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片假名五十音图)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试评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政策含义。
答:(1)通货膨胀与失业的非交替性
后凯恩斯学派的价格形成理论表明,在制造业中,由于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型的,厂商在成本之上进行加成
定价,这个定价机制意味着是大公司而不是政府当局在操纵价格,而且在企业就业人数不变的条件下,任何成本
的上升或加价比例的提高都会导致价格上涨。这也意味着价格的上涨与失业之间没有主流经济学所说的替代关
系。在逻辑上,价格上涨完全可以在就业率或失业率不变的情况下出现,因而,政府采用扩大失业降低通货膨胀
的办法是无效的。按照后凯恩斯学派的理论,治理通货膨胀的办法不是采用宏观的紧缩政策,而是微观的反垄断
政策和价格管制排骨炖山药
政策等。这个分析及其政策含义对于因垄断原因而导致价格上涨的经济来说,尤为重要。
(2)收入分配格局影响总需求和经济增长
后凯恩斯学派的收入分配和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总需求水平与收入分配有密切的联系。经济体系若要保证实
现充分就业水平下的产出,就必须有相应的总需求水平特别是投资需求水平。而较高的投资水平在均衡的条件下
要求有相应的储蓄水平,由于来自利润的储蓄倾向大于来自工资的储蓄倾向,在逻辑上要求利润在总产出或总收
入中的份额上升,因此,收入分配的格局要求适应需求水平和经济增长。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投资需求下降而消
费需求上升,为保持较高的总需求水平和充分就业,就需要扩大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换句话说,收入分配
要向非财产收入者倾赔偿协议书怎么写
斜。如果要素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不能实现所要求的分配格局,政府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收入
再分配政策以适应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的要求。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对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收入差距拉大的经
济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导致经济过热和经济危机
后凯恩斯学派的货币理论表明,货币的供给并不像主流经济学所说的完全由中央银行或货币政策当局来控
制。按照他们的理论。货币供给产生的逻辑是,经济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预期都会导致扩大融资的需要,而银行从
赢利性的角度考虑(或在其他体制下的考虑),必然会扩大贷款,而贷款又会增加存款和增加准备金的需求,结
果导致货币存量和货币基数的扩大,货币供给由此而内生地扩大了。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会导致更多的项目融资,
由此导致经济过热。但是,融资的主观需要并不意味着融资具有客观的合理性,因为融资的项目事后可能证明并
不是有利可图的,来自项目的现金流量不足女生二字网名
以偿还融资的资金和利息,一旦还款的链条中断,经济过热就会最终
演变为金融危机。这一分析的政策含义是,不能简单地实行所谓的“单一规则”,即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与国
民收入的增长率挂钩,那只是一个事后的结果,重要的是在事前完善银行贷款对融资者的资质审查、银行自有资
本金和准备金数额以及银行保险等制度规定。这个分析和结论已被拉美和东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所证实,在有些采
取赶超战略的国家中,融资的冲动更多地来源于各级政府而不是企业,由于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密切关系,货币供
给的扩张和经济过热的形成更容易,从而也更容易导致经济泡沫和金融危机。
(4)经济结构的动态变化也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
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增长理论表明,经济体系能否保证持续、稳定和均衡的增长,不仅需要有保持稳定的总
需求水平和相应的收入分配格局,而且还需要有产业结构或部门结构的调整。因为在增长过程中,技术和需求都
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变动,也可以说,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结构的变动,没有结构的变动也就没有经济的持
续增长,这是由技术变动的特征和需求演变的规律决定的。由此,后凯恩斯学派推出结论:经济结构如果不能适
应经济增长的要求也会导致经济增长的波动。因此,在政策含义上,为了保持经济增长,政府不应仅仅简单地盯
着总需求水平,而应更多地关注产业结构的调整。影响结构的经济政策同影响总量的经济政策一样重要,而当结
构问题制约经济增长时,结构性政策就变得更重要。这个分析基于经济增长过程的一般规律,因此,对发展中国
家同样重要。而且,经验证明,在人均收入由较低向中等水平发展的经济中,结构的变动会更剧烈,因此,制定
结构政策对保持这些国家经济持续和稳定增长更重要。
相关知识点回顾:后凯恩斯学派
后凯恩斯派兴起于20世纪5幼儿园实习报告
0年代和60年代,是在与新古典综合派的争论中形成和发展起来。凯恩斯的《通
论》问世后,凯恩斯的追随者们对《通论》中若干论点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看法发生分歧,形成两个对立的学派:
新古典综合派和后凯恩斯学派。前者以美国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中心,后者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因此,两
派之争又称为“两个剑桥之争”。后凯恩斯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尼古拉卡尔多、皮罗斯拉
法、卢伊季帕西内蒂等人。
(1)后凯恩斯学派理论的基本特点
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的微观经济理论,坚持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力图使两种理论进一步分裂。后凯
恩斯学派在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同时,积极阐明自己的论点。该学派在理论上基本特点为:①将凯恩斯的短期、
比较静态分析拓展为长期、清炒豆芽
动态化分析;②后凯恩斯主义反对新古典综合派恢复传统经济学均衡分析方法;③强
调收入分配理论;④批判边际生产力分配论;⑤强调货币会导致资本主义经济不稳定;⑥重视规范分析的方法。
(2)经济政策主张
后凯恩斯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是依据其收入分配理论提出的。他们主张:①改进先行税收制度,实现收入
均等化。②通过政府的福利措施,缓解“富裕中的贫困”的现象。③对投资进行全面的社会管制,克服经济盲目
增长,把经济社会纳入凯恩斯所设想的“长期充分就业增长”的轨道。
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和经济政策主张
答:新剑桥学派是当代凯恩斯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代表人物有琼罗宾逊、卡尔多、斯拉法、帕西内
蒂、约翰伊特韦尔等人。由于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都在英国剑桥大学任教,但他们的理论又是以叛离“剑桥
学派”(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为特征的,所以称为“新剑桥学派”;又因其中斯拉法、帕西内蒂等人
原籍属意大利,也被称为“英国-意大利学派”。
(1)新剑桥学派的理论渊源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分析。
①凯恩斯的《通论》一书。新剑桥学派师承了凯恩斯的“投资-储蓄分析”,强调投资对就业量和国民收入
水平的决定作用。他们十分强调,凯恩斯经济理论的基本要点是《通论》第二十四章中关于社会哲学的论述,即
论述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的不均,以及推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走向没有食利者阶层的文明生活新阶浙江高考人数
段。
②卡莱茨基的经济理论对新剑桥学派的理论也有很大的影响。卡莱茨基在1933年发表的“商业循环理论大
纲”这篇著名论文中,提出了几乎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相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的理论,并把不完全竞
争、垄断价格等因素的作用引进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强调投资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琼罗宾逊对此十分推崇,
认为“卡莱茨基所作的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比他(指凯恩斯)更富于逻辑上的一贯性”,因此,“卡莱茨基的论述在
某些方面是比凯恩斯的《通论》更为真正的‘通论’。”
③对新剑桥学派理论有重大影响的经济学家是斯法拉。斯拉法于1960年发表了他近30年的研究成果《用商
品生产商品》。在这本小册子中,斯拉法以其精练的文字,严谨的逻辑重新恢复了李嘉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
为新剑桥学派的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提供了基础,也为批判新古典综合派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提供了武器。新剑
桥学派宣称要通过斯拉法的理论返回到李嘉图的古典经济学传统,“重建政治经济学”。所以,该学派也往往被人
称为“新李嘉图主义”。
(2)经济政策主张
在经济政策主张方面,新剑桥学派既反对新古典综合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药方,也反对货币主义者减少国
家干预的主张。他们认为,新古典综合派提出的调节社会总需求和实行工资-物价管制的经济政策主张已经为实
际经济生活证明是无效的;它们何权峰
不但没有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反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环境的污
染和收入分配的进一步失调。对于货币主义者提出的减少政府的干预,听任市场机制发挥作用调节经济的主张,
新剑桥学派认为,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已经证明,市场机制是一个效率极差的调节工具,因此,
货币主义者的观点实质上是一种倒退。
新剑桥学派通过对收入分配、经济增长和停滞膨胀等问题的研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病症”得出了他们自
己的看法。新剑桥学派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在于分配制度的不合理和收入分配的失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分配是在一部分人占有生产资料,另一部分人未占有生产资料这一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中进行的,现存
社会的分配制度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原因,因此不能指望在现行制度下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来改变不合
理的分配格局。并且,在现行制度下,经济增长本身是在收入分配失调的基础中小板
上进行的,因而经济增长丝毫不能
改变这一分配格局,反而只会加剧收入分配不合理的程度。根据上述对资本主义社会“病症”的诊断,新剑桥学
派的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要医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必须改革资本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制度。所以,新剑桥
学派的经济政策主张的重点就是收入分配政策。
基于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并不能改变不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新剑桥学派提出,必须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府
实施一系列社会经济政策,才能改变现行的分配制度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他们的主要政策主张有以下几项:
①实行累进的税收制度来改变社会各阶层收入分配不均等的状况。累进的税收制度可以对高收入者课以重
税,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一些收入不均等(尤其是收入水平太悬殊)的状况。
②实行高额的遗产税和赠与税,以便消除私人财产的大量集中,抑制社会食利者阶层收入的增加;同时,政
府还可以通过这一税收方式将所得到的财产用于社会公共目标和改善低收入贫困阶层的朱缨花
状况。
③通过政府的财政拨款对失业者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以便使他们能有更多的就业机
会,并能从事收入较高的技术性工作,从而拉平一些收入上的不均等状况。此外,国家可以通过预算给低收入水
平的家庭以一定的生活补贴,增加他们的收入。
④制定适应经济稳定增长的财政政策,减少财政赤字,逐步平衡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增长率来制定实际工
资增长率的政策,以改变劳动者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收入分配的相对份额向不利方向变化的趋势。从而在经济增长
过程中逐渐扭转分配的不合理。
⑤实行进出口管制政策,利用国内资源的优势,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以便为国内提供较多的工作岗位,增
加国内的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提高劳动者的收入。
⑥政府运用财政预算中的盈余来购买私人公司的股票,把一部分公司股份的所有权从私人手中转移到国家手
中,从而抑制食利者阶层的收入,增加低收入家庭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