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教育的典型案例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4-04-01 08:59:47 阅读: 评论:0

2024年4月1日发(作者:万斯同)

尊重教育的典型案例及解析

尊重是基础,很多东西都构建在这个基础之上。

“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这是所有尊重他人型教师的口头禅。他们深知:尊重是互相的,而获得他人尊重的前提就是必须先尊重他人。

这种类型的教师将尊重他人——尊重学生,发挥到了极致,他们掀起了“尊重”教育,认为“尊重是教育的应有之意”。

他们认为有了尊重,教育者才会敬畏生命,才能给学生真正的爱;有了尊重,教育者才会认真地投入到教育研究中,才会创造出能让学生想学、乐学、会学的教学方法。

而接受了“尊重”教育的学生,往往也会在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对自己的尊重,让自己舒服、幸福,而自己也应该像老师那样,带给他人舒服、幸福的感觉。

经典案例

李圣珍,原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的化学老师。李老师是一位非常注意尊重他人的教师。比如,在与同事讨论教研方案时,尽管她的资历、级别比较高,但是她都会耐心地听完他们的意见,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再商量着与同事们讨论出最佳的方案。

在教育学生时,她更加注意发挥自己尊重他人的特色,无论是不是自己班里的学生,她都一视同仁地对待,让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关系是平等的。

她曾经这样说:“尊重学生就像尊重自己一样。”如果一个老师能有这样的心胸,相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李老师所在的学校,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15岁的小菲和同班的一位帅气男生小鹏“好”上了,等到老师和家长发现了蛛丝马迹时,他们已经如胶似漆、难舍难分了。

对此,老师十分生气,可几次批评教育都不管用。于是老师一气之下,请小菲的父母来把小菲领回家去。

回家后,小菲的父母先是苦口婆心地劝导,在没有效果的情况下,又急又气的父母就对小菲采取了“棍棒教育”。可这一切非但没有阻止小菲和小鹏的来往,反倒让两个学生因为忍受不了家庭的压力而离家出走了。

几经寻找,小菲的父母才找到他们。看着自己的女儿,父母长吁短叹,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小菲的父母听说,学校有个李老师,素来很受学生的爱戴,学生有什么事情都喜欢找她,也很相信她。

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菲的父母带着小菲找到了李老师,并把情况向李老师细细地讲述了一遍,希望她能够帮助小菲。

见到小菲以后,李老师并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大谈早恋的不好,甚至连“早恋”二字也绝口不提,更没有对小菲的过去持有偏见。

李老师说的第一句话是“小菲,这几天在外面受苦了”,然后她就开始像朋友似的和小菲聊天。一番闲谈下来,小菲对李老师的戒心完全消除了,因为她觉得李老师很尊重自己,不像父母和其他老师那样,只会训斥、责骂。

但是,即便取得了小菲的充分信任,李老师仍然没有提“早恋”这个让小菲不堪承受的词,而是问:“小菲,我听说你以前的成绩要比现在好很多,是吗?”

小菲是个很聪明的学生,她一下子就明白了李老师话里的意思,她说:“老师,我以前的成绩是不错,但是如果不是我爸爸妈妈和老师那么逼我的话,我的成绩也不会降到这个份上。你不知道,他们天天跟我说早恋有多么不好、多么不利于我的成绩,可是我就是感觉不出来。因为如果他们不这样说我,我还能安心学习,他们老这样说我,搞得我根本没心思看书了,成绩自然就下降了。”

李老师点点头说:“我相信是这样的。”

尽管话题发展到这一步,李老师仍然没有直截了当地告诉小菲早恋的危害,而是故意岔开话题,和小菲谈起了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式。

李老师说:“我一个同事的女儿,今年大专毕业了,想找个对口的工作。可是当她去参加面试的时候,却发现有120多个人报名应聘。而她一没经验,学历又不够高,结果面试的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现在,她还在四处找工作呢。她经常和她妈妈说的就是‘我当初应该用十倍的功,要是能进入名牌大学就好了’。”

经过李老师这样一说,小菲的心一下子就变得宽阔了许多:“老师,我明白了。现在,我面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学校。否则即便我和小鹏在一起了,也会被没有工作、没有饭吃而烦死的。老师,请相信我!我已经明白你和爸爸妈妈对我的期待了,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的。”

李老师微笑着拍拍小菲的肩膀:“你应该相信做父母和做老师的都是为你们好,只是有时候他们的表达方式不是你们所希望的那样而已。”

回到家后,小菲找到了小鹏,把李老师的一番话如数告诉了小鹏。小鹏听了以后也很有感触,他对小菲说:“李老师这么尊重咱们,咱们也一定不能辜负老师的希望。”

于是,两个人约好等毕了业再谈恋爱,并且还相互鼓励,约好进行学习比赛,看谁的成绩更好。就这样,他们的成绩很快就都提高了。

虽然小菲不是李老师的“嫡传弟子”,但李老师一样对她尊重有加,让小菲感受到自己对她的关怀。而对于自己班里的学生,李老师同样数年如一日地尊重他们,并且让他们也懂得尊重别人。

案例解析

陶行知先生曾写过一首诗:“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学微积分/才认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这首诗道出了只有尊重学生,他们才有可能发挥主体作用的真谛。否则,即便学生中有“瓦特”、“爱迪生”,也会被不能慧眼识珠的老师赶走,或者把“瓦特”、“爱迪生”的聪明与智慧吓没了。

显然,教师的教学效果如何,不仅取决于他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更取决于与学生的关系。如果某个学生对教师有成见,出现师生“障碍性”关系,该学生就不可能学好这门功课,而这个教师即便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即使采用最新型、最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也无济于事。

所以,教师要想教学生、教好学生,必须首先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而赢得学生信任与热爱的最佳办法,就是尊重他们,赢得他们的心。这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才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

青春期的学生产生性萌动,爱慕异性,希望与异性交往,都是很正常的,也是符合人的生长规律的。在这个时期,他们最需要的是老师对他们的尊重,而不是对他们的打骂、斥责。

可是事实上,有不少老师怕学生因早恋影响学习,一旦发现有两个异性学生交往密切,甚至多说了几句话,就给他们扣上早恋的帽子,开始窥探他们的隐私,

干涉他们的自由——偷听电话、私拆信件,甚至跟踪盯梢,能想到的办法都想到了,结果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最终伤害了学生脆弱的心灵,甚至给他们的一生都蒙上了阴影。

在此案例中,小菲的父母和老师就是以批评、训斥的方式来对待小菲和小鹏的。可结果呢,父母和老师的好心没有得到好的效果,反而刺激得那对“小情侣”“私奔”了。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反作用,就是因为他们都没有想过小菲和小鹏是怎么想的,没有想过要尊重一下小菲和小鹏的感受。

而李老师之所以“说服”了小菲,就是因为她结合自身的尊重特色,对小菲采取了尊重教育,处处为小菲着想,而没有用强制手段、不顾小菲感受地逼迫她就范。

李老师说:“教育学生,就必须给学生留出一点适当的空间,而不能24小时全程监控,因为他们不是罪犯。即便是罪犯,你还得尊重他没有被剥夺的权利呢!”

所以,在对小菲的具体施教中,李老师没有一丝一毫的强迫,而是用心与她交谈,尊重她的情感与行为。

陶行知说过:“真正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从陶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使教育成为师生间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的重要原则,就是尊重学生。

“尊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如果爱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基础和前提,那么尊重就是实施爱的教育的基本。”李老师说。

千姿百态的生命赋予了教育丰富多彩的内涵,尊重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所以,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一定要记得时时尊重自己的学生。

本文发布于:2024-04-01 08:59: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5459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教育   老师   没有   父母   教师   成绩   早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