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溶液知识点复习
一、特殊离子鉴别:
二、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条件:生成物: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反应物:有酸酸必溶,无酸碱盐溶由于初中常见的酸是可溶性的,因此:
三、
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复分解反应
1、概念: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特点:首尾交换,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四、盐的化学性质
1.盐(可溶)+金属1→金属2+新盐(金属1比金属2活泼,K、Ca、Na除外)反应类型:置换
反应
2.盐+酸→新
盐+新酸(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3.盐+碱→新盐+新碱(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4.盐+盐→两种新盐(反应物需都可溶,且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
五、
酸、碱、盐的溶解性
1、酸:大多数都可溶(除硅酸H
2
SiO
3
不溶)
2、碱:只有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钙可溶于水,其余均为沉淀
3、盐:钾盐、钠盐、硝酸盐、铵盐都可溶;
硫酸盐除BaSO
4
难溶,Ag
2
SO
4
、CaSO
4
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AgCl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其余都难溶。
注:BaSO
4
、
、
AgCl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六、
检验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检验溶液中存在CO
3
的方法:检讨书1000字关于犯错
⑴加入稀HCl,若有无色气泡产生,则有存在CO
3
⑵加入石灰水或Ba(OH)
2
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有存在CO
3
⑶加入CaCl
2
或Ca(NO
3
)
2
溶液,若液体变浑浊,则有存在CO
3
2-
2-
2-
2-
七、
碳及碳的化合物、两种碱的相互转化
碳及碳的化合物、两种碱的相互转化:
八、
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1、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2、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这两个反应可用检验NaOH是否变质
3、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与酸的反应;
HCl+NaHCO
3
___________
H
2
O+NaCl+CO
2
↑
碳酸根离子的鉴别:
九、
精盐提纯
精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得到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实验步骤:溶解、猫咪图片大全可爱头像 过滤、蒸发
实验仪器
十、
常见的盐
十一、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
改变溶液PH值的方法:
①酸性溶液:加水,溶液PH值不断增大,接近于7;
加碱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增大,最终PH值大于7
②碱性溶液:加水,溶液PH值不断减小,接近于7;
加酸性溶液,溶液PH值不断减小,最终PH值小于7
⑸pH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注意:A:用PH试纸测得的PH值只能为正整数,不能为小数及零。
B:用PH试纸测PH值时,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若先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会影响结果:使酸性溶液的PH
值增大;使碱性溶液的PH值减小;中性溶液的PH值不变。
⑹酸雨: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因为溶有CO
2
);pH<5.6的雨水为酸雨
十二、
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酸碱性与酸碱度关系:
溶液酸碱性
酸性
中性
碱性
十三、PH
pH值
<7
=7
﹥7
石蕊
变红色
紫色
变蓝色
酚酞
无色
无色
变红色
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值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PH=7溶液呈中性例如:H
2O
NaCl溶液Na
2
SO
4
溶液
PH<7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例如:酸溶液
PH>7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例如:碱溶液
注意: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
碱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
十四、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
pH值的范围
PH值的范围:0----14
在酸性溶液中,酸性越强,PH值越小,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
在碱性溶液中,碱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越大
十五、
中和反应
1、酸与碱的反应碱+酸→盐+水中和反应HCl+NaOH
_____
NaCl+H
2
O2HCl+Ca(OH)
2
Na
2
SO
4
+2H
2O
_____
CaCl
2
+2H
2O
H
2
SO经期吃什么最好
4+2NaOH
_____
2、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注意:反应物只能是酸与碱
3、实质:OH+H==H
2O
4、盐:能解离出金属离子(或NH
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5、中和和反应的应用: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例如:如果土壤显酸性,则加熟石灰中和;如果土壤显碱性则加碳酸水中和
(2)处理工厂的废水。例如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
(3)用于医药。例如:用胃舒平(含氢氧化铝)来医治胃酸(盐酸)过多;当我们不小心被黄蜂刺了(呈碱性)
可以用食醋涂在皮肤上;被蚊虫叮咬(分泌出蚁酸)涂上些含有碱性物质(如氨水、肥酎金夺爵 皂)的药水。
+
-
+
十六、
几种离子的检验方法
十七、
酸碱指示剂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酸碱指示剂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本身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石蕊溶液
紫色
变为红色
变为蓝色
酚酞溶液
无色
无色
变为红色
十八、
酸、碱、盐的水溶液导电性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了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1.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
2
SO
4
)、硝酸(HNO
3)
2.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可爱女生图片 水(NH
3
H
2
O)
3.盐是由金属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十九、
碱的化学性质
碱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离解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
)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2)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
二十、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用途
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溶解放热)易潮解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俗名
制法
用途
烧碱、火碱、苛性钠(具有强腐蚀性)
Ca(OH)
2
+Na
2
CO
3
==CaCO
3
↓+2NaOH
①氢氧化钠固体作干燥剂
②化工原料:制肥皂、造纸
③去除油污:炉具清洁剂中含氢氧化钠
熟石灰、消石灰
CaO+H
2
O==Ca(OH)
2
①工业:制漂白粉
②农业:改良酸性土壤、配波尔多液③
建筑:
注意:
①氢氧化钠的潮解属于物理变化。
②氢氧化钠密封保存的原因: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而潮解,同时又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反应而变质。
③氢氧化钠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会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因为它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
酸钠。
④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⑤CaO、Ca(OH)
2
、CaCO
3
的俗名及相互转化关系:
CaO:生石灰Ca(OH)
2
:熟石灰、消石灰CaCO
3
:石灰石、大理石
二十一、
三种离子的检验
三种离子的检验
Cl
-
SO
4
2-
CO
3
2-
试剂
AgNO
3
及HNO
3
①Ba(NO
3
)
2
及HNO
3
②HNO
3
及BaCl
2
HCl及石灰水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
现象
有无色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二十二、
酸的化学性质
酸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质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酸→盐+氢气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3)金属氧化物+酸→盐+水
二十三、
浓盐酸、浓硫酸的比较
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颜色、状态
浓盐酸
“纯净”:无色液体
浓硫酸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
3+
)
气味
特性
(敞口置于空气中,瓶口有白雾)
①金属除锈
用途
②制造药物
③人体胃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腐蚀性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③生产化肥、精炼石油
有刺激性气味
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
无
吸水性脱水性
注意:①浓盐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氯化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氢气体。
②浓硫酸密封保存的原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
③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溶液质量减少,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④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不变,溶剂、溶液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⑤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
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
⑥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先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
溶液。
⑦稀盐酸不具有挥发性;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
二十四、
酸碱指示剂
1、概念:指能与酸或缅英 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2、常用的指示剂: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3、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溶液的反应
石蕊溶液
紫色
变为红色
酚酞溶液
无色
无色
本身
酸溶液
碱溶液
变为蓝色
变为红色
二十五、
酸与碱的通性
1、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色。
(2)酸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3)酸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酸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酸
2、碱的通性
(1)碱溶液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蓝,并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
(2)碱能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4)某些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的盐和新的碱
二十六、
酸、碱、盐的特性
1、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2、浓硝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有强氧化性。
3、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大量的热。有强氧化性。
4、氢氧化钙———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5、氢氧化钠———白色固体、易潮解,溶水时放大量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6、硫酸铜———白色粉末、溶于水后得蓝色溶液(从该溶液中析出的蓝色晶体为五水合硫酸铜CuSO
4
.5H
2
O)。
7、碳酸钠———白色粉末,水溶液为碱性溶液(从溶液中析出的白色晶体为碳酸钠晶体Na
2
CO
3
.10H
2
O)
8、氨水(NH
3
.H
2
O)———属于碱的溶液
二十七、
溶液的酸碱性与酸碱度的测定
1、指示剂———溶液的酸碱性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
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
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pH=7溶液为中性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
越强)
二十八、
氧化物、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氧化物、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
H
2
SO
4
=2H
+
+SO
4
2-
NaOH=Na
+
+OH
-
Al
2
(SO
4
)
3
=2Al
3+
+3SO
4
2-
二十九、
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三十、
粗盐提纯方法
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可以通过过滤的方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粗盐
提纯时,把粗盐溶解在水里,经过过滤,把泥沙等杂质从食盐水中除去,然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食盐晶体。
粗盐提纯中需要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量筒、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酒精灯、蒸发皿。
三十一、
盐的复分解反应
定义: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如NaOH+HCl==NaCl+H
2
O。
发生的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反应,周记评语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水或气体生成
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
三十二、
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盐与金属反应生成另一种金属和另一种盐;如Zn+CuSO
4
==ZnSO
4
+Cu。
盐和酸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酸;如:BaCl
2
+H
2
SO
4
==BaSO
4
↓+2HCl。
盐和碱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如:CuSO
4
+2NaOH==Cu(OH)
2
↓+Na2SO
4
。
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如:NaCl+AgNO
3
==AgCl↓+NaNO
3
。
三十三、
生活中常见的盐
(1)氯化钠(NaCl):①俗名:食盐。②存在: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海水、盐湖、盐井、盐矿中。③用途:
a、调味品,b、配制生理盐水,c、工业原料,d、工业上用来做原料制取碳酸钠、氢氧化钠、氯气、盐酸等,e、
农业上用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等。
(2)碳酸钠(Na
2
CO
2
):俗名:纯碱、苏打;用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
(3)碳酸氢钠(NaHCO
3
):俗名:小苏打;用途:在食品工业上用作食品添加剂,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
种药剂。
(4)碳酸钙(CaCO
3
):它是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及补钙剂。
三十四、
气体的干燥剂
浓硫酸、固体烧碱、碱石灰、无水氯化钙可用作气体干燥剂,由于它们的性质不同,被干燥的气体也不同。
三十五、
氢氧化钙的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水溶液俗称石灰水。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
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与酸发生中和反应;d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用途:用于建筑业,制取氢氧化钠,漂白粉,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和石硫合剂
三十六、
氢氧化钠的性质及用途:
①物理性质: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极易溶于水,并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
②俗名:烧碱、火碱、苛性钠。
③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c与酸发生中和反应;d与某些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④用途:化工原料,应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工业,生活中可用于去油污,固体可用作干燥剂。
三十七、
常见碱的化学式
常见的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等。
三十八、硫酸的性质及用途:
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c、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d、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e、与BaCl
2
发生复分解反应。
用途: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和金属除锈等。
三十九、
盐酸的性质及用途:
化学性质:a。与酸碱指示剂作用;b。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c。与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反应;d。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e。与AgNO3发生复分解反应。
用途: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四十、
常见的酸:在生活中和实验中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
2
SO
4
)、硝酸(HNO
3
)、醋酸(CH
3
COOH)等。
四十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
1、公式:
2、在饱和溶液中: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用固体配制:
①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②仪器:天平、药匙、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①步骤:计算、量取、稀释
②仪器:量筒、滴管、烧杯、玻璃棒
四十二、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四要素:①条件:一定温度②标准:100g溶剂③状态:达到饱和④质量:单位:克
(2)溶解度的含义:
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
在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
或在20℃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
(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②温度
a。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
b。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c。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
(4)溶解度曲线
(1)t3℃时A的溶解度为80g
(2)P点的的含义在该温度时,A和C的溶解度相同
(3)N点为t3℃时A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加入A物质,降温,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1℃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B>A
(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获取晶体。
(6)从A溶解度是80g。
(7)t2℃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1℃
会析出晶体的有A和B无晶体析出的有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小到大依次为A
(8)除去A中的泥沙用过滤法;分离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结晶法
2、气体的溶解度
(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2)影响因素:①气体的性质②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
③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
3、混合物的分离
(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难溶物
(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
结晶的两种方法
a。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
b。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
四十三、
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
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Fe2(SO4)3为黄色
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
d、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白泰迪 如:碘酒——碘的酒精溶液)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1)概念: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
(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
注:①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②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
(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①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
②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
③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
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
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
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
四十四、
溶液组成
(1)溶液的组成:溶质和溶剂。
(2)浓溶液、稀溶液: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所含的溶质多为浓溶液,所含的溶质少为稀溶液。溶液
的“浓、稀”只是溶液组成的一种粗略表示方法。溶液的“浓word删除页眉 、稀”与饱和不饱和无关,即浓溶液不
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溶液体积与溶液质量的关系:溶液质量=溶液体积溶液密度。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5:50: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81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