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研究(第十辑)
“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释论
———《文心雕龙》文体与意制之统体性批评方法
陶礼天∗
【内容提要】 《文心雕龙明诗》认为“宋初文咏,体有因革”,指出其时“庄老
告退,而山水方滋”,对这一批评,诠释者多有歧义。本文认为这句话应从“文体”
和“意制”的统体性(主要体现为体用合一的特点)层面去理解,体现出《文心雕
龙》兼顾文体规范与意制特点的一种文体批评方法。“文体”与“意制”可以互训互
证,进而成为互涵互摄的统体性的批评原则,其间的统体性不可剥离,这正是六朝特
别是刘勰《文心雕龙》所运恭祝新春 用的文体批评方法的特点和要义之所在。这种批评方法的
运用,既突出地体现在其“原、释、选、敷”的“论文叙笔”二十篇文体论之中,
也渗透和贯穿于《文心雕龙》全书的批评之中。因此,“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这
句话的具体诠释,实际上关乎如何更好地把握六朝诗歌发展的史实,关乎如何更好地
把握和研究《文心雕龙》文体批评方法等重要问题。
【关键词】 文体 意制 统体性 体用合一 批评方智障的表现 法
一 引言:关于“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诠释问题的提出
刘勰在《文心雕龙明伤情鉴定流程 诗》中,有名的成语 论刘宋之初的诗坛总体特征时说:“宋初文咏,体有因革,
∗ 陶礼天,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094
“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释论
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
①
这是非常著名的批评,学术界对此研究颇多,歧义的诠释也很
多,概括说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偏向于认为这是指刘宋初期的诗歌,主要是五言诗,在
其描写的内容上,表现为庄老思想和说理的成份退却或者说已大为减弱,而为描写山水、追
求“形似”的特点所取代;二是主要认为“庄老”就是玄言诗这种诗体的代名词,乃是指
“玄言”诗为“山水”诗所取代,多数注家持此观点。当然“玄言”诗、“山水”诗与后来
“玄言诗”和“山水诗”的概念并非同时产生,也不能完全等同,东京铁塔电影 对此本文暂置之不论。
当然,后一种观点实际也包容了第一种观点的具体内涵,因为从表现内容如题材等方
面来说,玄言诗就是以表现“庄老”思想内容为其主要特征的,所谓玄言诗其劣者,“平
典似《道德论》”,而山水诗当然要描写自然山水等内容。然而,这两种观点仍然有别。
因为对于前一种观点,似乎与刘宋乃至其后山水诗仍然具有庄老思想不符,于是令人有所
质疑,导致有关引申讨论缠夹不清;对于后一种观点,紧扣“体有因革”这一批评的出发
点进行解析,诠释简明扼要,可谓明快,但还是让人感到有未尽刘勰原意之憾。具体的诠
释,仅就文句表面意义上说,就存在这样几个问题:首先“体有因革”的“体”的含义
是什么?其次,刘勰对玄言诗和山水诗的批评态度和批评方法究竟如何?再次,“庄老告
退,而山水方滋”两句是分指还是合指?如前面说的第一种观点的诠释,侧重在合指的意
义上,即山水诗中“庄老思想”或庄老玄理的表述和议论已为追求形似的山水描写所取大国术
代;而第二种观点的诠释,侧重在分指的意义上,即“庄老告退”是指玄言诗的写作风气
的消歇,而“山水方滋”是指山水诗的写作风气的兴起。同时,我们要限定一个基本前提
来论述,即刘勰讲“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主要是针对“诗”之“体”来说的,是以
“宋初文咏,体有因革”为前提的,“文咏”之“文”,这里主要指的是“诗”。
之所以产生上述质疑,我认为主要是诠释者没有自觉地意识到或者有意无意间剥离了
刘勰《文心雕龙》文体批评上贯彻的“文体”与“意制”的统体性原则。这里所说的
“统体”,就是总体、统摄、统一的意思,是汉语中固有的成词,意义明确,《辞源》等字
典、辞典录为词条,有专门解释。关于“文体”和“意制”内涵的简要解释,下文论述。
二 从“以玄观山水”到“山水以形媚道”之创作思维的转变
北齐邢邵《萧仁祖集序》曾云:“萧仁祖之文,可谓雕章间出。昔潘、陆齐轨,不袭
①
本文引用《文心雕龙》的原文,均据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下文仅于文中
注明篇名。
095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3:3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7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