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
[考点趋势剖析]
3年考情统计
题型示例
考点分析
2013—2015年新课标文
综卷没有直接考查这个
考点,其他试卷考查该
考查的频道很高,主要
考查高压、低压系统及
形成的天气,考查形式是选择题和综合题并
命题趋势
根据对近5年来对这个考点
考查的统计,该考点为必考
内容,以区域图、等压线为
背景,考查反气旋及其对天
气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的
影响,而气旋往往是以台风
(或飓风)为背景来考查
3年13考,分2015北京,9、10,8分
值56分2015天津,1、2,8分
2014北京,4、5,8分
2014四川,2,4分
2014海南,4,5,6分
2013北京,7,4分
2013安徽,34⑴,10分
2013天津,10、11,8分重,难度系数为0.7左
右
[考点分层透析]
【典型例题】(2015天津,1、2,8分)读2015年5月某日l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图1,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⑴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的地点是
.d
⑵此时最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的是
A.黄海沿岸B.台湾海峡C.海南岛周围海域D.菲
律宾附近海域
【图形解读】
【答案】⑴A⑵D
【解析】:图中显示了有多种天气系统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第1题,根据等压线来看,图中a、b、c和d附近有一个锋面气旋。一般来说,出现大风、
降温、雨雪天气的天气系统多为冷锋。冷锋的降水出现在锋后。根据图中符号判断a与b之间
有两个冷锋的黑三角标志,且a处在冷锋锋后,故a处此时出现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其它
三地位于冷锋锋前位置,天气晴朗。本题选A。
第2题,可能形成灾害性海浪的一般有海啸、台风或风暴潮。本题没有地震引起海啸的相
关信息,但从图中等压线来看,东南部菲律宾附近海域存在一个超强低压系统,风力强劲,有
可能出现灾害性海浪。本题选D。
【考点透析】气旋(低压)和反气旋(高压)及差异
项目气旋反气旋
气压状况低气压(中心气压低,四周气压高气压(中心气压高,四周气压低)
高)
水平气流与风
向(北半球)示
意图
水平气流与风
向(北半球)
逆时针向中
心辐合
水平气流与风
向(南半球)
顺时针向四周辐散
顺时针向中心辐
合
逆时针向四周辐散
垂直剖面图
过境前后气压
变化曲线
我国典型的天
气
夏秋之交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天
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方法突破】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
梯度力,再向右偏转45,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
东北风。
2.利用“左右手定则”巧定气旋、反气旋气流的运动
(1)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如图所示)
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移交书范本 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2)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如图所示)
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大拇指向下,比目鱼的营养价值 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考点规律揭秘]
锋面气旋的判读技巧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
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断
锋面气旋的形成如下图所示: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上面等压线图中AB和CD处。这是
因为冷、暖气团在低压槽AB、CD处相遇辐合上升,形成了锋面;而高压向外延伸的高压脊处,
由于气流辐散,不会形成锋面。
2.锋面附近风向的判读: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下图中的F、
G处为偏北风,E、H处为偏南风。
3.判读锋面性质及移动:上图中F、G点都在锋面的北侧,风从北方吹来,来自高纬度地
区,而E、H正好相反,故F、G处气温比南面的E、H处气温低,确定F、G侧为冷气团,E、H
侧为暖气团。根据图中E、F、G、H各点的风向及冷暖气团的性质,可确定AB为冷锋,CD为
暖锋;而且还可确定,锋面应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4.判读天气特点:由上图中可知,气旋的前方为CD暖锋控制,故在锋前G处等地出现宽
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着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AB冷锋控制,故在锋后F处等地出
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E和H之间为暖气团控制,为晴朗天气。由于气流从四面
八方流入气旋中心,中心气流被迫上升而凝云致雨,所以气旋过境时,云量增多,常出现阴雨
天气,即气旋雨。一般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气旋和锋面两天气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锋面
气旋后,将辐合成更强烈的上升气流,天气变化将更为剧烈,往往会产生云、雨甚至造成暴雨、
雷雨冬天的英语单词 、大风天气。
【温馨提示】(1)在水平气压场中,锋面一般形成于低压中心(气旋)周围,而不会形成于
高压中心(反气旋)周围,是因为低压中心周围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冷、暖气团可以在低压槽线
处长时间停留相遇,形成锋面。反气旋在地面不能形成锋面,是因为反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
针(或顺时针)辐散,冷暖气团不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
(2)一般来说,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形成暖锋,西侧的低压
槽处形成冷锋,只不过南北半球冷锋和暖锋移动方向相反而已。
5.锋面气旋图的绘制
以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图的绘制为例,了解会锋面气旋绘制的方法,能更好掌握锋面气旋
的判读。
(1)绘制等压线。绘制的方法是极值法,即先找出最低气压值(如图1中996hPa)各点,并
用平滑的曲线将其连接起来,然后找出最高气压值(如图1中1004hPa)各点,也用平滑的曲
线将其连接起来,最后绘制余下各点。绘好的等压线如图2所示。
(2)绘制锋面。低压槽中各等压线上弯曲最大的各点的连线叫做槽线。锋面多形成于
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如图3中的AB和CD处。锋面位置确定后,再根据锋面都随气流呈
逆时针方向移动的特点,确定向偏南方向运动的AB为冷锋,向偏北方向运动的CD为暖锋,
并绘制相应的符号,如图4。
【示例】(2015贵阳摸底考试)下图是某地区气压及相关天气系统分布情况。读图,
完成⑴~⑵题。
⑴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甲处云系比丁处窄且厚B.甲处云系比丁处宽且厚
C.甲处比丙处气温高且气压低D.即将出现阴雨天气的是丙处
⑵如果图示天气系统向正东方向移动,48小时后北京市的气压升高到1020百帕,则这段
时间内北京市风向和风速分别发生的变化是
A.由东北变为西南,变快B.由西北变为东南,变慢
C.由西北变为东北,变快D.由东南变为西北,变慢
【图形解读】
【答案】⑴A⑵C
【解析】试题分析:
第(1)题.读图,图中甲处位于锋面气旋冷锋锋后,云层窄且厚。丁处是暖锋锋前,云层
宽且薄,A对,B错。甲处是冷气团,丙处是暖气团,甲处气温低,气压高,C错。暖锋降水
在锋前,丙处降水已经结束,D错。
第(2)题.图示北京位于高压脊附近,此时吹西北风,A、D错。48小时后,天气系手抄报开学了 统东
移,高压中心气流是顺时针方向辐散,所以不可能变成东南风,B错。可能高压脊移动到北京
东面,北京吹东北风,因等压线变密集,所以风速变快,C对。
考点:常见天气系统及变化特征。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
[3年高考真题]
(2015北京,9、10,8分)下图为2015年3月9日-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
读图,回答1~2题。
1.“帕姆”
A.生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洋面B.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C.移动路径受控于西北漂流D.自东向西穿过日界线
2.该气旋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滥测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
(2014四川,2,4分)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
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3题。
3.发射时,发射场及其周围地区可能处于()
A.冷锋过境时B.暖锋过境时C.低压控制下D.高压控
制下
(2014北京,4、5,8分)下图示意北半球夏季4个气旋
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4~5题。
4.气旋
A.①给南亚地区带来大风暴雨天气
B.②自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
C.③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D.④生成于太平洋
热带洋面
5.影响气旋④移动路径的主要是
A.东南信风B.副热带高压C.极地东风D.北赤道暖流
(2014海南地理,4、5,6分)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
此完成6~7题。
6.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B.纬度较低C.距海较远D.植被较好
7.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tpo是什么意思 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8.(2013北京文综,7,4分)下列图中图(a)为某日08
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b)显示④地24小
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判断,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
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
(2013天津卷,10、11,8分)2009年4月14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强风暴潮。
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
图5,回答9~10题。
4月14日20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9.据图5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
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10.在渤海沿岸,能有效抵御风暴潮的措施是
A.完善预警系统B.围海造田
C.修筑沿海堤坝D.建防护林
10.(2013安徽文综,34⑴,10分)图为2001年4月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虚线
范围内为图示天气系统引发的某种气象灾害实时分布图。此前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表土解冻,地表干燥。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⑴描述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特点。
[创新预测试题]
一、选择题
(2015四川内江三模)10月5日,一高压系统由北向南经过内江市区气压变化如下图,读图
回答1~2题。
1.在该天气系统过境内江市区的过程中,下列时刻风速最小的是
A.5日5时B.5日10时C.5日16时D.5日22时
2.在5日2时,内江市区最可能的风向是
A.西南风B.东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2015绵阳一模)下图中ab为北半球一低压槽线,其中a或b为低压中心,且槽线ab向甲方向移
动。读图回答3~4题。
3.ab槽线经过时,当地天气状况最可能出现
A.阴雨、气温降低B.阴雨、气温升高
C.晴朗、气温降低D.晴朗,气温升高
4.此时,乙地吹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
(2015山东潍坊重点中学联考)下图中A、B两虚线为某地某一低压系统的两条槽线,
读图完成5~6题。
5.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气温将会明显下降的是()
A.①B.②C.③D.④
6.图中天气系统的气流运动正确的是()
A.高空气流水平辐散B.近地面气流逆时针旋转
C.中心气流旋转下沉D.③地吹西南风
(2015山东滨州3月模拟)下图a为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
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图示区域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沿甲乙线出现冷锋B.沿甲乙线出现暖锋
C.沿丙丁线出现冷锋D.沿丙丁线出现暖锋
8.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有可能是()
A.天气转晴,气压升高B.连续阴雨,气温升高
C.风和日丽,湿度降低D.狂风暴雨,气温降低
(2015河北邢台4月质检)图1示意某月世界局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情况(单位:百帕),
读图,完成9~11题。
9.下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甲、乙之间气压变化的
10.图1中四地
A.甲地为西北风且风力最大B.乙地气压偏低,阴雨绵绵
C.丙地最易出现阴雨天气D.丁地出现阴天、大风等天气
11.图3为图1中某地此时期的气温曲线图,则该地最有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二、综合题
12.(2015江苏南通高三调研一)下图为亚洲局部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此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状况为、。
判断依据有:、等。
(2)当影响广州的天气系统趋于北上时为季。
若该天气系统在此地徘徊时间偏长,我国南、北方可能分别会出现什么气象灾
害?、。
请针对其中一个地区的气象灾害提出应对的措施。
13.【2015普陀区一模36~40】读下列2014年4月某日我国的地面天气图(单位:hPa),
回答问题。
⑴说出图中以多云和阴雨天气为主的城市。
⑵图中AB天气系统48小时后进入山东境内,说明未来48小时前后石家庄市的天气变化
过程。
⑶比较图中甲、乙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⑷说出图中D天气系统强烈发展后一般的移动方向以及对所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
⑸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D天气系统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
考点经典试题训练参考答案:
[3年高考真题]
1.B2.D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图示“帕姆”生成于西南太平洋洋面;其移动路径受西北风的影响;自西向东
穿过日界线;而该气旋位于南半球,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故选B。
第2题、台风的多发季节为夏秋季节;赤潮主要是人为原因引起的,且主要发生海水流动
较小环境中,气旋不利于赤潮的形成;该灾情可以用RS监测,而GPS只提供精准位置;而
在瓦努阿图风力最大,距气旋中心附近最近,所以危害最大。故选D。
考点:热带气旋
【名师点睛】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面上的气旋性环流,由水蒸气冷却凝
结时放出的潜热发展出现暖心结构。在北半球是逆时针转向并幅合,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转向幅
合。几乎所有的热带气旋都是在赤道南北30纬度以内的范围内生成。热带气旋主要在夏季后
期生成,因为海水温度在这个时候最高,北太平洋西部全年皆有热带气旋,但活动以二月最少,
八月至九月处最多;北大西洋及北太平洋东部主要集中在六月至十一月;南半球的热带气旋在
十月底开始,至来年五月结束,当中以二月中至三月初为高峰。
3.D
【解析】月球探测器发射时,四川的西昌处于冬季,可能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有利于探测
器的发射;若是冷锋或暖锋过境或受低压控制,有可能是雨雪、大风天气,不利于探测器的发射。
4.D5.B
【解析】第4题,气旋①位于西经60的副热带海区,正向西北方向移动,因此主要影响北
美洲东岸地区。气旋②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且越来越接近高纬度,因此其向东北方向
移动。气旋③也是向东移动。气旋④位于太平洋海域。第5题,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热带气
旋(台风)相互影响,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台风生成和走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6.B7.B
【解析】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所处纬度较低,冬夏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的季节变化较小,因而气温年较差较小。第7题,5~8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的气压带、风带
也随之北移,此时段甲地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因而降水目标责任书范本 稀少。
8.A
【解析】根据图(a)看出:锋面位于低压槽处,则其等压线沿锋线高压凸出,可以判断
该冷锋过境时的风向,风向应该是指向低压中心并且向右偏(我国北半球)应是偏西风,故锋
面通过④地时应刮偏西风;根据图(b)中风向为西风时的时间为12点之前。
9.10.C
【解析】第9题,当时受风暴潮最严重区首先应是迎风区,从图中等压线可以得出甲风力
虽大但是偏北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故排除A;乙、丙、丁为东南风,其中乙为迎风区,丙丁
均为背风区,故选B。第10题,预报系统不能抵御风暴潮,排除A;围海造田可轻易排除;由
于渤海沿岸人口集中、经济发达,渤海沿岸为粉沙淤泥质海岸,风暴潮主要危害方式是引起的
海水对沿岸侵蚀等,故有效措施抵御海水对沿岸的影响,有效措施应为工程措施,故选C选项。
10.【答案】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
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解析】描述等压线的分布特征应从气压中心的分布、数值的递变规律、等压线的疏密关
系上角度分别说明。从图中可以看出西南和东南部都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
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创新预测试题]
1.B2.D
【解析】
第1题,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风速最小出现的时间应是高压中心控制时,结合图示即可
确定结论。
第2题,5月2日时,高压中心在内江北侧,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影响,
市区最可能为东北风。
3.A4.D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推断,ab槽线为暖锋与地面的交线,a地为低压中心,ab槽线经过时,
即为暖锋过境,气温升高,天气最有可能为阴雨天。第4题,因为ab为北半球一低压槽线,气压由a向b
逐渐升高,且等压线凸向b,根据风向的判断,可知乙处风向应为东南风。
5.D6.A
【解析】第5题,结合南半球锋面气旋特点知,A、B两条槽线附近分别形成冷锋和暖锋,
④地将要受冷锋控制,气温将会明显下降。第6题,气旋高空为高压,气流水平辐散;南半球
气旋,近地面气流呈顺时针旋转,中心气流旋转上升;③地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摩擦力影响,吹东南风。
7.D8.B
【解析】第7题,结合图示区域气压分布知,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为北半球低压槽,槽
线沿西北—东南向延伸,结合气流运动方向和气流性质可形成暖锋。第8题,结合上题分析,
乙地位于暖锋前方,在暖锋过境时会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暖锋过后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
气转好。
9.C10.C11.D
【解析】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气压为1040百帕,乙气压值为1030百帕,从甲到乙
气压值逐渐递减,但不是均匀递减,靠近乙地等压线密集,递减幅度大。第10题,图中甲地
为西北风,但其附近等压线比乙地稀疏,因此风力并不是最大;乙地气压高于丙、丁;丙地位
于锋面附近且在冷气团一侧,因此易形成阴雨天气;丁地位于暖气团一侧,为晴朗天气。第
11题,图中准静止锋在云贵高原附近,应为准昆明静止锋,出现在冬季。图3所示该地最低
气温在0℃以上,最高气温在17℃左右,且30天内变化幅度很小,说明该地可能受单一暖气
团控制,因此可能是丁地。
12.【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为高压控制,等压线稀疏,据
此推断天气特征。第(2)题,此时广州受准静止锋控制,当其北上时说明“副高”实力不断
增强,为春季。若其长期在此地徘徊,在其影响下南方会产出洪涝灾害,北方因夏季风较弱则
产生干旱。据此针对性提出防灾措施。
12.【答案】(1)晴朗微风(风力小)普遍受高压控制等压线稀疏
(2)春南方洪涝北方干旱
南方洪涝:及时预报;疏浚河道;加固河堤;修缮排水设施。(或北方干旱:及时预报;
合理配水用水;改种耐旱作物;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3、【解析】
(1)读图,根据气压值判断锋面气旋的位置,根据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
判断扬州、长沙可能以阴雨天气为主。哈尔滨、石家庄是晴朗天气。
(2)AB天气系统是冷锋系统,48小时内,在锋面到来之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
晴朗。锋面过境时,有大风、降温、阴雨天气。锋面过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读图,甲地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大、风力大。乙地等压线稀疏,说明水
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所以甲地大于乙地。
(4)图中D天气系统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后形成热带风暴或台风,一般的移动方向是
向西或西北方向。台风经过,导致影响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5)北半球的气旋在水平方向上市逆时针幅合,气流指向低压中心区域效率提升 。垂直方向上气
旋中心是上升气流。
13.【答案】
⑴扬州、长沙
⑵到来之前,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过境时,有大风,降温,阴雨天气;过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⑶甲地大于乙地;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
⑷向西或西北方向;台风导致狂风、暴雨天气。
⑸作图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读图完成下列15-16题。
15.图中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
①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②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③沿岸洋流的影响④受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下列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雨水补给为主
B.6、7月份水量最小,甚至断流
C.落差大,水能丰富
D.流速慢,含沙量小
15.C16.B
【解析】
试题分析:
15.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为南美洲西部沿海,结合地形与气压带分布规律分析,图示区位于东
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①对、④错。不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②错。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
所以干燥,③对。所以C对。A、B、D错。
16.结合前面分析,图中河流所在地区降水少,应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A错。6、7月份南半球是冬季,气
温较低,冰雪融水量少,所以河流水量最小,甚至断流,B对。河流虽然落差大,但是水量小,水能不丰富,
C错。图中地势陡,河流流速快,D错。
图中几种环流形式不正确的是()
18、A【解析】
:该试题考查热力环流以及几种演变题型。A考查热力环流,近地面
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冷却的低点空气收缩下沉,所以A处正好相
反,因此错误。B、C、D分别是对山谷风、海陆风和热岛效应的考查,
B处白天山坡上的空气比谷地同高度自由大气增温强烈,气温较高、
气压较低,风从山谷沿山坡向上吹,形成谷风。谷地的上空较冷空
气,由于补偿作用而下沉,构成一个热力环流。C为夜晚,陆地降温
速度比海上快,因此陆地上空气流下沉,海洋上空气流上升,形成
如图环流。D图“城市热岛”气温较郊区高,形成如图环流.
下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dB.a>c>d>bC.b>d>c>aD.c>b>a>d
【答案】B
【题目分析】
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稀疏大致相同,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若比例尺相同,等高线
稀疏大致相同,比较等高距的大小,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名师点睛】坡度大小的判断
(1)在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相对
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
①若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A>D>B。
②若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
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③若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列表示台风“麦德姆”的天气系统正确的是
24.台风肾虚原因 “麦德姆”登陆期间,福州市气象台观测:7月23日17:00—23:30,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
东南风。该时段台风中心行进方向是
A.由南向北B.由西南向东北C.由东南向西北D.由东向西
23、A24、C
【解析】
23.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在北半球的气旋,气流方向是逆时针方向辐合。读图,“麦德姆”的天
气系统正确的是A图,A对。图B是南半球的气旋,B错。图C、D是高压中心,反气旋,C、D错。
24.根据上题中的台风中心气流运动图,在气旋的北部盛行东北风,东部盛行东南风。“麦德姆”登陆期
间,该市风向由东北风转为东南风,说明该市先是位于台风中心的北侧,后位于台风中心的东侧。因此,
该时段台风中心行进方向是由东南向西北,C对。
读下图“中国某海滨地区不同时间旗帜主要飘动方向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日内主要风向的变化,则
A.甲为夜晚,吹陆风B.乙为夜晚,吹海风
C.甲为白天,吹海风D.乙为白天,吹陆风
2.若旗帜飘动方向反映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的变化,则引起盛行风向变化的主要成因是
A.天气系统不同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人类活动变化D.气压带、风带移动
1.A2.B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而还有为高压,吹海风;夜晚,
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而海洋为低压,吹陆风;根据图中旗帜的飘向,判断甲——陆风(晚上),乙——海
风(白天)。故选A。
2、考查季风环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一年中风向随季节变化,选B。
【考点定位】大气受热过程
【名师点睛】本题组都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入手考查学生,但是必须注意海陆风和季风的差异,海陆风——
以24小时为周期,范围有局限性,在沿海地区,属于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的一种特例;而
季风——以一年为周期,范围大,属于大气环流(全球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的一种。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6.若图中M表示高空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近地面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A.②吹向④
B.④吹向⑤C.⑤吹向④D.④吹向②
7.若该大陆是亚欧大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④两地的气候不同,植被相同B.②④两地的气候相同,植被不同
C.②④两地的气候相同,植被相同D.②④两地的气候不同,植被不同
6.D7.B
【解析】
试题分析:
6.③为内陆地区,1月为北半球冬季,内陆地区降温快气温低于沿海的②④,A错;③为内陆地区,
7月为北半球夏季,内陆地区升温快气温低于沿海的②④,B错;③为内陆地区,1月为北半球冬
季,内陆地区降温快气温低于沿海的②④,③为内陆地区,7月为北半球夏季,内陆地区升温快气
温低于沿海的②④,③地气温日较差大于沿海的②④,C错D对。
7.同一地区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从图中可以看出④地气压高于⑤地,风从④吹向⑤,B对C错;
②地位于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①吹向②,A错;④地位于大陆东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②位于大陆西岸,受三圈环流影响,空气不会相互流动,D错。
(20分)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世界局部地区某月等压线分布图。
材料二: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其主产区在亚洲,而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亚洲、美国和欧洲
(1)图中反映的是什么季节气压分布状况,简述图中A风形成的原因及对该地的影响。(6
分)
(2)简述B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成因。(4分)
(3)如果欧洲发达国家将轮胎生产转移到C地区,你认为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6分)
(4)此季节非洲好望角一带航海条件为一年中较好时期,请分析原因。(4分)
1)夏季(南半球)。(2分)成因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季风。
(4分)给大陆北部带来丰富的降水。(2分)
(2)特点:终年高温多雨。(2分)成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2分)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
(3)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劳动力廉价而丰富;土地价格低廉;交通发达。(6分,答对3点得
(4)此时,好望角一带受副高控制,风浪小;(2分)处在一年的干季,天晴雾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读图,图示大陆是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受低压中心控制,说明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夏季,由于气
压带风带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季风,即形成的图中A风。给大陆北部带
来丰富的降水。
(2)读图,B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纬度低,位于热带。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受东澳大利亚暖流
的影响,增温增湿,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3)读图,C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盛产天然橡胶。发达国家将轮胎生产转移到C地区,目的是接近
原料产地。C地区属于东南亚,人口众多,劳动力廉价而丰富,消费市场广。C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土地价
格低廉,海运便利,便于产品输出。
(4)此时,南半球是夏季,好望角一带受副高控制,海上风浪小。正值一年的干季,降水少,天晴雾少,
利于航行。所以说是较好时期。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可能是
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
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
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
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
3.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
A.伏旱B.泥石流C.台风D.洪涝
2.B
3.C
【解析】
试题分析: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是副高北移,其辐射的偏南气流
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在副高的推动下,我国锋面雨带不断南北移动。当副高势力较强时,锋
面雨带迅速北移,易出现北涝南旱。如果副高势力较弱,锋面雨带滞留在南方迟迟不能北进,则会出现南
涝北旱。
3、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副高恰好控制江淮控制江淮地区,而此时我国锋面雨带推移到
东北地区,而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此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台风。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副高对我国东部气候的影响。
2015年第9号台风“灿鸿”于7月11日下午16时40分在浙江省舟山市朱家尖镇沿海登陆,下图天气系
统与之有关的是
.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北半球的台风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读图,图A是顺时针方向辐合,A错。
图B是逆时针方向辐合,B对。图C、D是锋面雨,不是台风系统,C、D错。
【考点定位】常见天气系统及特征。
【名师点睛】台风,亦称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海面上的热带气旋。在
气象学上,按世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称
为台风或飓风,飓风的名称使用在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而北太平洋西部(赤道以北,国际日期线以西,
东经100度以东)使用的近义字是台风,在每年的夏秋季节,我国毗邻的西北太平洋上会生成不少名为台
风的猛烈风暴,有的消散于洋上,有的则登上陆地,带来狂风暴雨。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8:42: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825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