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

更新时间:2023-04-14 02:17:35 阅读: 评论:0


2023年4月14日发(作者:格林函数)

高二地理知识点教程

直到高二,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增强,获取知识一方面从教师那里接受,但

这种接受也应该有别于以前的被动接受,它是在经过自己思考、理解的基础上

接受。另一方面通过自学主动获取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高

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希望2020年清明节 对你有所帮助!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

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关保

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

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

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

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

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

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银行行长是什么级别 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

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

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

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

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

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

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

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

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

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

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

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

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

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

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

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

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关于山水的诗句 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

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

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

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

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1990年属马是什么命 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

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2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

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23、根据市场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

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2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

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2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

(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

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26、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

然非常稳定。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地位在逐渐下降。

27、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

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山区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

坡陡的地区。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29、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国家进行;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

形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30、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是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

等少数农畜产品。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出口资本和技术。

3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

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

3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保密的反义词 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

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

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3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

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产生环境问

题。

3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因

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3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

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

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3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

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3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

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

全球这个整体。

38、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

到“零”排放。

39、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

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40、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为零(表示人

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41、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

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目前,我国人口

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

育龄妇女(15岁~49岁)人数之比。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

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3、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

点,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44、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

迁入和迁出)。

45、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前者是指一个地区在相对

稳定条件下资源环境所承载或容纳的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强调自然环境承

载能力,后者强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合理容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

46、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

时间限制,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运移动。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出地还

是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47、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重要标准: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空间位移、居住

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48、在对人口统计图判读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计

算的方法。特别是等边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

完全错误的判读数据。

49、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

到7%。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面临

的重大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

1.影响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和教育程度影响到人口的死亡率和出生率,进

而影响到人口的增长模式。此外,政策、社会福利、自然灾害等也会影响到人

口的增长。

2.三低(发达国家,欧洲美国,中国)、“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水平较

高的发展中国家)。——底和高的分界值:0.1%

3.世界人口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增长

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欧洲最低;亚洲净增人口数量最多。

4、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压力大——控制人口(中国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增长过慢: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受移民(中国靠发展生产力)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政治(政治迫害、战争、国家有组织的人口迁

移)、社会文化(宗教迫害、民族歧视)、生态环境、其他因素(家底和婚白菜图片大全大图 姻、投

亲靠友、逃避歧视)。

2.人口迁移的意义(效应)

(1)利:

①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融合

②加强文化交流

③减轻迁出地的人口压力

④为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动力。

(2)弊:

①造成迁出地人才外流

②给迁入地社会管理增加了难度

3.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人口承

载力。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承载力)的因素:资源状况、生产力水平、开放

程度和消费水平。

1.能源分类

⑴可再生能源(举例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非可再生能源

(举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和核能)。

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分布范围广、煤种齐全、煤质

优良

②市场广阔:一是我国对能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二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改变。

③位置适中:输煤输电距离近。

④交通比较便利:北中南三条运煤铁路分别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3.能源基地建设:

⑴面临挑战:

①人均资源量少;

②人均能源消耗量低;

③单位产值能耗高;

④以煤炭为主能源消费结构;⑤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⑵采取措施:

①扩大煤炭开采量;

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

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一是建设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

二是发展炼焦业。

4.能源的综合利用

⑴变革原因: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生态环境问题严重。

⑵变革模式:结合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构建三条产业链:煤电铝、

煤铁钢、煤焦化。

⑶能源综合利用的结果:

①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煤炭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能源、冶金、

化工、建材为主的多元结构,

②原料工业逐步超过采掘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

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5.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⑴提高煤的利用技术:推动以洁净煤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⑵调整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根源所在,

①对原有重化工业进行调整,使产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②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高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③“三废”的治理:

①废渣:回收踱怎么读 再利用;

②废气:消烟除尘,营造防风林带;

③废水:沉淀净化。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2:17: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497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说明书怎么写
下一篇:物理竞赛试题
标签:高二地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