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

更新时间:2023-04-16 02:11:33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6日发(作者:绿植领养)

曲式常识——变奏曲式

乐曲形式之一,是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和结构原则组合而成的一

种乐小发财树 曲结构形式。采用同一主题材料,根据乐曲的发展要求而加以变

化重复,形成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4的曲

式结构。

主题内容

第一部分主题,是全曲音乐形象的基础,其它各部分都是这一音

乐形象的进一步发展。民族民间音乐和说唱音乐中用得较多。如笛子

曲《喜相逢》、琵琶曲《夕阳箫鼓》以及民族器乐合奏曲《十六板》

等都属于这种曲式结构。变奏曲式也常用以写成独立的器乐曲或用于

奏鸣曲、交响曲等大型乐曲中,其变奏的次数并无限制,少则四、五

次,多则数十次。如贝多芬《C小调32次变奏曲》比较著名。

变奏曲要素

变奏曲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曲式之一,分节歌及其器乐伴奏部分

的每次反复,可谓变奏之雏形。经过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曲家们

的发展与完善,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变奏方式,形成了固定低音变奏曲、

装饰变奏曲、自由变奏曲等几种主要变奏曲类型,它们的产生是以变

奏的要素——主题的旋律、和声、织体、海伦凯勒的著作 结构为出发点(有时候会反

复)。该曲式可独立存在,也可作为套曲曲式中某一乐章的曲式。著名

的变奏曲有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等、埃尔加的《“谜”变

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等,均是运用变奏

曲式创作的杰出代表作。

固定低音变奏曲

以4~8小节的低音旋律或和弦进行为主题(清炖三黄鸡 前者如J.S.巴赫的c小

调《帕萨卡里亚》,后者如他的d小调《恰空》),当主题不断反复时,

上方声部蜿蜒不绝地变化复调结构与和声织体。在巴罗克时期的组曲中,有些舞曲反复演奏时,往往将旋律加以装饰,或同时改变其织体,

称为“复奏变奏曲”。

装饰变奏曲

将一个结构完整(通常为二段式)的主题,进行一系列的变奏。常用

的变奏手法有:①装饰主题的旋律,并改变其织体;②保持主题的旋律,

而改变其和声与织体;③改变主题的速度、节拍、节奏、调性、调式;④

从主调体变为复调体(卡农、赋格)等。固定低音变奏曲,主题和变奏是

连续不断地发展的;装饰变奏曲,主题和每个变奏都是结构完整的段落,

变奏少则3、4次,多则几十次(贝多芬的《迪亚贝利主题变奏湖北师范大学是几本 曲》

多达33次),除了从主调体变为复调体的变奏外,主题结构都保持不变。

自由变奏曲

不仅主题的结构常起根本的变化,主题的性格和体裁也变幻不定

(如从抒情性变为谐谑性,从进行曲变为舞曲等);保持不变的,只是主题

的个别音调和若干和声轮廓,因此又称“性格变奏曲”。R.舒曼的

《交响练习曲》是性格变奏曲最早的范例。19世纪末叶的标题音乐常

利用性格变奏曲移步换形的特点来揭示特定的标题内容归元寺 。如R.施特劳

斯的《堂吉彼岸花的寓意 诃德》(1897),主题带有骑士性格,各个变奏描绘了堂吉

诃德的10次奇遇,终曲则描写了他的死亡。在V.丹第的《伊斯塔尔变

奏曲》中,甚至运用了独特的倒装变奏的形式,从最复杂的变奏开始,

随后的一系列变奏描写伊斯塔尔在经过七重门时所受到的考验,最后

才出现齐奏的主题。在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中,往往同时运用装饰变

奏和自由变奏,如..柴科夫斯基为大提琴和乐队写的《洛可可主题

变奏童话故事长篇 曲》。


本文发布于:2023-04-16 02:1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90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议论文300字
标签:曲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