恰如主帅郎平所说,“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
战,我们不孤单”。
女排精神所蕴含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体育的范畴,被视为融入各项事业中
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已经深深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化作浓浓的解不开的情结,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它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
面对每天琐碎的工作,有时会感到枯燥乏味,身心疲惫,会因为铺天盖地的
单据而想逃避,甚至在厌倦期产生时想要放弃。《夺冠》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应该
不言辛苦,踏实肯干,铭记初心,牢记使命,用女排执着、团结的.精神激励自
己,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繁琐、枯燥的工作内容做对,做好,要有踏石留
痕,抓铁留印的工作态度,保质保量的交付自己的业绩成果,不负所托,不辱使
命。
致敬女排精神,学习女排精神,执着拼搏、永不言败,我们要时刻惊醒着、
时刻准备着、时刻行动着。



电影600字观后感范文精选篇5
太真实了!这是记者的感叹。影片一开始画面上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
顽强拼搏、永不言败”这16个字,就贴在现在中国女排北京训练馆墙壁上,是
女排精神的写照。随后的那句话高度概括了女排精神的内涵:女排精神代表着一
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中国人渴望找到某种
方式让世界重新看到自己”伴随着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中国人的风貌一
出现,就瞬间将人们思绪拉到那个奋斗年代。
中国女排_年征程弹指一挥间,从球员到教练,郎平的确是贯穿前后的那个
人,直到现在仍是中国女排主帅。从最初老女排那第一个黄金时代,到陈指导的
第二个黄金时代,再到如今郎平指导的第三个黄金时代,这简直就是中国女排“黄
埔军校”而陈指导和郎平几乎贯穿始终的其实是情怀,两人演绎的对手戏感人
至深,赛场上惺惺相惜,而共同的情结恰恰就是女排精神。
许多话语直抵人心,陈指女性同性 导这样对郎平指导说:“我身边的许多人都对我说,
时代变了,中国人不再需要中国女排了”,他摸着自己的胸口直言:“但是我需
!其实,她们流露出的恰恰是对冠军的无限渴望,以及孜孜不倦的人生追求。
女排精神传承至今永不褪色,他们书写了传奇,五星红旗如此鲜艳,义勇军进行
曲如此雄壮。
影片在里约奥运会夺介绍山西 冠颁奖中落幕,银幕上闪现出中国女排历史上十次登上
世界之巅的画面和记录,那广大球迷熟悉的一幕幕在闪回,中国女排10次夺冠
经历,最后一个镜头又回到了1981年首夺世界冠军,那才是初心。





本文发布于:2023-04-17 10:17: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065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下一篇:碳油
标签:观后感600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