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7日发(作者:批判现实主义)
第三章 国防动员的主要类型
国防动员是主权国家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
以依法动用国家强制力统一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所进行的活动,
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行为,也是国防行为。其核心目标
是为了防御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需要。它
不仅包括适应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而进行的战争动员问题,包括
应对国家重大紧急情况问题,同时,还包括从国家角度考察检验促
进国家战争潜力的积蓄、开发和转化的问题。
在实施具体的国防动员活动中,由于动员的政治背景、经济背
景、动员的时间和发展势态要求的不同,其规模、范围、目标、样
式和性质就会各有不同,使动员形成各种各样的特征。把国防动员
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于我们更好的掌握动员内在本质及其规律,
从而更好地指导国防动员实践活动,适应可能发生的影响国家安全
的重大紧急情况和未来反侵略战争需要。
根据国防动员本身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可以把国防动员分为应
急动员和应战动员两大类。
应急动员,也称非战争行动动员,是平时国家应对对国家造成重
要危险和对国计民生造成重大危害的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紧急情况
由国家紧急动用国家动员战略资源和国防力量所进行的活动。例如,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重大政治动乱和暴乱、重大社会骚
乱等。应战动员,也称战争行动动员,在是国家遭受侵略战争威胁
或合法进行自卫反击作战和收复领土、领海战争,为了应对战争而
采取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
由于国防动员建设的核心目标是适应未来自卫型战争的需要。
因此,对国防动员的分类问题,主要是从应战动员的角度来考察的。
从动员实施的规模和范围来讲,可分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从动员
实施的方式和策略来讲,可分为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对内动员和
对外动员;从应战动员实施的时序来讲,可分为紧急动员和持续动
员;从动员的目的来讲,可分为实战动员和威慑动员;从战争的指
导性质来讲,可分为防御性动员与进攻性动员。
第一节 局部动员和总动员
由于国防动员的根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反未来侵略战争的
要求,所以,国防动员所凝聚和形成的力量,必须完整地及时地转
化为战争力量。战争双方力量投入的多寡,强度的大小及方向的选
择的不同直接决定着国防动员的规模和范围。一般来讲,国防动员
的规模和范围主要表现为动员领域的大小,涉及部门的多少,地域
范围的广狭,它反映了在不同条件下国防动员活动过程中的规定性
和强制性要求,在整体上表现为局部动员和总动员。
一、局部动员
局部动员,是指国家安全受到局部威胁,在部分地区和局部范
围内,或部分领域和部门进行的动员。具有规模较小、时间较短、
相对独立的特点。在总体上国家仍然实行平时时期的政治、经济体
制,在很大程度上国家仍保持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国家的主要资
源和主要精力仍集中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上。
(一)局部战争与局部动员
局部战争,是指在一定地区内,使用一定的武装力量进行有限
目的的战争。除了世界大战外,其它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战争都
属于局部战争的范围,既包括世界性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也包括一
个国家某一域内爆发的战争。
自人类有史以来,虽然世界性的大战就那么两次,但局部战争
从未间断过,可以说,人类历史本身就是一部局部战争史,只要有
战争就有动员,所以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局部动员史。局部战争
与局部动员是一组对应的关系,有战争就有动员,有局部战争就必
然有与之相应的局部动员,有什么样的局部战争就有什么样的局部
动员。以华约组织和前苏联的解体为标志,世界两极战略格局被打
破,各国均相应的调整自己的军事战略,都把战略着眼点放在打赢
现代技术条件下有限规模的战争上,局部战争已成为现代战争的一
种主要表现形式,它已成为处理国家或地区间利益冲突和纠葛的一
种常见的军事手段。形成这种国际战略环境的主要原因,一是世界
多极化战略格局的走向,表明超级大国在国防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下降,不仅以自身的力量较难以打赢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地区性战争,
而且纠集多个国家组成打赢一场世界性战争的军事力量集团的可能
性逐渐变小。尽管暴发世界大战的危险性依然存在,但构成各国安
全和人类和平的主要威胁已由各种范围的局部战争的替代。二是战
争手段的现代化向高技术化发展,一方面,使达成战争目的的手段
变得更加迅速有力;另一方面,由于高新技术武器装备造价昂贵,
不仅使用受限制,而且战争消耗有可能与战争目的相背离。因此,
在现代条件下,任何旷日持久的全面战争,都会给进攻或防御一方
的国家造成严重的损害,使世界大战和世界性大规模战争的形成受
到有力的制约,即使是中小规模的局部战争,也因防止战争升级的
各种因素的作用,其作战强度也受到严格限制。三是人类文明的不
断进步,世界各国人民和掌握国家机器的政治家们对待战争的态度
更加理智和冷静,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已成为世界主流和共识,人
民普遍反对战争,反对使用武力解决国家间地区间的矛盾和冲突,
解决国家间地区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办法的办法不再是以战争为主,
而是以和平解决的方式为主,不到万不得已,决不轻言战争,千方
百计维护世界和平,防止和避免战争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与局部战争相适应的局部动员,越来越为世界
各国所重视。
国防动员的目的是为了捍卫国家的最高利益,适应未来反侵略战
争的需要,谋求战争的胜利。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如果国防动员
的规模过小,则不足以形成战争力量赢得局部战争胜利;相反,如
果动员的规模过大,超出战争的需要,不仅可能使战争升级,而且
会造成不必要的战争浪费。因此,在实施国防动员时要千方百计地
把动员的规模控制在恰当的范围内,既能满足需要,又不造成的浪
费,增加国家的经济负担。在应对局部战争进行局部动员的时候,
要根据战争对国家安全构成的主要威胁,区分情况,分清主次,把
动员的重点放在主要战略方向或重点范围和领域,切勿须倾国肺病会传染吗
力而
为之。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局部动员是国家为了适应国家遭遇的局
部战争的需要所进行的动员。作为世界范围的局部战争可能涉及的
是几个国家或地区,从全球角度看,是局部战争,从某一个国家看,
则可能是全面战争,对这个国家看是全面战争,而对另一个国家有
可能是局部战争。如2003年3月20日美英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对
伊拉克是一场全面战争,对美国是一场局部战争,从全球角度看,
更是一场局部地区爆发的局部战争。因此,考察判断国防动员是不
是局部动员,只能站在国家的角度而不能站在世界角度。
(二)我国局部动员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
不同的局部战争,由于作战地区、对象、条件和方式的不同,
其动员也有较大的差异。国家所面临的局部战争将会因作战对手的
不同和外敌介入程度的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战争既可能是较
大规模的,也可能表现为中、小规模的军事对抗;既可能是在某一
主要战略方向上作战,也可能在其它次要战略方向作战;既可能主
要在海上作战,也可能主要在陆地作战;既可能是联合作战,也可
能是防空袭作战。显然,与之相适应的国防动员,在动员的领域、
范围、强度和重点上也将具有多样性特征。
从我国来讲,局部动员,是我国未来高技术战争条件下主要的
动员类型。我国地处局部战争的多发区,又是一个第三世界国家,
陆地边界漫长,共21656公里,与12个国家接壤,与7个国家一衣
带水,在部分领土领海的归属和国家利益等方面,与一些国家还有
纷争。同时,由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对
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直受到世界霸权主义
者的觊觎。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历来主张以和
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存在的争端与矛盾,反对诉诸武力。然而,由于
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不仅有部分领土被侵占、资源被掠夺,
祖国统一大业尚未完全实现,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些问题还
有可能进一步发展。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综合国力不断
增强,使世界霸权主义者不可能轻易对我国发动侵略战争。但地区
霸权主义者和政治野心家在世界霸权主义者的支持和怂恿下,对我
国边境的蚕食政策从来没有放弃过,边境武装冲突随时都有可能发
展为一场局部性战争。因此,局部战争是未来对我国安全构成的主
要威胁。我们不仅要有对付高技术之敌进行局部武装干涉的准备,
也要有对付拥有部分高技术之敌边境作战准备。因此,我国未来局
部战争动员具有多样性。我国未来可能采取的局部动员的样式,一
般可以分为跨战区动员、战区动员和边防省区动员三种。
跨战区动员,这是在爆发较大规模局部战争的情况下,与之相
适应的动员。这种动员通常主要突出一个主要战略方向,同时在一
个或多个次要战略方向上实施动员。
战区动员,这是指在爆发中等规模局部战争的情况下与之相适
应的动员。它是爆发战争的战区总动员和国家部分领域,如政治、
经济、外交和科技的部分动员。
边防省区动员郝副营长
,这是指在爆发小规模局部战争情况下与之相适
应的动员。它是由国家发布的在有限局部地区或某些行业(部门)
进行的动员。如我国曾经实施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越边境,
自卫反击作战,珍宝岛反击作战,就属于边防省区战争的范围。
二、总动员
总动员,亦称为全面动员,是国家遭受全面威胁发生全面战争
时,将整个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一切领域纳入
战时体制,集中统一调动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战争服务所采取
的措施。总动员涉及国家整个政治、军事、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全部
内容,具有全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全民性的特征。
总动员是在国家确已发现全面战争征候或大规模战争已经爆
发,需要举国进行迎敌的情况下被迫并公开实施的,其动员的效果,
往往关系国家民族的安危存亡。能否有效地实施总动员,取决于国
家的实力、动员的组织能力、准备程度和动员时机的选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参战国都实施了总动员。抗日战争期
间,中国共产党员发表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号召全国各民族各
党派各界积极参加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朝鲜在抗击美国侵略者的
朝鲜战争,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都实施了总动员。
认识总动员的重要性要以以下几点来把握:
(一)总动员是世界各国一项重要的国防制度。
(二)不断提高总动员能力,是确保国防稳定的根本目标和方
向。
(三)总动员能力的提高,有赖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做好总动
员准备,要做到未雨绸缪。
首次总动员源于法国。1793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为反抗
欧洲联合部队的武素炒菜花的做法
装干涉,实施总动员。前苏联在二战中实施了国
防总动员,动员兵力人数达2700万人,占总人口的14.2%。瑞典、
瑞士、以色列等国都重视总动员,把总动员作为国家的基本战略。
三计较的意思
、局部动员与总动员的关系
从二者的联系上看:首先,二者都是以国家为主体,是国家意
志的体现。无论总动员还是局部动员,都需要经最高国防领导决策,
并以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发布动员令。
其次,二者都包括准备——实施——复员三个阶段,对战争潜
力的积蓄、转化、利用的基本要求具有一致性,共同反映国防动员
的一般规律。
第三,实施动员的工作程序都是相同的,通常都是按发布动员
令——调整和加强动员机构——修订动员计划——按计划组织直接
保障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组织战时的生产与生活——做好持
续动员的各种准备等环环节组织实施。都是以武装力量为动员重点,
目的要求都是要有安全保障,时间快捷,及时形成抗击力量。
第四,局部动婴儿发烧吃什么药
员和总动员二者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局部动
员既可能保持着一定的动员强度和范围,直至战争结束;也可能随
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而发展成为总动员。而此前的局部动员即成为总
动员的前奏和组成部分。总动员虽然有很强的整体性特征,但不同
的战区、行业和部门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这种在总动员之下进
行的相对独立的战区、行业和部门的动员又具有性近似于局部动员
的特征。总动员实施后,随着战争规模的缩小,战争威胁的减弱,
为避免国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有必要停止某些地区和行业,部
门的动员,总动员可能转为局部动员。我国在抗日战争中,“九一
八”事变爆发,进行了局部动员,到“七七”泸沟桥事件后,特
别是西安事变后,在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发展为全国
范围内的抗战总动员。前苏联为抗击德国侵略,于1941年6月22
日宣布部分地区进入战时状态,随着战争的发展,实行了全国总动
员,改组国家机构,宣布全国进入战时状态。
局部动员和总动员的区别主要在于动员要求的规模、范围和强度
的不同。局部动员是在部分地区、部分领域和部门进行的动员,规
模相对较小,范围较窄,强度较弱。总动员是将整个国家的政治、
军事、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一切力量纳入战时体制,具有全
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全民性的特征,因此,其动员规模大,范
围广,强度高,难度大。
第二节 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
在应战动员中,依照战争谋略运用的不同要求,可秘而不宣,
实行秘密动员,也可公开进行宣传鼓动,实行公开动员。秘密动员
可以隐蔽战略企图,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公开动员,动员信息传播快,覆盖面广,政治号召力强,能在较短
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动员效果,有时公开动员也可作为一种姿态,宣
而不战,达成威慑的效果。一般来讲,军事动员,多采用秘密的方
式进行,而政治动员则必须以公开的方式进行。
一、秘密动员
秘密动员,是根据应战动员的需要,在各种伪装措施掩护下,
隐蔽实施的动员,其目的主要是在军事上掩盖己方的行动企图,达
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出奇制胜的效果;在政治上是为了避免给
敌人以发动战争的口实。
秘密动员主要涉及军事领域,包括武装人员的征集、编成、集
结和调动,武器装备运输和配给,军事科技的研发和使用,军用物
资的筹集和调拨等。
(一)秘密动员的时机选择
秘密动员既是一种动员类型,又是一种战争谋略。常言道,“兵
不厌诈”。我国古代通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声东击西”、“空
城计”、“围魏救赵”等秘密方式,成功进行秘密动员,而大胜、险
胜、奇胜敌军的范例屡见不鲜。因此,正确选择和把握秘密动员的
时机,直接关系秘密动员的成败,对于能否实现战略企图,掌握战
争主动权,迅速达成战略目标,意义十分重要。
一般情况下,秘密动员都选择在战前进行。秘密动员一般根据
两种情况选择动员时机。一是在确切判明敌方战争方企图的情况下
进行的战前秘密动员,这样做既不能给敌方以发动战争的口实,又
能为作好抵抗侵略取得胜利作好充分准备,取得战争的主动权;二
是我方在采取战争行动前实施秘密动员,这种方式从国防动员的角
度来讲,一般适用于收复领土、领海和边境自卫反击作战。选择在
这种动员时机,有利于隐蔽我方战略企图和作战计划,达到出奇制
胜的战争效果,保证在战争初期能够给敌人以突然快速的沉重打击,
使敌方处于既无还手之力也无招架之功的被动境地,我则抢占先机,
夺取并控制战略主动权,甚至经过初战就能决定胜局。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由于高科技手段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
战争的突发性、隐蔽性、快速性、速决性更为明显,初战制胜,“一
战定乾坤”的战争理念越来越被现代军事理论家所接受和运用。所
以,秘密动员必将成为现代战争条件下国防动员普遍运用的一种动
员手段。
(二)秘密动员的基本措施
对中外历次战争中动员经验的考察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进
行秘密动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是很多的,不同战争背景,不同战争
条件和不同战争类型,秘密动员的方式和措施各有不同。总的来讲
主要采取的措施一般有以下几种:
1、隐蔽传递动员令
隐蔽传递动员令,就是利用各种保密措施作掩护,在保密条件
下秘密传递动员令的动员方式。
秘密动员令,是国家的最高机密,在传递时应采取机密手段逐
级传达,不得向无关人员和非动员对象泄露,对下级动员机构和人
员传达时要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必须要将国家的动员意图和动员内
容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2、实施军事佯动
由于大规模的军事部署调整和部队调动,目标大,很容易暴露
战争企图,只有采取军事佯动,才不至于暴露目标。如以例行军事
演习、训练、调防为名进行扩编、集结展开,达到隐蔽动员的效果。
例如,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及在战前频繁进行的后备军训练,两次
大规模退役的动员演习和白天以一个旅的兵力进入运河前线,
晚上又以一个营的兵力明火执仗地返回等集结兵员的做法,使以色
列误以为埃及只不过是例行的军事活动而已,未作任何防备,战争
一打响,以色列即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又如,1958年夏季,美国
入侵黎巴嫩,海空力量云集中东,企图武装干涉中东革命。我军于8
月下旬实施炮击金门,猛烈的炮火震动美国也震动世界。造成我军
将武力解放台湾的强大态势,迫使美国急忙调动五艘航空母舰、八
十几艘巡洋舰、驱逐舰急赴台湾海峡“救火”。此次调兵是美国自二
战以来美国在远东的最大规模的海空力量集结。待美国兵力集结完
毕,我军战略目的达成,炮击则随即减弱甚至停止。会议简报范文
毛泽东通过炮
击金门,收到多方面的效果,支援中东革命,缓解中东国家的压力。
导演了一出现代版的“围魏救赵”精彩活剧。
3、战略伪装
战略伪装是利用政治上、外交上、舆论上的假象迷惑敌方所采
取的措施,如舆论宣传、领导人的讲话、外交出访、正常的经贸往
来、文化交流、例行的谈判对话等,用这些手段来掩盖正在进行的
动员。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在入侵奥地利的头一天向
全世界发表长达两个小时的和平演讲,着实蒙蔽了许多善良的人们;
德国在入侵英国之前与到访英国首相张伯伦签订互不入侵条约,当
时的英国政府还自以为是这一时期取得的巨大外交成果,虽然当时
有丘吉尔这样的政治家识破了希特勒的阴谋,但英国社会主流都认
为英国可高枕无忧了,结果是受了德国的欺骗;希特勒在入侵苏联
之前也与苏联签订了和平协议,极大地麻痹了前苏联领导人。而在
军队的调动、集结过程中军事装备、物质的运动和储存也还可以采
取必要的高技术措施进行伪装。例如,1999年,科索沃战争中,南
联盟军队对其坦克、装甲车、大炮进行巧妙的伪装、转移,以美国
为首的北约空军虽然实施了精确打击,但打击的目标都是假目标,
南联盟军队的实力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战后,北约公布空袭南联
盟的战果,共计摧毁坦克120辆、装甲运兵车220辆,火炮450门。
实际后来调查小组核实只损失坦克14辆,装甲车18辆,大炮20门。
南斯拉夫还用塑料豆芽炒肉
建假桥成功地吸引北约飞机的视线,避免了很大
的损失。利用舆论作战略伪装迷惑敌人的实例,要数毛泽东在西柏
坡“一纸吓退十万雄兵”。1948年10月,党中央驻西柏坡,石家庄
是我军控制的唯一的大城市,也是我军首脑机关的“门户”。傅作义
准备出动近10万大军和骑兵偷袭石家庄。当时国共主要战场在东北
和西北,而党中央周围卫戍部队仅一万多人,形势万分危急。毛泽
东突然想出一奇招。10月26日,毛泽东以新华社记者名义写了一篇
题为《动员一切力量,歼灭可能向石家庄进扰之敌》的评论,称:“为
了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可能向石家庄一带进扰
的蒋傅军[指国民党军傅作义部。傅作义当时任国民党军华北“剿匪”
总司令部总司令,一九四九年一月率部接受和平改编],此间党、政、
军各首长已向保石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命令,限于三日内动员一切
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利作战,尤其注重打
骑兵的方法。闻蒋傅军进扰石家庄一带的兵力,除九十四军外,尚
有新骑四师及骑十二旅,并附属爆破队及汽车百余辆,企图捣毁我
后方机关、仓库、工厂、学校、发电厂、建筑物。据悉,该敌准备
于二十七日集中保定,二十八日开始由保定南进。进扰部队为首的
有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新编骑四师师长刘春芳,骑十二旅旅长鄂
友三(即今春进扰河间之敌)。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
要大家事前有充分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
之。今春敌扰河间,因我方事前毫无准备,受到部分损失,敌部亦
被其逃去。此次务须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的敌人有一兵一
卒跑回其老巢。今年五月,阎[阎,指阎锡山,当时任国民党军太原
绥靖公署主任]、傅曾有合扰石家庄的计划,保石线及正太线各县曾
经一度动员对敌。后来阎军一个师在盂县被歼,傅军惧歼未动,但
保石线人民已有了一次动员经验。此次因蒋介石在北平坐督,傅作
义不敢不动。华北军区已向各县指出,不要以为上次未来,此次也
不会来,不作准备,致受损失。即令敌人惧歼不来,我有此种准备,
总是有益无害。”评论中把傅作义侵犯石家庄的企图予以公开揭露,
内容十分详尽,包括敌军各部队进军路线、番号、指挥官姓名以及
作战计划、解放军和民兵歼敌人准备和措施等,尽在其中。这篇文
章由新华电台播发后,傅作义见我军对其作战计划了如指掌,并做
了充分准备,深怕遭到埋伏,只好撤回。石家庄之危得解。
二、公开动员
公开动员,就是公开发布动员令,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实施的动
员,通常在战争即将爆发或已经爆发已经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的情
况实施。公开动员,动员全传播快捷,覆盖范围广,政治号召力强,
是快速动员、争取主动的方式之一。二战中,苏联在德国突然发动
进攻的第二天,苏共中央和最高苏维埃就向全苏发布了动员令,并
通过广播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快速行动起来,为保卫祖国而战。”极
大地鼓舞军民的斗志,坚定苏联军民捍卫祖国的坚强决心。
政治动员是在政治上外交上激发军队和人民的爱国热情,树立
敢打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争取本国人民和国际友好国家和人民的理
解同情和支持。因此,必须采取公开动员的方式。
公开动员除了以实战为目的外,还可以作为一创业的要素
种威慑手段发挥
震慑敌人的作用。二战时德国本来计划进攻瑞士,但瑞士的相关媒
体公开揭露了德国的动员战争企图,而且做了充分的动员准备,德
军预计进攻瑞典至少要损失150万人,被迫取消进攻瑞士的计划,
转而进攻波兰。
实施公开动员既要采取各种媒体及通讯手段进行广泛的宣传发
动,传递动员令,又要抓紧实施外交活动和对外舆论宣传,争取外
界和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由于国防动员的自卫性和防御性特点,
一般来讲,国防动员大多以公开动员动员的方式进行。
三、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的关系
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秘密动员
和公开动员的背景、目的、时机、方式、途径不同。秘密动员主要
是居于军事谋略上的考虑而采取的动员方式,往往在战前采取行动,
目的是为了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整个过程都处于绝对机密的状态,
直至达成战争目的。公开动员不仅居于军事的考虑,而且更多是要
居于政治的考虑,往往是在战争不可避免或战争已经爆发的情况下,
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目的是迅速向相关系统、部门和广大军民传
播动员令,告诉国民进行战争的目的和意义,在政治上形成强大的
号召力,激发军民战争热情,鼓舞军民斗志,坚定军民敢打必胜的
信心,争取国际社会的理解和同情,除了军事准备是秘密地进行外
整个过程都是公开透明的。其次,两者又相互渗透穿插。任何行动
的透明度只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从来都是秘密中有公开,公开
中有秘密。在秘密动员中,往往政治上的宣传鼓动是公开的透明的;
公开动员中,往往在军事领域作战方案的制定,战略方向的确定,
军队的集结展开,武器装备的运输配备等又是在秘密中进行。第三,
秘密动员和公开动员二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秘密动
员随着战争的爆发,战略企图的暴露,军事行动已无法继续隐蔽,
秘密动员就失去了意义,秘密的不得不变成公开的;在军事战略部
署当中,往往在一个方向上是采取秘密的方式,另一个方向采取公
开的方式,随着战争进程的推移,秘密的可能转为公开,公开的可
能转为秘密。适应进攻目的的动员,往往开始是秘密的,一旦达到
战争目的,就会转入公开动员。防御性的动员,一旦确认了敌人的
进攻企图后就应当实施秘密动员作好应战准备,战争一旦爆发,就
要广泛地运用公开动员手段宣传战争的目的和意义。而在战争处于
防御阶段为了更加广泛地发动军民,动员可能是比较公开的,进入
反攻阶段后,则有必要隐瞒自己的战略企图,往往要在保密的情况
下采取行动,确保行动机密,达到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第三节 紧急动员和持续动员
任何战争都是交战双方力量对抗的过程,未来反侵略战争也不
例外。在这一过程中战争力量的形成、分配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战争
的结局。国防动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适应未来国家进行自卫作战的
需要,国防动员潜力是战争潜力的直接源泉,国防动员潜力决定着
战争潜力。在未来国家防御作战中,及时将战争潜力在作战初始阶
段转化为战争力量,以及战争过程中的新锐作战力量的形成,在战
争的各个阶段合理分配使用战争潜力,以保证战争力量处于优势低
位,这是国防动员的基本作用。只有梯次有序地转化战争潜力,合
理分配使用战争资源,才能保证战争的最后胜利,也使战争消耗减
少到最低限度,战争资源发挥出最大化的成效。
在应战动员中,从战争进程对战争潜力转化的时序上,可将国
防动员分为紧急动员和持续动员。
一、紧急动员
紧急动员,也称战时紧急动员,是战争临近或遭敌突然袭击的
情况下紧急进行的动员;紧急动员通常包括临战动员和战争初期动
员。临战动员是指在战争即将爆发的情况下进行的动员;战争初期
动员是指战争爆发后较短时间内所进行的动员。在遭受敌人突然袭
击的情况下,临战动员已经失去其最佳动员时机后,往往直接进入
战争初期动员。
古人云:“兵贵神速”。战争中,时间就是胜利。能否快速有效
地实施战时紧急动员,赢得作战力量的部署和调整时机,直接关系
战争的胜败。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著名战将蒙哥马利曾经指出:“战
争动员的重大问题是时间,动员速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的战争实践经验表明,紧急动员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
出。美国把战时紧急动员演练作为每年必须完成的科目。英国的应
急计划要求,一旦欧洲发生冲突,在3-4天内把驻莱茵河的部队由平
时的5万多人增加到15万人,一旦实施动员,可在48小时内动员
110万人。
在现代战争特别是高科技战争条件下,在动员准备中,无论紧
急动员还是持续动员都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但更加突出紧急动员
的地位和作用。由于高技术在军事领域的运用,使战争的突发性大
大增强,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战争的过程大大缩短,初战可能就
是决战,往往来不及进行持续动员,战争行动就将结束。因此,在
现代战争中,能不能迅速抢占战场先机,抓住并牢牢控制战争主动
权,把握战争的进程,直至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关键在于紧急动
员实施的效果,在于能不能通过紧急动员一次性的快速形成满足战
争初期需要的打击力量和保障力量。
紧急动员通常是在高度紧急的状态下实施的,其目的在于以最
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与战争需要相适应的作战力量。战时
紧急动员一般表现为局部动员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战争手段的现代化程度逐步提高,现在
战争的突发性、突变性不断增强,战争进程大大缩短,争取时间对
战争胜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战时紧急动员成为现代战争条件下国
防动员的重要方式。因此,如何提高紧急动员能力是现代条件下国
防动员建设的重要课题。
首先,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表现
形式,由于局部战争的目的、规模有限,进攻一方更易于在较短时
间内完成动员和作战准备,从而使战争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例如,
美军对利比亚的袭击,飞机临空后仅半个小时就达成两个波次的攻
击。实行防御作战的一方要及时准确地判断敌人的企图和进攻时机
是很困难的,往往是仓促应战。
其次,在高技术条件下,一方面,高技术兵器打击精确、杀伤
威力大,指挥自动化系统对情报信息获得快、传递快、处理快,“闪
击”战更容易成功,战争的进程大大加快;另一方面,防御的一方
也往往从国家利益出发,不情愿与敌人进行旷日持久的国力消耗战,
也力争战争尽快结束。战争进程短促,使战争各阶段的界限变得模
糊不清,往往不需要战斗、战役的积累,战争的目的就能够在短时
间内达成,因而,作战双方更注重首次打击力量的积蓄和释放,都
希望通过首战而达成战争目的。
因此,作为实行防御作战的国家,通过充分的紧急动员准备,
通过快速的战时紧急动员形成强大菠萝蜜上火吗
的首战能力尤为重要。只有在平
时做好有效的紧急动员准备,建立完善的战时紧急动员体制,制定
周密的战时紧急动员计划和方案,适时进行紧急动员训练和演练,
才能确保战争初期足够的战争潜力能够在迅速转化为坚强的战争实
力,形成强大的战争初期反击力,以赢得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973年10月3日14时,阿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当
天上午10时,以色列政府就发布了局部动员令。预备役人员从开始
动员、编成部队到投入战斗,动作最快的只用了18个小时。72小时
内,经过超限度动员,以军总实力达到约40万人,占总人口的12.6%。
西奈半岛的以军沙龙师,就是10月6日从预备役应召,第2天就投
入到运河前线的。
1990年8月2日,得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8月3日美国五角大
楼就启动了战争机器。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鲍威尔发出命令:驻巴
林的美军舰队立即进入战争状态,正在印度洋执行任务的“独立”
号航母编队立即驶向阿曼,并实施“沙漠盾牌”行动。9月7日美军
第82空降师和101空中突击师,以及2个F—15战斗机中队赶到沙
特美军临时基地,到15日已完成应战初期的动员。10月6日,“沙
漠盾牌”完成兵力部署。11月8日,伊拉克迟迟不从科威特撤军,
美军又大举征兵,加强海湾的实力部署,到1991年1月15日,美
军在海湾的兵力已达42.5万人。1月17日,战争爆发。1月18日,
美国总统布什宣布“沙漠风暴”行动后,再次把征召预备役人员的
限额增加到100万人。这期间美军仍然源源不断往海湾增兵。到1
月30日,美军在海湾的兵力达到了49.2万人,基本完成了海湾战争
的动员工作。
二、持续动员
持续动员,也称后续动员,是指战争初期动员之后为满足战争
后续发展需要,在战争初期动员的基础上,进行的战争中、后期动
员。持续动员包括战争中期动员和战争后期动员两个阶段。战争中
期动员指战争完成了第一阶段战略任务后相持阶段的动员;战争后
期动员一般转入战略反攻直到战争结束时的动员。持续动员的目的
在于不断保持和增强作战的能力。如美国在伊拉克战争“斩首”行
动结束后,为应付反美武装和恐怖分子的袭击,先后向伊拉克增兵
和调防。
现代条件下的战争尽管与传统战争相比有明显的不同,战争进
程大大加快,但从战争发展的一般规律来讲,并不是所有的战争都
是短暂的,有的战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达到了战争目的,有的则需
要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战争目的,甚至达不到战争目的。不管战争时
间的长短,不管战争的状态如何,战争一旦打响,双方就会发生力
量的消耗,双方较量的结果决定于双方力量的不断补充和积蓄,最
终谁的力量最强,谁的人力、物力、财力能够支撑到最后,谁就能
稳操战争的胜券。所以,国防动员必须从战争的整个发展势态来考
虑,把战争的力量保障合理的调配,科学地有计划地使用,既要有
效保障战争初期的需要,又要顾及战争中后期发展的需要,必要的
后续动员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决定着战争的最后胜利。例如,阿
富汗人民反对苏联的入侵,柬埔寨人民反对越南的入侵等都十分重
视持续动员的作用。
持续动员,是重新集聚战争力量、准备新锐力量的过程。在现
代战争条件下,由于战争的突发性增大,快速打击力增强,作为战
略防御的一方在战争初期往往要遭受突如其来的重大打击,很容易
陷入被动局面,甚至丧失主动权。在这种情况下,要扭转战局,将
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过程。尽管紧急动员的作用在高技术条件下日益
突出,但作为防御战略的国家,由于战略“守势”的被动性,如果
动员准备不充分,紧急动员一般是不可能完全满足反侵略战争的需
要的,只能依靠持续动员来保障战争所需。因此,对于坚持防御战
略的国家来讲,持续动员同样是取得战争胜利重要保证。
三、紧急动员和持续动员的关系
紧急动员和持续动员是应战动员的两个重要阶段,二者之间既
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都是以武装力量作为动员的重点,两者都具
有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等特点,正确处
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确保应战动员的顺利进行,把握战争主动权,
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至关重要。
(一)紧急动员是持续动员的基础。
在整个应战动员中,紧急动员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持续动
员的顺利实施。前者动员的成功,不仅可以在战争中抢占先机,夺
取战争主动权,而且可以减轻持续动员的压力,为持续动员的顺利
实施,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打下良好基础。否则,将会增大持续动
员的困难,在战争中陷入被动状态。因此,紧急动员的准备与实施
是整个应战动员的关键环节,必须周密部署,精心谋划,快速高效
地实施。另外,紧急动员的实施可为持续动员提供依据、积累经验。
无论是动员机构的设置、动员的时机选择、动员方法程序的确定,
还是动员过程的组织指挥都会在动员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得到检验,
其中的经验和教训都可以为持续动员的实施提供重要的借鉴作用。
特别是进行防御作战的一方,如果紧急动员不能满足战争需要,就
必然要通过持续动员获得足够的战争资源来进行弥补。因此,要做
好战时紧急动员和后续动员的有机衔接。
(二)持续动员是紧急动员的补充、延伸和发展。
持续动员是在紧急动员不能完全满足战争需要,未能达成战争
目的,还需要进一步调动人力、物力、财力支援战争的情况下进行
的动员。任何战争都受制于战争的双方力量的投入,往往不能以某
一方的意志为转移。当紧急动员不能满足战争需要时,战争形势随
时可能发生逆转。因此,要准确掌握战争的发展态势,随时根据战
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果断决定是否实施持续动员。后续动员还要注
意纠正紧急动员的偏差和失误,弥补其不足。
战争在整个应战动员的实施过程中,如果紧急动员的力量不足,
则不能满足战争的需要,不能形成“首战”打击力量,会丧失战争
主动权;如果紧急动员力量过大,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
使可资持续动员的资源的枯竭。因此,实施应战动员,必须要通盘
考虑、前后照应、梯次展开,充分照顾到动员的各个阶段和环节,
最大限度地发挥战争资源的最大效用,最大化地满足战争的需要。
第四节 其它动员
一、进攻性动员和防御性动员
进攻性动员和防御性动员是应战动员的两种不同性质的动员类
型。
进攻性动员,是以先发制人为目的,多在对方无准备的情况下,
以秘密的方式进行的动员。
防御性动员,则是以抗击敌人进攻为目的,多在战争征候明显
或敌人突optimized
然袭击的情况下紧急实施的动员。这类动员情况紧急,敌
情威胁大,常处于较为被动的状态。
但进攻性动员和防御性都不是绝对的,往往在战略上是处于进
攻的态势,而局部上也有防御,在战略上是防御的,而局部也有进
攻的内容。因此,无论是进攻性动员还是防御性动员,都要做到因
势利导、灵活机动、随机应变。
二、对内动员和对外动员
对内动员和对外动员,多表现为政治和外交上的动员。
对内动员,即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本国内发
动和号召人民所进行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取得人民的支持和理解,
以便顺利地调动本国人力、物力、财力为维护国家安全、主权和领
土完整服务。对内动员,在应急动员和应战动员中都广泛使用。
对外动员,即为了反对外敌入侵和干涉,利用外交手段争取友
好国家和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同情所进行的动员。其目的是通过动
员,争取友好国家和国际社会广泛支持、同情,结成广泛的国际统
一战线和战略联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遏制和孤立
敌人。
三、实践动员和威慑动员
实践动员,是从实战需要出发有真实内容和实际步骤的动员。
威慑动员,是通过国防实力和军事实力的展现,对敌人形成震
慑效果的动员。威慑动员虽有一定的实际内容和措施,但并非为了
实战的动员,其目的是在于慑止敌人的胆大妄为的军事行动。威慑
动员必须在表面上显得很真实,否则达不到威慑的效果。采取这种
动员必须慎重,否则适得其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战争会变得更加复杂,随之而
来的动员也就相应的变得复杂多变,如地面动员和空间动员等。
思考题:
1、什么是应急动员和应战动员?
2、国防动员有哪三种主要类型?
3、如何选择秘密动员的时机?
4、为什么说战时紧急动员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已成为应战动员的
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