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情感交流的思考
[摘要]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但在目前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古诗教
学,方法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淡薄。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
体会到诗歌中的情感呢?本文从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意义及教法着手,从“生情”、
“抒情”、“悟情”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思考及阐述。
一、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并在附录
中列出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也新增了许多优秀诗词,这让广大语文教
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急于
求成,教学肓目性和随意性较大,步入以下几个误区:一是倾盆大雨式的背诵。
教师为了赶进度,不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天天要求背诵一首。二是
信口开河式的问答。教师没有精心备课,指导时随意提几个问题,草草了事。三
是填鸭注入式的串讲。为了节省时间,教师一讲到底,学生没有自主学习思考的
时间。四是囫囵吞枣式的翻译。教师仅把诗歌大意告诉学生就算完成任务。这些
方法仅仅满足于语义的疏通和诗句的积累,学生难以根本的体会诗歌最美的情
感。诗词是生命的歌,是美的化身,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
诗词的阅读与欣赏应当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跨入语义学与美
学的领域,用心灵去捕捉诗的意象和境界。然而,现今不少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
调了教学的定量化、技术化和精确化;教师仍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研
究标准答案上;依然要求学生采用“死抠字词——理解句意——总结思想”的老
三套做法,条分缕析、肢解原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千古佳句。这种教学形式
抑制了学生的创造需要,扼杀了学生思维的灵性和生命的活力,古诗词所蕴藏着
的美感被扫荡殆尽,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也深受影响。
二、学习古诗词的意义
首先,古诗具有简洁、抒情、篇幅短小而丰富的特点,学习要充分了解诗中
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去补充和领悟,这当中就发挥了学生的想象
力。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古诗教学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的空间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
学生在读古诗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想象根据诗意把大
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再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
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也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智力的
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有利于培养人文素养和审美功能。古典诗词另一个方面在与人文素养
的培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
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引发学
生思想情操上受到美的陶冶和升华。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
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下定论,而不能分析
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教学正好可以弥补这一点,因为古诗往往反映一种
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正所谓“诗以道
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
的审美经验,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1、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
鲁迅先生说过,“知人论事”,才能正确理解作品。每一首诗都是与作者的
思想、经历密不可分的,而作者的思想、经历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大背景、
大环境。古诗的时代背景距现代很远,对于现代的人们来说要做到细致、深入地
了解尚且不够,何况是不谙世事的小学生?教学中只简单地介绍作者无疑显得太
过苍白机械,而将作者写诗有关的背景内容以小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不仅能提
起学生兴趣,而且对学生理解诗歌有着极大的帮助。
如学习《七步诗》,只单纯地讲,以豆子、豆萁比喻曹植自己和曹丕,“煮
豆燃豆萁”象征手足相残,学生会充一本二本三本是什么意思 满不解,兄弟间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这样
一来,难免会一头雾水,影响整首诗的理解。而如果课前先讲一讲曹操父子三人
的故事:曹操在时,对曹植极为宠爱,几欲立为太子。而曹操死后,曹丕却当了
皇帝,他就要对付兄弟曹植,而对付他要事出有因,因此逼曹植在七步之内作首
诗,不然就杀了他。于是曹植就作出了这首诗。由此,学生就不难理解诗中的含
义,也不难体会到,这首《七步诗》浸透着曹植满腔的悲愤与无奈,是从内心喷
涌而出的不可抑制的质问和呐喊。
2、适时提示,“点”“面”结合,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
为了押韵、平仄的需要,古诗的词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甚至有时一味
按字词顺序根本无法讲通。而且古诗语言简练,以字作词,随着时代变迁许多词
意与现代汉语词汇迥然不同,这些都给学生理解古诗造成了困难,成为望诗生
“厌”的原因。教学中释词、顺句、连篇,循序渐进,才会渐入佳境,才能品其
妙处。
(1)释词。对于难以理解或查不到的意思的词,教师可以适当的点拨。如
《山行》一诗中,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中“寒山”一词的理解。“寒”是
“冷”,那“寒山”是什么意思?教学这个词时应引导学生从具体事物描写中去
感知:时值深秋、草木凋残、山石森森、秋风瑟瑟,冷不冷?所以,“寒山”指
“深秋时,草木枯黄的山”。
(2)顺句。词意通了,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练习顺句。在顺句时,除提醒
注意词序外,对一些初次接触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也要提出来讲,避免学生误入歧
途。如王昌龄《出塞》中“秦时明月汉时关”,按字面意思当为“秦朝时候的明
月,汉朝时候的边关”。但是众所周知,明月千古一轮,边关万年不变,“秦汉”
之说由何而来?若点明这是修辞手法中的“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
边关”,疑问则迎刃而解,学生也会恍然大悟。
(3)连篇。让学生用一段话,把诗句意思完整的说一下。但要注意的是,古
诗中常常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决不可停留表面,而应深入内里,究其实质。
例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的最后两句“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只按字面意思理解,学生很可能认为诗中“儿童”天真好客,诗句表现了诗人对
“儿童”的喜爱。而诗中要表达的,实际上是作者重踏故土,江山依旧、人事全
非的苍凉慨叹,笑中有泪。因此古诗教学中,重要的是把握内容,体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不能只抓住一两个词语不放,以偏概全,本末倒置。
3、读中感悟。
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体味
的基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精读。
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加以说明。
(1)初读
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
习,着重资料下载 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
这里用作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
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
——广陵,也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然后引
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对译,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
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诗人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
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这时,抓住送别的地点黄鹤楼这
一富有诗意的地方介绍时代背景(当时正值开元盛世,太平而又繁荣,李白正年
轻快意,孟浩然已诗名满天下),还可利用多媒体把黄鹤楼展示在屏幕上,黄鹤
楼飞檐重阁,雕梁画柱。辅以讲述,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传说中有仙人乘鹤于此
憩驾,也是两位诗人经常饮酒作诗,流连聚会之所,启发学生想象,风流的时代,
风流的诗人,风流的地点,送别像一首愉快而自由的畅想曲,学生初步感知这首
诗明快的意境。
(2)细读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鲜明的诗句,进一步学生引导
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
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起字草书 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
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烟花三月”是春意最
浓的时候,这样景美,人也美,情呢?读诗的最后两句有一细节,李白送别友人
的时间是很长的,从目送孤帆到消失在碧空,又到“唯见长江天际流”,正是李
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一往深情的表现。
(3)精读
古诗语文凝炼,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
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
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辙了,题目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
花三月”中“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中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
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
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
四、对古典诗词在教学中情感交流的一些思考
那么,如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加强学生情感的交流呢?以下几点我们可以
借鉴。
1、资源整合,在把握基点中生情。
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
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
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
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光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
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教师干部自传 柳,美酒表达
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
的模式,资源整合,主题凝聚,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笔者在教学《赠汪
伦》时,先播放名曲《送别》,然后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让
学生大致了解异同,“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送别”的主
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
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
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
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
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
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鸡吃什么下蛋多 失意时写的,而王
士祯仕途得意,当时任刑部尚书,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
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不仅拓展了
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学生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
一举多得的作用。
延伸同诗人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一可趣味科学 增加学生对不同语言风格的感受力;
二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该作者写作风格的把握。比如,学习课内经
典古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带动学生学习李白的其他作品《早发白帝城》、
《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习杜甫的《春望》,带动另一篇诗作《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利用班队课,晨会课开展古诗综合实践活动《探访诗仙
李白》、《走进诗圣杜甫》等,达到以趣生情的效果。
2、抓住“诗象”,在融情想象中悟情。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
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
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驱遗想象,引起联想,由此
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有一教师在
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有这样的一个教
学的片段:
师: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学生摇头。)
师:请同学们听录音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塔的
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生:我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
生:我看到了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拔起。
生:我看到了破落的村庄,瑟瑟的茅屋。
„„
上述案例成功的把“胡尘”两字化成了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
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试想,此情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同样,在
教学《示儿》时,可以抓住一个“悲”字,诗人为什么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
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联想,文字转化成了诗人死不瞑目,诗人老泪
纵横,诗人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诗溘然长逝,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着:
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的悲凉画面,对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
情要靠“象”去显,当平面的诗句通过学生的想象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
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时,学生才能投身其中,感诗人所感,想诗
人所想,悲诗人所悲,于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在“象”的召唤和引领
下,喷涌而起,一泻千里。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
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诗是通过意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感情的。意境就是
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的美,也即“诗情画意”
的美。所以诵读古诗词首先要“入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只有
“入境”,才能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才能理解古诗词美的内涵。如孟郊的《游
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此诗以母亲为游子缝衣的平常小事,热情歌颂母爱的伟大,结尾
以比喻作结,含蓄深刻。诗风清新自然,宛若民歌,意境优美。又如柳宗元的《江
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逼真地写
出老翁在孤舟江雪中垂钓的生动形象,曲折地反映作者在政治革新失败后表示不
屈而又孤独的心态,意境高远清丽。再如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
际流”、“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落城”、“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
露华浓”,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诗的意境或空旷,
凄凉,或散逸潇洒,或构思独特,空灵飞动,或幽静清愁,令读者如临其境,美
不可言。
3、重视朗读,在多元诵读中抒情。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
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
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且古
诗词“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
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重视朗读首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同时教师要
成为引领学生朗读的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让学生渐入佳境,读出层次:笔
者在教学陆游的《示儿》时,按照这样的教学流程进行朗读指导。首先,初读诗
文,介绍背景,了解诗人的“悲愁”心事。其次,精读诗文,了解遗憾,弄清诗
人的“悲怆”心境。再次,研读诗文,理解信念,感受诗人的“悲壮”心愿。在
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悲凉的朗读基调,精读诗文引领学生用深沉的语气表达出对
祖国前途的忧虑;研读诗文时引领学生用坚定的激情表现出诗人一生为多难的祖
国呐喊的爱国精神,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得到鼓舞。通过导语的铺陈也是引
领学生诵读诗文的一种好办法。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题临安邸》中“西湖歌舞
几时休?”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他感慨地说:
“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清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们
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
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
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声音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又说:“你们
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又说:
“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门的声音里充满了激
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
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着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感受着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总之,古典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内容的讲解,
也不能忽视古典诗词的审美及情感的交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兴趣,带领学
生迈入古诗的神圣殿堂,使学生领悟中华五千年灿烂的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范仲淹的故事 字的兴趣和热情。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情感是
人们不可忽视的一种需要,那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就从这做起吧!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17:34: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86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