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诊断报告模板
:诊断模板报告鼻咽部mr报告模版ct报告模板mr诊断报告是什么意思
篇一:MR报告规范化模板---头部
MR报告模板-----头部
1.头颅平扫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
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
正常。
意见:头颅MR平扫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
2.急性脑梗塞。
扫描示()见一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模糊,Flair病灶呈高信号,DWI
示病灶呈高信号,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意见:()急性脑梗塞。
请结合临床
3.老年性脑病
双侧基底节区及双侧半卵圆中心见多发点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病
灶呈高信号,双侧侧脑室前后角区域见片絮样长T1、长T2信号影,脑沟、脑裂可
见明显增宽加深,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意见:1.双侧基底节区
及双侧半卵圆中心
腔梗。
2.符合脑萎缩改变。
3.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请结合临床
4.脑转移瘤。
双侧大脑半球见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尚清,病灶周
围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环状强化,病灶周围未见确
切强化,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双侧大脑半球多发大小不等类圆形影,多为转移灶。
请结合临床
5.颅咽管瘤。
鞍内及鞍上见一大小约为:Xcm的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楚,
Flair病灶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环形强化,三脑室前下部受压,三脑室后部
及侧脑室扩张积水,垂体受压变扁位于肿块下方。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
切异常。
意见:鞍内及鞍上占位,考虑:颅咽管瘤。
请结合临床
6.少突胶质细胞瘤
()见一Xcm的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欠清,其中可见T1及T2像
均为低信号斑块状信号影,考虑为钙化灶,病灶周围有轻度水肿,占位征象较轻,
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
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意见:()类圆形影,神经胶质瘤,
请结合临床
7.?-?级星形细胞瘤
()见一Xcm的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形状规则,边界尚清楚,信号均
匀,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病灶轻度强化,水肿不强化,邻近脑沟变浅,中线结
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占位性病变,考虑:I-II级星形细胞瘤。
请结合临床
8.?-?级星形细胞瘤
()见一Xcm的类圆形长T1、长T2混杂信号影,边缘不清楚,周围脑组织呈
指状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斑片状强化,周围水肿不强化。占位效应明显,
中线结构向()移,局部脑沟变浅。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意见:()占位性病
变,考虑:III-IV级星形细胞瘤。
请结合临床
9.脑膜瘤
()颅骨内板下见一Xcm的类圆形等T1、等T2信号影,信号均匀,边界清楚,
病灶以宽基底与颅骨内板相连,周围可见低信号环,周围水肿较轻,增强扫描后病
灶呈明显强化,可见脑膜尾征,水肿不强化,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
常。
意见:()类圆形影,多为脑膜瘤。
请结合临床
10.髓母细胞瘤
小脑蚓部见一Xcm的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病灶边界清晰,病灶突入
第四脑室,病灶周围可见少量水肿,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第四脑室向前移位,
幕上脑室明显扩张积水。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意见:1.小脑蚓
部占位性病变,考虑:髓母细胞瘤。
2.梗阻性脑积水。
请结合临床
11.听神经瘤
()侧桥脑小脑角区见一Xcm的类圆形长T1、长T2信号影,边界清楚,病变以内听道为中心生长,其内信号欠均匀,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囊变、坏死部分
不强化,同侧桥脑小脑角池扩大,四脑室受压变形,向对侧移位,幕上脑室系统呈
对称性扩张积水。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意见:1.()侧桥脑小脑
角区占位性病变,考虑:听神经瘤。
2.梗阻性脑积水。
请结合临床
12.亚急性期脑出血
()见一不规则短T1、长T2信号影,径线约Xcm,病灶边界清楚,周围脑组织
轻度水肿,中线结构向()偏移,颅骨结
构未见确切异常。意见:()脑出血(亚急性期)。
请结合临床
13.脑动静脉畸形(AVM)
()见一T1及T2混杂信号影,其内可见条状或蚯蚓状流空信号,病灶位置较
表浅,占位征象不明显,中线结构居中,脑室及脑池系统未见异常。增强扫描病灶
内见迂曲的血管影,MRA示:该部位可见异常血管团,可见粗大的供血动脉及引流
静脉。
意见:()异常信号影,考虑:脑动静脉畸形(AVM)。
请结合临床
14.动脉瘤
()见一Xcm的类圆形长T1、短T2信号影,病灶边界清楚,增强扫描病灶明
显强化,MRA示()动脉局限性梭形扩张。余颅内未见明显异常。意见:()异常信号
影,考虑:动脉瘤。
请结合临床
15.脑脓肿
()见一Xcm的异常信号影,T1病灶呈环形等信号,中央为低信号,周围脑组
织水肿呈低信号,T2中央为高信号,环呈等信号,周围水肿呈高信号,增强扫描
病灶呈均匀环形强化,环内壁光滑,厚薄均匀一致,周围水肿无强化,中线结构向
()偏移,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异常信号影,考虑:脑脓肿。
请结合临床
16.正常垂体
垂体上下径约cm,上缘平直,其内未见确切异常信号影,垂体柄未见偏移,
视交叉未见受压,鞍底骨质未见确切异常,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意见:
垂体MR平扫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
17.垂体腺瘤
鞍内及鞍上见一大小约为:Xcm的小圆形等T1、略长T2信号影,边界清楚,
垂体窝扩大,信号均匀,增强扫描病灶呈轻中度强化,垂体柄受压显示不清,视交
叉受压。中线结构居中,颅骨结构未见确切异常。
意见:鞍内及鞍上占位性病变,考虑:垂体腺瘤。
请结合临床
18.垂体微腺瘤
垂体上下径约cm,上缘膨隆,垂体信号欠均匀,垂体()侧底部见一长T1、长
T2信号影,直径约为c不见棺材不落泪 m,垂体柄向()侧偏移,增强扫描示正常垂体明显均匀强
化,垂体内病灶呈低信号,鞍底骨质下陷,鞍旁及鞍上其它结构未见异常。
意见:垂体内异常信号影,考虑:垂体微腺瘤。
请结合临床
19.头颅平扫+MRA
双侧大脑半球对称,灰白质对比正常,未见局灶性信号异常,各脑室、脑池大
小形态正常,中线结构居中,幕下小脑、脑干无
异常,矢状面扫描示垂体大小形态正常。MRA示脑基底动脉环完整,双侧大脑
中动脉、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走行正常,未见确切增粗、
变细及狭窄。
意见:头颅平扫及MRA未见确切异常。
请结合临床
篇二:MRI报告模板
正常MRI报告书写模板
脑部
T1WI:脑灰质为低信号,脑白质为高信号
T2WI:脑灰质为高信号,脑白质为低信号。
质子加权:脑灰质和脑白质信号强度相似。
脑脊液:T1W和T2W分别为低信号和高信号。
颅脑内未见异常信号。各脑池及脑室未见扩大和闭塞。中线结构无移位。意见:
脑部MRI未见异常。
颈(胸、腰)椎
颈椎序列正常,颈椎生理性曲度正常。
各椎间隙无狭窄改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及黄韧带无增厚。
侧隐窝无狭窄改变,脊髓信号无异常改变,
椎体形态无异常改变。软组织无异常信号影,椎管无狭窄。
意见:颈(胸、腰)椎MR无异常。
胸部
平扫于横断面T1W,T2W,冠状面T1W,矢状面T1W
纵隔内未见异常病灶,两叶未见异常信号病灶,
气管隆突腔静脉周围未见淋巴结肿大。
双侧胸腔内见积液改变。
胸壁软组织内未见异常信号影.肋骨未见异常。
意见:胸部MR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上腹部
肝脏实质于T1W上呈中高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脾脏实质于T1W上呈中低信号,于T2W上呈中高信号。
胰腺实质于T1W上呈中等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胆囊于T1W上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肝内胆管形态无异常,其信号未见异常改变。
上腹部各实质器官未见异常信号影。
后腹膜区未见异常信号影。
增强扫描见后腹膜区血管影清晰,血管周围未见异常信号影。
意见:上腹部MRI未见异常。
肾上腺
肝脏实质于T1W上呈中高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脾脏实质于T1W上呈中低信号,于T2W上呈中高信号。
胰腺实质于T1W上呈中等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胆囊于T1W上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双侧肾上腺形态和大小未见异常,其信号未见异常改变。
上腹部各实质器官未见异常信号影。
后腹膜区未见异常信号影。
意见:肾上腺MRI未见异常。
MRU
于T1W上输尿管内尿液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双侧肾盂,肾盏未见扩张。
双侧输尿管未见异常扩张。
膀胱充盈良好,未见异常信号影。.
双侧肾脏形态、大小及信号未见异常改变。
意见;MRU未见异常。MRC
肝脏实质于T1W上呈中高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脾脏实质于T1W上呈中低信号,于T2W上呈中高信号.
胰腺实质于T1W上呈中等信号,于T2W上呈中低信号.
胆囊于T1W上呈低信号,于T2W上呈高信号.
肝内胆管形态无异常,其信号未见异常改变.
上腹部各实质器官未见异常信号影.
后腹膜区未见异常信号影.
于MRC见胰管及胆管未见扩张,胆囊未见扩大。
意见:上腹部MRC未见异常
盆腔
平扫:各序列见双侧髂骨骨质信号无异常,T1W与T2W皆呈较高信号。
双侧臀大肌及髂腰肌信号无异常改变,STIR扫描未见异常信号影。
直肠膀胱三角内未见异常信号影。
双侧腹股沟区未见异常信号影。
前列腺大小、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
意见:盆腔MRI未见异常。
右腕关节
右腕关节间隙无异常改变,关节腔内见少量积液。
关节囊滑膜稍增厚,腕管内各肌腱信号未见异常。
各腕骨信号未见异常.大小鱼际肌信号无异常。
右尺桡骨关节间隙未见异常。
桡侧副韧带及尺侧副韧带信号无异常。
意见:右腕关节MR平扫未见异常
右膝关节
右膝关节间隙未见狭窄,膝关节腔内少量积液,
内外侧半月板信号无异常,前后交叉韧带信号未见异常,
内外侧副韧带信号无异常.髌骨上缘骨质未见增生。
关节内未见液性信号影。
意见:右膝关节未见异常。
MRI常见疾病模板
一、中枢神经系统
检查方法:头颅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及横断位FLAIR,
矢状位T1WI:
两侧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形态正常,脑内及脑外未见占位性病灶,未见明显
异常信号改变。诸脑沟、脑裂及脑室、脑池形态位置均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头颅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增强横断位、矢状位、冠
状位T1WI:
两侧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形态正常,脑内及脑外未见飞鸟集泰戈尔 占位性病灶,未见明显
异常信
号改变影,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信号影。诸脑沟、脑裂及脑室、脑池形态位置
均正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头颅MRI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FS四诊法 E序列横断位T2WI,梯度回波序列容积成像斜矢状位、横断位成
像:
双侧三叉神经显示清晰,梯度回波序列图象两侧三叉神经根部周围未见高信号
血管影伴行。T2WI示两侧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诸脑室、池及沟裂无
殊,中线结构居中。诊断结果:1、两侧三叉神经未见明显异常。2、头颅MRI未见
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RF-FAST3DTOFMRA,MIP重建:
双侧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双侧椎基底动脉及其分支管腔
光整、血流信号均匀,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脑内未见明显异常血管团影。
诊断结果:头颅MRA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动态增强冠状位及增强后
冠状位、矢状位T1WI:
垂体形态、位置正常,未见明显局部隆起,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垂体柄无明
显移位,鞍底无下陷。增强后垂体强化明显,动态增强见强化均匀一致,颈内动脉
海绵窦段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垂体动态增强MR扫描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增强后冠状位、矢状位及
横断位T1WI:垂体形态、位置正常,未见鲅鱼的做法 明显局部隆起,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
垂体柄无明显移位,鞍底无下陷。增强后垂体强化均匀一致,未见明显异常强化
影,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垂体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斜矢状位、冠状位,FSE序列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
两侧眼眶对称,眼眶结构清晰,眶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两侧眼球信号未见
明显异常,两侧视神经清晰,信号均匀。两侧上颌窦腔清晰、窦壁光整,窦腔内未
见明显异常信号影。
诊断结果:眼眶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及FLAIR,矢状位T1WI:
两侧大脑半球、小脑及脑干形态正常,脑内及脑外未见占位性病灶,未见明显
异常信号改变影。透明隔呈囊样扩大,T1WI为低
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为低信号;余脑沟、脑裂及脑室、脑池形态位置
信号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1、透明隔囊肿。2、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
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
矢状位、冠状位T1WI:
左枕部见一类圆形病灶,大小约4.64.54cm,T1WI呈等信号,T2WI呈等高
信号,信号均匀,边缘光整,周围可见明显指压状水肿区;增强扫描示病灶明显强
化,境界清楚。病灶与枕部脑膜密切,呈宽基相连。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左
侧脑室后角受压变窄,余脑室、脑池、脑沟、脑裂无殊,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左枕部大脑凸面占位,考虑脑膜瘤。
检查方法:SE序列T1WI冠状位、矢状位,T2WI矢状位;GD-DTPA增强横断位、
矢状位、冠状位T1WI:
右侧鞍旁可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大小约3.232.5cm,T1WI为等信号,
T2WI为等稍高信号,信号均匀,边界清楚;增强后病灶明显均匀强化。垂体受压,
垂体柄稍向左侧移位,垂体信号未见明显异常。右侧颈内动脉明显受压下移,余脑
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诸脑
室、脑池、脑沟、脑裂无殊,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右侧鞍旁占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
检查方法: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
冠状位T1WI:
左侧额叶见团片状异常信号灶,大小约2.93.13.6cm,T1WI呈低信号,
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欠清楚,周围见指压状水肿区;增强后病灶明显环状强
化。左侧侧脑室前角受压略变窄,余脑室、脑池、脑沟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无
明显移位。
诊断结果:左侧额叶占位,考虑胶质瘤可能大。
检查方法:F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和
冠状位T1WI:
左侧颞枕叶可见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
号,病变边界欠清楚;增强后病灶周边呈环形强化,内部无明显强化。左侧侧脑室
后角略扩大,余脑室、脑池、脑沟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左侧颞枕叶信号异常,结合临床考虑左颞枕叶胶质瘤术后改变。
检查方法: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矢状位及
冠状位T1WI:
小脑蚓部可见片状异常信号灶,大小约3.74.73.5cm,边缘清晰、欠规
则,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混声唱法怎么练 高信号;增强后呈斑片状明显强化。病灶周围见
少许水肿区。中线结构居中,第四脑室受压变扁,第三脑室及两侧侧脑室明显扩
大。
诊断结果:小脑蚓部占位,考虑髓母细胞瘤可能大,胶质瘤不完全除外。
检查方法: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
后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
小脑蚓部可见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I呈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高信号;增强
后周边可见环形强化,内部未见明显强化。第四脑室稍扩大,余诸脑室未见明显异
常,中线结构居中。枕部板障不连续。
诊断结果:结合临床考虑小脑蚓部髓母细胞瘤术后放疗后改变。
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
矢状位、冠状位T1WI:
左侧侧脑室后角区见团块状异常信号灶,大小约6.44.34cm,T1WI呈等信
号,T2W呈不均匀高信号,边界基本清楚;增强后明显强化,其内有小片无强化区。
病灶周围有少许T1WI低、T2WI高水肿区。左侧丘脑受压略向前移位,余脑室未见
明显异常,中线结构略右移。
诊断结果:左侧侧脑室后角区占位,考虑室管膜瘤可能大。
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位、
矢状位及冠状位T1图像示:
右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一类圆形异常信号灶,大小约3.323.9cm,边缘光
整,T1WI呈不均匀低信号,T2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后明显欠均匀强化。桥脑受压
推移,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余脑室、脑沟、脑裂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考虑听神经瘤可能大。
检查方法: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
后横断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
右侧小脑半球可见一类圆形脑室性占位性病灶,大小约334cm,边界清
晰,囊性部分信号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偏左侧可见一小片T1WI
低、T2WI稍高信号壁结节影;增强后囊壁环状强化,壁结节明显均匀强化。病灶周
围见少许水肿区。中线结
构居中,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变形,第三脑室及两侧侧脑室扩大。
诊断结果:右侧小脑半球脑实性占位,考虑血管母细胞瘤可能大。
检查方法:鞍区MR平扫SE序列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WI、T2WI;GD-
DTPA增强后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及T1WI:
鞍区垂体窝内可见占位性病灶,大小约432cm,边界清晰、欠规则,鞍底
明显下陷,视神经受压上移,并见腰身征,T1WI呈低、等信号,T2WI像呈稍高信
号;增强后均匀中度强化。两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受压外移。
诊断结果:鞍区垂体窝占位,考虑垂体瘤。
检查方法: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WI、T2WI,GD-DTPA冠状位动态增强
及增强后冠状位、矢状位、横断位T1WI:
垂体偏右侧饱满,局部隆起,垂体柄尚居中,T1WI呈等信号,T2WI呈稍高信
号;动态增强示垂体偏右侧可见一大小约0.85x0.76cm大小的早期无明显强化结节
影,余垂体组织明显均匀强化。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垂体异常强化灶,考虑垂体微腺瘤。
检查方法:SE序列冠状位T1WI、T2WI,矢状位T1WI、T2WI,增强后冠状位、矢状
位T1WI:
鞍上区可见一大小约2.01.71.7CM大小的占位性病灶,信号不均匀,边界
清晰、规整,T1W呈高信号,T2WI大部分为稍高信号,内可见小片稍低信号影;增
强后周边明显强化,中央无强化。垂体受压变扁并向下移位,颈内动脉海绵窦段无
明显外移。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诸脑室、脑池、脑沟形态、信号未见
明显异常。
诊断结果:鞍上区占位,考虑颅咽管瘤可能大。
检查方法:SE序列T1WI横断位、矢状位,T2WI横断位,增强T1WI横断位、矢
状位、冠状位:
右侧鞍旁见一类圆形病灶,大小约2.4x2.4cm,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
边界清晰,周围水肿不明显;增强扫描示病灶明显强化,境界清楚,中央呈星状不
强化。右侧颈内动脉呈明显受压推移改变。垂体形态及信号未见明显异常改变,增
强未见明显异常信号影。余脑实质内未见明显异常。大脑镰向左侧推移,两侧脑室
前角受压变形。
诊断结果:右侧鞍旁占位,考虑神经鞘瘤可能性大。
检查方法:PRESS多体素波谱分析,层厚1.5cm,体素111.5cm:
右枕顶叶波谱信号异常,与常规磁共振图像比较,病变区NAA
明显减低,Cho明显升高,Lac峰值略高,病变区Cho/NAA、Cho/Cr、NAA/Cr
比值平均分别约为6.733、2.645、
2.336,病变对侧正常脑组织区域Cho/NAA、Cho/Cr、NAA/Cr比值平均分别约
为0.763、1.316、
1.679,正常脑组织区病变周围组织波峰形态及比例基本正常。
诊断结果:右枕顶叶波谱信号异常,考虑恶性胶质瘤可能大。
检查方法:F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矢状位T1WI,GD-DTPA增强后横断
位、冠状位、矢状位T1WI成像:
左额叶、颞叶、顶叶可见多发类圆形异常信号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
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花环状强化。诸病灶周围见T1低、T2WI高信号水肿区。
诸脑室、脑池及沟裂未见明显异常。中线结构居中。
诊断结果:左额叶、颞叶及顶叶多发占位性病灶,考虑转移瘤。
检查方法:SE序列横断位T1WI、T2WI及横断位FLAIR,矢状位T1WI:
两大脑半球体积缩小,两侧基底节区、半卵圆区可见多发小点片、斑片状异常
信号灶,T1WI呈等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等稍高信号,余脑实质内未
见明显异常信号影。诸脑室、脑池、脑沟稍增宽、扩大,中线结构居中。
篇三: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1X线报告模板
颈椎骨质增生
颈椎生理曲线稍直,椎列连续;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
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
间隙未见异常狭窄;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颈椎退行性变;2、第4/5、5/6、6/7椎间小关节不稳
侧位示颈椎生理曲线以第4/5、5/6、6/7颈椎间隙为中心向后突成角;颈椎4-
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
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
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明显正常;其他:未见异常。
颈椎病
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3-7颈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
影;颈椎和牛相配的属相 5/6椎间隙变窄;颈椎5/6椎间隙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部分钩椎
关节及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变尖;见斑点状、短窄条状、致密项韧带钙化影;其他:
未见异常。
腰4、5椎轻度骨质增生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4-5腰椎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余椎体、
附件及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腰椎退行性变
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缘均见不同程度唇刺状
骨质增生影;各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各椎间隙未见狭窄;软组织未见异常;
其它:未见异常。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骨质疏松;各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
增生影;腰椎4/5椎间隙变窄;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腰椎4/5、腰5/骶1
椎间小关节骨质增生、增白,关节间隙变窄;前纵韧带见斑片状,短小条状密度增
高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1、第4、5腰椎退行性变;2、腰4/5椎间盘病损
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4、5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4/5椎间隙
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
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腰椎退行性变;2、腰5/骶1椎间盘病损
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5/骶1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5/骶1椎
间隙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
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2CT报告模板
1.C3/4,C4/5,C5/6,C6/7间盘膨隆/突出;
2.颈椎病(颈椎退行性改变)。
定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后凸,诸椎体边缘毛糙、变
尖,C3/4,C4/5,C5/6,C6/7椎间隙变窄,轴位像见C3/4,C4/5,C5/6,
C6/7间盘后缘向后均匀膨出/向后局灶性突出,硬脊膜囊轻度/明显受压,椎管前
后径未见狭窄/略窄,黄韧带未/略增厚,诸椎体周边呈花边状增生,椎旁未见异常
软组织影。
1.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中央/左外侧/右外侧型);
2.腰椎退行性变。
定位片示腰骶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椎体前后缘毛糙、变尖,L3/4,L4/5,
L5/S1椎间隙变窄,横断面示L3/4,L4/5,L5/S1间盘后缘局限向正中/左外侧/右
外侧突出,并压迫硬膜囊,左/右/双侧侧隐窝轻度/明显变窄,硬膜外脂肪消失,
左/右侧神经根未见/可见受压移位,椎管前后径约cm黄韧带略增厚,诸椎体周边
呈花边样增生。
1(腰椎退行性变;
2(L3/4,L4/5,L5/S1间盘膨隆。
定位片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椎体前后九年级政治 缘毛糙、变尖,L3/4,L4/5,
L5/S1椎间隙未/略变窄,横断面示L3/4,L4/5,L5/S1间盘后缘轻度均匀后膨,
并可见真空征,硬膜囊无明显/轻度受压,左/右/双侧侧隐窝轻度变窄,黄韧带略
增厚,诸椎体周边呈花边样增生。
3MR报告模板
颈椎及椎管内未见明显异常。
矢状面示颈椎生理曲度正常,椎体形态及信号均正常,椎间隙
正常,椎间盘T1WI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椎管通畅无梗阻,蛛网膜下腔无
明显受压,黄韧带无明显增厚。脊髓信号及形态正常,无增粗或变细。
腰骶椎及椎管内未见明显异常。
矢状面示腰骶椎生理曲度正常,椎体形态及信号均正常,椎间隙正常,椎间盘
T1WI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椎管通畅无梗阻,蛛网膜下腔无明显受压,黄韧带
无明显增厚。脊髓下段及马尾信号及形态正常,无增粗或变细。
颈椎病(颈椎退行性改变)。C3/4,C4/5,C5/6,C6/7间盘膨隆。
矢状面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后凸,椎体轻度变扁,边缘毛糙、变尖,信
号正常,T2WI示多个椎间盘信号减低,C3/4,C4/5,C5/6,C6/7椎间隙平面蛛网
膜下腔轻度弧形压迹,T1WI示C3/4,C4/5,C5/6,C6/7间盘信号正常,横断面示
C3/4,C4/5,C5/6,C6/7间盘后缘轻度均匀后膨,硬膜囊无明显/轻度受压,脊髓
形态及信号尚正常。黄韧带略增厚。
C3/4,C4/5,C5/6,C6/7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颈椎退行性改变)。
矢状面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后凸,椎体轻度变扁,边缘毛糙、变尖,信
号正常,T2WI示多个椎间盘信号减低,C3/4,C4/5,C5/6,C6/7椎间隙变窄,相
应平面蛛网膜下腔受压,形成弧形压迹,T1WI示C3/4,C4/5,C5/6,C6/7间盘后
缘呈锤样突出,压迫脊髓,横断面示C3/4,C4/5,C5/6,C6/7间盘后缘局限向正
中/左外侧/右外侧突出压迫硬膜囊,脊髓信号尚正常。
L3/4,L4/5,L5/S1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变。
矢状面示腰骶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椎体边缘毛糙、变尖,信号正常,T2WI
示多个椎间盘信号减低,L3/4,L4/5,L5/S1椎间隙变窄,相应平面蛛网膜下腔受
压,形成弧形压迹,T1WI示L3/4,L4/5,L5/S1间盘后缘呈锤样突出,压迫脊
髓,横断面示L3/4,L4/5,L5/S1间盘后缘局限向正中/左外侧/右外侧突出压迫硬
膜囊,终丝马尾信号正常。
腰椎退行性变。L3/4,L4/5,L5/S1间盘膨隆。
矢状面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消失,椎体轻度边缘毛糙、变尖,信号正常,
T2WI示多个椎间盘信号减低,L3/4,L4/5,L5/S1椎间隙平面蛛网膜下腔轻度弧形
压迹,T1WI示L3/4,L4/5,L5/S1间盘信号正常,横断面示L3/4,L4/5,L5/S1
间盘后缘轻度均匀后膨,硬膜囊无明显/轻度受压,终丝马尾形态及信号尚正常。
黄韧带略增厚。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15:2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96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