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6日发(作者:外贸公司简介)篇一:评八里小学英语课评课稿
评八里小学英语课评课稿
三元桥小学 朱琳玲
第一次听八里中心小学的乔老师的英语课,感触颇深。
乔老师执教的这节英语课思路非常清晰,从free talk中自然导入本课的课题,由学
生熟知的节日引入新学节日,从熟悉的节日所做的事,再引导学生学习诸如“visit
friends”等一类新学的动词词组,乔老师并没有单纯地说教,而是通过各式图片从视觉方面
着手,刺激学生的感官,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对初次接触的材料会具有很深的印象。这样,学
生对于每个节日的风俗习惯就能够灵活掌握了。
她还通过游戏让学生猜相关的节日,进一步巩固新学词句,游戏中所提供的key words,
也为接下来所教授的新句型提供了可说的材料。有点不足之处可能还有一些节日的风俗有点相
似,给学生猜带来了一定难度,毕竟是新授单词最好还是要多呈现和挖掘该节日相关特征。另
外,个人觉得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的可能还不够,也可能学生到了高年级参与性,学习英语
的积极性明显低于中低年级的同学,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想方设法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思维,让
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很多学生都能说的很好,这主要和老师夯实基础密不可分。乔老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很注重学生语音语调的培养,让学生不断模仿自己的读音,学生整堂课
听的也很认真,课堂小练笔,学生完成的情况还不错,但发现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可能有点
短。主要是所填内容确实比较多,再加上毕竟是新授课很多同学对相关知识掌握的还不是很牢
靠,乔老师这节课的许多操练形式非常丰富多样,值得我好好学习。
在乔老师课上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被完全调动起来,这样的课堂氛围更体现出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和谐和民主,让孩子们快乐学英语。
每次听课都觉得自己成长不少,收益良多,希望自己能够多和其他老师取长补短,不断
积累经验上好以后的每一节英语课。
篇二:小学英语教师评课稿
小学三年级英语课观课稿
宋林平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这节课亮点很多,听了这节课,我受益匪浅。开篇儿歌的朗读,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
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单词的熟悉程度。让学生迅速地进入英语学习的氛围。而且儿
歌的训练还为后面单词的操练做了很好的铺垫,通过熟悉的儿歌操练单词,学生朗朗上口,印
象深刻,兴趣也很浓。
宋老师很注重难点的分解,将难点在各个环节中各个击破,以及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dinner is ready.这句话有两个生词,一下子教下来学生肯定很难接受,宋老师就在
开始的时候,通过课堂常用语are you ready?将ready输入,学生对于ready一词的
发音已经不成问题。dinner is ready.这句话也就容易多了。再如chopsticks一词是
一个合成词,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讲这都是一个难点,何况是三年级的小朋友,但是宋老师却巧
妙的将儿歌four,five,six,pick up sticks.拿出来。 sticks学生已经很熟悉,
并且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不仅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儿护士的英文
歌。起到一
个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我们听课老师来讲,除了耳目一新,佩服他的设计之外,也从中学到
了很多。
宋老师的每一步教学总是问后面的教学做铺垫的,儿歌是这样,句型也是如此。如:她
复习了句型:what can you e?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这个句型,为后面单词的引出和操练
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give me____.这个句型,她则通过食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给
学生创造了运用语言的环境,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给我们充分展现了情境教学的魅
力。这一点在其他单词的教学上也有很好的体现,所以说宋老师的课除了让学生学会知识之
外,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宋老师的媒体做得也很棒,put_____ in the _____. put_____ on the____.
这一句型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讲还是很难的,宋老师则通过生动的媒体,化解了这一难点,
1 / 6
同过盘子和碗两件物品,将不同的东西放进去,盘子用on,碗用in,媒体的演示一目了然,
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不仅能说而且会用。
总之宋老师的这节课容量还是比较大的,但是由于她善于分解难点,因此学生的反应还
是不错的,学生都愿意讲,愿意说,学习的欲望很浓。这节课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尤其注重
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不断惊叹,惊叹她设计的巧妙,惊叹原来他
之前读的儿歌还为后面做了铺垫,惊叹她连课堂用语都能为后面做铺垫,惊叹她心思缜密,惊
叹她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同时不断创造新的兴奋点让学生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让学生觉
得上她的课是开心的,让听课的老师觉得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做她的学生真是一件幸福的
事。
小学三年级 英语课观课稿
杨国英
高柳镇水曲小学
2012.5.16
篇三:英语观课稿
小学英语课堂听课评课稿
——评王燕老师的课
王老师这节课基本上体现了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以老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
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思想和民主教学思想,结合低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通过 let’s
do 、let’s sing let’s guess、快速反应、直观演示等多种活动途径,进行愉快教学,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目标达成率较高。
现将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和需改进的地方总结如下:
1.教学目标明确,定位恰当且充分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从课堂的歌曲引入、玩具
动物展示、动物图片展示、单词卡展示、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直到最后的课堂表演都紧紧围绕本
课教学目标展开,且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2. 教师个人素质较高,课堂驾驭能力强,口语流利,动作优雅,富有激情,具有亲和
力和感染力,自身人格魅力较高,使整个一节课神采飞扬。
3. 注意到语音教学,将 panda cat个单词对比教学,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字母 a 的
发音。
5. 活动方式多样化,有 group work、 look and match、play a guessing
game 、 say and act 等一系列活动。
6. 准备充分,有课件、实物、图片、卡片等,甚至学生手中都有玩具动物。
本课中值得探讨的地方:
1. 要注意创景和情景的真实性。 本节课 除了多媒体中的 guessing game 、
read after the tape外,就是用几个玩具进行直观演示,体现交际活动的环
节几乎没有。如果我们能够尽可能多的创设各种情景, 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真
实的运用语言必将能激发学生真实的兴趣, 例如我们在课堂的结尾游戏环节可创
设一个小动物们开 party 的情景,让学生们去扮演不同的小动物,可能效果会更
好一些。
2. 设计活动时考虑不是很全面比如在 look and match 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早
将小磁铁放在图片或单词卡上, 以免学生在贴的过程中造成时间的浪费和游戏的
不公正。
本节课让我反思学习的地方很多,我会努力打造自己的课堂向名师迈进。
2012年6月
篇四: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小学语文观摩课评课稿
今天上午,观摩了三位老师的展示课。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课品如人品,他们的课
不是做秀,也没卖弄,让人所能感受到的是他们对教育深深的挚爱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
2 / 6
首先,范莉莉老师的课给人第一感觉是真实。比如说,导入时的游戏,“1月1日是什么
节日?10月1日是什么节日?……”许多学生回答不上来,这可以看出范老师课前没有跟孩子
们说过“悄悄话”,这样有缺憾的课才是真实的,才是美丽的!我们的公开课不是表演,不是
做秀,在这里范教师的如果能沉着一点,耐心地告知学生,很自然很巧妙地过渡到自己的预设
中来,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其次,范老师有深厚的语文基本功。大方、流畅的粉笔字,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尤其是
声音甜美。但我们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范老师的那带有童音的动情的范读,如果范老师不用课件
录音读,而是自己深情地吟诵,这样效果会更好。课件上画面加上动作,干扰了学生对诗歌美
丽语言的感受,致使读完以后,有个小孩说“老师,声音小了听不见”。我想,可能是视觉干
扰了学生的听觉吧,再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非常重要。
当我们还沉浸在节日的快乐气氛中,童娟老师为我们送上了《妈妈的账单》这一课。这
节课,对于上课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幸福,对于听课的教师而言,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在这
里,要感谢童老师,让所有的学生,所有的听课老师沉浸于她的情感课堂,同时,心灵为之一
震!5月10日,是母亲节了,我们为人儿女的,不能以工作繁忙为借口,应该常回家看看!
应该为我们那可亲可敬的母亲做些什么?我相信,在师生情感推向高潮的时候,没有谁不想念
自己的妈妈,这正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这就是所渭的诗意课堂,诗意语文。
不过,如果童老师的音调再低沉些,语速再缓慢些,能做到语言的抑扬顿挫,这一定会
催人泪下的。
当我们的心头还回荡着《烛光里的妈妈》的旋律的时候,季益波校长又为我们送上了精
美绝伦的《普罗米修斯》,我认为季老师这节课上得大气,浑然天成、人课合一。 励志词
在这里,我想借用几句诗来评价一下季老师的课。
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
环节——一枝一叶总关情
过渡——嫁于春风不用媒
小结——似曾相识燕归来
氛围——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是一节高品味的语文课,课堂上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有品词析句、潜心会文的过
程、有听说读写的训练,这就是语文课。同时,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如春风化雨,点点滋润着学
生的心田,有巧妙的点拨,由衷的赞美,热情的鼓励,颇有大家风范,课堂意境的渲染更是独
具匠心,当学生情感达到高潮的时候,季老师戛然而止,恰到好处,学生意犹未尽,“英雄”
的韵律余音绕梁,三是不绝。
总之,今天的三节观摩课各有特色,各有千秋,虽然存在一些缺行事是什么意思
憾,但犹如维纳斯并不
因为断臂而影响了她的美丽。今天的三节课也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语文课堂正走在回家的路
上。
今天,我和我校的20位教师在南街小学听了王淑军老师执教的《小稻秧脱险记》和赵艳红老
师执教的《开天辟地》两节阅读课,收获颇多。下面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两位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
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始终是课堂上的引导者,组织者,始终以学生为主,学
生是学习的主人,交给了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王淑军老师执教《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注重了朗读和写字的指导。王老师检查词语
读音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形式读,在容易错的字音上,王老师进行了强调与强化,
力争全体学生都能读正确,真正做到人人有提高,人人都学会。在检查朗读课文时,注重了学
生朗读姿势与朗读能力的培养。王老师从细节处着手,让孩子们掌握读书的正确姿势,并教育
学生要大声地、口齿清晰地把文章读出来,这就是朗读。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阳光、自信,也
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而且,老师亲切的语气,微笑的面容也给了学生读好
文章的信心。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小学阶段重要的语文能力
3 / 6
训练。王老师在了无痕迹中达到了这一要求。王老师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采用了小组合作
学习的方式,让小组内讨论怎样记住这些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听赵老师在执教《开天辟地》,可以用“行云流水”一词来评价。整个教学过程赵老师始
终以文本为依托,让学生借助多媒体课件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去感悟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如,
教学“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这个巍峨的巨人……”两个
自然段时,引导学生观察他的动作、神态,再读句子,读懂了什么,从哪读懂的?让学生再做
做盘古把天和地分开时的动作,师此时配乐朗诵,学生在举臂一分多钟时的累与盘古的“一万
八千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盘古的伟大精神跃于眼帘;紧接着,赵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抓
住下一段的“精疲力竭”“微笑”感受它的献身精神。
很感谢两位老师的辛勤劳动,能带给我们一些收获,一些思考。还有几点建议与大家一
起商榷:
1、王淑军老师在教孩子们写字时还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老师要在孩子们中间巡视指导,
在孩子们的本子上写几个范字,让写的不好的学生零距离地学习临摹老师的字体,更能拉近师
生情感;还可以让几个学生到黑板上去写,调动孩子积极性,让孩子真正喜欢上写字。
2、赵老师整体上看学生读书的时间还太少,感觉像蜻蜓点水。开课伊始,就直接问:盘
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标画有关语句。在学生对整体还没有意识时,这样未免太仓促。新课标
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对话,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道亮丽景
观。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赵老师像是在牵着
学生走,一步一步的,没有放开,学生在感悟时谈的太浅显,没有真正触及心灵。
总之,听了这两节课,让我也反思了自己的语文教学,发现了其中的一些弊端,如:学
生读书时间少,问题意识不浓,想象力不够,表达能力不强……这都与自己平时课堂上放的不
够有直接的关系。想起叶老曾经的号召,“所有学生要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为提高整个中
华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贡献力量。”所以,对于一节普普通通的语文课,如果落实了该落实的
工具性,影响了该影响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算是“语文课”了,也就有了语文“味”了。
期待更多、更有语文味的好课不断呈现,也希望这样的活动更多一些。
阳谷第二实验小学 武亚博
《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
力,文字叙述生动。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
的宇宙 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
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听了赵老师的课后,我有以下几
点体会。
一、指导个性朗读
在朗读指导“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时,老师先
让学生找到描写盘古动作的词,自己做动作,感受抡的力度,再指名读,学生读得不理想时,
耐心指导,问:“他抡起斧头时会怎么想呢?”生答“我一定要劈开。”就这样引导学生带着这
份决心再读,体会抡的力量。并通过范读指导学生重音轻读。比如:引导学生“轻而清的东西
缓缓上升”轻声读,“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重音读。通过这样一步步的引导读,加深了学生
对文本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感悟能力。
二、在表演中体会
让学生在阅读中表演,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为了让学生体会盘古因为每天头顶着天,
用脚使劲蹬着地而累得倒了下去。赵老师边范读边让学生表演,学生两脚蹬地,两手顶着天,
当老师读完,问你们有什么感觉时,学生都纷纷说累死了。老师马上过渡说:“你们坚持了几
分钟就感觉累了,可盘古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着……”,从而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了盘古
开天地的艰辛。
三、充分发挥想象三年级日记格式
教学时,赵老师扣住重点,在引导学生朗读的时候,通过引导学生想象,来理解课文内
容,如第四自然段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的巨大变化描写很具体,她让学生学习后问:“作者在
4 / 6
第四自然段偷偷地把一个想象空间留给了大家,你们发现了吗?”让学生从书中省略号引导到
让学生自己想象盘古身体还会发生微波炉可以烤蛋挞吗
哪些变化?让学生想象,同学们说得很生动。
四.重视方法指导
赵老师教学过程中很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时刻提醒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让他们一边
读书一边做ppt超级链接
批注,无论学生的程度是高还是低,无论学生体会得是深还是浅,他们都在品尝学
习的快乐,他们都在收获着。
语文课堂是缺憾的艺术。我听了这节课后,有两点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1、借助媒体教学,固然有它的独到的优势,但学生阅读文本还是要回归课本中来,近距
离接触,或许效果更好。
2、 可适当添加小练笔。
看了罗老师第十二册第四单元《匆匆》一课的课堂教学实施情况,我深深地地感到,新课程理
念已经深入了我校的语文课堂。
下面就这一课的教学谈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学科特点,体现新课程理念
《匆匆》是朱自清的一篇脍灸人口的散文,阅读这样一篇文章,应该是一次很好的心理
享受与情感体验。
罗教师先设计了“谈话激情,导入读书”的环节,这就给这节阅读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学
生阅读情感上的基础。而后,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几个学科特点很突出的教与学的
“点”。
1、是深入地读,富个性地悟,开放地谈。深入地读,是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体会
这篇散文的优美和深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读,读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个性地
悟,是结合每个学生个人经历,调动这些读书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去进行读书感悟;开放性地
谈,是学生读书,感悟之后的阅读互动和交流。可以说,学生在读书,感悟之后,各抒己见,
是很好的互学过程,很多学生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2、是注重读书中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匆匆》这篇散文采取了多种
修辞手段,用得精当。学生应认识这些方法在表达上的好处,主动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
学习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中有这方面的考虑。如学生边读边圈、点、勾、画,品读自己喜欢的
句子,当堂背诵部分句、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的设计。
尤为突出的是学习、积累与运用的紧密结合。学生调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法,学习作者
的表达风格,结合自身对时光流逝,时光宝贵的真实体验,进行大段的读后语言训练,效果很
好。
3、是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观的变化
学习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同时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这
样,我们就必须树立让语文教学由“小课堂”走向“大课堂”的新认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
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那么,课堂是学习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课上,罗
教师积极适当地扩展学生的读书深、广程度。一方面,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训练项目施教,引导
学生读文,从文中内容想开去,适当延伸;另一方面,教师大胆扩展读书新领域。课前,教师
引导学生广泛查阅,了解朱自清这位现代著名作家的一些情况,课后,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读
读他的《荷塘月色》、《春》、《背影》等文。教学设计中“延读”一部分想法是很好的。
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课内外阅读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体现了小语文教学
观向大语文教学观发展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清新、自然,学生主动探究、学习有情有趣。
“品读、赏析,读中悟情”是这节课重要教学过程。
品读,教师设计了几个引导点:一要品读叠词和短句的妙用;二要品读各种修辞法的表
达;三要品读重点句、段。赏析,教师把它融于品读之中,强调于品读之后。读中悟情,是这
一教学设计精当之处。一悟作者对虚度时光的无奈与婉惜;二悟旧时代年轻人已有觉醒又为前
5 / 6
途不明而彷徨的复杂心情;三悟时间的宝贵,珍惜时间的重要。这样,学生就读懂了一篇文
章,悟出了一个情,懂得了一个理。
以上教学品读,赏析的过程,设计清晰、适当。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
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三、教学设计问题分析
这篇《匆匆》教学设计可以说是比较规范且有新意。尤其是有教师个性的教学思考。但
整体看,教学过程设计部分对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设计还不够充分。设计注意教师的引
导,重视了学生读后谈理解和感受过程,而学生自读会产生什么问题,自悟会有什么困
难,怎样适时机地指导创意美术儿童画
、帮助他们考虑不多,前面说“学习过程设计不够”就是这个意思。也
许,教者对学生读书过程和读后发言,表达之间的轻重关系还需进一步认识。依点评者看,自
读、自悟是根本,是基础,读得好才有好的生生交流与互动。那么,设计时要考虑学生读书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设计适当的指导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难。这样的教学设计更
重视学生的学,就会更实用。
总之,罗老师的《匆匆》一课的教学充分地体现了新理念,是一堂值得我学习的难得的
好课。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