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教学

更新时间:2023-04-17 08:39:33 阅读:17 评论:0


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地方特色菜)面馆图片 最新教学方法----发现法教学
主动发现法教学方法
黑龙江省齐市富区洪河学校
孙跃威
理论支撑
创立者
发现教学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
书中提出的。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像科学家发
现真理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
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产生背景
二次大战后,水煮羊肉 西方各工业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进入了空前
繁荣的“黄金时代”。尤其是苏、美两国,都在力图发展科技,培养
发明创造人才。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后,美国上下一片
恐慌,由此深感美国学校的科学教育水平落后于苏联。为确保美国在
科技、军事上的优势地位,培养大批科学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美国开
始要求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充实课程的抽象理
论水平,并通过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在这种形式下,布鲁
纳提出了“学科结构说”,并指出“在知识大爆炸时代,应寻求新的
方法来向新篮球技战术 的一代传授那些正在快速发展的大量知识。”这里,他所
寻求的新方法就是发现教学法。
基本概念
发现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
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
教学方法。它是以青少年儿童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征为依据,
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他们自
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他们自己成为知识的积极发
现者,而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者。
基广义的教育 本思想

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布鲁纳对发现法作了详细的描述,他
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包括用
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就说明了发现教学法与传
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发现教学法它不是把现成的
理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
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论开头的成语 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
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
受者。
特点
1)强调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
产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学生的学习过程
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2)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
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
思维的。直接思维是影像或图像性的,它的形成过程不是一般靠言语
信息。“直觉思维、预感的训练”是很容易被忽略而又重要的特征。
精灵的预测、丰富的假设是从事任何一项工作的思想家及其丰富的财
富。所以,教师在学中秋节手抄报内容 生的探究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丰富的想象,防
止过早语言化。
3)强调内在学习动机. 布鲁纳重视学生形成内部动机,或把外
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发现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受好奇
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知识就会表现出兴趣。最好的动机莫过于学
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的内在的兴趣,有新发现的自信感。
4)强调信息提取. 布鲁纳对记忆过程持比较激进的观点。他认
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
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所以,学
生如何组织信息,对提取信息有很大影响。学生亲自参与发现事物的
活动,必然会用某种方式对它们加以组织,从而对记忆具有很好的效
果。
原则

1.主动学习。学习最好的方法是自己去发现。这个原则是苏格拉
底(更早是我国孔子)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一个自从有教学活动
以来就有的一个古老的原则。
2.最佳动机。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有
浓厚的兴趣,而且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愉快。
3.学习过程。为了使学习富有成效,在形成概念以及使用语言符
号之前必须有一个探索的阶段。最后所学的知识必须融入并成为学生
整个观念的一部分。在这个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起主导作用。
基本程序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作出解答问题的假设,探求解决问
题的办法和途径。
3.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4.归纳、总结,得出合乎情理的结论。
基本环节
第一,明确所要发现的问题和过程:(1)确定目标;(2)确定
路线、步骤和方法。
第二,寻找、搜集和制备观察实验的生物材料,以便获得观察资
料和数据;(3)获得观察实验用的材料;(4)观察和实验;(5)记
录(包括绘图);(6)分析;(7)进一步实验;
8)记录。
第三,资料和数据的处理:关于路的作文 (9)数据的处理(数学统计、表格化、
线图化);(10)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归纳概括。
第四,得出结论:(l1)发现规律性;(12)提出结论;(13
验证结论。上述13个项目是基本的项目,它们之间还有若干更小的细
节。它们的顺序也是模式的,实际会有某些变动,例如某些项目可以
删去,某几项有时又需要几经反复才能进入下一项等。
基本功能
(1)激发智慧潜能。发现的实质就是把现象“重新组织”或“转
换”,使人们得以超越现象,再进行组合,从而获得“新的领悟”。

(2)培养内在动机。人具有借助发现本身所提供的奖赏,即自我奖
赏推动学习活动的倾向。因此,发现迷失的近义词 学习可使学生摆脱外来的动机作
用,如父母、教师或权威人物的期望、赞许等的推动,而在自我发现
中获得巨大的兴趣、力量和内在动机。
(3)学会发现的技术。在这方面越是有实践经验的人,越能把学习
归纳成一种探究的方式,他们也就越相信自己的发现能力。
(4)发现法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基本要求
(1)在发现法教学中,教师是指导学生自己获关于长征的小故事 取知识的导师,因此,
必须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为此,教师要努
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气氛,尽可能安排一些富于发现的
场景和机会,揭示一些具有诱发性的问题,指导如何观察、对比事物
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的发现,并帮助学生寻找和审查资料,
引导学生作出符合逻辑的结论。
(2)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要充分发挥直观教具的作用,通过教具
或图形的实际观察和分析,促进他们的思考发现,促进感性思维向理
性思维的过渡。
(3)发现法要求教师通晓有关学科的基本结构,理解和掌握科学家
进行发明创造的一般过程,以便相机诱导,适时启发,促进发现过程
的迁移。
(4)发现法对于学生来说是发现学习,教师不要把学生当作被动的
知识接受者,因而在引导、启发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不仅可以
发现问题,并且依靠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也可以解决问题。同时,注意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养成动脑筋、讲科学的习
惯。
(5)发现法没有固定不变的方案,要求教师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学
生特点、学科性质及具体的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严密组织、灵活实
施,不要固定于一个程序,一个模式,要因势利。
评价

1)发现教学法的优点
一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
抽象思维能力,发展智力、发挥潜力。发现学习是学生相对独立的探
究,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并形成自我奖励、自主学习的
内部动机。
二是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小儿咳嗽推拿 发现法使学生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从而可以巩固对知识的记忆。
三是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在经历了问题的最初困惑到最后解
决的漫长曲折的思维过程之后,再碰到类似问题,思维过程将大大缩
短,反应将变得敏捷而有效。日本学者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发现法对
于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比其他方法都高出30%左右。
四是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现教学以过程为定向,充分
显示学生的思维过程。而且发现教学有助于培养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
2)发现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发现教学的适应范围和对象是有限的,它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或
所有学生。发现法最适用于数理学科,这是因为数理学科有严密的逻
辑系统,迁移性强,便于发现探究。而发现法在文学、音乐、美术等
科目中就难以适用。
发现教学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要求较高,发现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
应的发现需要、发现经验,并树立有效的假设,这较容易引起学生的
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
发现教学费时较多,通过发现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很低,运用
不当就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
学习间接知识为主,这就要求学生不需要事事都按照“发现的步骤”
去进行,这是不可能的。
结构
我发现
我会了不会的想深入


本文发布于:2023-04-17 08:39: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5005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林罗山
下一篇:新90后
标签:发现教学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