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张法

更新时间:2023-04-15 22:54:53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5日发(作者:测音域)

5.2后张法施工

在制作构件或块体时,在放置预应力筋的部位留设孔道,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

将预应力筋穿入预留孔道内,用张拉机具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规定的控制应力,然后借助锚具

把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端部,最后进行孔道灌浆(也有不灌浆的),这种预加应力的方法称

为后张法。图5.10所示为预应力后张法构件生产示意图。

图5.10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生产示意图{观看后张法施翠翠人物形象分析 工工艺动画}

(a)制作混凝土构件;(b)后钢筋;(c)锚固和孔道灌浆

1-混凝土构件;2-预留孔道;3-预应力筋;4-千斤顶;5-锚具

后张法的特点是直接在构件上张拉预应力筋,构件在张拉过程中受到预压力而完成混凝土的

弹性压缩,因此,混凝土的弹性压缩,不直接影响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值的建立。后张法适

宜于在施工现场制作大型构件(如屋架等),以避免大型构件长途运输的麻烦。后张法除作

为一种预加应力的工艺方法外,还可以作为一种预制构件的拼装手段。大型构件(如拼装式

大跨度屋架)可以预制成小型块体,运至施工现场后,通过预加应力的手段拼装成整体;或

各种构件安装就位后,通过预加应力手段,拼装成整体预应力结构。但后张法预应力的传递

主要依靠预应力筋两端的锚具,锚具作为预应力筋的组成部分,永远留置在构件上,不能重

复使用,这样,不仅需要耗用钢材多,而且锚具加工要求高,费用昂贵,加上后法工艺本身

要预留孔道、穿筋、张拉、灌浆等因素,故施工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比较高。

预应力后张法构件的生产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构件的生产;第二阶段为施加预应力,

其中包括预应力筋的制作、预应力筋的张拉和孔道灌浆等工艺。本节主要叙述第二阶段的施

工工艺。

5.2.1锚具和预应力筋的制作

在后张法构件生产中,锚具、预应力筋和张拉机具是配套使用的,目前我国在后张法构件生产中采用的预应力筋钢材主要有冷拉Ⅱ、Ⅲ、Ⅳ级钢筋,热处理钢筋,精轧螺纹钢筋,碳素

钢丝和钢绞线等。归纳成三种类型预应力筋,即单根粗钢筋(包括精轧螺纹钢筋)、钢筋束

(或钢绞线束)和钢丝束。下面分别叙述三种类型预应力的锚具及制作。

5.2.1.1单根预应力钢筋的锚具及制作

单极预应力钢筋主要采用直径12~40的冷拉Ⅱ、Ⅲ、Ⅳ级钢筋或精轧螺纹钢筋、及与其

钢筋配套的锚具制作而成。

(1)锚具

单根预应力钢筋根据构件长度和张拉工艺要求,可以在一端张拉或两端张拉。锚具与预应力

钢筋的基本配套组合有三种:即两端张拉时,预应力筋两端均采用螺丝端杆锚具;一端张拉

一端固定时,张拉端采用螺丝端杆锚具,固定端则采用帮条锚具或镦头锚具,如图5.11所

示。

图5.11预应力筋与锚具连接图

1-预应力筋;2-螺国家恐怖主义 丝端杆锚具;3-帮条锚具;4-镦头锚具;5-孔道;6-混凝土构件

①螺丝端杆锚具螺丝端杆锚具由螺丝端杆、螺母和垫板三部分组成,适用于锚固冷拉Ⅱ与

Ⅲ级钢筋。螺丝端杆锚具构造,如图5.12所示。

螺丝端杆材料如用冷拉45号钢或与预应力筋同品种的冷拉钢材制作时,应冷拉后南进行切

削加工,冷拉后的机械性能,应不得低于冷拉后预应力筋的性能指标。当采用热处理45号

钢材制作螺丝端杆时,应先粗加工至接近设计尺寸(即留1~2mm加工余量),再调质热

处理,然后精加工至设计尺寸。45号钢经热处理后不得有裂纹和伤痕,其硬度应为HB251~

283,同时要求抗拉强度不得小于700MPa,伸长率

>14%。螺丝端杆与预应力筋的焊接,

应在预应力筋冷拉以前进行。螺丝端杆长度一般为320mm,当为一端张拉或预应力筋长度

较长时,螺丝端杆应增长30~50mm。

图5.12螺丝端杆锚具

(a)螺丝端杆锚具;(b)螺丝端杆;(c)螺母;(d)垫板

1-螺母;2-垫板;3-螺丝端杆;4-对焊接头;5-预应力筋

②帮条锚具帮条锚具由帮条和衬板组成,帮条锚具构造如图5.13所示。

帮条锚具的帮条采用与预应力筋同级别的钢筋,衬板采用普通低碳钢板。帮条锚具的三根帮

条应成120均匀布置。三根帮条应垂直于衬板,以免受力时发生扭曲。帮条焊接应在钢筋

冷拉前进行,并应防止烧伤预应力筋。

③镦头锚具镦头锚具其镦头一般是直接在预应力筋端部热镦、冷镦或锻打成型,其形式如

图5.14所示。

以上三种锚具与预应力筋焊接时,对焊接头的抗拉强度不应低于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凡是

锚具所用的垫板或衬板,在贴紧构件的一面,应开有槽口,以便孔道灌浆时作排气孔用。

Ⅳ级精轧螺纹钢筋的特点是:在整根钢筋表面热轧成不带纵肋的螺旋外形(图5.15),钢筋

的接长采用连接器,不需要焊接,端头锚具直接采用螺母,无需另加螺丝端杆。这种钢筋作

预应力筋使用,连接可靠,锚固方便,施工简单。目前国内生产的精轧螺纹钢筋品种有25

(其外形尺寸见表5.1)和32,其屈服点强度为735MPa和930MPa两种。

25精轧螺纹钢筋外型尺寸(mm)

垂直直径

试件状态

外径

螺纹高度

h

水平尺寸

dv

内径dn螺纹底宽

h

螺距t

实测螺纹上

部宽度b1

2.4~2.9

冷拉前28.2~28.925~25.524.3~25.11.5~1.94.9~6.011.8~12.0冷拉至

28.1~28.724.9~25.424.2~25.0

735MPa

图5.15精轧螺纹钢筋及其螺母连接器

(a)精扎螺纹钢筋外形;(b)螺母;(c)连接器

(2)预应力筋的制作

单根预应力筋的制作,一般包括配料、对焊、冷拉等工序。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由计算

确定。计算时应考虑下列因素:结构的孔道长度、锚具厚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

的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等。

为了保证预应力筋下料准碓,对于钢筋的冷拉率应进行实际测定,作为计算钢筋下料长度的

依据。当测得的钢筋冷拉率比较分散时,应对钢筋逐根取样分别编组,即把钢筋冷拉率相差

0.5%以内相接近的钢筋大腿疼痛 对焊在一起,确保冷拉完成后的预应力筋具有所要求的强度和长度,

预应力钢筋经冷拉后,钢筋的弹性回缩率一般在0.3%左右。

钢筋与钢筋、钢筋与螺丝端杆的对焊接头的压缩量,根据连续闪光对焊工艺所需的闪光留量

和顶锻留量而定,一般每个对焊接头的压缩量约等于钢筋的直径。

螺丝端杆外露在沟件孔道外的长度,根据垫板厚度、螺母高度和拉伸机与螺丝端杆连接所需

长度确定,一般可选用120~150mm。固定端用帮条锚具或镦头锚具时,其长度视锚具尺寸

而定。

两端采用螺丝端杆锚具的预应力筋(图5.11),其下料长度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两端采用螺丝端杆锚具的预应力筋(图5.11),其下料长度可按下列方法计算:

预应力筋全长:

L=l1+2l2

预应力筋中的钢筋冷拉完成后的长度:

l4=L-2l5

预应力筋中的钢筋下料长度:

或可近似地采用

式中L-包括锚具在内的预应力筋全长;

l-预应力筋中钢筋的下料长度;

l1-构件孔道长度;

l2-螺丝端杆在构件外的外露长度;

l4-预应力筋中的钢筋冷拉完成后的长度;

l5-螺丝端杆长度;

d-螺丝端杆长度;

-钢筋的冷拉率;

-钢筋冷拉后的弹性回缩率。

现以24m预应力屋架为例,计算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设屋架下弦孔道长度l1=23800mm,

配置的预应力筋为425,实测钢筋冷拉率

=3.5%,取钢筋冷拉后的弹性回缩率

0.3%。预应力筋两端均采用螺丝端杆锚具,螺丝端杆长:l5=320mm,其外露在构件外的

长度l2=120mm,现场钢筋长度每根均长9m,预应力筋用三根钢筋对焊而成,两端对焊螺

丝端杆,则对焊接头数n=4。

预应力筋全长:L=23800+(2120)=24040mm

预应力筋中的钢筋冷拉完成后的长度:l4=24040-(2320)=23400mm

预应力筋中的钢筋下料长度:

从以上计算可知:用三根加起来总长为22770mm的钢筋,对焊完成后由于接头的烧化顶压

其实际长度为22670mm,再焊上两根长320mm的螺丝端杆,经冷拉完成后,即可获得

24040mm长的预应力筋。按以上计算得:预应力筋对焊完成未冷拉之前的长度为:22670

+(2320)=23310mm;钢筋冷拉用拉率控制,则其拉长值为:233103.5%=816mm;钢

筋冷拉完成后的弹性回缩值则为:(23310+816)0.3%=72mm,理论上,预应力筋冷拉

完成后的实际长度应为冷拉前的长度加上拉长值减去弹性回缩值,即:

23310+816-72=24050mm

它接近于要求的预应力筋全长L=24040mm的要求(注意:计算值比理论值长10mm,其原

因是螺丝端杆对焊时实际上有对焊接头的压缩量,在此未考虑所致)。以上仅为理论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影响因素较多,还应在冷拉过程中视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以确保单根预应力筋

的长度,即不影响施工,又保证质量。

5.2.1.2钢筋束、钢绞线束预应力筋的锚具及制作

钢筋束由3~6根Ⅳ级12钢筋组成;钢绞线束通常由3~7根15.2或12.7钢绞线组成,

17钢绞线由7根钢丝捻制而成,6根外层钢丝围绕着一根中心钢丝(直径加大不小于2.0%)。

钢绞线的规格及材料性能等见表5.2。由于钢绞线的强度高、柔性好,而且盘卷成1000mm

左右的盘径便于运输到现场,所以钢筋束已逐渐被钢绞线束取代。

17钢绞线的有关技术资料表5.2

伸长率

整根最大屈服负荷

钢绞线公钢绞线公

(%)

直径允许钢绞线理强度级别

(kN)

负荷(kN)

称直径称截面积

L0=600

偏差(mm)论重(kg/m)(MPa)

(mm)(mm2)

不小于

+0.40

12.7

-0.20

+0.40

15.2

-0.20

139

1.101

1860

259

220

1720

239

203

98.7

0.774

1860

184

156

3.5

注:1、屈服负荷不小于整根钢绞线公称最大负荷的85%;

2、弹性模量为(1.9~2.00)105MPa。

(1)锚具

由于钢筋束和钢绞线束使用比较广泛,其锚具的形式也日益增多。下面主要介绍常用的几种

锚具。

①JM型锚具JM型锚具由锚环和夹片组成。根据夹片数量和锚固钢筋的根数,其型号分

别有JM12-3、JM12-4、JM12-5、JM12-6、JM15-4、JM15-5、JM15-6几种,可分别锚固3、

4、5、6根预应力筋。JM12-6型锚具如图5.16所示。

图5.16JM12-6型锚具{JM12-6型锚具动画}

(a)预应力筋与锚具连接图;(b)JM12-6型夹片;(c)JM12-6型锚环

1-混凝土构件;2-孔道;3-钢筋束;4-JM12-6型锚具;5-镦头锚具;6-甲型锚环;7-乙型锚

JM型锚具夹片呈扇形,依靠两侧的半圆槽锚固预应力筋,为增加夹片与预应力筋这间的摩

擦力,在夹片半圆槽内刻有截面为梯形的齿槽,夹片背面坡度与锚环内圈坡度一致。锚环分

甲型和乙型两种。甲型锚环为一个具有锥形内孔的圆柱体,外形比较简单,使用时直接放置

在构件端部的垫板上,由于其加工和使用较为方便,故多使用于施工现场。锚环和夹片均用

45号钢制作,夹片经热处理后,硬度应为HRC48~52。锚环经热处理后,硬度为HB320~

370。

②XM型锚具XM型锚具是近年来随着预应力结构工程和无粘结预应力平板结构的发展而

研制的一种新型锚具。它既可用于锚固钢绞线束,又可用于锚固钢丝束;既可锚固单根预应

力筋,又可锚固多根预应力筋。当用于锚固多根预应力筋时,既可单根张拉,逐根锚固,又

可成组张拉,成组锚固,它既可用作工作锚,又可用作工具锚。实践证明,XM锚具具有通

用性,锚固性能可靠,施工方便,便于高空作业。

图5.17XM型锚具

(a)单根XM型锚具;(b)多根XM型锚具

1-夹片;2-锚环;3-锚板

XM型锚具的锚板用45号钢制作,经热处理提高其强度和硬度。夹片为120均分为三片式

夹片,夹片的开缝沿轴向有倾斜角,倾斜角的方向与钢绞线的扭角相反,以确保夹片能紧夹

钢绞线或钢丝束中每一根外围钢丝,形成可靠的锚固。夹片开缝宽度一般平均为1.5mm,

夹片的齿形为“短牙”三角螺纹,是一种齿顶较宽、齿高较矮的特殊螺纹。这种齿形的机械加

工要求低,热处理税碳影响小;淬火质量容易保证,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夹片与预应亚诺夫 力

筋之间的摩擦力大,形成机械啮合快,自锚性能好。锚具工作时,锚环中夹片之间的缝隙宽

度,实际上是不均匀的,最大缝宽在不利情况下可能达到三条开缝宽度之总和,即4.5mm。

因为,如用直开缝夹片,个别钢丝就有可能与缝隙平行,而导致锚固的失败。而用斜开缝,

则能锚固全部钢丝,从而提高锚固质量。

(2)预应力筋制作

钢筋束所用的钢筋一般成盘圆状供应,长度较长,不需要对焊接长。钢筋束预应力筋的制作

工序一般是:开盘冷拉-下料-编束。

热处理钢筋、冷拉Ⅳ级钢筋及钢绞线下料切断时,宜采用砂轮锯切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

电弧切割,因为预应力筋一般为高强钢材,如局部加热或冷却,将引起该部位脆性变态而造

成脆断。钢绞线切断前,在切口两侧各50mm处,应用铅丝绑扎,以免钢绞线松散。

钢筋束或钢绞线束制作时,为了保证窗入构件孔道时发生扭结,必须逐根理顺,用沿丝每隔

1m左右绑扎成束,不得紊乱,在穿束时宜采用束网套穿束。

预应力筋下料长度,主要与张拉设备和选用的锚具有关。当采用YC-60型千斤顶张拉,用

JM型、XM型锚具锚固时,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应等于构件孔道加上两端为张拉、锚固所

需的外露长度(即张拉千斤顶的长度和千斤顶尾部锚固钢筋的锚固长度)。

5.2.1.3钢丝束预应力筋的锚具及制作

预应力筋的钢线为碳素钢丝,用优质高碳钢盘条经索氏体处理、酸洗、镀铜或磷化后冷拔而

成。碳素钢丝的品种有:冷拉钢丝、消除应力钢丝、刻痕钢丝、低松弛钢丝和镀锌钢线等。

(1)锚具

钢丝束预应力筋常用锚具有钢质锥形锚具、镦头锚具和锥形螺杆锚具。

①钢质锥形锚具钢质锥形锚具由锚环和锚塞组成(图5.18)。它适用于锚固6、12、18

或24或5碳素钢丝束。

锚环和锚塞均用45号钢制作。锚环不得有裂纹,经调质热处理后,硬度为HB220~250。

锚塞表面加工成螺纹状小齿,小保证钢丝与锚塞的啮合,由于碳素钢丝表面硬度为HRC40~

50,所以锚塞热处理后的硬度应达HRC55~58。

②镦头锚具钢线束镦头锚具是利用钢丝本身的镦头而锚固钢丝的一种锚具,可以锚固任意

根数的5~7碳素钢丝束,张拉时,需配置工具式螺杆。

这种锚具加工简单,锚固性能好,张拉操作方便,成本较低,适用性广,但对钢丝下料的等

长要求较严。

镦头锚具有张拉端和固定端两种形式。张拉端用锚环式镦头锚具(图5.19),由锚杯和螺母

组成。固定端用锚板式镦头锚具(图5.20),它相对于张拉端用的锚杯式镦头锚具成本廉。

图5.18钢质锥形锚具图5.19镦头锚具

(a)锚塞;(b)锚环(a)锚环;(b)螺母

锚杯与锚板均采用45号钢制作,螺母用30号或15号钢制作。制作锚杯与锚板时,应先将

45号钢粗加工至接近设计尺寸,再调质热处理(硬度HB251~283),然后精加工至设计尺

寸,碳素钢丝的墩头,可采用LD-10型液压冷镦器进行,镦头强度不得低于钢丝标准抗拉

强的98%,镦头的外形尺寸见图5.21,关型不得偏歪。

图5.20锚板式镦头锚具图5.215镦头外形尺寸

(2)钢丝束的制作

钢丝束的制作,随着选用的锚具形式不同,制作方法有很大差异。一般需经下料、编束和组

装锚具等工序。

当用钢质锥形锚具和XM型锚具时,预应力钢丝束的制作和下料长度计算,基本上与预应

力钢筋束(钢绞线束)相同。

当钢丝束采用镦头锚固体系时,如采用锚杯式镦头锚具和锚板式镦头锚具配套使用时,钢丝

束的下料长度L,可按图5.22所示,用公式(5.10)计算,主要考虑构件孔道长度、锚板厚

度、两端的钢丝镦头的留量、锚板的高度以及预应力钢丝张拉伸长值和构件混凝土城张拉过

程中无成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值。预应力钢丝束张拉完成后,要确保锚杯能拉出构件,并能确

保拧上螺母。

图5.22用镦头锚具时钢丝下料长度计算简图

式中L-构件孔道长度;

a-锚板厚度;

-钢丝镦头质量(取钢丝直径的2倍);

H-锚杯高度;

H1-螺母高度;

L-张拉时钢丝束的张拉伸长值;

C-构件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值(当其值较小时可略去不计)。

当钢丝束两端均用镦头锚具时,为了保证同一束钢丝中每根钢丝的张拉应力值均匀一致,钢

丝必须等长下料,同一束中各根钢丝下料长度的相对差值,应不大于钢丝束长度的1/5000,

且不得大于5mm,为了保证上述的下料精度,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应力下料,即

将钢丝拉到300MPa应力状态下,划定长度,放松后剪切下料;另一种方法是用钢管限位法,

即将钢丝通过小直径钢管(钢管内径略粗于钢丝直径),调直固定于工作台上等长下料,钢

丝通过钢管时由于钢管限制钢丝左右摆动弯曲,这样可以提高钢丝下料的精度。后一种方法

简单易行,采用比较广泛。组装锚杯式镦头锚具时,首先将钢丝穿入锚杯后镦头,然后理顺

钢丝(内圈与外圈分别用铁丝绑扎),待钢丝穿入构件孔道中后(此时锚杯进入构件张拉端

的大尺寸孔道中),在固定端穿入锚板再进行镦头。

5.2.2张拉机具和设备

预应力筋的张拉工作,必须配置成套的张拉机具设备。后张法用的张拉设备主要由液压千斤

顶、高压油泵和外接油管等三部分组成。

5.2.2.1千斤顶

常用的预应力液压千斤顶有拉杆式千斤顶(代号为YL);穿心式千斤顶{观看动画}(代号

为YC)和锥锚式千斤顶(代号为YZ)三种。液压千斤顶的额定张拉力一般常采用180路由器登录地址 ~

5000kN。

(1)YL型千斤顶

YL型千斤顶主要适用于张拉采用螺丝端杆锚具(或装有工具式螺杆的锚杯式镦头锚具)的

粗钢筋预应力筋或钢丝束预应力筋。

YL-60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筋时,按如图5.23所示组装在构件端部,撑脚顶住构件,连接器

7与预应力筋的螺丝端杆锚具14相连接,则千斤顶拉住预应力筋,撑住构件而固下于构件

端部,此时,油嘴3时油,油嘴6回油,单向阀关闭,油缸3、6腔断绝,这时活塞杆左移

张拉预应力筋,腔6油液流回油箱。当预应力筋张拉完毕并锚固,即可进行差动回程,拆除

千斤顶。

(2)YC型千斤顶

YC型千斤顶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千斤顶,它适用于张拉采用JM-12型和XM型锚具的预应

力钢丝束、钢筋束和钢绞线束。配置撑脚和拉杆等附件后,又可作为拉杆式千斤顶使用。因

此,YC型千斤顶是目前常用的张拉千斤顶之一。YC型千斤顶的张拉力,一般有180kN、

200kN、6000kN、1200kN、1500kN和3000kN,张拉行程由150mm至800mm不等,基本

上已经形成各种张拉力和不同张拉行程的YC型千斤顶系列。现以YC-60型千斤顶为例,

说明其工作原理。

YC-60型千斤顶主要则张拉油缸、顶压油缸、顶压活塞、穿心套、保护套、端盖堵头、连接

套、撑套、回程弹簧和动、静密封套等部件组成,其构造如图5.24所示。

图5.24YC-60型千斤顶

1-大缸缸体;2-穿心套;3-顶压活塞;4-护套;5-回程弹簧;6-连接套;7-顶压套;8-撑套;

9-堵头;10-密封圈;11-二缸缸体;12-油嘴;13-撑脚;14-拉杆;15-连接套筒

YC-60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是:当油嘴A进油时,顶压油缸、连接套和撑套联成一体右移

顶住锚环,而张拉油缸、端盖螺母及堵头和穿心套联成一体,劳动工具锚向左移动,从而张

拉预应力筋。顶压锚固时,在保持张拉力稳定的条件下,油嘴B进油,则顶压活塞、保持

套和顶压头联成一体右移,将锚塞或夹片强力推入锚环内,锚固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完毕后,

油嘴A回油,油嘴B进油,在张拉油缸的液压作用下回程。当油嘴A、B同时回油时,预

压活塞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回油复位。

(3)YZ型千斤顶

锥锚式YZ型千斤顶主要用于张拉采用钢质锥形锚具的钢丝束预应力筋,其构造如图5.25

所示。

YZ型千斤顶主要由主缸,主缸活塞、主缸拉力弹簧、副缸、副缸活塞、副缸压力弹簧以及

锥形卡环等部件组成。当张拉预应力筋时,首先将顶应力筋固定在锥形卡环上,然后主缸油

嘴进油,主缸向左移动,则张拉预应力筋。张拉完成后,主缸稳压,副缸进油,则副缸活塞

及顶压头向右移动,将锚塞推入锚环而锚固预应力筋。顶锚完成后,主、副缸同时回油,主

缸及副缸活塞在弹簧力作用下复位。

图5.25YZ-85千斤顶构造图

1-主缸;2-副缸;3-楔块;4-锥形卡环;5-退楔翼片;6-钢丝;7-锥形锚头

YZ型千斤顶在使用过程中,松楔的劳动强度大,且不安全。因此,在千斤顶上增设退楔翼

片,使该千斤顶具有张拉,顶锚和退楔三种功能,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5.2.2.2电动高压油泵

高压油泵主要与各类千斤顶配套,提供高压的油液。电动高压油泵的类型比较多,性能不一。

图5.26所示为ZB4/500型电动高压油泵,它由泵体、控制阀、油压表、车体和管路等部件

组成,其技术性能见表5.3。

图5.26ZB4/500型电动高压油泵

1-电动机主泵体;2-控制阀;3-压力表;4-油箱小车;5-电气开关;6-拉手;7-加油口

ZB4/500型电动机油泵技术性能

直径

柱塞

行程

个数

油泵转数

理论排量

额定压力

额定排量

mm

mm

r/min

ml/r

MPaL/min

10

6.8

23

1430

3.2

50

22

电动机型号

功率

转数

W

J02-32-4TZ

3000

1430

2

42

kg

7454941052

r/min

L

自重mm

出油嘴数

用油种类

油箱容量

外形

10号或20号机油

5.2.2.3千斤顶校验

用千斤顶张拉预应力筋时,张拉力的大小主要由油泵上的压力表读数来表达。压力表所指示

的读数,表示千斤顶主缸活塞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值。理论上,将压力表读数乘以活塞面积,

而可求得张拉力的大小。设预应力筋的张拉力为N,千斤顶的活塞面积为F,则理论上的压

力表读数P可用公式(5.11)计算:

但是,实际张拉力往往比公式(5.11)的计算值小,其主要原因是一部分力被活塞与油缸之

间的摩阻力所抵消,而摩阻力的大小又与许多因素有关,具体数值很难通过计算确定。因此,

施工中常采用张拉设备(尤其是千斤机和压力表必须配套)配套校验的方法,直接测定千斤

顶的实际张拉力与压力表读数之间的关系,制成表格或绘制P与N的关系曲线,供施工中

直接查用。压力表的精度不宜低于1.5级,校验张拉设备的试验机或测力计精度不得低于+

2%,张拉设备的校验期限,不宜超过半年,如在使用过程中,张拉设备出现反常现象或千

斤顶检修以后,应重新校验。

千斤机与压力表配套校验的方法,可用标准测力计(如测力环、水银标准箱、传感器等)和

试验机(如万能试验机、长柱压力机等)校验。其中以试验机样验方法较为普遍。

在现行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强调校验千斤顶时,其活塞

的运行方向应与实际张拉工作状态一致。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张拉预应力筋时,千斤顶内部存

在着摩阻力,根据实测数据说明,千斤顶顶压力机校验时(此工作状态与实际张拉时活塞运

行方向一致),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阻力小且为一个常数。当千斤顶被压力机压时(此工作

状态与实际张拉时活塞运行方向相反),活塞与缸体之间的摩阻力大且为一个变数,并随张

拉力增大而增大,这说明千斤顶的活塞正反运行的内摩阻力是不相等的。因此,为了正确反

映实际张拉工作状态,在校验时必须采用千斤顶顶压力机时的压力表读数,作为实际张拉时

的张拉力值,按此绘制P-N关系曲线,供实际张拉时应用。

5.2.3后张法施工工艺{观看后张法施工工艺动画}

后张法构件制作的工艺流程如图5.27所示。下面主要介绍孔道的留设、预应力筋的张拉和

孔道灌浆三部分内容。

图5.27后张法构件制作工艺流程

5.2.3.1孔道的留设

孔道的留设是预应力后张法构件制作中的关键工作之一。所留设的孔道尺寸与位置应正确,

孔道要平顺,端部的顶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直径一般应比预应力筋的外径(包

括钢筋对焊接头的外径或需穿入孔道的锚具外径)大10~15mm,以利于预应力筋的穿入。

孔道的留设方法有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和预埋波纹管法等。

(1)钢管抽芯法

构件的模板和钢筋安装完成以后,在需要留设孔道的部位预埋钢管,在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

程中,每间隔一定时间要慢慢转动钢管一次,以防止混凝土与钢管粘结,待混凝土终凝前,

抽出钢管,即在构件中形成孔道。这种方法适宜于留设直线孔道。为了保证预留孔道的质量,

施工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钢管应平直、光滑,预埋前应除锈、刷油,安放位置要准确。钢管不直,则在转动和抽管

时易将混凝土管壁挤裂。钢管位置的固定,一般采用钢筋井字架,钢筋井字架间距一般在1~

2m左右,浇筑混凝土时,应防止振动器直接接触钢管,以免产生变形和位移。

②每根钢管长度一般不超过15m,以便于旋转和抽管,钢管两端应各伸出构件外500mm左

右。较长的构件留孔可采用两根钢管,中间用套管连接,如图5.28所示。白铁皮套管直径

不宜太大,长度不宜太短。直径太大则在混凝土浇筑时,水泥砂浆容易流进套管中,使转管

和抽管困难;套管太短则在钢管旋转时,钢管接头容易脱出套管,严重者可能导致水泥砂浆

堵塞孔道。

图5.28钢管连接方式

1-钢管;2-白铁皮套管;3-硬木塞

③恰当地掌握抽管时间。抽管过早,会造成塌孔;抽管太晚,混凝土与钢管粘结牢固,摩阻

力增大,抽管困难,甚至严重时有抽不出钢管的可能。具体的抽管时间与混凝土的性质、气

温和养护条件有关。一般是掌握在混凝土初凝以后终凝以前,手指按压混凝土表面不粘浆又

无明显手指印痕时,即可抽管。在常温下,抽管时间约在混凝土浇筑后3~6h。

为了保证顺利抽管,混凝土浇筑顺序应合理安排,对预应力屋架来讲,若在气温较高的季节

施工时,混凝土的浇筑应从上弦开始,然后自屋架两端方向中间一起浇筑下弦杆混凝土,保

证在整榀屋架浇完混凝土后不太长的时间内抽管;反之,在气温较低的季节施工时,混凝土

浇筑完成后需较长的时间才能抽管,则其浇筑顺序应从下弦开始,在上弦中间汇合,待下弦

混凝土有较长时间养护后抽管。

④抽管顺序和方法。抽管顺序宜先上后下进行。抽管时,必须速度均匀,边抽边转,并与孔

道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抽管后,应及时检查孔道,并做好孔道的清理工作,以免孔道中有水

泥浆等从而增加以后穿筋的困难。

由于孔道灌浆的需要,每个构件在与孔道垂直的方向,应留设若干个灌浆孔和排气孔,孔距

一般不大于12m,孔径20mm。留设灌浆孔或排气孔时,可用木塞或铁皮管成孔。

(2)胶管抽芯法

胶管有五层或七层夹布胶管及供预应力混凝土专用的钢丝网胶皮管两种。间者质软,必须在

管内充气或充水后,才能使用。后者质硬,且有一定的弹性,预留孔道时与钢管一样使用,

所不同的是浇筑混凝土后不需转动。抽管时可利用其有一定弹性的特点,在拉力作用下断面

缩小,即可把管抽出。

胶管用钢管井字架固定,直线孔道每隔400~500mm一道,曲线孔道应适当加密。对于充

气或充水的胶管,在浇筑混凝土前,胶管中应充入压力为0.6~0.8MPa的压缩空气或压力水,

此时胶管直径可增大约3mm,当抽管时,放出压缩空气或压力水,胶管孔径缩水,与混凝

土脱开,随即抽出胶管,形成孔道。在没有充气或充水设备的单位或地区,也可在胶管中过

时满冷拔钢丝,对胶管进行处理,抽管时先抽出钢丝,然后抽出胶管,也能收到同样效果。

胶管抽芯留孔与钢管抽芯相比,它弹性好,便于弯曲,因此,它不仅可留设直线孔道,也能

留设曲线孔道。

图5.29胶管接头

1-胶管;2-白铁皮套管;3-钉子;4-厚1mm的钢管;5-硬木塞

用胶管留孔时,构件长度在20~30m以内可用整接头。对于充气或充水胶管,其接头处应

做好密封,防止漏气或漏水,接头形式如图5.29所示。胶管的抽管顺序,应先上后下,先

曲后直。

(3)预埋波纹管成孔

孔道留设除了上述两种方法以外,也可采用预埋波纹管方法成孔。波纹管直接埋设在构件中

而不再抽出。这种方法适用于曲线孔道的留设。

5.2.3.2预应力筋的张拉

预应力筋的张拉是预应力构件制作中的关键,而其中预应力筋的应力控制更是核心问题,必

须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规范》(GB50204-92)

中有关规定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1)预应力筋张拉的一般要求和规定

①对混凝土块体的要求预应力筋张拉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

求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以确保在张拉过程中,混凝土不至于

受压而破坏。

②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和张拉程序合理地选择张拉顺序和张拉程序,是施工中贯彻设计意

图。保证预应力构件质量的重要环节。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按设计的有关规定进行,如

设计无规定或受张拉设备限制时,则可分批、分阶段、对称地张拉,以免构件承受过大的偏

心压力。当构件同一截面有多根预应力筋须分批拉时,则应考虑混凝土弹性压缩对预应力筋

的有效预应力值的影响。所以,先一批张拉的预应力筋,其张拉力应加上由于后几批预应力

筋张拉时所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所造成的预应力损失值,使分批张拉完成后,每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基本相等。设分两批张拉,则第一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应为:

式中-第一批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con-设计控制应力,即第二批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钢筋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比值;

-第二批预应力筋张拉时,在已张拉预应力筋重心处产生的混凝土法向应力。

例如:24m预应力折线形屋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Ec=3.25104MPa;下弦净载面面

积An=45600mm2,下弦配置4l25预应力筋,单根预应力筋截面面积Ap=491mm2,钢筋

弹性模量Es=1.8105MPa;张拉控制应力应力筋的张拉力

,按设计规范计算得第一批预应损失为

,采用对角线对称分两批张拉,则第二批两根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

单根张拉力Ncon=209MPa。第一批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和张拉力计算

如下:

,单根预

从上计算可知:第一批与第二批张拉的预应力筋其张拉力相差22.8Kn。而当第四根预应力

筋张拉完毕后,其张拉力均为209kN。

对于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孔道为抽芯

成型时,对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大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应在两端张拉,对于长度不大

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当孔道为预埋波纹管时,对曲线预应力筋和长度

大于30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对于长度不大于30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

张拉。

当同一截面中有多根一端张拉的预应力筋时,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结构构件的两端。

当两端同时张拉一根预应力筋时,宜先在一端锚固后,再在另一端补足张拉力后进行锚固。

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与先张法施工工艺中的规定相同。

③张拉平卧重叠浇筑的构件时,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张拉,为了减少上下层构件之间的摩阻

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采用逐层加大张拉力的方法,但底层张拉力值;对碳素钢丝、钢绞

线和热处理钢筋,不宜比顶层张拉力大5%;对于冷拉;Ⅱ~Ⅳ级钢筋,不宜比顶层张拉力

大9%,但也不得大于预应力筋的最大超张拉力的规定。若构件之间隔离层的隔离效果较好

时(例如用塑料薄膜作隔离层或用砖作隔离层。当用砖作隔离层时,大部分砖在张拉预应力

筋时取出,仅有局部的支承点,构件之间基本上架空),也可自上而下采用同一张拉力值张

拉。

④预应力筋的张拉一般采用应力控制方法,但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预应力筋的实际伸

长值,宜在初应力约为10%时开始量测,但必须加工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并扣除混

凝土构件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如实际伸长值比计算伸长值大于10%或小于5%,应

暂停张拉,在采

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⑤预应力筋在锚固过程中,应检查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内缩量的数值不得大于表5.4

中的规定。

锚固阶段张拉端预应力筋的内缩量允许表5.4

锚具类别

支承式锚具(镦头锚具、带有螺丝端杆的锚具等)

锥塞式锚具

夹片式锚具

每块后加的锚具垫板

内缩量允许值(mm)

1

5

51

注:1、内缩量是指预应力筋锚固过程中,由于锚具零件之间和锚具与预应力筋之间的相对

移动和局部塑性变形造成的回缩量;

2、当设计对内缩量允许值有专门规定时,可按设计规定确定。

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完毕,需割去锚具外露出的预应力筋时,则留在锚具外的预应力筋长度

不得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当需长期外露时,应采用防止锈蚀的措施。

⑥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材(钢丝、钢绞线或钢筋)断裂或滑脱的数量,对后张法构件,严禁

超过结构同一截面预应力钢材总根数的3%,且一束钢丝只允许一根。

(2)预应力筋张拉应力的控制及其分析

预应力筋张拉应力的控制正确与否,直接影响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质量。下面进一步分析张

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的应力分布规律、平卧叠层生产构件各层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取值及预应

力筋伸长的计算。

①张拉阶段预应力筋的应力分布规律

预应力张拉阶段,存在着由于孔道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和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引

起的预应力损失(),两项预应力损失直接影响着预应力筋的应力分布。一端张拉时孔

道摩阻预应力损失是沿着构件长度方向自张拉端至固定端逐渐增大,使预应力筋中的有效预

应力值自张拉端至固定端逐渐减小。预应力筋锚固后,张拉端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引起的预

应力损失,因受孔道摩阻的影响,在张拉端最大,沿构件长度方向逐渐减小至零。由于上述

两项预应力损失的存在,预应力筋在张拉和锚固阶段,有效预应力在预应力筋中的分布有以

下三种情况(为了简化起见,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和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预应力损失对预应

力筋有效预应力的影响,可近似地认为是直线变化,并假定正反向摩阻相等,由此孔道正反

向摩阻所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的斜率相等,但符合相反):

a.第一种情况如图5.30(a)所示,其特点是: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预应力损失对预应力筋

的跨中应力没有影响,而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预应力损失影响长度L0小于预应力筋全长L

的一半。这种情况一般是在预应力筋比较长,孔道摩阻力(如曲线孔道)或锚具变形与钢筋

内缩预应力损失小时发生。由于预应力筋太长,势必造成固定端预应力损失太大,而使有效

预应力大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地提高固定端的有效预应力值,使预应力筋中建

立的有效预应力均匀些,宜采用两端张拉。

从图5.30中可以看出,张拉端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引的预应力损失为:

式中L0-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影响长度;

m-直接孔道摩阻损失的斜率(即单位长度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值)。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直线孔道摩阻预应力损失

式计算:

可按下列近似公

式中K-孔道局部偏差对摩阻的影响系数;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由公式(5.14)可得:

图5.30预应力筋张拉锚固阶段应力变化规律

ABC线一孔道摩阻应力损失变化斜线;DE线一锚具内缩应力损失变化斜线;m-孔道摩阻

应力损失的斜率(MPa/m);L-构件跨度;L0-锚具变形与钢筋回缩引起的应力损失影响长度;

-跨中由于锚具变形与钢筋回缩引起的应力损失;

固定端的有效预应力值

b、第二种情况如图5.30(b)所示,其特点是:预应力损失应力受应力损失的影响

而减小。从图5.30(b)中可知:跨中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下降

况下,预应力筋采用两端张拉。对提高跨中有效预应力不起作用。

。在这种情

C、第三种情况如图5.30(c)所示,其特点是端的预应力受到

应力损失(

)较小或

预应力损失的长度大于预应力的全长,固定

应力损失较大时发生。此时与第二种情况一

样,采用两端张拉对提高跨中有效预应力值也没有好处,应采取一端张拉,且由于预应力筋比较短,一端张拉对固定端的

应力损失影响也比较小。从图5.30(c)中可知:由于

)为:

应力损失对跨中预应力筋的有效应力平均减小值(

式中

-跨中预应力筋由于

应力损失引起的应力损失值;

a-张拉端的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值;

L-预应力筋全长;

Es-预应力筋的弹生模量。

以上三种预应力筋在张拉锚固后的预应力分布所受预应力损失的影响是:

第一种情况,跨中预应力损失仅有力损失是

与部分

,而不是与的叠加;第二种情况,跨中预应

的叠加。因此,

的叠加;第三种情况跨中预应力损失才是

第二、三两种应分布情况,即及时的英文短语 L0>时,一般可以采用一端张拉,对跨中预应力筋有效

应力损

应力的建立没有什么影响;只有当预应力筋较长时,则固定端有效应力的建立受

失较大,故宜采用两端张拉工艺。但为了保证一端张拉的质量,在施工中应注意预留孔道的质量和预应力筋制作质量,尤其是对焊钢筋接头毛刺应打光处理,尽可能减少

的影响;

当多根预应力筋张拉时,张拉端应交错布置在构件的两端,以保证构件应力的均匀性。

所以

某些单位通过大量的试验计算,测得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预应力损失影响长度L0的值如表

5.5,可供参考。

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损失影响长度L0值参考表表5.5

预应力筋

锚具

(mm)

碳素钢丝束

镦头锚具钢质锥形锚

6根钢筋束

JM12型

1

33

L0/L

(MPa)

1040

1040637.5

0.0015

0.002

0.0015

0.0020.0015

11.32

9.80

19.61

16.9823.76

0.54

0.47

0.93

0.811.13

0.47

0.41

0.82

0.710.99

0.42

0.36

0.73

0.630.88

x

L0(m)

L=21mmL=24mmL=27mm

a

0.003

冷拉Ⅲ级粗螺丝端杆锚

钢筋具

冷拉Ⅱ级粗螺丝端杆锚

钢筋具

22

450.5382.5

0.0015

0.003

0.00150.003

16.80

23.08

16.32

25.0517.21

0.80

1.10

0.78

1.190.84

0.70

0.96

0.68

1.040.74

0.62

0.85

0.60

0.930.66

注:碳素钢丝Es=2105MPa;冷拉钢筋Es=1.8105MPa

②平卧叠层制作构件预应力筋的张拉

后张法预应力屋架等构件,由于受到施工场地的限制,一般都在现场厂房跨内平卧重叠制作;

重叠层数视场地土质情况,一般为3~4层,平卧叠层构件预应力筋张拉时,由于层与层之

间存在着摩阻力,因此,在预应力筋张拉时,下层构件不能自由地完成混凝土弹性压缩,从

而产生了预应力筋的应力损失。平卧叠制各层构件时,由于上层构件重量不同,各层之间的

摩阻力大小不一,张拉过程中完成混凝土弹性压缩的程度也各有差异,因此各层预应力筋的

应力损失也是不同的,从而在施工中比较难以准确地控制各层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值。为了

弥补下层构件的应力损失,《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平卧重叠浇筑的构件,

预应力筋张拉,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为了减少上下层之间因摩阻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可逐

层加大张拉力。底层构件预应力筋的最大超张拉值应遵循规范有关规定。重叠生产构件层与

层之间的摩阻力的大小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层与层之间隔离层的材料与做法有很大影

响。由于逐层超张拉值难以确定,因此建议在成批构件张拉之前,可以通过测定各层构件混

凝土在张拉过程中的弹性压缩值,来推算由于层与层之间的摩阻力所引起的应力损失值,从

而得出平卧叠层构件自上而下逐层加大的张拉数据。这是一种综合性的测试,取得的数据可

在施工中使用。在张拉过程中,测定混凝土弹性压缩值的方法如下:

如图5.31所示

以屋架为例,在预应力筋张拉之前,在每层屋架两端各布置一个百分表,然后在张拉过程中,

测得各层百分表的读数,待自上而下全部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各层两端百分表读数之总和,

即为各层屋架下弦混凝土由于张拉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压缩值。测试方法的布置图如图5.31

所示。现以24m预应力屋架实测的混凝土弹性压值为例,说明逐层加大张拉力值的计算方

法和步骤。24m预应力屋架,下弦截面为200mm240mm,预留两个孔道,直径为48mm,

下弦混凝土净截面面积An=44400mm2,下弦长度23800mm,百分表装置在构件两端900mm

处,预应力筋配置2束165钢丝束,两端均用镦头锚具,Ap=2314=628mm2,Es=

2105MPa,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值a=1mm,设计控制应力取值为:

,混凝土强度等级C40,Ec=3.25104MPa,一端

张拉,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实测屋架下弦混凝土弹性压缩值,自上而下分

别为8.97,6.85,5.49和3.13mm,预应力筋自上而下逐层超张拉值计算如下:

混凝土预压应力为:

屋架下弦混凝土理论弹性压缩值为:

由于叠层阻力引起的第i层构件的预应力损失值

式中

L-构件混凝土的理论弹性压缩值;

Li-第i层实测混凝土的弹性压缩值;

L-构件长度(以百分表之间的长度计,本例为23800-1800=22000mm);

Es-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根据公式(5.18),即可分别计算出各层的超张拉值(以设计控制应力

率)。

con为系数的百分

对第一层屋架(顶层)L1=8.97mm,,超张拉百分率为:

由于第一层屋架实测值与理论混凝土弹性压缩值相接近,计算得超张拉值仅为0.46%,

可以认为第一层屋架在张拉过程中基本上完成混凝土的弹性压缩。故以下各层超张拉的计算

可以第一层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值8.97mm为基数进行计算。

对第二层屋架=0.68mm,超张拉百分率为:

同理,第三层超张拉百分率为2.5%con,第四层超张拉百分率为3%con。根据以上计

算,四层重叠制作屋架,自上而下逐层超张拉值分别为0%con、2%con、2.5%con

和3%con。第四层实际张拉控制应力值为0.7015701.02=1132MPa=0.72fptk<0.75fptk,

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按照以上原理,建议在预应力屋架四层叠浇制作情况

下,自上而下逐层超张拉值的取值,近似可取100%con、101%con、102%con和103%

con。在成批张拉前,可以据此张拉,然后校核一下,作适当调整后,指导施工。

(3)直线预应力筋张拉伸长的计算及其量测

①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的计算

当不考虑孔道摩阻影响时,直线预应力的张拉伸长值L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施工中实际采用的张拉控制力;

Es-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L-预应力筋长度。

当考虑孔道摩阻影响时,直线预应力筋当采用一端张拉时,其张拉阶段预应力分布曲线如图

5.32所示,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可按积分法计算。从图5.32可知,预应力筋张拉阶段应

力分布曲线方程为:,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L可按下式(图5.32)计算:

式中

值;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应力,取张拉端与固定端应力的平均值,即为跨中应力

Es-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L-预应力筋长度。

公式(5.19)和公式(5.20)的差别在于是否考虑孔道摩阻对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的影响。

对于直线预应力筋,当长度在24m以内、一端张拉时两公式计算相差不大,所以仍可采用

公式(5.19)计算预应力筋的张拉伸长值。

②预应力筋张拉伸长值的量测

预应力筋张拉伸长的量测应在建立初应力之后进行。量测时的实际伸长值Ls应为:

Ls=L1+L2-Lc

式中Ls-初应力作用下的推算伸长值的确定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用计算法确

定,即;第二种方法用图解法求解。以伸长值为横梁标,张拉力或张拉应力纵

L的变化线,如

坐标,将各级张拉力的实测伸长值标注在图上绘制成张拉力N和伸长值

图5.33所示。图中ABC线为以实测数据绘制的N-

L变化线,然后延长ABC线与横坐

0作用下的推算伸

标相交于O1点,按比例量出OO1线的长度,即为预应力筋在初应力

长值。此图解法以实测数据为依据,比计算方法准确。

图5.33图解法求推算伸值

[例]有一24m预应力屋架,混凝土强度等级C40,Ec=3.25104MPa,An=45770mm2,配置

2l32预应力筋,

=804mm2。理论0.85430=365.5MPa,每根预应力筋截面面积Ap

=804mm2。理论张拉伸长值为:

在初应力下弦在(

张拉至设计张拉控制应力

时,实测伸长值

L2=54mm,屋架

)的应力作用下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值Lc计算如下:

则预应力筋的实际量测伸长值Ls为:

Ls=L1+L2-Lc=4.9+54-7.8=51.1mm

与理论伸长值相比,故满足要求。

5.2.3.3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锚固张拉后,应进行孔道灌浆,其主要作用是保护预应力筋,防止其锈蚀,并使预

应力筋与结构混凝土形成整体。因此,孔道灌浆宜在预应力筋张拉锚固后尽早进行。

孔道灌浆用的砂浆,除应满足强度和粘结力要求外,应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干缩性、

泌水性。因此,孔道灌浆应采用标号不低于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的水泥浆;对空隙大

的孔道,可采用水泥砂浆灌浆,水泥浆及砂浆强度,均不应小于20MPa。水泥浆的水灰比

宜在0.4左右,搅拌后三小时泌水率宜控制在2%左右,最大不得超过3%,当需要增加孔

道灌浆的密实性时,水泥浆中可掺入对预应力筋无腐蚀作用的外加剂。

灌浆前混凝土孔道应用压力水冲刷,确保孔道混凝土湿润和洁净。孔道灌浆可采用电动灰浆

泵。水泥浆倒入灰浆泵时,必须过筛,以免水泥块或其他杂物进入泵体或孔道,影响灰浆泵

正常运动或堵塞孔道。在孔道灌浆过程中,灰浆泵内应始终保持有一定的灰浆量,以免空气

进入孔道而形成空腔。

灌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不得中断,并排气通顺,在灌满孔道并封闭排气孔后,宜再继续加

至0.5~0.6MPa,并稳定一定时间,再封闭灌浆孔,以确保孔道灌浆的密实性。对于用不加

外加剂的水泥浆灌浆时,必要时可掌握时机,可采用二次灌浆法。

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避免上层孔道灌浆,而把下层孔道堵塞。曲线孔道灌浆,宜由低点

压入水泥浆。至最高点排气孔中排出空气及溢出浓浆为止。为确保曲线孔道最高处或锚具端

部灌浆密实,宜在曲线孔道最高处设立泌水竖管,使水泥浆下沉,泌水上升到泌水管内排出,

并利用压入竖管内的水泥浆回流,以保证曲线孔道最高处和锚固区的灌浆密实。

5.2.4电热法施工

5.2.4.1电热法基本原理及其适用范围

电热法张拉顶应力筋是利用钢筋热胀冷缩的原理来实现的。电热张拉预应力筋时,为了达到

良好的电热效果和施工安全,常采用强电流、低电压通过钢筋。钢筋通电后,电能转化为热

能,使钢筋受热而产生纵向伸长,待预应力筋伸长值达到规定长度时,切断电流并立即锚固,

然后由于钢筋冷却收缩,从而达到建立预应力的方法,称为电热法。

电热法既适用于制作先张法构件,也适用于后张法构件。后张电热法张拉预应力筋时,钢筋

受热自由伸长,在电热阶段预应力筋中的应力值为零,电热法的应力控制是以电热伸长值来控制。计算电热钢筋伸长时,当设计控制应力

和预应力筋长度L确定以后,影响电热

伸长值计算准确性的参数主要是钢筋的弹性模量Es。为了保证质量,钢筋的弹性模量应事

先经试验确定。采用冷拉钢筋作预应力筋的结构,可采用电热张拉方法,但对严格要求不出

现裂缝的结构,不宜采用电热法张拉。采用波纹管或其他金属管作预留孔道的结构,不得采

用电热法张拉。

电热张拉法与机械张拉法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成本低;劳动强度低和电热过程对冷拉钢筋起电热时效作用,在曲线配筋构件中可以减小摩阻损失等优点。因此,

电热法成为预应力施工工艺中的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但是,电热法是以钢筋伸长值来控制

预应力值的,其张拉应力的控制不如机械张拉应力的控制不如机械张拉应力控制精确。因此,

为了确保电热法构件的生产质量,成批生产前应检查所建立的顶应力值,其偏差不应大于相

应阶段顶应力值的10%或小于5%,经校核检验后对理论电热伸长值作适当的调整,才能正

式批量生产。

5.2.4.2钢筋电热伸长值的计算

电热张拉预应力筋之前,必须根据设计要求和电热张拉工艺特点,计算确定电热张拉的控制

伸长值,作为电热张拉操作的控制预应力值的依据。电热法构件的设计方法一般与先张法构

件设计方法相同,即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值为

设计,其相应阶段预应力筋的有效预应力值为除了设计控制应力取

,而后张法构件

。先、后张预应力构件设计中,

值有差异外,根本区别在于先张法构件在顶应力筋预张以后,在

预压力作用下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对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值的建立有影响,而后张法构件

混凝土弹性压缩在张拉过程中完成,它对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值的建立无影响。因此,如果

构件设计按后张法构件设计机械张拉,由于受到张拉设备条件的限制,改用电热张拉工艺时,

则必须考虑构件的设计和电热张拉工艺的特点,分别计算确定电热伸长值。

(1)按电热法设计的构件钢筋伸长值的计算

构件按电热法设计,在设计中已经考虑了由于预应力筋而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对预应力筋

有效预应力值的影响,因此,在计算钢筋电热伸长时,只需考虑电长拉工艺特点。预应力筋

在电热张拉过程中,由于钢筋不直以及钢筋在高温和应力状下的塑性变形,将产生预应力损

失。因此,预应力筋电热伸长中按公式(5.22)计算。

式中

-按先张法选用的设计控制应力(MPa);

L-电热前钢筋的总长度(mm);

Es-电热后钢筋的弹性模量,由试验胡定或取用2105MPa;

30-由于钢筋不直和热塑变形而产生的附加预应力损失值。钢筋不直影响的应变值为

0.0001;钢筋热塑变形影响的应变值为0.00005。以上两项产生的电热附加应力损失值为:

(0.0001+0.00005)2105MPa=30MPa。

(2)按后张法设计的构件,改用电热张拉工艺的钢筋电热伸长计算

如上所述,后张法设计的构件电热张拉工艺的钢筋电热伸长值计算,既要考虑由于施工工艺

改变而设计中未加考虑的混凝土弹性压缩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又要考虑电热张

拉工艺特点产生的电热附加预应力损失,如锚具应力损失的增加,钢筋不直和热塑变形引起

的应力损失以主由于绝缘纸的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等。

按后张法设计的构件改用电热张拉工艺时,钢筋的电热伸长值(即电热钢筋自由伸长的总长

度)减去锚具变形、钢筋不直和热塑变形、混凝土弹性压缩变形和绝缘纸压缩变形等之后预

应力筋中所建立的有效预应力值,应该等于后张法设计的构件完成了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预应力损失

后预应力筋中的有效预应力值

(后张法设计时

),为此,设相当于钢筋电热伸长值时的钢筋应力为“虚应

力”,用

表示(注:钢筋电热张拉自由伸长时,钢筋中的应力值实际上为零,故假设其

应力为“虚应力”);又设电热钢筋在冷却过程中,由于锚具变形、钢筋不直和热塑变形、混

凝土弹性压缩变形和绝缘纸压缩变形等所引起的奕力损失值为

按公式(5.23)计算:

,则钢筋电热伸长值可

从公式(5.23)中可知:钢筋电热伸长值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建立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

的基本伸长;第二部分是由于电热张拉工艺特点产生的电热附加伸长值,它在电热

钢筋冷却过程中全部损失完毕。为了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便利,将公式(5.23)改写成公式

(5.24):

公式(5.23)中:

式中-后张法设计的构件所选用的设计控制应力(MPa);

-后张法设计在混凝土预压前产生的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即=+(MPa);

-顶应力筋的设计强度标准值(MPa);

-锚具变形与钢筋内缩应力损失值(MPa);

-孔道摩阻应力损失值(MPa);

Es-电热后钢筋的弹性模量(MPa);

L-电热前钢筋的总长度(MPa);

-电热后张工艺的附加伸长,其数值可根据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及实践经验确定。

按公式(5.24)计算的钢筋电热伸长值,因全面考虑了设计与施工的具体情况,从而确保了

后张法设计的构件不受改变张拉工艺的影响,而在施工中能够贯彻原设计的意图。按公式

(5.24)计算的钢筋电热伸长值,其相应的“虚应力”值,甚至可达(1.1~1.2)

电热钢筋冷却过程中逐步完成电热附加伸长

,但在

的变形,所以钢筋的实际有效预应力值仍

[返回本章头]--[返回本节头]--[下一页]--[上一页]

返回网页顶端

打印本页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22:54: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89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个人检查
下一篇:分形图
标签:先张法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