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方法
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论原则,采用文献调查法
(又称文献计量法)、比较
研究法和理论分析法,对调查情况进行描述和统计,对问题及建议部分进行解释。研究设计如下:
1•资料来源和样本
笔者于2005年12月8日和10日利用互联网文献检索工具,分两次进行了调查
资料的收集工作。第一次是通过《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社科类)》,使
用高级检索方式,在“关键词”中查询“高等教育”或“大学”或“学院”,均为模糊匹配,获得
1259条;然后选择其中2000
〜2004年度的博士学位论实习经历怎么写 文,浏览并下载其包含有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章
节,主要是“前言”或“引言”或“序”,得到
45篇。第二
次是通过《万方数据库:全国学位论文数据库》,选择检索范围为“全部”,年限为2000〜2004年,在“关
键词”选项中查询“高等教育”或“东吴大帝 大学”或“学院”,均为模糊匹配,获得1582条;然后进行二次检索,
在“授予学位”选项中查询“博士”,得到
逐条浏览并下载其包含有研究思路或研究方法的章节,
119条,
主要是“前言”或“引言”或“序”。
前后两次调查共计得到164篇,扣除其中重复的26篇,实际得到138篇。在此基础上,笔者对凡未明确注明
“研究方法”或“研究设计”等的论文予以剔除,最终得到调查样本
00篇。
1
2•资料整理的方法
首先要解决的是整理资料的框架问题,也即对研究方法的认识问题。笔者在此采用了袁方[7]
和陈向明等学者对研究方法的界定,把研究方法看作是由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方法与技术三个层
面有机联系的整体。陈向明认为,“’研究方法’是从事研究的计划、策略、手段、工具、步骤以及
过程的总和,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程
序和准则的集合。对‘研究方法’进行探讨可以包括方法的特点、理论基础、操作程序、具体手段、作
用范围等方面。一般说来,’研究方法’可以从三个层面进行探讨:①方法论,即指导研究的思想体
系,其中包括基本的理论假定、原则、研究逻辑和思路等;②研究方法或方式,即贯穿于研究全过程的
程序与操作方式;③具体的技术和技巧,即在研究的某一阶段使用的具体工具、手段和技巧等。”[8]
同时,陈向明明确指出,自己
对质的研究方法进行讨论时,对这三个方面均有涉及。在这三个层面中,方法论同一定的哲学观点和学
科理论相连,也可进一步分为哲学方法论、学科方法论等层次。研究方式表明研究的主要手段与步骤,
它包括研究设计和研究法;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
案,
不同的研究方式;各门学科常用的研究法可能有所不同,
不同的研究类型和设计方案决定了
社会研究中的主要研究法有统
计调查研究、实地研究、实验研究和间接研究;在教育研究中,主要指经验总结法、实验法、观察法、
调查法、理论研究法、历史法和比较法等。本调查对研究方式部分不统计其中的研究设计,主要统计其
中的研究法。具体方法与技术主要包括资料收集方法、资料分析方法和其他技术手段或工具。研究方
法的这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的,
一般来说,
而一定的研究方式又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
方法论观点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
具体方法和技术。
其次,在记录下各篇论文的标题、学科、专业和所属院校等信息后,分篇、分层、分
条地摘录、整理汇集出其中的研究方法信息。
最后,需要说明补充说明两点:①关于研究方法论层次整理的说明。在所调查的
10
0篇论文中,有52篇包含了研究方法论。但是,每位作者在表述自己所持有的研究方法论时,并非是
按照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等方面进行逐一介绍的,而是采用了相对于这些概念来说更为
综合的概念,
诸如研究范式、研究视角或者学科方法论
或者定性或定量抑或两者结合等方式来阐述各自的方法论立场的;为此,笔者根据各位
作者的表述以及这些表述某些方面的同质性,把其分为哲学层面方法论、学科层面方法
每篇的表述归为I条,共计52条。
由于各篇研究者陈述
论和原则层面方法论等三个层面予以归类整理统计;
②
的研究法多数在
者在统计时首先把每种研究法出现
关于研究法层次整理的说明。
1种以上,所以笔
1次计为1频次,然后把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研究法归
为一类并计算其出现的频次,再次把仅出现1次的照单摘录,因此研究法出现的总频次大于研究论文
的篇次;最后把9篇不宜归类的研究方式予以单列。
3•资料分析的技术与手段
采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手段杏仁的功效 来分析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1.从方法论层面看,研究方法论丰富多彩,存在着结构性差异
结果见表I。由表1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研究方法论丰富多彩。在总计52条研究方法论的
表述中,除去重复表述的
11条,还有41
条。这与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发展
显然更加丰富和具体。
学科层面方法论、原则层
初期的单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相比,
②研究方法论分布存在结构性差异。
在三个层面的研究方法论中,
面方法论和哲学层面方法论分别占到总数的50.0%、40.4%、9.6%。
表1研究方法论的分布一览表
类型
哲学层面
分布及频次
坚持辨证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2条);坚持辨证与历史
频率
9.6%
方法论
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论,同时以组织理论为指导或者同时采用社会学分析中集体主义的研
究范式(2条);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唯物主义和交往理论为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坚持
实践与理论、具体与抽象、表与里、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共计有5条/频次。
①哲学反思范式;依照历史的、比较的、政策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等多元的研究范式;围
绕人的本质、大学课程的本质这一范式;历史学的理解一解释范式;系统思想、反思一建构
研究范式。
②组织文化的视角;政治学、社会学和高等教育哲学的视角;社会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
角;科学学和高等教育学的视角;知识制度的视角;生成研究、互动研究、整合研究和行动
研究的视角;哲学的视角;制度的视角;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行政学的视角;组织
的视角;女性主义的视角;人文主义的视角。
③应用了协同论、系统论、耗散结构理论、管理学、组织学、高等教育学等学科理论和观点;
系统论、中介论、模式论以及逻辑与历史辨证统一。
学科层面
方法论
④跨学科研究或多学科的角度(2条);以解释为研究立场;首先是“用心
观”,其次是借鉴文化研究方法;遵循比较研究方法论的一般程式与要求;以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历史研究的态度和方法为指导。
合计26条/频次。
50.0%
原则层面以定性研究为主(3条);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或理论分析与定
方法论
量研究相结合(5条);质的研究(3条);实证研究(4条);
比较研究与历史研究、文献调查与实际调查、定性分析与定量研
究等三个统一;文献分析与实践求证相结合;实证分析方法和规
范分析方法的有机结合;坚持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宏观与
微观、多学科研究方法、文献与实证研究等的结合;既是理论研
40.4%
究,又是实证研究;坚持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历史分析与现实分析、国内研究与比较
研究、教育、管理、行政等学科理论与法学学科理论等四方面相结合,均以后者为主的
方法论原则。合计21条/频次。
合计52条/频次
注:表内文字凡以“;”隔开者为1种类型方法论,其后凡未标注数量者均为
2.从研究法层面看,常规研究法魅力犹存,新的研究方法急剧增加。
在调查中,有94篇论文说明了各自的研究法。其结果分为如下两类:
(1)85篇论文中的研究法(见表2)。
(2)9篇论文中的研究法。对于9篇不宜分类的论文的研究法摘录如下:①比较法、
多学科研究的角度、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②以系统论为指导,运用比较研究、
协同学役使原理、非线性系统理论研究方法对我国高等教育转型发展中的内、外部系统协调发展的机
理、模型、评价开展相关研究;③采取了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④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合,理论思考与案例分析、定性与定量、国际比较与国内历史分析相结合,多视角、
多层次的研究方法;⑤在研究方式上,以参与实践和较长时间的观察为主,辅以深度访谈、实地考察和
文献研究等,在方法上,采取定性与定量、一般统计与典型个案分析、现象比较与理论分析等相结合的
方法;⑥主
要采取座谈会和个别访问方式,本研究更多采用方差分析和逻辑回归模型的方法,
调查
100%
1条。
主要采用网络问卷形式;⑦将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服务领域;⑧定性与定量、
质量与数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并结合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进
行研究;⑨通过文献调研以及问卷、访谈等,收集数据和调查案例,并对数据进行质的研究和量的分
析。
通过以上资料牺牲的爱 ,可以归纳出两点结论:
第一,常规研究法魅力不减,仍占主导地位。在表2统计的85篇论文中,居于前4位的研究法依
次是比较法、文献法、历史法、调查法,分别约占到总频次的
18.2%、1
6.5%、15.1%、10.5%,四项合计约占到使用总频次的60.3%。这还不包括9篇单列研究方式中
包含的常规研究法。
第二,新的研究法种类急剧增加,研究法出现多样化。在表2统计的85篇论文中,
涉及的研究法种类多达46种。除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研究法之外,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例如文化
分析的方法、组织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叙事研究、生态学方法等。
表285篇论文中的研究法一览表
名称
比较法(含比较分析、比较研究、
频次
52
名称
观察法(含观察研究、实地观察、
频次
4
历史与比较分析法等)
文献法(含文献法、文献研究法、
47
历史文献法等)
历史法(含历史研究法、历史分析)
43
参与性观察)
测量法(含内隐联结测验)4
跨学科研究4
调查法(含调查分析法、社会调查法、冋
卷调查、文献与实地调查法、访谈调查
等)
案例法(含案例研究、案例分析、案例实
证研究、个案分析、个案法)
理论分析法(含理论推理和理论归
14
纳)
访谈法(含专家访谈、个别访谈)
实证研究法(含实证分析法)
统计分析法
历史逻辑分析法(含历史和逻辑相
5
统一的方法)
问卷法
系统分析方法
30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3
多学科研究法(含多学科的理论与
20
方法)
结构功能法(含结构分析法、功能
3
分析法)
文化分析方法
政策分析法(含政策文本分析)
专家咨询
3
10
7
7
2
2
2
概算法或简化法(含劳动简化法)2
4
4
文本分析(含典型文本分析法)
日常语义分析法(含概念分析法)
2
2
制序分析法、组织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世界体系分析法、静态分析和动
态分析、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等相结合的方法、产业集群创导实施模式法、模糊评判法、
基本的逻辑分析方法、辨证逻辑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叙事研究、取自计量经济学和教育统计学的一些
计算方法、知识论与技术论及心理学等学科的方法、生态学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座谈法、“理想形
态”方法、头脑风暴法、规范研究的方法、理论建构、反思—建构的研究方法。
注:该表涉及46种研究法,共计出现285频次。另外,本表内对研究法的整理本着忠实于各作
者原文的表达思路,但并不代表本研究者认同其分类。
3•从具体方法与技术层面看,该层次还未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在所调查的100篇论文中,有6篇论文表述了所采用的“具体方法与技术”内容,
仅占到调查总数的6%。具体情况如下:统计分析(含统计处理、数理统计)4频次,理论分析、观
察、深度访谈、比较分析、访谈、社会调查、相关文献、案例分析、文献追溯、数学模型、算法应用、
科学计量、网络计量、模型分析、表格图形等各出现I频次。共计19频次,涉及16种具体方法或技
术。这说明该层次还未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4•从对研究方法结构的认识和使用情况看,对研究方法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研究法层
面,而对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关注不够
笔者在上述分层调查归类的基础上,把各论文中包含的研究方法层次作了进一步的
归类统计。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得出以下三点:①目前人们对研究方法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研究法的
层面。包含有研究法层次的有
4种类型,合计有94篇;包含研究方法
论层次也有4种类型,共计52篇;包含有具体方法与技术层面的有2种类型,仅有6篇,分别占到调
查总数的94%、52%、6%。②近半数的研究者持单一层次的研究方法观,其中46%的研究者把研
究方法等同于研究法。
仅占到所调查总数的1%。
表3研究方法结构分布一览表
③认为研究方法有3个层次有1篇,
种类
仅含研究方法论层次
含研究方法论和研究法层次
含研究方法论和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
含研究方法论、研究法和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
仅含研究法层次
含研究法和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
合计
篇次
3
45
3
1
46
2
100
比例
3%
45%
3%
1%
46%
2%
100%
5.从研究者的学科专业分布情况看,研究高等教育问题以教育学科中高等教育学专
业为主
表4研究者的学科专业分布一览表
学科
专业
高等教育学
篇次
75
2
1
2
外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比较教育学
1
2
3
基础心理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技术经济与管理
工学
法学
8
3
1
1
建筑历史与理论
民商法学
由表4可以看出,在这100篇参与高等教育问题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分别隶属于教育学、管
理学、工学和法学等四个学科门类。其中,属于教育学学科的有87篇次,占到调查总数的87%;属于
后三个学科门类总计有13篇次,占到总数的13%。另外,在这四个学科门类中共计包含了12个专
业。其中,高等教育学专业有75篇次,占到
总数的75%:其次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有8篇次;其他专业则分别只有1〜3篇次可见,研究高等
教育问题是以教育学科中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为主的。
三、讨论
1•成绩
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层面,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哲学方法论所占比例下降,取
而代之的是对研究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学科层面方法论和规则层面方法论等,这表明高等教育研究的
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趋向。笔者认为,这一结果是对我国当前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论现状的真实反映,
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基础。后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多元价值观是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和哲学基础,高等
教育研究者学习和借鉴其他学科
理论和方法是其产生的直接根源。这是一种好的倾向,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意味着人们对研
究方法论认识的深入,也表征或预示着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的繁荣。因为,虽然研究必须要以一定的理
论和方法论为指导,但并不意味着方法论必须统一。方法论与一定的哲学观点和学科理论相连,不同
的学科、不同的理论学派可以有不同的方法论,即使是同一方法论也可以有不同的层次。
在研究法层面,虽然常规研究法魅力不减,但新的研究法种类急剧增加,研究法出现
多样化。常规研究法仍占主导地位的情况说明,研究方法具有相对稳定性,也可能这些方法就是比较适
合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对于研究法多元化的趋向,笔者认为,新的研究法的使用对于拓展高等教育
研究视角、繁荣高等教育理论无疑都具有积极作用。
2.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的研究方法取得了上述成绩,
如下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从总体上看,对研究方法认识和使用中的以偏概全现象突出。研究方法是关于科学活动中的认识
方田园诗词 法和活动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人文世界获得科学知识的程序或过程。选择和恰当使用研究
方法是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有效性的保证。然而,从上述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研究者对什
么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否有层次、有哪些层次及各层次之间的黄鹤楼景区 关系、什么样的方法才真正算得上是
一种独立的研究法、如何规范地使用各种研究法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知之甚少。也就是说,研究者基本上
没有树立起研究方法是有一定思想基础、研究法和具体方法与技术相配套的整体意识,因而导致在认
识和使用研究方法过程中以偏概全现象突出。例如,有论文作者把研究方法论当作研究法,如把研究视
角当作研究法,把跨学科研究、多学科研究当作研究法,把定性研究或定量研究当研究法等;更多的问
题是把研究法等同于研究方法的全部,同时忽视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这种认识状况难以保证研究过
程中研究方法的使用质量,进而难以保证研究过程的质量,研究结论自然就会大打折扣
(2)不少研究者的方法论意识不强及其表述不规范问题突出。一般而言,研究方法论
作为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是科学研究特别是系统性研究的基本出发点。然
但是也存在着
而,在上述调查结果中发现,尽管从纵向层次看研究方法论出现了多元化倾向;但是不少研究者的方法
论意识不强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只有
52%的研究者述及了自己的研究
方法论,而且其表述也存在着不够全面、准确和规范的地方。研究方法论意识不强和认识不清楚及表述
不规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方法论意识不强、认识不清楚是原因,表述不规范是结果。例如,一方
面,很少有研究者能够从研究的基部假设、
规则等方面对自己主张的方法论做全面阐述;
逻辑、原则、
另一方面,不少研究者对自身的研究方法
论表述不准确、不规范,如有人把“围绕人的本质、大学课程的本质这一范式”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论
等。
(3)
在着诸多不规范之处。从表
不少研究者对研究法的界定存
2和9篇单列论文的研
究法可以看出,有些研究法能否算作独立的研究法值得商榷。笔者把它分作两类情况举例分析如下:①
把研究方法论当作研究法显然不妥当。例如,实证研究法能否划归研究法?笔者认同多数人的观点,实
证研究属于研究中的方法论,它指导着研究者研究法的选择,但本身并不是研究法,与实证研究方法
论相应研究法有调查法、
实验法等[8]。另
外,“跨学科研究法”、“多学科研究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规范研究的方法”、“将现代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高等教育服务领域”等均难以算作研究
法,似应属于研究方法论层次。②把研究具体方法与技术当作研究法同样也不妥当。例如,专家咨
询、座谈法等应属调查法中的具体收集资料的方式,概算法或简化法应属于统计分析中的具体计算方
法,
文献检索应属于文献法中的具体收集资料过
程中的一个步骤,等等,这些均不能算作独立的研究法。这些说明这些研究者对研究法的界定存在着诸
多混乱和不规范之处
另外,还存在着忽视研究方法结构中的具体方法与技术层次的问题,
然要落实到具体的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的方法和手段上,
接影响结论的可信度。
3•启示
任何研究方法必
对这一层次的说明不足,会直
弓I发上述问题的原因诚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有两点:
(1)我国高等教育理论界对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不够。截至
互联网等渠道仅能查询到一部国内学者以高等教育研究方法
2005年底,笔者曾通过
(方法论行风建设 )命名的专著[9],但
由其内容观之,该著作基本上仍属于一部介绍教育研究方法的著作。这其中缘故可能如
有学者所说:“人们往往将高等教育研究仅仅视作一种应用研究,
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也长期被归结为对普通教育研究方法的研究。
没有自己独立的理论,
在这种观念的
影响下,尽管20世纪后期,教育学家和教育家们开始反思并自觉探索普通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
但对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则很少涉足,
只有为数不多的学者在
关心高等教育学科的性质、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基本范畴、思维特征和理论结构等作为
一个独立学科必须解决的问题。
究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学科的发展。”
[10]
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曾于2006年9
华东师范大
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等教育理论研
(2)我国高等教育学科规训对研究方法重视不够。
月对我国较早获得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等四院校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博士
生培养方案进行调查后发现:
在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上,仅有华中科技大
学教科院有“教育哲学”选修课程,北京大学教育学院设有“教育研究方法论专题”课,其他两所院
校均没有设置相关研究方法方面的课程。
与我国的情况不同,美国几乎所有的高校在高等教育专业博士生培养过程中都十分重视研究方法或
专门技术的训练,并通过有关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等方式来达到这个目的。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
立大学无论是对未来从事研究和学术性工作的高等教育专业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还是主要从事高等教
育管理实践工作的教育学博士学位学位获得者(即我国所说的专业学位获得者),都对其基本研究技能提
出了多变量统计学、定性方法、研究设计等课程在内的不少于12学分的要求,而且对高级研究技能或
实习还提
出了不少于9学分的要求。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的高级研究技能是指
“除基础技能外不
少于9学分,通常是同一研究领域的研究技能”,对教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则要求实习,“实习或以实
践为基础的课程,根据先前经验进行”
08-12-04|
添加评论
[11]。
0
poet⑵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
,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
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1)文后参考文献不编序号,仅在文末按其重要程度或参考的先后顺序排列
(2)文后参考文献不注页码.
(3)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及次序与注释基本相同•如:
【参考文献】:
[1]慕亚平:《当代国际法原理》,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2]李红云:《人道主义干涉的发展与联合国》,载于《北大国际法与比较法评论》第
[3]程晓霞:《国际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李勇:《15万篇免费论文网》,
参考文献的格式:
⑴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及《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规定,
采用顺序编码制,在引文教师师德表现自我评价 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以
www」/13/4/20071231/3430
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序号置于方括号内。一种文献在同一文中反复引用者,用同一序号标
示,需要表明引文出处的,可在序号后加圆括号著名页码或章、节、篇名,采用小于正文的字号编排。
(2)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项目要齐全,其排列顺序以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为准;参考文
献列表时应以“参考文献:”
(左顶格)或“[参考文献]”(居中)作为标识;序号左顶格,
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示;每一条目的最后均以实心点结束。
(3)
献载体代码》规定,
以单字母方式标识:
(4)
在正文内的引文后以“(
关于参考文献中的起始页码,请
P+起止页码)”标注。
参考文献类型及文献类型,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
;
期刊文章
(
J)学位论文
(
D);报告
(
R);标准
(S)专利(P)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冲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陈送.五四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文选[C].北京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1992年.
[4]白永秀,刘敢,任保平•西安金融、人才、技术三大要素市场培育与发展研究
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经济研究中心
,199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5]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
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瞿秋白•现代文明的问题与社会主义[A]•罗荣渠•从西化到现代化[C]•
京大学出版社,1990•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茶的诗词 ,出版日期(版次)•
[7]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R]•西
原文献题
北京:北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3:15:5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799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