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1日发(作者:邵荣棠)
1、盲苦
有个盲人,路过干涸的小河,不幸从桥上失足坠落。他两手攀着桥栏干,战战兢兢地紧握不放,自己料想:如果一松手,就必定掉进深渊。过桥的人告诉他说:“不要害怕,放开手只管往下滑,下面是坚实的地面。”这个瞎子不相信,还是紧紧地抱着栏杆大哭大叫,时间久了,精疲力尽,便失手掉到地下,却安然无恙,于是讥笑自己说:“咳!早知道下面是坚实的平地,何必如此自讨苦吃呢!”其实大道(真理)往往很平实,而那些在黑暗中守着迷茫,固执地呆在角落独自守旧的人,看看这(故事该)应该省悟了啊!
这则寓言它告诫人们,不要固执已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勇于探索创新。
2、贵天
齐桓公问管仲:“君王要重视(贵:重视,崇尚)什么?”(管仲回答)说:“要看重天。”桓公仰望着(天)。管仲说:“所说的天,不是指苍苍茫茫的天空。当君王的,要把老百姓当作天。百姓赞同(政事)社会就会安定,百姓辅佐(君王)国家就能富强;百姓非议(政事)天下就会危险,百姓反对(君王),国家就会灭亡。” 《诗经》说:有的人们不良善,徒然相怨在一方。如果百姓埋怨他的官员,最后国家却不灭亡的情况,从来就没有过。
3、枢密院直学士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人丢失了东西,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辩认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囚犯带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不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摸它,钟就会发出声响。”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 ,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便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才承认自己是盗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
4、方子振学弈
人们常说方子振小时候喜欢下棋,曾经在晚上月光下见到一位老人,对方说:“你小子你喜欢下棋么?如果真的喜欢,明天在唐昌观中等我。”第二天方子振到观中时,老人已经在那
里了。老人生气地说:“哪有这说法:和长辈约定了时间,却来得这么迟?应当于明日重来这里。”方子振暗想:“这莫非是(像古代在)桥上(扔鞋子考验张良然后传授奇术的)老人的那种情况吗?”方子振第二天五鼓时分前往,观门还未开,月亮还在天上。老人拖着拐杖翩然到来,说道:“你小子是可以与其谈论下棋的人啊。”于是在地上布开棋局,和方下了四十八种变化,每种变化仅仅十多手棋。于是方子振在天下没有对手。
我路过清源时,特意找到方子振询问此事。方子振说:“这只不过是好事的人的说法。我八岁的时候就喜欢下棋。当时已经在私塾中念书,每次上课,都会先行学完功课,并且和老师说:‘弟子我有学有余力,请老师允许我下棋。’老师起初也责打惩罚我,后来也就禁止不了了。我每天在桌案下布局计算(下棋)。到十三岁时,天下就没有对手了。”这大概是专心学艺到入神,如管夷吾所说的:“通达鬼神,而本人却不属鬼神”吧。
5、仲尼之贤如天高
齐景公问子贡:“谁是你的老师?”子贡回答说:“我师从仲尼。”齐景公问:“仲尼有贤德吗?”子贡回答说:“有贤德。”齐景公问;“他的才干怎样呢?”子贡回答说:“不知道。”齐景公说;“你知道他有才干,却不知道才干怎么样,这可能吗?”子贡回答说:“现在说天很高,无论老人小孩愚昧聪明的都知道。可要是问天究竟有多高呢?都会说不知道。因此我知道仲尼的有才干却不知道怎样有才干。”
6、君子之学美其身
君子学习,要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倾注全部的心血,表现在一言一行,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取悦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所以,别人没有疑问却去教导,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7、运斤成风
庄子去送葬,路过惠子的墓地,回头对跟从者说:“楚国都城郢有个人用石灰涂在他的鼻尖
上,像苍蝇翅膀(那样薄),让一个叫石的工匠用斧头削掉它。姓石的工匠挥起斧子像一阵风似的,放手砍去,石灰全掉了而鼻子一点没受伤。那个郢都人站着面不改色。宋元君听说了这件事,召来姓石的工匠说:‘你试着为我再表演一回。’姓石的工匠说:‘我曾经的确能这样砍削,不过,我砍的对象已经死了很久了。’自从惠子先生死后,我没有辩论的对象了,再也没有跟自己谈论道理的人了!”
“运斤成风”。原指抡斧时所激起之风。后喻手法纯熟,技术神妙,手艺精湛,艺业高超,常用此语。
8.立木取信
变法的命令已经拟订完备,但还没有公布,执政者担心百姓不相信,就在秦国京城市镇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有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奖给他十金。老百姓对这个布告觉得很奇怪,没有人敢动。(于是执政者又颁布文告)说:“能搬走的人奖给他五十金!”有一个人按要求搬走了这根木头,(官府)就给了他五十金。这才公布变法法令。变法的法令施行了一周年,来至秦国都城诉说新令不方便的人,数以千计。正当这个时候,太子触犯了新令。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执行,(是因为)从上面的人开始触犯法令。”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是不能施加刑罚的,于是就刑罚他的老师公子虔,对他的傅父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百姓都遵守服从命令。新法实行十年,秦国道路上偶有遗落的东西,也没有人敢捡起私自藏起来,山林中盗贼绝迹,民众为国作战十分勇敢,而对结仇私斗则畏惧胆怯,乡村和城市都很太平。当初说新令不便的百姓,有人来说方便了。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令的分子!”把他们都迁徙到边地去了。这以后没有一个人敢于议论新法了。
9.苏秦引锥刺股
苏秦向秦惠王上书十次,而游说(连横的主张)未能成功。黑貂皮裘穿破了,携带的百斤黄金用完了,生活所需的钱财费用没有了,只得离开秦国回家。缠着绑腿布,穿着草鞋,背着书籍,挑着行李,身子又干又瘦,脸色又黑又黄,流露出惭愧的样子。回到家里,妻子不停止纺织,嫂子不给作饭,父母不跟他说话。苏秦叹着气说:“妻子不认我做丈夫,嫂嫂不认
我做叔子,父母不认我是儿子,这都是我自己的过错啊!”于是(苏秦)连夜翻出书籍,摆开几十个书箱,找到一部太公阴符的兵法书,伏案诵读,选择重要的熟记,结合当时形势,反复研究它的意义。读书疲倦,想睡觉的时候,就拿个锥子刺自己的大腿,鲜血直流到脚上,说道:“哪有游说人主不能得到他的金玉锦绣、获取卿相尊位的呢?”过了一年,揣摩透了,说:“这回真正可以说服当世的君主了。”于是,苏秦经过燕乌集阙,在华丽的宫殿里游说赵肃侯,两人谈得拍起手掌来,情投意合。赵王非常高兴,封苏秦为武安君,授给相印,还有百辆兵车,千匹锦绣,双百白壁,二十万两黄金,跟在他的后面,去约集六国合纵,拆散连横,来抑制强暴的秦国。所以苏秦做了赵国的国相之后,秦国通过函谷关与各国联系的交通就断绝了。
另:“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的资料:
勤学的故事
从前有一首苦读诗说:「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车胤囊萤学,孙康映雪读。诸人家虽贫,有志自勤苦,终一酬壮志,功名传千古。」你知道这些故事吗
悬梁刺股 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到洛阳求学,为了勤于学习,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于梁上,如果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必定痛得醒过来,而后他苦读有成。
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儿学合纵连横之术,学成后到秦国游说,不被采用。旅费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很羞愧难过,于是发愤苦读。读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赶跑,又继续苦读。后来,再出发游说诸侯时,无不成功,身挂六国相印,好不威风。
凿壁偷光 古时有一个读书人名叫匡衡,家贫,买不起蜡烛,而隔壁人家却经常灯火辉煌,他便偷偷凿穿墙壁,借隔壁透过来的光而读书。
囊萤读书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点灯。日子久了,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才行。一晚,
他见一群萤火虫, 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如果捉十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着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映雪读书 古时有一读书人名叫孙康,也因家贫,冬夜经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来读书。
随月读书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牛角挂书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10.乐羊忍食子羹
乐羊做魏国将军,(因此)奉命攻打中山国。他的儿子正在中山国,中山国就把他的儿子悬挂起来让乐羊看,乐羊并没有因此使斗志衰落,反而攻打得更加急烈。中山国于是煮死了他的儿子,并且把肉羹送给他,乐羊吃了一杯肉汤,中山国作战心诚,不忍心再和他战下去,中山国终于被攻下来,乐羊于是替魏文侯开拓了土地,魏文侯奖赏了他的功劳,但对他的心思产生了怀疑,孟孙打猎获得一只小鹿,让秦西巴抱着往回走,那母鹿紧跟在后面鸣叫,秦西巴不忍心,就放还小鹿给母鹿。孟孙很恼怒,就赶走了秦西巴。过了一年,孟孙召回秦西巴,任他为自己儿子的老师,左右的侍臣说:“秦西巴对您是有罪的,现在您将他任命为太子的老师,为什么呢?”孟孙说:“他对于一只小鹿尚不忍心,对我的儿子又怎么能忍心呢?”所以说,机巧诈骗不如笨拙真诚。乐羊因为有功劳而反遭怀疑,秦西巴因为有罪而更被信任,原因在于仁爱与不仁爱啊。
另:争鸣为了崇高的目的就可以置骨肉亲情于不顾吗?乐羊的手段大大地违背了目的,丧失了人道,不禁让人怀疑起他的人性来。人们一般认为,政治家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实际上,手段还是要进行选择的。首先,手段取决于目的,这个目的一定是要正确的,有关国家
大义的;其次,要看这个手段能否达成目的,如果手段本身的使用违背了目的,使用手段造成的负效大于目的应产生的效益,那么这个手段是不应该采取的。乐羊之引人怀疑,在于他使用的手段过于残酷,大大超过甚至背离了对国家表达忠心这个目的。
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说到底还是价值观的问题。乐羊食子伐中山,吴起杀妻求将,要离焚妻子刺庆忌,文王食伯邑考以自晦,刘安杀妻饲皇叔,易牙烹子进小白。此数例,盖可分为四等。文王一等,纣杀伯邑考,文王无能为也。而羹不得不食,不食则同死也,于事无补。要离二等,要离断臂焚妻子,然自知必死,所求者唯名唯义而已,故列二等。乐羊吴起三等,羊、起皆欲成功名之人,妻子不过踏脚进阶之用,功名仍为自己博得。刘安易牙末等,不足言。乐羊伐中山,中山以其子为质。乐羊不顾,其子为羹,羊必已有觉悟矣。既已为羹,则投杯覆醢与分羹食之,子已无知矣,羊借其子成魏卒之士气耳。吴氏以为高祖之言贻愧千古,羽杀太公则高祖将食其羹也。其实不然,高祖之言不过以义要羽,令其不杀,纵杀太公,高祖安能食其羹,必睚迸裂,誓食羽肉,以激励士气也。吴氏不察矣。乐毅为乐羊之孙,不知为此子之后乎。
11.良桐为琴
工之侨得到了一根质地优良的梧桐木,把它砍削成琴,又安上弦弹奏,发出像金属一样的清脆声音,像玉器一样的回音。他自认为这是天下美妙的乐器。工之侨把琴献给太常。太常让高级乐器师来鉴别,乐器师说:“(这琴)不古老。”把它丢还给工之侨,工之侨把琴带回家,跟油漆工商量,在琴上画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纹路;又跟刻字工商量,在琴上刻了一些古代器皿上的文字;然后用匣子装着把它埋到土里。过了一年再挖出它来,抱往街市上去。一个有权势的人经过看到了这琴,用一百金买了它,再献给朝廷。管理音乐的官员们,一个传一个地观看,都说:“这琴是世界上少有的珍宝。”工之侨听说了,感叹说:“这个世界真可悲啊!难道是一张琴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
12.郢书燕说
楚国郢都有个人,要写封信送给燕国宰相。在晚上写信,灯火不明,于是对拿烛的人说:“把
烛举高些”,在信上误写了“举烛”二字。“举烛”,不是信上(要表达)的意思。燕国宰相收到信看到“举烛”很高兴,说:“举烛嘛,以明察为贵的意思。以明察为贵,推举贤能的人担任官职。”燕国宰相告诉了燕王,燕王很高兴,国家因而治理得很好。太平是太平了,却不是郢人写信的原意。现在求学的人,很多和这解说郢书的燕相是相类似的。
13.物各有所长
甘戊出使到齐国去,(坐船)横渡大河。船夫说:“河水隔开罢了您不能自己渡过去,还能成为国君的说客吗?”甘戊说:“不是这样,你不了解啊。事物各有各的短处和长处。诚实厚道的人,可以侍奉君主却不能带兵打仗。宝马一天能够跑千里,但把它放在房子里,让它捕捉老鼠,连一只小猫都不如。宝剑干将的锋利,天下闻名,木匠拿它去砍木头,还比不上斧头。现在,拿起船桨划船,上下行驶,我比不上您;但是,游说大小国家的君主,您也比不上我呀。”
14.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的治理,总算尽了心啊:黄河北岸的荒年(收成不好),我就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黄河以东去,并把黄河以东的粮食运到黄河北岸来。黄河以东的荒年(收成不好),我也会这样做。看看邻国的当政者,不如我诚心诚意。邻国的百姓没更少,我的百姓没更多,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战争作比喻。咚咚地擂响了战鼓,双方已经交锋,(战败的士兵)扔掉衣甲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用跑了五十步的来嘲笑跑了一百步的,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不过不到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孟子说:“大王既然知道这一点,就不要希望您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不准用密网到池塘捕鱼,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就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样便使老百姓供养活人安葬死者没有遗憾了。老百姓养生丧死没有遗憾,这便是王道的开端。”
15.晏子之御者
晏子做齐国的相国,出门时,他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的丈夫为相国的驾车,撑起大
伞般的车盖,挥动鞭子赶着四匹驾车的马,得意洋洋,自己很满意的样子。(车夫)回来后,他的妻子请求离去。车夫问他离开的缘故,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的宰相,声名在诸侯中显扬。现在我看他出门时,志向远大、思虑深远的神情,常常有把自己放在别人之下的神色。现在你身高八尺,却只做人家驾车的奴仆,但是你的神态,自己把这当作满足,我因此请求离开。”这以后,车夫变得谦卑恭谨的样子。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车夫把实话告诉了他,晏子推荐他做了大夫。
16.季文子论妾马
季文子担任宣公、成公的国相,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仲孙它进谏说:“你是鲁国的上卿,做了两代君王的国相。你的妾不穿丝绸的衣服,马不吃精饲料,人们恐怕会认为你是一个吝啬的人,并且也不能替国家增添光彩吧。”文子说:“我也很愿意那样做,然而我看见我们的国人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和穿破衣服的还有很多,因此我不敢那样做。那些父老乡亲们吃粗粮、穿破衣服,我却把我的妾和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辅佐国君的人恐怕不应该这样做的吧?况且我只听说以高尚的德行作为国家的光彩,没有听说过以妾和马的华丽来为国增光的。”文子把这一切告诉孟献子,献子把他禁闭了七天,从这以后,仲孙它的妾也只穿粗布衣服,他的马饲料也只用杂草。文子听说了这些,说:“有过错却能改正的人,是百姓的榜样。”任命他做上大夫。
17.永某氏之鼠
永州地方有一个人,怕犯日忌(忌日),对禁忌拘泥得特别厉害,(他)认为自己出生的年份正逢农历子年,老鼠,是子年的神灵,因而很爱护老鼠,他家里不养猫和狗,又禁止仆人打老鼠。粮仓、厨房都让老鼠放纵横行,不加干涉。因此老鼠们互相转告,都搬到这一家来,吃得饱饱的,却没有任何灾难。这一家呢,没有一件完好的器具,衣架上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喝的吃的大都是老鼠吃了剩下来的。(那些老鼠)白天一个接一个地与人同行,晚上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发出种种怪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是那个人)始终不讨厌它们。几年后,这一家迁往别州去了;后来的人搬来居住,老鼠的所作所为像以前一样。那新主人说;“老鼠这个在阴暗角落活动的东西,是坏家伙,(这里的老鼠)偷嘴吵闹特别厉害,为什么
会达到这样严重的地步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揭开瓦片,用水灌洞,(还)奖赏仆人四面围捕老鼠。杀死的老鼠堆起来像座小山。把它们的尸体扔到偏远的地方,臭味几个月才消失。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又没有灾祸是能够长久下去的啊!
18.季梁谏魏王
魏王想攻打邯郸。季梁听说了,从半路上返回;衣服皱缩不伸展,连头上灰尘都来不及除去,就(急忙忙)地去见魏王说: “现在我返回的时候,看见一个人在大路上,正面朝北而手把持着马缰绳,驾着车子,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你要到楚国去,怎么是面朝北呢?他说:‘我的马是良马!’我说:‘虽然是良马,这不是到楚国的路啊。’那人说:‘我路费多!’我说:‘路费虽然多,但这不是到楚国去的路啊。’那人又说: ‘我驾车的本领高!’这几件事情越好,而离楚国就越远。现在大王动不动就想成为霸王,做一件事就想在天下成善;依仗着王国的强大,军队的精锐,去攻打邯郸,扩充土地,提高声望。你这样的举动越多,而离称王的距离就越远。就跟要到楚国去却向北走一样。”
19.为人不党
赵宣子在晋侯前推荐韩献子说:“他为人不偏私,治理众人不紊乱,面临死亡不恐慌。”晋侯任命他做了中军尉。在河曲之战中,赵宣子的车冲犯了军队的行列,韩献子杀了他的仆人。人们都说:“韩献子(这下)必死(无疑)了,他的主子早上提拔他,而晚上就杀了主子的仆人,谁能容忍这样的事呢?”战争结束后,赵宣子宴请大夫,酒过三巡,说:“你们可以祝贺我。”手下人回答说:“不知道祝贺什么。”宣子说:“我在晋侯面前推荐韩厥,说得不恰当,一定要受刑罚。现在我的车子乱了次序而韩厥杀了我的仆人,可以说是不偏私,这说明我推荐得很恰当啊!”手下人拜了两拜,屈膝下跪叩头至地说:“不但晋国能安享这个福分,就是先祖唐叔也要依仗这样的人,我们敢不再行大礼以示祝贺吗?”
20.买椟还珠
楚王对田鸠说:“墨家是一个声名显赫的学派。身体力行方面还可以,但他们的话多不讲究
辞令,为什么呢?”田鸠说: “过去秦王把他女儿嫁给晋公子,要晋国为她修饰服饰,让七十个穿着华丽衣服的女子跟着陪嫁。到了晋国,晋国人喜爱陪嫁的妾却看不起秦王的女儿。这可说是善于嫁妾,却不能说是善于嫁女。楚国有一个到郑国卖珠宝的人,做了一个用木兰做成的匣子,用桂椒之类香料熏木匣子,用珠玉点缀它,用玫瑰珠片来装饰,用翠鸟的羽毛编集。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而把珠宝退还给他。这可算是善于卖匣子,却不能说是善于卖珠宝。现今世上的言论,都说一些巧辩漂亮的话,君主只看到它的华美文辞,却忘记他是否有用。墨子的言论,传达先王的道理,论述圣人的学说,来向人民解说宣扬;如果要修饰他的文辞巧辩,我恐怕人们只爱它的文辞却忘记它的用处,简直因文辞的讲究而妨害他的内容所该起的作用了。这和楚人卖珠宝、秦王嫁女是同样的,所以他的话大多不以文采修辞为重。”
21. 工人善琴
明朝万历末,有个叫詹懋举的人任颍州太守。有一次偶然召了一个木工来,詹正在弹琴,木工站在门外,抬起头指指点点,好象在议论弹得好坏一样。詹把他叫过来,问他说;“你很善于弹琴吗?”木工回答说:“是的。”詹就叫他弹。木工就演奏一遍刚才詹弹的曲子,詹听了十分惊奇,追问他是从哪里学来的。木工回答道:“我家住在西城外,以前常常见到一个老人进城卖柴,担头常挂一口袋装一把琴,于是请他拿出来看,叫他弹琴,心里又很高兴,就向他学习弹琴罢了。”詹(听后)要给他银子,木工不接受说:“我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木工,只接受木工的报酬罢了。”又说:“您的琴都是低劣的木材做成的,我有一把琴,就是老人所赠送的,现在我把它献给您。”詹(一看)果真是把好琴,詹懋举于是跟着怒、木工学琴,学完以后,当时的琴师没有一个人能及得上他。
22. 宋人酤酒
宋国有个卖酒的人,卖酒的家什很公平,对待顾客很有礼貌,他做的酒也很好喝,酒幌子也挂得很高,然而酒就是卖不出去,酒都酸,弄不清这是什么缘故,请教一位有知识的老人杨倩。杨倩说:“你家的狗太厉害了吧?”卖酒的说:“狗厉害,为什么酒就卖不出去呢?”杨倩说:“(因为)人们害怕它呀!有人让小孩揣着钱,提着酒壶去买酒,狗就迎面扑上来
去咬他,这就是(你的)酒酸了也卖不出去的原因哪。”国家也有狗。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心里装着治理国家的办法,想要把它告诉国君;(可惜)有的大臣就像凶狗一样,迎面扑来咬他们。这就是国君所以受蒙蔽,受挟制的原因,也是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能被重用的原因啊!
23. 晏子谏齐景公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雪下了三天不转晴。景公披着狐皮大衣,坐在朝堂一侧台阶上。晏子进去朝见,站了一会儿,景公说:“奇怪啊!雪下了三天,可是天气不冷。”晏子回答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晏子说:“我听说古时候好的君主自己吃饱了却想到别人的饥饿,自己暖和了却想到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闲了却想到别人的劳苦,现在您不曾想到别人啊。”景公说:“好!我受到教诲了。”于是拿出皮衣,打开粮仓,来发给饥寒的人。
24. 公卢讽赵简子
赵简子要发动军队攻打齐国,下令说军中有敢进谏(阻止)的人要处以死罪。有一个叫“公卢”的穿铠甲的士兵,看见赵简子大笑。赵简子说:“你笑什么?”公卢回答说:“我想到一个不久前发生的笑话。”赵简子说:“如果能够解释清楚这个笑话就算了,如果不能解释清楚就是死罪。”公卢回答说:“我在采桑的时候,看到邻家的丈夫与妻子一起到田里,看见一个上、桑林中的女子,于是(丈夫)前去追她,没有能够追得,只能返回,他的妻子生气地离开了他。我笑他的失职。”赵简子说:“现在我攻打别的国家失去了自己的国家,这是我失职了。”于是停止出师回国了。
25. 社鼠
所以齐桓公问管仲:“治理国家最大的祸害是什么?”管仲回答说:“最大的祸害是社鼠了。”齐桓公问:“为什么祸患是社鼠呢?”管仲回答说:“您不是看见过修建祭土神之坛的情形吗?树起根根木头桩,然后涂上泥巴,老鼠打洞钻到里面,挖掘窝巢在里面藏身,用烟火熏它,害怕烧着了木头;用水灌它,又担心泥巴脱落。这就是社鼠不能被提到的饿原因。现在君主的近臣,在外面就依仗地位高、权力大,随意在民众中间抢夺财物,在朝廷里面互相勾结,在君主面前随意包庇罪恶。
26. 口技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远远地听到深巷里的狗叫声,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着呵欠,伸着懒腰,她的丈夫说着梦话。一会儿,小孩子也醒了,大声哭着。丈夫也被吵醒了。妇人拍着孩子喂奶,小孩含着奶头还是哭,妇人一面拍着孩子,一面轻声哼着哄他睡觉。又有一个大孩子醒了,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在这个时候,妇人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嘴里哄孩子的哼哼声,小孩子含着奶头啼哭的声音,大孩子刚刚醒来的声音,丈夫大声呵斥大孩子的声音,同时都发出来,各种声音都表演得维妙维肖。全场的客人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眯着眼睛,微笑着,暗暗地赞叹,认为表演得好极了。没有过多久,丈夫打鼾的声音响起来了,妇人拍小孩也慢慢地拍,慢慢地停止了。隐隐约约地听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的声音,盆子等器具倾斜打翻的声音,妇人在睡梦里的咳嗽声。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把身子坐正了一些。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27. 孟子谏邹穆公
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对孟子说:“我的官吏死了三十三个, 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而牺牲的。杀他们吧,杀不了那么多;不 杀他们吧,又实在恨他们眼睁睁地看着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到 底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灾荒年岁,您的老百姓,年老体弱的弃尸于山 沟,年轻力壮的四处逃荒,差不多有上千人吧;而您的粮仓里堆 满粮食,货库里装满财宝,官吏们却从来不向您报告老百姓的情 况,这是他们不关心老百姓并且还残害老百姓的表现。曾子说: ‘小心啊,小心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现 在就是老百姓报复他们的时候了。您不要归罪于老百姓吧!只要 您施行仁政,老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领导人,肯为他们的长 官而牺牲了。”
28.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要攻打附庸国颇臾。冉有、子路两人参见孔子,说道:“季氏将对颛臾使用武力。”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颇臾,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正是跟鲁国共安危的藩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冉有说:“那个季孙要这么千,我们两人都不想呢。”孔子说:“冉求!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力量就任职;如果不行,就该辞职。’比如瞎子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助手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栅栏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应责备谁呢?”
冉有说:“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季孙的采邑费地很近。现在不把它占领,日后一定会给子孙留下祸害。”孔子说:“冉求!君子讨厌那种避而不说自己贪心却一定另找藉口的态度。我听说过:无论是有国的诸侯或者有家(封地)的大夫,不必担心财富不多,只需担心财富不均;不必担心人民太少,只需担心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没有贫穷;和平相处,便不会人少;安定,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便发扬文治教化招致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如今仲由和冉求两人辅佐季孙,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用文治教化招致;国家支离破碎,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恐怕季孙的忧愁不
在颛臾,却在萧墙里面。”
29. 游侠朱家轶事
鲁国的朱家与高祖是同一时代的人。鲁国人都喜欢搞儒家思想的教育,而朱家却因为是侠士而闻名。他所藏匿和救活的豪杰有几百个,其余普通人被救的说也说不完。但他始终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自我欣赏他对别人的恩德,那些他曾经给予过施舍的人,唯恐再见到他们。他救济别人的困难,首先从贫贱的开始。他家中没有剩余的钱财,衣服破得连完整的采色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牛拉的车子。他一心救援别人的危难,超过为自己办私事。他曾经暗中使季布将军摆脱了被杀的厄运,待到季布将军地位尊贵之后,他却终身不肯与季布相见。从函谷关往东,人们莫不伸长脖子盼望同他交朋友。楚地的田仲因为是侠客而闻名,他喜欢剑术,象服侍父亲那样对待朱家,他认为自己的操行赶不上朱家。
30. 鲁人窃糟为酒
古代中山国盛产美酒。有一个鲁国人想把中山国的美酒引进到鲁国。但是中山国严守“商业秘密”,鲁国人求方不得.他在焦急中偶然看见「堆酒糟无人看管,以为里面一定含有真菌,便偷出一些带回国酿酒。酒酿出后,鲁国人便夸耀自己也能造出中山国那样的美酒。适逢中山国的一个酿酒人来到此地,尝了鲁国人造的酒后,便笑道,这怎么像我们中山国酒糟的味道呀。
31. 敬其父而不兼其子
田子方陪侍魏文侯坐着,太子击小步急走着入殿拜见魏文侯,宾客大臣们见状都站了起来,只有田子方不站。魏文侯显出不高兴的神色,太子也如此。田子方述说道:“为了太子我应当站起来吗?无奈这不符合礼仪。不为你站起来吗?无奈这又将得罪你。请允许我为你讲述一件往事:楚恭王作太子时,一天打算出门到云梦去,路上遇见大夫工允,工允就快步躲进人家的门中。太子下车跟着他到这家人家的门中,说:“你是大夫,为何要象这样?我听说:尊敬父亲并不要同时尊敬他的儿子,如果同时尊敬他的儿子,没有什么比这更不吉祥的了。你是大夫,为何要这样?工允说:先前我只望见你的脸,从今往后我要记住你的这片心意,
(我)确实会象这样的,你打算上哪儿去?”(听罢)魏文侯说:“好。”太子上前述说了楚恭王说过的话,说了三遍后请求跟从田子方学习。
32.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淳于髡是齐国的上门女婿,身高不足七尺,说话有趣味,善于论辩,几次出使到诸侯国,不曾受过侮辱。齐威王的时候,他喜欢说隐语,喜欢通宵达旦酗酒作乐,沉溺于享乐,不治理朝政,把政事放手给官员们。大臣们疏于管理,国家很不太平。诸侯一齐入侵国家,国家将要灭亡。灭亡之势只在旦夕之间。左右大臣也不敢进谏,淳用隐语游说齐威王:“国中有一只大鸟,在你的庭院栖息,三年不飞也不叫,大王你知道这是什么鸟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那么就罢了,一飞就冲上高空,不叫就罢了,一叫就会使人惊奇。”于是就朝见县令、长官等七十二人,赏赐一人,诛杀一人。率领军队出去,诸侯都震惊了,都把侵占的齐国土地还给齐王。齐威王就这样统治了36年。这些话都记载在《田完世家》中。齐威王八年,楚国大规模地发兵攻打齐国,齐威王派淳于髡到赵国请求援军,赠给赵国一百斤黄金,四匹马拉的车十驾。淳于髡仰天大笑,帽子上的带子全部震断了,齐威王说:“您嫌这些东西少吗?”淳于髡说:“哪敢这样。”齐威王说:“你的大笑有什么说法吗?”淳于髡说:“今天我从东面来,看见路边有人在祭祀天地,保佑自己,他拿着一个猪蹄、一杯酒,祷告说:‘希望狭小的高地也能丰收,让我的粮食装满竹笼,让我的低洼地也能丰收,使粮食装满车,让我田里的粮食茂盛地生长,让我粮食满仓。’我见他拿着那么少的祭品,却要求那么多,所以笑话他。”于是齐威王就增加了赠金一千溢,十双白壁,百辆四匹马拉的车。淳于髡告别了齐王,到了赵国,赵王给他十万精兵,千辆战车。楚国人听到这个消息,连夜率兵离去。
33. 园客养蚕
园客是济阴人。相貌俊秀,乡里人纷纷想把女儿嫁给他,客始终不娶妻,客曾经种了五色香草,连续种了几十年,吃它的果实。一天,忽然有一只五色神蛾,停在香草上面。客收下了蛾,用布铺垫,蛾在布上生了蚕,到蚕结茧时,有仙女在夜里降临,帮助客养蚕。客用香草喂蚕,最终获得一百二十个蚕茧,大得象瓮。每一只茧抽丝都要抽六、七天才抽完。抽丝完
毕,仙女和客都仙去了,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去处。
34.观画测
(甲) 马正惠公曾经(十分)珍爱他所藏的戴嵩的《斗牛图》。在空余的一天里,他把这幅画陈列在厅前,有个缴租的老农看了暗自发笑。公心里感到疑惑,就问其中的缘故。老农回答道:“我不知道画,但认识真的牛,牛它正当斗的时候,应把尾巴夹在两腿间,即使力气很大的壮汉也不能把它拉出来。这图上画的牛都举着它们的尾巴,好象不象啊!”马正惠公听了,为这番话叹服。
(乙)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在《牡丹丛》下面画着一只猫,他不知道这幅画的好坏。丞相吴公与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天看到这幅画以后说:“这画上画的是中午的牡丹。凭什么了解(明了)呢?那牡丹花张口开放,但颜色干燥(不鲜艳),这是中午的牡丹啊!猫的黑眼睛眯成一条线,这是中午的猫眼。(如果)有带露水的花,那么花房收缩而颜色鲜艳润泽。猫眼早晚瞳孔都很圆,随着太阳渐渐升高,瞳孔变得狭长,到中午就如一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画画的意图啊!
35.士当以器识为先
《宋史》上说,刘忠肃常常告诫自己的弟子说:“读书人应当把器量和见识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一被命名为空疏不学、以之媚俗的文人,此人就不屑一顾了。”我自从一读到这话,便谢绝了(一切)应酬之言,用来培养自己的器量、见识而不使自己堕落到“文人”的地步。并把这牌子(指谢绝应酬文字)悬挂在屋内,来拒绝别人的邀请,这是大家所看到的,你是还不知道呢,还是要认为随一般的社会习俗做这些事情无伤于培养自己的器量和见识呢?李颙再三要求我为他死去的母亲写传,最终我也已经推辞掉了,原因是只为了一人一家的小事却和经学政治等大事无关,那么我是不会写的。韩文公的文章开始写于八代衰落的时候,如果只写《原道》、《原毁》、《争臣论》、《平淮西碑》、《张中臣传后序》这些文章,而一切“铭状”(指应酬文字)一概拒绝写的话,那么确实可称是近代泰山北斗了,而现在我还不敢认可他。这不是我的话,当时刘叉(唐朝诗人)已经指责他了。
36.观其言而察其行
哀公问孔子说:“应该选取什么样的人才呢?”孔子回答道:“弓与箭协调,然后才能要求它射中;马老实善良驯服,然后再去求取好的骑手;人一定要忠实 、诚恳、稳重、朴实,这以后才能要求他的智慧和才能。现在有人不忠实、诚恳、稳重朴实,却富有智慧、才能,像这样的人犹如豺狼一般,不能让你的身体靠近它。因为这个缘故,先要看他确实是仁厚、诚恳的人,然后才亲近他,如果这个人又有智慧才能,然后在任用他。所以说,亲近仁厚的人并任用他的才能。选取人才的方法,不仅要听他说,更要观察他的行动。言语是用来抒发他胸中的志向和感情的,能干事的人,一定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这个缘故,先要看他说的,然后考察他的行为。用言语来考察他的言行,即使有为非作歹的人,也无法掩饰他的真情。”哀公也说:“好的。”
37. 小港渡者
庚寅年的冬天,我从小港想到蛟川城去,让小书童用木简捆好书跟着我。当时正值西边的太阳落山,傍晚的炊烟萦绕在树梢。远远望去蛟川城大约有二里路左右,我就问摆渡的人还能否在南门关闭之前到达,摆渡的人仔细地看了看我的书童,回答道:“慢慢地走,南门还开着;走得快南门就关了。”我有些生气认为他在戏弄我,赶紧行路。到了半路上,小书童仆倒在地,木简断裂,书散落一地。书童哭哭啼啼地没有马上起身,等到他理好书、捆上,南门已经关上了。我闷闷不乐,想起摆渡的人的话近乎真理。天下的人因为急躁而自己失败、到了傍晚还走投无路、无处可归的人,恐怕就如同这样吧!恐怕就如同这样吧!
38. 逆旅小子
戊戌年九月秋,我从塞上回归,(途中)住宿在石槽。(所住宿)客店的小男孩形貌忧苦瘦弱,(他身着)破旧的单布衣,不穿鞋袜,客店主人非常凶暴地抽打他,小男孩哭得十分悲伤。(我)向乡邻询问这小男孩的情况,(乡邻)告诉说:“这是客店主人哥哥遗留下的孩子。(家)有一处田地,牲畜日用杂物和一些粗劣的用具,(客店主人)担心小男孩长大了与他均分(家产),所以毫不体恤他受冻挨饿并且苦苦地驱使他。到夜晚,就把他关闭在门外,寒风四起,(看样子他)活不了了。”我到了京师,两次写信告诉京兆尹:“应该下公文到县府捉拿店主加以责问查办,使同乡人来担保而后释放他。”
第二年四月,(我)又经过石槽,乡里人说:“那小男孩果然在当年冬天死了,而那店主也突然死去,他妻子儿女,田地住宅,牲畜杂物都被他人占有了。”(我)询问“官吏是否曾经严厉查办过这事呢?”回答说没有。
以前先王以道让百姓明白(事理),还恐怕顽愚的人不通晓,所以用“乡八刑”来督察百姓守法,那不孝顺父母长辈,不顺从兄长的,亲友间不和睦的,朋友间不讲信用,见别人有危难不帮助的,那么随即受到刑法的追究,而百姓互相担保,(如果)有犯歪门邪道罪行的五家都连及,(这样)用来堵塞百姓犯罪的途径,使百姓无从产生邪恶之念。
管子的法则是从乡师到五家十户之长,互相督察,如有罪行,都要问及执法的官吏。大概周公所担心的是百姓风俗败坏罢了,到管子,他又担心官吏玩忽职守的情形,这倒可以由此看到世道的变化了。
39. 论盛孝章书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40. 跋范文正公帖
范文正公的书法,落笔痛快沉着,非常接近晋人、宋人的书法。过去苏舜元的书法以奇妙名闻天下。不肯称赞同一时代的人。人们只称道文正公的书法可与《乐毅论》相提并论。我年轻时知道这个评价时,起先不认为这样。以为苏舜元瞧不起世间万物。大家都对他怒目而视,(认为他)无视王法,日后必定会被杀。但是文正公对他很好,喜爱他的才能而忘掉了他的
缺点。所以才翁在评书法时就稍微加了一些直言不讳的言辞。我老年时看范文正公的书法,才知道他用笔在实处,是他最擅长的。大概文正公处世的经验很巧妙,设想他运用笔法,都能很好地进入古人的法度之中。现在士大夫们喜爱书法,应当不只是学习他的笔法,还要看他用来教育、劝诫他老朋友、亲戚的这些天下长者的言语。深爱他的书法,就要深深地体味其中的含义,推而广之,把它运用到经历的世事中去,我不相信不能成为一个善人和志士。
41. 柳子厚墓志铭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能干,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当他的父亲还在世的时候,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进士科第,显露出出众的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了一个好儿子。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正字。他才智突出,清廉刚毅,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言谈纵横上下,意气风发,常常使满座的人为之叹服。因此名声哄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要收他做自己的门生,众口一词地推荐称赞他。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援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象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42. 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译 文 现在正是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可以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僮仆已入睡,多想从前你我于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草地,麦田里雉鸟在清晨呜叫,这些景色离现在不远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邀请你
当作闲事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43. 大言
秦国有一个叫尊卢沙的人,擅长夸夸其谈,处在那样的情况下不怀疑自己。秦国的人嘲笑他,尊卢沙说:“不要嘲笑我,我将要用建立王国的方法去游说楚王。”(他)潇潇洒洒的往南方去了。等到了楚国的边境上,守卫边关的小官拘禁了他。尊卢沙说:“小心,不要拘禁我,我来是为了楚王的军队的。”守关的小官送他到朝廷中去。大夫将他安置在宾馆里,问他说:“先生没有看不起我们国家,不远千里,将要让我们楚国兴旺。我们接触时间不长,不敢陈述倾吐心里话;别的不敢多问,想问问您到楚国来的目的是什么?” 尊卢沙生气地说:“这不是你所懂得的!”大夫没有问出他的情况,便将他推荐给了上卿瑕。瑕将他当作客人对待,(也)像大夫一样问他。尊卢沙更加生气了,想要告辞离开。瑕怕得罪大王,急忙(向大王)说了尊卢沙的情况。大王急忙接见了(尊卢沙),还没到,使者已经去了三四次了。等到见了楚王,只是深深地作了一个揖并没有下跪叩拜,叫着楚王对他说:“楚国的东面有吴国、越国,西面有秦国,北面有齐国、晋国,都虎视眈眈的不闭眼。我最近取道从晋国的郊外过,听说晋侯与诸侯约定打算攻打楚国,(他们)宰杀白马,排列珠玉装饰的祭祀用的器皿,歃血盟誓说:‘不给楚国带来灾祸,就不要相见!’并且将白璧投入黄河中祭河,将要渡过黄河。大王还能枕着枕头(安安心心的)睡觉吗?”楚王站起身来问尊卢沙办法,尊卢沙指着天说:“假使我尊卢沙做上卿,楚国还不强大,就像这太阳一样!”楚王说:“但是请问那一件事在前?”尊卢沙说:“这可不能白白说的。”楚王说:“对。”马上任命尊卢沙为上卿。 过了三个月,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不久晋侯带领诸侯的军队到了,楚王非常害怕,招来尊卢沙击退他们。尊卢沙瞪着眼睛看着楚王,不回答。楚王逼着他回答,才说:“晋军非常凶猛,我替大王做最好的打算,不如割让土地给他们。”楚王大怒,囚禁了他三年,割了他的鼻子放了他。尊卢沙对人说:“我从今以后懂得了夸夸其谈逐一买来灾祸。”他终生不说话。想说的时候,摸摸鼻子就停下了。
44.蝜蝂传
译文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蝜蝂理解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45. 子鱼论战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1)。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2)。司马曰(3):“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4),宋师败绩。公伤股(5),门官歼焉(6)。 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7),不禽二毛(8)。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9),不鼓不成列(10)。”
子鱼曰:“君未知战。勍敌之人(11),隘而不列(12),天赞我也(13)。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虽及胡耇(14),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15)!明耻教战,求杀敌也。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16)。三军以利用也(17),金鼓以声气也(18)。利而用之,阻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可也(19)。”
——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
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
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宋国人都责备宋襄公。宋襄公说:“有道德的人在战斗中,只要敌人已经负伤就不再去杀伤他,也不俘虏头发斑白的敌人。古时候指挥战斗,是不凭借地势险要的。我虽然是已经亡了国的商朝的后代,却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子鱼说:“您不懂得作战的道理。强大的敌人因地形不利而没有摆好阵势,那是老天父帮助我们。敌人在地形上受困而向他们发动进攻,不也可以吗?还怕不能取胜!当前的具有很强战斗力的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即使是年纪很老的,能抓得到就该俘虏他,对于头发花白的人又有什么值得怜惜的呢?使士兵明什么是耻辱来鼓舞斗志,奋勇作战,为的是消灭敌人。敌人受了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能再去杀伤他们呢?不忍心再去杀伤他们,就等于没有杀伤他们;怜悯年纪老的敌人,就等于屈服于敌人。军队凭着有利的战机来进行战斗,鸣金击鼓是用来助长声势、鼓舞士气的。既然军队作战要抓住有利的战机,那末敌人处于困境时,正好可以利用。既然声势壮大,充分鼓舞起士兵斗志,那么,攻击未成列的敌人,当然是可以的。”
46. 刖跪直谏
齐景公有一次披散头发,乘坐六匹马驾驶的车,带宫女而驰出宫门。刖跪(断足的看门人)见了,就击打景公的马,又回过身来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啊!”景公惭愧得不肯上朝。晏子看到裔敖而问道:“国君为什么不临朝呢?”裔敖说:“国君披发,乘六马,载妇人而出宫门,遇到刖跪,刖跪打国君的马,又回身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国君羞愧而回,不再出来,因此就不上朝了。”晏子入宫拜见景公,景公说:“几天前寡人做了错事,披发乘六马而出宫门,刖跪击我的马并且回身说‘你不是我的国君’。寡人受天下大夫的赏赐,得做齐国百姓的国君,卫护宗庙社稷,今被刖跪责备,羞辱社稷,我还能处在诸侯之列吗?”晏子答:“国君不要担心。臣听说:臣下没有直辞(直言敢谏),就没有可*的君上;百姓不
敢说话,君上一定有骄矜之行。古代只有明君在上,臣下才敢直言劝谏;君主向善,百姓才不避讳,敢于说话。现在国君有错事,而刖跪直言敢谏,这是国君的福埃因此臣特来庆贺。请国君以明君的好善而赏赐刖跪,以明君的受谏而礼待刖跪。”齐景公解开了心头的疙瘩,笑着说:“可以这样做吗?”晏子说:“可以的。”于是下令加倍赏赐刖跪。当时朝野平安无事
47.范蠡拒不言和
吴国的使者(王孙雄)回去后又来求和,言辞越发谦恭,礼节越发尊贵。越王又想答应吴的求和。范蠡劝谏越王说:“(过去这些年)是谁使我们(忧劳国事)早上朝晚罢朝的,不是吴国吗?用十年工夫谋划,一个早晨就前功尽弃,那可能吗?君王暂且不要答应(吴国),灭吴之事将很容易地就有指望了。”越王说:“我打算不答应(吴国),可是难以回答吴国的使者,你去答复他吧!”范蠡就左手提着鼓,右手拿着鼓槌来接待吴国的使者,说:“从前上天给越国降下灾祸,让吴国统治,可是吴国不接受。现在(我们)要一反此道改变你们过去不灭越的祸难。我们君王敢不听从上天的命令,而只是吴王的命令吗?”王孙雄说:“范先生,先人说过:‘无助天为虐,助天为虐者不祥。’现在我们吴国螃蟹吃稻谷连种子都没剩下,您还要帮助上天给我们增加灾祸,您不忌讳那是不吉祥的吗?”范蠡说:“王孙先生,我们最早的先君,本来是周王室不够格的子爵,我们(越国人民)过去一直就靠近东海岸边居住,越人只能同鱼鳖这类水族动物居住在一起,同虾蟆一类的水族居住在水边小洲上。我的面目生成人的形状是很惭愧的,实际上我还和禽兽一样,我又哪里懂得您这些巧辩的言辞呢?”王孙雄说:“范先生您要帮助天干坏事,一定是不吉祥的。我要求面见越王,(把吴王的意见报告给他)。”范蠡说:“(我们)君王已经把此事交给我这办事人员全权处理。您还是回去吧,不要让办事的人得罪您。”使者(王孙雄)回吴(复命)。范蠡也不向越王报告,擂鼓发兵跟随使者,一直进占姑苏宫,越国军民没有伤亡,便灭了吴国。
48. 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是颖上人,年轻时常常和鲍子交往,鲍子知道他很能干。管仲很贫困,常常欺骗鲍子,鲍子始终好好地对待他,不说任何(责怪的)话。不久,鲍子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
奉公子纠。等到小白登上诸侯王的位置,成为齐桓公时,公子纠死了,管仲也被囚禁了。鲍子就进荐了管仲。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掌管政事,齐桓公因此称霸。九次聚集了诸侯,匡正了天下,这都是管仲的谋略。管仲说:“我起初穷困时,曾经和鲍子一起作生意,分红利时,大多给自己,鲍子不认为我贪婪,知道我是贫穷的缘故。我曾经替鲍子作事,却使大家更穷苦,鲍子不认为我愚蠢,他知道(作事常会)遇上不利的时机。我曾经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驱逐,鲍子不认为我不能干,知道我没有遇上好时机。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逃跑,鲍子不认为我胆怯,知道我有老母亲(要赡养)。公子纠失败了,召忽为他而死,我被关押、受辱(却不自杀),鲍子不认为我无耻,知道我不以小节为羞耻、而以声名不能显扬于天下为羞耻,真是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子啊。”鲍子进荐了管仲后,把自己置身于管仲之下。他的子孙在齐国世世代代享受俸禄,有封地的子孙有十几代,子孙常常成为著名的大夫。天下人不赞美管仲的能干,却赞美鲍子能够了解人。
49.优施教骊姬
晋献公的艺人名优施,和骊姬私通。骊姬问他说:“我想做废立太子的大事,向三位公子发难怎么样?” 优施回答道:“早点处置这件事,使他们知道事情的最终结果。人一旦知道事情的最终结果,很少会有怠慢之心,既使有怠慢之心,也是容易残害的。” 骊姬说:“我想要发难,从谁开始下手?” 优施回答道:“一定要从申生开始。申生为人小心、精明而洁身自好、受不起羞辱,而且年长稳重,又不忍心害人。精明而洁身自好的人容易受辱,稳重的人一旦激奋,就可以找他的毛病。不忍心害人,一定自我忍受(屈辱),污辱他适合他的为人(是可行的)。” 骊姬说:“稳重的人恐怕难以动摇吧?” 优施回答道:“知道侮辱的人是可以侮辱的。可以(通过)侮辱他来动摇他的稳重。如果他不知道侮辱,也就一定不知道固守常规了。现在你内得君心,外受宠爱,况且你好、坏君王没有不相信的,如果你表面做出敬畏申生的样子,而暗中羞辱他、污蔑他,就不会不改变他的稳重。况且我听说:很精明而洁身自好的人一定愚昧,精明而洁身自好的人是容易侮辱的,他愚昧就不知躲避灾难。即使他想要不动摇,难道可能吗?”因此骊姬先从申生这里施放谗言。
50. 田赞谏荆王
田赞穿着很破旧的衣服去拜见荆王。荆王说:“先生的衣服,为什么这样破旧呢?”田赞回答道:“衣服又有比这个更破旧的。”荆王说:“ 你能说给我听听吗?”田赞说:“铠甲比这个更破旧。”荆王说:“ 这怎么说呢?”田赞回答说:“ 冬天穿着它很冷,夏天穿着它很热,没有比铠甲更坏的衣服了。我田赞也很贫穷,所以衣服很破旧。现在您大王是一国之主,没有人能跟你的富贵相当,然而你喜欢把铠甲给百姓穿(意思是好战),我不赞成这样做,或许这是为了行仁义吗?穿铠甲的事情实际上就是打仗的事情。砍断人家的脖子,剖挖人家的肚子,毁坏别人的城池,杀死人家的父子,那些名声又很不光彩,或许这是为了行实际吗?
如果你考虑加害别人的话,别人也会考虑加害于你;如果你考虑危害别人,别人也考虑危害于你。实际上这很不安宁,这两种情况我以为大王都是不应该采取的。”荆王没什么可以用来回答了,田赞的反战主张虽然没有广泛地实行,但可以说他是很能够阐述自己的主张的啊!
51、唇亡齿寒
晋献公又向虞国借路攻打虢国。宫之奇劝阻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虢国灭亡,虞国一定跟着亡国。对晋国不可启发它的野心,对入侵之敌不可漫不经心。一次借路已经是过分,岂能有第二次呢?俗话所说的‘车子和车版互相依傍,嘴唇丢了牙齿就受凉’,那就是说的虞、虢两国的关系。”
虞公说,“晋国是我的同族,难道会害我吗?”宫之奇回答说:“太伯、虞仲,是周太王的儿子。太伯没有依从太王,所以没有继承君位。虢仲、虢叔,是王季的儿子,做过周文王的执政大臣,功勋记载在王室,收藏在掌管策命盟约的官府。晋国一心要灭掉虢国,对虞国还有什么爱?况且虞国同晋国的关系能比桓叔、庄伯更亲吗,即使晋国爱虞国的话?桓叔、庄伯两族有什么罪,却以他们为杀戮的对象,不就是因为他们威逼到晋侯自己吗?至亲以尊宠相威逼,尚且杀害他们,何况是以国家对国家呢?”
52、多多益善
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将军,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般人为伍了。”皇上经常从容地和韩信议论将军们的高下,认为各有长短。皇上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皇上说:“你怎么样?”回答说:“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着说: “您越多越好,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53、试梁道士笔
善于领将的人不会去挑选兵的,善于书法的人是不会去挑选笔的。只是看你如何使用罢了。宋高宗南渡长江以来毛笔很缺乏,幔亭的道士送给我一支毛笔。笔毛内外纯白,如玉如霜,仔细看,都是柔细的羊毛。毛笔的制作非常精妙,运用得心应手,亦是毛笔中的上品啊!于是我想:大半个中国已经被金兵占领,有人说南宋的兵士剽悍而不沉着,不能够打仗。但是春秋吴楚,称霸中原,南朝时东晋桓温、宋刘裕都曾经屡次打败北军,而没有听说向别国借精兵。过去的人说,京口的酒可以喝,兵士可以用(指善于打仗)难道是用这些自有它的道理吗?书生过虑,把这个道理推广到用笔上去,可能毛笔就不是在过去的谈话中受到赞美,精壮的部队,或许在今天也大有作为。
54、送薛存义序
河东人薛存义将要启程(指在零陵离任时将要启程),我准备把肉发放在俎(古代祭祀或设宴时用来陈置祭品或食物的一种木制礼器)上,把酒斟满酒杯(崇:充实,充满,这里指注满),追赶进而送到江边,请他喝,请他吃(即为他饯行)。
并且告诉说:“凡是在地方上做官的人,你知道地方官的职责吗?(盖:语气副词,表委婉推测语气)老百姓的仆役,并不是来役使老百姓的(而已:用于句末相当于句末语气词“耳”,表限止语气,肯定陈述的事实只限于这样)。凡是靠土地生活的人,拿出田亩收入的十分一
来雇佣官吏,使(官员)负责对我公平办事。现在我做官的接受了老百姓的报酬却不认真给他们办事,普天之下到处那是。哪里只是不认真?而且还要贪污、敲诈等行径。假若雇一个干活的人在家里,接受了你的报酬,不认真替你干活,而且还盗窃你的财物,那么(你)必然很恼怒进而赶走、处罚他。现在的官吏大多是像这样的,而百姓却不敢肆无顾及地把愤怒发泄出来并驱逐、处罚,为什么呢?情势(这是指民与官的地位跟主与仆的地位情况不同)不同啊。地位情况不同而道理一样,对我们的老百姓该怎么办?有明于事理的人,能不惶恐并敬畏吗?”
55、子馀造船
越王派大夫子余监造船只,船造成了,有一个商人要求做船长(掌船舵手),子余不愿用他。商人离开越国到了吴国,由王孙率引荐拜见吴王,并且说越国大夫不会使用人才。
后来,王孙率和他在江边察看船只。突然,江上飓风大作,江中的船只乱撞,他就一边收船一边指着船对王孙率说:“某某船将要沉没,某某船不会沉没。”结果全被他说中了。王孙率更认为他有奇才,就荐举给吴王,让他做了船长。
越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埋怨子余错失了人才。子余说:“我并不是不了解他,我曾经和他在一起相处过,这个人好吹嘘,并说越国的人没有比得上他的。我听说凡喜欢夸耀自己的人总是自以为是,向来善于阿谀奉迎;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对别人的观察必定精心,而对自己的省察却愚昧不明。如今吴国重用他,将来坏他们事的必定是这个家伙了!”越人不相信子余的话。
不久,吴国攻打楚国,吴国派那个商人操纵大战舰“余皇”号,漂浮过五湖而驶出三江,在迫近扶胥口时,沉没在那里。越人这才佩服子余有先见之明,并且说:“假如这个人没有沉船而死,那么子余大夫将受到失去人才的诽谤,即使是有皋陶那样贤明的法官在世也不能使他得到公正的评判啊。”
56、以人为镜
郑文贞公魏徵卧病不起,太宗派人前去问讯,赐给他药饵,送药的人往来不绝。又派中郎将李安俨在魏徵的宅院里留宿,一有动静便立即报告。太宗又和太子一同到其住处,指着衡山公主,想要将她嫁给魏徵的儿子魏叔玉。戊辰(十七日),魏徵去世,太宗命九品以上文武百官均去奔丧,赐给手持羽葆的仪仗队和吹鼓手,陪葬在昭陵。魏徵的妻子说:“魏徵平时生活检朴,如今用鸟羽装饰旌旗,用一品官的礼仪安葬,这并不是死者的愿望。”全都推辞不受,仅用布罩上车子载着棺材安葬。太宗登上禁苑西楼,望着魏徵灵车痛哭,非常悲哀。太宗亲自撰写碑文,并且书写墓碑。太宗不停地思念魏徵,对身边的大臣说:“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齐衣帽,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历朝的兴衰隆替,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确知自己行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绝好的镜子。”
57、衣绣夜行
过了几天,项羽带兵西进,屠毁咸阳,杀死了秦朝已经投降的国王子婴,焚烧秦朝宫室,大火三个月不灭;搜罗了秦朝的财宝和妇女,率军东去。
有人劝项王说: “关中阻山带河,四面关塞,土地肥饶,可在这里建都,以定霸业。”项王看见秦朝宫室都已烧毁,残破不堪,又怀念故乡,心欲东归,就说:“富贵了不回故乡,如同衣绣夜行,有谁能知道!”劝项王的人说:“人们说楚国人是猕猴戴帽子,果然如此。”项王听到了这话,烹杀了劝说他的那个人。
项王派人向楚怀王报告请示。楚怀王说:“按照约定办。”项羽就尊楚怀王为义帝。项王想自己称王,就先封诸侯将相为王。对他们说:“天下最初发难的时候,暂时拥立诸侯后裔为王,以便讨伐秦朝。然而亲自身穿铠甲,手执兵器,率先起义,三年来风餐露宿,消灭秦朝,平定天下的,都是各位将相和我项籍的力量。只有义帝没有功劳,本来应该瓜分他的土地,封大家为王。”将领们都说:“好。”项王就分割天下,封将领们为侯王。
项王已经平定了东方,现在又回过头来西进,在东广武与汉军隔着广武涧扎下营来,两军各自坚守,持续了好几个月。就在这个时候,彭越几次往返梁地,断绝了楚军的粮食,项王为此深感忧虑。他做了一张高腿案板,把汉王父亲太公搁置在上面,向汉王宣告说:"现在你
如果不赶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死。"汉王说:"我和项羽作为臣子一块接受了怀王的命令,曾说'相约结为兄弟',这样说来,我的老子也就是你的老子,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老子,就希望你能分给我一杯肉汤。"项王大怒,要杀太公。项伯说:"天下事还不知道怎么样,再说要夺天下的人是不顾及家的,即使杀了他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只会增加祸患罢了。"项王听从了项伯的话。
58、运筹帷幄
汉六年(前201)正月,封赏功臣。张良不曾有战功,高帝说:“出谋划策于营帐之中,决定胜负在千里之外,这就是子房的功劳。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皇上已经封赏大功臣二十多人,其余的人日夜争功,不能决定高下,未能进行封赏。皇上在洛阳南宫,从桥上望见一些将领常常坐在沙地上彼此议论。皇上说:“这些人在说什么?”留侯说:“陛下不知道吗?这是在商议反叛呀。”皇上说:“天下已接近安定,为什么还要谋反呢?”留侯说:“陛下以平民身分起事,靠着这些人取得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陛下所亲近宠幸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一生中仇恨的人。如今军官们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不够一一封赏的,这些人怕陛下不能全部封到,恐怕又被怀疑到平生的过失而至于遭受诛杀,所以就聚在一起图谋造反了。”皇上于是忧心忡忡地说:“这件事该怎么办呢?”留侯说:“皇上平生憎恨,又是群臣都知道的,谁最突出?”皇上说:“雍齿与我有宿怨,曾多次使我受窘受辱。我原想杀掉他,因为他的功劳多,所以不忍心。”留侯说:“现在赶紧先封赏雍齿来给群臣看,群臣见雍齿都被封赏,那么每人对自己能受封就坚信不疑了。”于是皇上便摆设酒宴,封雍齿为什方侯,并紧迫地催促丞相、御史评定功劳,施行封赏。群臣吃过酒后,都高兴地说:“雍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这些人就不担忧了。”
59、忍小忿而就大谋
楚庄王政伐郑国,郑伯赤着上身牵着羊去迎接,以示请罪;庄王说:“这个国君能委曲自己向人低头,一定能得到人民的信任。”於是放弃攻伐郑国。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时归降了吴国,做为吴国之臣妾。经历三年而不敢倦怠。况且有报仇的志向,却不能忍辱向人低头的,只算是平常人的刚强罢了。那个桥上老人,以为张良的才能有馀,却担心他的度量不够,所以才深深的折磨他那年轻人的刚锐之气,使他能忍受小的怨恨而成就大的计谋。这是怎麽说呢?他们平日并没有交情,只是突然在草野之中相遇,就命令他去做仆妾之事,居然能若无其事的去做而不以为怪,这种修养正是秦始皇所以不能使他惊惧,项籍所以不能使他忿怒的原因!
考察汉高祖所以得胜,项羽所以失败的原因,就在於能忍耐与不能忍耐的分别罢了。项羽只因为不能忍耐,所以百战百胜却轻露锋芒;高祖能忍耐,保养他的全部实力以等待项羽的衰败,这是张良教他的!当韩信打败齐国想自立为齐王,高祖生气,表现在言语中和脸色上,由此处看来,高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脾气,要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呢?
60、察爱憎而后说
从前郑武公想讨伐胡国,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君主来使他快乐。然后问群臣:“我想用兵,哪个国家可以讨伐?”大夫关其思回答说:“胡国可以讨伐。”武公发怒而杀了他,说:“胡国是兄弟国家,你说讨伐它,是何道理?”胡国君主听说了,认为郑国和自己友好,于是不再防备郑国。郑国偷袭了胡国,攻占了它。宋国有个富人,下雨把墙淋塌了,他儿子说:“不修的话,必将有盗贼来偷。”邻居的老人也这么说。到了晚上,果然有大量财物被窃。这家富人认为儿子很聪明,却对邻居老人起了疑心。关其思和这位老人的话都恰当,而重的被杀,轻的被怀疑;那么,不是了解情况有困难,而是处理所了解的情况很困难。
从前弥子瑕曾受到卫国国君的宠信。卫国法令规定,私自驾驭国君车子的,论罪要处以刖刑。弥子瑕母亲病了,有人抄近路连夜通知弥子瑕,弥子瑕假托君命驾驭君车而出。卫君听说后,却认为他德行好,说:“真孝顺啊!为了母亲的缘故,忘了自己会犯别罪。”另一天,他和
卫君在果园游览,吃桃子觉得甜,没有吃完,就把剩下的半个给卫君吃。卫君说:“多么爱我啊!不顾自己口味来给我吃。”等到弥子瑕色衰爱弛时,得罪了卫君,卫君说:“这人本来就曾假托君命私自驾驭我的车子,又曾经把吃剩的桃子给我吃。”所以,虽然弥子瑕的行为和当初并没两样,但先前称贤、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有了变化。所以被君主宠爱时,才智就显得恰当而更受亲近;被君主憎恶时,才智就显得不恰当,遭到谴责而更被疏远。所以谏说谈论的人不可不察看君主的爱憎,然后进说。
61、扬州清明
在扬州,清明时分,城中的人们都会外出,家家户户都会去展拜先人的坟墓;即使有些人家有许多墓要拜,也一定要在当天展拜完。因此轻盈的马车,装饰华丽的游船来来往往,展转行驶。平民百姓也带着菜肴和纸钱,来到墓地。祭拜完后,便席地而坐,共饮祭酒,啖祭品。……
这一天,四方客居的外乡人、徽州与山西的商人,和有名的艺妓,所有好事之徒,没有不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在长塘青草上踏青游戏;在高山上斗鸡,在平地上踢球;在幽静的茂林里弹奏乐器。浪子们比武打架;孩子们放飞风筝;老和尚念叨经文;盲人说书讲故事;站立着的人众多,蹲着的人也数不胜数。傍晚彩霞满天,车马众多。女眷们在车上卷帘眺望;婢女们劳累而归,将采得的山花随处一插。车马整齐地排列着,争先恐后地进城。我所见到的,只有春天的西湖,夏天的秦淮,秋天的虎邱,尚能与此相比。然而,那些景观团团簇拥在一起,就有如画家的横幅;唯有今天这景象是象鱼那样连贯,象雁那样排列飞行,舒展开有三十余里,正如画家狭长的横幅画卷。
南宋张择端作了《清明上河图》,追摹了汴京的景色,充满了思念故国之情。而我睁大眼睛观赏,能不会有这种感情吗!
62、安阳亭三怪
安阳城南有一座亭子,晚上不能在那里留宿,住在那里就会被杀死,有一个书生,会一些道术,于是去那里住,亭子周围的百姓说,这里不能住,以前在这住的人,没有活下来的,书生说,不用担心,我能解决,于是住在那里,他端正的坐在那里读书,过了一会儿,有一个
人来了,穿着黑色的外衣,来到门外,对亭主说,我看见亭中有人,是吗?亭主说,刚才来了个书生在这里读书,刚休息下,好像还没睡,那个人于是叹口气走了,不一会,以来了一个人,头戴红色的头巾,和亭主对话,亭头和刚才一样回答,那人于是也叹口气走了,那人走了之后,非常的安静,书生知道没人再来了,就起来,走到刚才和亭主对话的人待过的地方,也学着问亭主,亭主也回答他,他问刚才的问题,亭主和以前一样回答,他又问,刚才黑衣服的是谁啊?亭主说,是屋北的母猪,又问,红头巾的是谁啊?回答说是屋西的老公鸡,他又问,你是谁啊?回答说,我是老蝎子啊,于是书生又不出声了,回去读书,到天亮都不敢睡,天亮了,亭子周围的人来看,惊呀的说,你怎么能活下来啊,书生说,快拿把剑来,我给你们捉鬼,于是手握宝剑到昨晚说话处,果然找到老蝎子,大小如琵琶,毒尾有好几尺长,又在西面的房子里找到老公鸡,在北面的房子里找到老母猪,一共杀了三只怪物,这个亭子终于安宁了,再也没有发生过灾祸。
63、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刘蓉年轻的时候,在养晦堂偏西面的一间屋子中读书,低头读书,抬头思考,有想不出来的就起身绕着屋子转。屋子中有一处凹陷的地方,直径一尺,逐渐地越来越大。每次踩到这块地方的时候,脚就好像被绊倒的一样。时间久了,也就习惯了。
一天,父亲到屋中来,看到了笑着说:“一间屋子都管不好,凭什么去管天下之事、国家之事呢?”就命令童仆拿来土填平了它。以后刘蓉再次踩到这块地方的时候,又差一点跌倒受了惊,好像地上的土忽然高起来一样,低头看看地面,平平的,(原先的凹陷之处)已被填平。一会儿又是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就又习惯了。
唉!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说(影响)是很厉害的!(一开始)脚走在平地不能适应凹地;等到时间长了以后,走凹地却像走平地一样,以至于时间长了即使将凹地填得像原来一样平,(走路)也反而会受到阻碍不适应了。所以,君子学习从一开始就应该慎重。
64.不以小恶弃人之大美
宁戚想向齐桓公求取功名,(他)贫穷没有可以推荐自己的方法,于是他做了商人,租了一辆车到齐国去,晚上住在外城门外。齐桓公到郊外迎接客人,晚上开城门,让租车的人回避,拿了很多火把,跟随的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看着齐桓公心中悲伤,敲打着牛角,用洪亮激扬的声音唱起商调歌曲。齐桓公听到了,拉着他的仆从的手说:“奇怪啊!这个唱歌的人不是一般的人。”命令副车载上宁戚。桓公回来以后,随从请示(如何安排宁戚),桓公说:“赐给他衣服和帽子,我将会见他。”宁戚晋见了戚桓公,用统一天下的话游说桓公。第二天又晋见桓公,用治理天下的话游说桓公。桓公非常高兴,将要任命他。许多大臣争辩说:“客人是卫国人,(卫国)离开齐国有五百里,不远,不如派人去问一问他的情况。真的是有才能的人的话,再任命他也不算晚。”桓公说:“不是这样。问他的情况的话恐怕(会发现)他有小缺点,因为他的小缺点就抛弃他的大才干,这就是君主失去天下的原因。况且人确实难以完美,姑且任用他的长处吧。”于是推荐并重用了他,授给他“卿”的职位。这一举动,桓公得到了一个人才,用来称霸于诸侯。
65.俭不至说
剪去腐烂了的丝绸并用火烧它们,人们问到了气味,一定会吃惊地问:“家里哪里在烧衣服?”丢弃多余的食物扔在地上,人们看见了,一定会吃惊地问:“家里哪里在扔食物?”烧衣服容易让人吃惊,扔食物容易让人吃惊,因为衣服能够使人高贵而食物能够使生活丰足,(所以)不忍心烧掉它们丢弃它们。但是不知道家里有没有用的人,马厩里有没有力气的马;没有用的人穿着那些衣服,与它们被烧掉有什么差别?没有力气的马吃着那些粮食,与它们被丢弃有什么不同?因此而烧掉的、丢弃的,(却)不曾有人吃惊。公孙弘是汉朝的丞相,盖着布被,这就是对家里烧衣服感到吃惊,却不能对汉武帝自恃为皇帝,治理整个国家,因而陷于奢侈享受感到惊讶。晏子是齐国的宰相,祭祀时,猪肘子装不满祭器,这是对家里被丢弃的粮食感到吃惊,却不能对齐景公马厩里有四千匹马感到吃惊。
66.鹗执狐记
我曾经看见一只奇怪的鸟在田野中攻击一只大狐:双目射光如星曜,双翅乘风如云飞,快得像闪电一样,凶猛得像霜冻一样。锋利的嘴扒开肝脑,爪子剖开肾肠。大鸟自豪地昂首四顾,一下子就飞走了。我向耕地的人问那只鸟的名称。回答说:“这是黄金鹗。(杀得)多痛快啊!”我就责备他说:“好人应该持着善良之心,对大狐的死连哀伤也来不及,哪有什么可高兴的?”那人说:“这只狐狸,祸害大了。让我的亲戚吃惊,扰乱我乡里的百姓,擅长逃跑的徐子之卢,躲不过申孙的箭,老天或许因为它恶贯满盈而用鹗来诛杀它,我不为这只鸟高兴还能为谁感到高兴呢?”可悲啊!高出的器物常容易倾倒,厚味的食品常含剧毒,遵循治国之道致使国家兴盛,有时(百姓)遭受各种灾祸,(在位者)却借助威势做坏事,能不招致灾祸吗?当权的人应该好好打扫清洗他的心,清除凶恶的意念,恶一定要去除,福就一定会多来。不这样的话,就比大狐害人还要厉害,难道不怕像丰狐一样遭到鹗的击杀?
67.张中丞轶事
张籍说:“有一个人叫于嵩,年轻时跟随张巡;等到张巡起兵抗击叛军,于嵩曾在围城之中。我大历年间在和州乌江县见到过于嵩,那时他已六十多岁了。因为张巡的缘故起先曾得到临涣县尉的官职,学习努力,无所不读。我那时还幼小,简单地询问过张巡、许远的事迹,不太详细。他说:张巡身长七尺有余,一口胡须活象神灵。他曾经看见于嵩在读《汉书》,就对于嵩说:‘你怎么老是在读这本书?’于嵩说: ‘没有读熟呀。’张巡说:‘我读书不超过三遍,一辈子不会忘记。’就背诵于嵩所读的书,一卷背完不错一个字。于嵩很惊奇,以为张巡是碰巧熟悉这一卷,就随便抽出一卷来试他,他都象刚才那样能背诵出来。于嵩又拿书架上其他书来试问张巡,张巡随口应声都背得一字不错。于嵩跟张巡时间较久,也不见张巡经常读书。写起文章来,拿起纸笔一挥而就,从来不打草稿。起先守睢阳时,士兵将近万把人,城里居住的人家,也将近几万,张巡只要见一次问过姓名,以后没有不认识的。张巡发起怒来,胡须都会竖起。等到城破后,叛军绑住张巡等几十人让他们坐着,立即就要处死。张巡起身去小便,他的部下见他起身,有的跟着站起,有的哭了起来。张巡说:‘你们不要害怕!死是命中注定的。’大家都哭得不忍抬头看他。张巡被杀时,脸色毫不慌
张,神态安详,就和平日一样。许远是个宽厚的长者,相貌也和他的内心一样;和张巡同年出生,但时间比张巡稍晚,称张巡为兄,死时四十九岁。”于嵩在贞元初年死在亳宋一带。有人传说他在那里有块田地,武人把它强夺霸占了,于嵩打算到州里提出诉讼,却被武人杀死。于嵩没有后代。这些都是张籍告诉我的。
68.一食而三叹
有个梗阳人与别人打官司,眼看就要败讼,于是就向魏献子纳贿托情,魏献子打算答应下来。他的下属阎没对叔宽说:“我与你一同去劝谏吧!我们的主人一向以不受贿赂闻名于诸侯,现在因为梗阳人行贿而损害了名声,那是万万不可以的。”两人朝见魏献子之后,留在那里不走。魏献子将要吃饭了,问谁还在庭院里,侍从回答说:“阎明、叔褒在。”魏献子叫他俩进来,让他们陪自己一起用膳。两人在吃饭之间,先后叹息了三次。吃完后,魏献子问起这件事,说:“人们常说:‘只有吃东西可以忘记忧愁。’你们在吃一顿饭的时间里叹息了三次,是什么原因呢?”两人异口同声地答道:“我们都是小人,贪心不足。食物刚送上来的时候,担心不够吃,因此叹息。吃到一半,不禁私下责备自己:主人赐给我们食物,哪有不够吃的道理呢?因此再次叹息。等到您吃完了,我们想到,但愿我们小人的胃口,也像君子的心思一样,只要吃饱也就知足了。因此第三次叹息。”魏献子说:“讲得好。”于是拒绝了梗阳人的贿赂。
69、晏子不受辂车乘马
齐侯问晏子说:“忠臣是怎样侍奉他们的君主的?”晏子回答说:“君主有灾难的时候不为他而死,君主出逃不为他送行。”齐侯说:“我分地封赏给他,分赏爵位让他尊贵,但是君主有灾难他不为之而死,君主出逃他不去送,能说是忠诚吗?”晏子回答说: “臣子进言而被采用,君主会终身没有灾难,臣子为什么要死呢?臣子进谏而被听从了,君主终身不会出逃,臣子为什么要送呢?假如所说的话不被采用,君主有难而为他去死,这是胡乱地死;进谏却不被听从,君主出逃而去送他,这是假装欺骗。所以,忠臣能让君主采纳良言,而不能与君主共同陷入灾难。”晏子上朝,坐着旧车,驾着劣马,齐景公看见了,说:“嘻,你
的俸禄少吗?为什么你的马车这样不堪?”晏子回答说:“靠着君主的赏赐,我能够保有三族,在国内交游的费用都能够产生。我能够穿得暖吃得饱,旧车劣马,用它们来侍奉我,对于我来说就已经足够了。”晏子出去了,齐景公派梁丘据送给他四匹马拉的大车,(晏子)三次退回不接受,齐景公不高兴了,立即召来晏子,晏子到了,齐景公说:“你如果不接受的话,那么我也不坐车了。” 晏子回答说:“大王派我担任管理文武百官的官职,我节省衣服饮食的供养,来做齐国百姓的表率,但还是怕太奢侈糜费而不顾自己的行为。现在有四匹马拉的大车,(假如)大王坐在上面,我也坐在上面(的话),(那么)那些没有正确的行为准则,让他们的衣食变得奢侈,而不顾他们的行为的百姓,我就没有办法禁止他们了。”于是推辞不接受。
70 鲍叔进管仲于桓公
齐桓公从莒国返回齐国当了国君后,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辞谢说:“我是您底下的一个平庸的臣子,大王给我恩惠,使我免于挨冻受饿,这是您对我的恩赐了。假若必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的所长。如果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仲了吧。我有五点比不上管仲:对百姓宽和关怀,使他们安居乐业,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丧失朝纲,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取得百姓的信任,我不如他;制订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行为的准则,我不如他;在军营前击鼓指挥战争,使百姓勇气倍增,我不如他。”齐桓公说:“那个管仲曾用箭射中了我的腰钩,使我险些因此丧命。”鲍叔回答说:“管仲是为了他的国君才那样做的。您如果赦免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为您效力的。”齐桓公问:“怎么叫他回来呢?”鲍叔牙说:“请求鲁国把他还给我们。”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国有智谋的大臣,若知道我们将要重用他,一定不肯将管子再让给我们。对此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说:我们国君有一个不遵守命令的臣子在贵国,想要在群臣面前处死他,请交给我国。’就会给我们的。”齐桓公派使者向鲁国请求,完全按照鲍叔牙所说的那样做。
鲁庄公拿此事向施伯询问,施伯回答说:“这不是真正想要处死他,而是想用他掌政。管仲是天下的大才,他所在的国家就必定能成为天下的强国。现在让他到齐国,那么会长久地成
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说:“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杀了他并把他的尸体交给齐国使者。”鲁庄公要杀管仲,齐国使者向鲁庄公请求说:“我们国君想要亲自处死他,如果不能活着带回去在群臣面前杀他,就如同请求没有成功。请允许让他活着。”于是鲁庄公使人捆绑着管仲把他交给了齐国使臣。齐国使臣得到管仲便离开鲁国。
71.教战守策
当前人民的隐患,究竟在哪里呢?就在于只知道眼前的安全而不懂得将来的危险,只能够安逸享乐而受不了辛劳磨炼。它带来的祸害在现在还没有表现出来,但在将来一定会出现。如果至今还不针对这种情况采取措施,那么以后必将产生不可挽救的局面。
当今国享太平已很久,天下的人骄纵懈怠意志脆弱,就像妇女和小孩那样,不出闺门。假如跟他们谈论打仗的事情,就吓得缩起脖子,两腿发抖;假如听到贼寇的名字,就捂起耳朵不愿听。同时,士大夫也从不谈论军备,认为会滋生事端侵扰民心,不该开这样的头。这不也是太过于畏惧并且养尊处优得太过分了吗?
再说天下本来就存在意外的祸患。愚笨的人看到各地没有祸乱,就认为灾变无从发生。这是不对的。如今朝廷用来供奉给西夏和契丹的白银,每年就有上百万两。我们供奉财物的能力是有限的,然而敌人的索取永不满足,这样的局势必定会导致战争。打仗,是必然的趋势,不是我们开始先打,就是他们开始先打;不在西边发生,就在北边发生。我们所无法预知的,只是战争发生的迟早或开战地点的远近,总之战争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天下不能幸免于战火,而用兵又不采取逐步训练的方式,让百姓长期处在安乐无事的环境中,一旦要他们挺身而出奔赴战场,那么它所产生的祸患一定很难预料。所以说,当今天下的百姓,只知道眼前的安全而不懂得将来的危险,只能够安逸享乐而受不了辛劳磨练。这就是我所说的当今天下的最大祸患。
72淝水之战
秦兵紧靠着淝水列好了阵营,晋兵不能渡河。谢玄派使者对符融说:“你孤军深入,并且紧挨水边摆下阵营,这是持久之计,不是速战之策。你把阵营稍稍向后移动一点,让晋军能够渡河,来一决胜负,不是很好吗?”秦兵将领都说:“我们人多,他们人少,不如遏制住他们,使他们不能上岸,可以保得万全。”符坚说:“只是领军队稍稍退却,让他们渡到一半,我就用铁骑逼紧,冲杀敌人,没有不胜的。” 符融也认为正确,于是率领军队稍稍退却,结果秦兵退势不可遏止。谢玄等人率领军队渡河抗击敌人,符融骑着马在阵地上飞跑巡行,想要阻止士兵后退,马倒下了,他被晋兵所杀,秦兵于是溃退,谢玄等人乘胜追击,追到青冈。秦兵大败,自己人互相践踏而死的人遮蔽了田野,阻断了河流。那些逃跑的士兵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以为晋兵将至,日夜不敢休息,在野外行宿,加上饥饿和寒冷,死者十之七八。原来在当初,秦兵稍退之时,朱序在敌人阵营后面大叫:“秦兵失败了。”士兵们于是大规模地逃跑了。谢安拿到了驿书,知道秦兵已败,当时正和客人下围棋,把文书折起来放在小桌子上,全没有欣喜的神色,象先前一样下棋,客人问他,他慢慢地说道:“小儿辈们已经打败了敌人。”下完了棋,回到内室,过门槛时,没有发现把屐齿都碰断了。
73 白洋潮
从以前的旧例看,三江看潮,其实没有什么潮可看。在午后人们嚷着传说:“今年是暗涨潮。”年年都是像这样的情形。庚厂辰八月,我凭吊朱桓岳少师到了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和我同席,听得海塘上有人喊看潮,我迅速前往,陈章侯、祁世培也紧跟着到了塘上。我站在塘上,看见潮水如一条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潮水渐渐逼近,就隐隐露出白色,如同有人驱赶着千百只小鹅在展翅惊飞。潮水又渐渐逼近,喷出飞沫溅起水花,像百万雪白的雄狮般跳起,遮蔽了江水,浩浩荡荡地沿江而下,如同有怒雷驱赶着似的,那百万雪白的雄狮密密地挤在一起,一个也不敢落后。潮水第二次逼近,就如同飓风逼迫着它,水势要拍岸而上似的。这时,看者纷纷退走,逃到塘下躲避。此时,潮水到了塘上,尽力澎礴而出,水激射,溅起数丈高的水花,打得人脸都湿了。潮水又旋卷着向右面扑去,被龟山挡了一下,轰怒声不同寻常,如同大炮击碎了龙湫,在半空中雪花般飞舞。人们看着这一切,惊得头晕目眩,坐了
半天,脸色才恢复过来。先人们说:浙江潮水的源头,从龛、赭两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在两山之外,潮头却更大,为什么呢?
74 夔一足
传言不可以不审察,数次传播后,白就成了黑,黑就成了白。所以就会有狗像獗,獗像母猴,母猴像人的传言,其实人与狗是相差很远的。这是愚蠢的人犯大错误的原因。听了传言仔细核实,那么是福气,听了传言不仔细核实,那么还不如不听见。
凡是听了传言一定要深入地讨论,特别是对于人的传言一定要用理去验证。鲁哀公向孔子问讯道:“乐正夔只有一条腿,真的吗?”孔子说:“过去舜想要用音乐来教化天下人,于是命令重黎从民间选拔了夔,举荐了他,舜任命夔做了乐正,夔于是调和了六律、五声,来调和阴阳之气。于是天下非常服顺。重黎又想多找些像夔这样的人,舜说:‘音乐是天地的精华,国家治乱的关键。所以只有圣人才能调和。和是音乐的根本。只有夔才能使它调和,来使天下平定。像夔这样的人一个就足够了’。所以说夔一足,并非是‘一条腿’”。宋国的丁家没有井,要出门打水,常常派一个人住在外面,专管打水。等到丁家打了一口井,告诉别人说:“我家打了一口井,得到了一个人。”有人听见后就传言道:“丁家掘井,得到了一个人。”大家都传这句话,使宋国国君听到了这件事。宋君派人向丁氏问这件事,丁氏回答道:“得到了一个人力,不是从井中得到一个人。”像这样听到传言,不如不听。
75 颜之推勉学
梁朝全盛的时候,贵族子弟大多没有学问。以至于谚语传说:“登车不跌交的人就可以当著作郎,会说身体好不好的人就可以做秘书官。” 贵族子弟没有不用香熏衣、剃净面孔。涂脂抹粉,驾驶着华丽的车辆,脚踩着时髦的高跟鞋,坐在方格子花纹的褥子上,靠着华丽的丝靠枕,左右陈列着古玩玉器,有模有样的进进出出,看上去像神仙似的,明经答问求取功名的时候,就雇人回答问题;三公九卿大摆宴席时,就借他人之手写作诗歌。当这样的时候他们也称得上是优秀人物。大凡战乱之后,朝廷进行了改革,权衡选举人才,不再是先前那些人的亲朋好友;执掌政权的也不见了过去的好友。这些人想从自身求取学问却一无所获,
想在世上施展才能却没有可用之处。穿着粗布衣服,卖出金银珠宝,失去了华丽的外表,露出了不学无术的本质,像枯木一般兀然地坐着,思想像干涸的流水一般枯竭,在战场上颠沛流离,在野外落魄地死去。在这样的时候这些人的只称得上是蠢材。有学问才能的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安然地度日。自从战乱以来,我多次见到俘虏,虽然是世代的平民子弟,但是懂得讲读论语,孝经的人还能作为别人的老师,那些即使是世代的官家子弟,却连记账这样的小事也不知晓的人没有不去替人耕田养马的。从这里可以看到,子弟们怎么可以不勉励自己好好读书呢?若能常常记住几百卷书,是永远不会成为平民百姓的。
76 张释之执法
皇上出行到了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跑出来,使皇上的马受了惊吓。于是皇上派了骑兵追捕了此人,让廷尉管这件事。张释之审问此人,此人说:”我打这儿过,听到皇上的车马来,就藏在桥下。躲了很久,以为皇上的车马已经过去了,就出来了。还看见车队,就逃走了。”
廷尉就判决后奏明了皇上,说这个人冲犯了皇上的车队,应当罚钱。文帝生气地说:”此人惊动了我的车马,幸亏我的马性子柔和,假使是其他的马,不就伤了我吗?而廷尉竟然只判他罚一些钱。” 张释之道:”法律是天子和百姓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像这样就(轻易地)改变它,这样法律就不能在百姓那里有信用了。况且在那人惊动皇上时,皇上假使立即杀了他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把案子下放到廷尉这儿,(那么就要由廷尉来管了)。廷尉是天下掌管公平的官员,他稍稍有所倾斜,那么天下的法律都要为之改变,那样的话,百姓将如何做呢?希望陛下细想。”皇上想了半天,说:” 廷尉判得很正确。”
77晏子辞齐景公赐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了一个使者来。(晏子)将食物分给使者吃,使者没有吃饱,晏子也没有吃饱。使者返回去,将这事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说:“哎呀,晏子的家穷得像这样。(注:“若是其贫也”是主谓倒装“其贫若是也”)我不知道,是我的过错啊。”(齐景公)派了一个小官送了一千两金子和商人卖物所交的款税,请晏子用它们来款待宾客。晏子推辞(没有接受),(齐景公)三次派人送来,(晏子)最终拜了两次辞谢说:“我的家不穷。
用大王的赏赐,可以将恩泽覆盖到我的三族,还可延及到交往的朋友,使百姓振作起来,大王的赏赐是很丰厚的了!我的家并不穷。我听说,从君王那里多多地拿来,再施舍给百姓,这是臣子代替君王统治百姓,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王那里多多地拿来,却不施舍给百姓,这是(将财物)收藏在自己家里,仁义之人是不会这样做的。从君王那里取得,得罪了士人,自己死了之后财物又转移到别人手里,这是替主人(注:这里指别人)收藏,聪明的人是不这样做的。粗疏的布,一斗食物,足够我安度中晚年了。”齐景公对晏子说:“往日我的先王齐桓公,把书写了姓氏的五百社封赏给管仲,(管仲)接受了,没有推辞,你为什么要推辞呢?”晏子说:“我听说,圣明的人多次思考,一定会有一次失误,愚笨的人多次思考,一定会有一次收获。想来管仲的失误,就是我的收获吧?所以我拜了两次,不敢接受君命。”
78.藏文仲如齐告籴
鲁国闹饥荒,藏文仲对鲁庄公说:“(我们当初)支援周围的邻国,与诸侯结下信义,用婚姻来加强它们,用盟誓来申明它们,(这)本来就是为了(防备)国家出现艰难紧急的情况才这样做的。铸造祭器,收藏财宝,本来就是为了(防备)百姓出现困苦才这样做的。现在国家处于困境,大王为什么不用祭器到齐国去买米呢?” 鲁庄公问:“谁能够出使齐国?”藏文仲回答说:“国家有饥荒,卿出国求援,这是古制。我是候补的卿,我请求到齐国去。” 鲁庄公派他前往。
随从说:“大王没有命令您去,您请求前往,大概是为了备选的事吧?”文仲说:“贤明的人应该以国家的危难为急而谦让那些平易的事务,做官的人遇事不逃避灾难,统治者体恤百姓所受的祸害,因此国家才不会有违。现在我不到齐国去,就不是为处于困境而着急。处在较高的地位却不体恤下情,身处官位却很懈怠,这不是侍奉君主(应有)的行为。”
鲁文仲用祭祀用的香酒和玉制礼器到齐国求援,说:“天灾横行,到达我们国家,饥荒屡次降临,百姓中羸弱的差不多都死了,十分担心因无法保证对周公和太公的祭祀、对王室贡品的供给而获罪。(因此)我国用我们先君并不丰厚的礼器,斗胆向贵国请求购买你们多余的粮食,用来解除贵国管粮人员的负担,使我们国家获救,使我们的国君能和您共同
承担职责。(若能这样的话)哪里只是我们的国君和二三个臣子确实领受了您的恩赐,周公、太公以及历代君主和天地间的神也确实能永远得到供奉并能仰仗他们啊!”齐国人把玉还给了鲁文仲并给了他所需要的米。
79.梁亭夜灌瓜
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界。梁国的边境兵营和楚国的边境兵营都种瓜,各有各的方法。梁国戍边的人勤劳努力,经常浇灌他们的瓜田,所以瓜长得很好;楚国士兵懒惰,很少去浇灌他们的瓜,所以瓜长得不好。楚国县令就因为梁国的瓜好,怒责楚国士兵没有把瓜种好。楚国士兵心里忌恨梁国士兵(瓜种得)比自己好,于是夜晚偷偷去翻动他们的瓜,所以(梁国的)瓜总是枯死的。梁国士兵发现了这件事,于是请求县尉,也想偷偷前去报复,翻动楚营的瓜田。县尉拿这件事向宋就请示,宋就说:“唉!这怎么行呢?结下了仇怨,是惹祸的根苗呀。人家使坏你也跟着使坏,怎么心胸狭小得这样厉害!要让我救给你办法,一定在每晚都派人过去,偷偷地为楚国兵营在夜里好好地浇灌他们的瓜园,不要让他们知道。”
于是梁国士兵就在每天夜间偷偷地去浇灌楚兵的瓜园。楚国士兵早晨去瓜园巡视,就发现都已经浇过水了,瓜也一天比一天长得好了。楚国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是梁国士兵干的。楚国县令听说这件事很高兴,于是详细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楚王听了之后,又忧愁又惭愧,把这事当成自己的心病(忧虑)。于是告诉主管官吏说:“调查一下那些到人家瓜田里捣乱的人,他们莫非还有其他罪过吗?这是梁国人在暗中责备我们呀。”于是拿出丰厚的礼物,向宋就表示歉意,并请求与梁王结交。楚王时常称赞梁王,认为他能守信用。所以说,梁楚两国的友好关系,是从宋就开始的。古语说:“把失败的情况转向成功,把灾祸转变成幸福。”《老子》说:“用恩惠来回报别人的仇怨。”就是说的这类事情呀。别人已经做错了事,哪里值得效仿呢?
80..项羽乌江自刎
于是项羽就想东渡乌江。乌江的亭长撑船靠岸等待项羽,他对项羽说:“江东虽小,也还有方圆千里的土地,几十万的民众,也足够称王的了,请大王急速过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即使追到这,也没有船只可渡。”项羽笑道:“上天要亡我,我还渡江干什么?况且我项羽当初带领江东的子弟八千人渡过乌江向西挺进,现在无一人生还,即使江东的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我为王,我又有什么脸见他们呢?或者即使他们不说,我项羽难道不感到内心有愧吗?”接着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长者,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常常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赏给你吧!”于是命令骑马的都下马步行,手拿短小轻便的刀剑交战。仅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羽自己也负伤十多处。忽然回头看见了汉军骑兵司马吕马童,说: “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吕马童面向项羽,指项羽给王翳看,说道:“这个人就是项羽。”项羽便说道:“我听说汉王悬赏千两黄金要买我的脑袋,并封为万户侯,我就送你这点好处吧!”说完就自杀身亡了。
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仁。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仁。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他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借,他趁秦末大乱而兴起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字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像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81、列子辞子阳之粟
列子贫穷,脸上有饥饿的神色。有一客人将列子的情形告诉了郑国的国君子阳,说:“列御寇是个有道之人,住在您的国家却家境贫穷。您恐怕不是喜欢读书人吧?”郑国的子阳马上命令官员送给列子粮食。列子出来,见了使者,列子两次推辞了子阳的馈赠。使者离开了。
列子进去,他的妻子看着他拍着胸口说:“我听说做有道之人的妻子、儿女,都会让他们安逸、快乐,现在您面有饥色,子阳(派人)拜望您并送给您食物。您(却)不接受,这难道不是我的命不好吗?”列子笑着对她说:“子阳并不是自己了解我,而是凭着别人的话送给我粮食,到他认为我有罪的时候,又将会凭借别人的话。这就是我不接受他粮食的原因。况且,受人供养,如果不为他的灾祸而死,(那么)是我不讲道义;如果为他的灾祸而死,那么是为无道之人而死,哪里是有道义呢?”列子死后,百姓果真起义杀死了子阳。列子看见微小之处去除不义的行为真是有远见啊!况且列子在内有饥饿寒冷的担忧,还不苟且取得(利益),看见得到的东西会想一想(是否符合)道义,看见利益想一想(得到他们是否)有害处,何况他身处富贵呢?所以,列子能通晓关系到性命的情形,可以说是能守住自己的节操。
82晋文公逐麋得善言
晋文公追逐一只麋鹿却丢失了它,他问农夫老古说:“我的麋鹿在哪里?”老古用脚指着说:“往这边去了。”晋文公说:“我问你话,你用脚指给我方向,为什么?”老古抖抖衣服站起来说:“(我)全没料到君主(竟然)会像这样!虎豹有它该住的地方,如果它过厌了悠闲的生活而往人多的地方去,那就要被人捕获;鱼鳖有它该住的地方,如果它住厌了深处而往浅水里游,那就要被人捕获;诸侯有他该住的地方,如果他住厌了人多的地方而到远方去游玩,那么他的国家就要灭亡了。《诗经》上说:‘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您放着国家不管,不回去,(那么)别人将要替您管理您的国家了。”于是晋文公害怕了,回去时遇到了栾武子,栾武问:“您打到了野兽吗?您脸上有高兴的神情啊!”
晋文公说:“我追逐一只麋鹿却丢失了它,但我得到了一句好话,所以有高兴的神情。”
栾武子问:“那个人在哪里?”晋文公说:“我没有同他一起回来。”栾武子说:“处在较高的地位而不体恤他的属下,是骄傲的表现,法令尚未发出,却急忙处罚违令的人,是残忍的;听取了别人的话却丢了那个人,是偷窃。”晋文公说:“对。”回去,用车带上了老古,和他一起回来。
83 张玄素谏修洛阳宫
乙卯日(二+二日),发动兵卒修洛阳宫以备巡幸之用,给事中张玄素上书谏言,觉得:“洛阳还没巡幸的日期却预先修建宫室,那不是当前的急事。从前汉高祖采纳娄敬的建议,自洛阳迁都长安,难道不是洛阳的地方赶不上关中的形势吗?景帝听从晁错的话,从而造成七国作乱,陛下如今将突厥安置在中国,突厥与朝廷的亲密,怎么比得上七国?难道能不先有优虑,反而急于兴建宫室,轻移大驾吗?我见隋氏初建宫室时,附近山中没有大木,都从远处取来,二千人拉一柱,用木做轮,因摩擦发火,才铸铁做毂,行一二里路,铁毂就破裂,又派数百人持铁毂随后更新,一日不过行二三+里,计算一柱的费用,已花去数十万人的工作日,则其余的也就可想而知了。陛下起初平定洛阳,凡隋氏宫室宏壮侈靡的都下令拆毁,而且拿今日的财力,比起隋世又如何呢!陛下役用受伤的人,因袭亡隋的弊病,或许比炀帝更严重了!”皇上对玄素说:“你说我不如汤帝,比桀、纣如何呢?”回答说: “如果这件工没不停止,也同样归于乱罢了!”皇上感叹他说:“我考虑不够周详,才会如此!”看着房[玄龄说:“朕认为洛阳位于中国之中,各地来朝贡的距离平均,想要方便民众,所以令人营建。如今玄素说的确实有道理,应立刻停止工役。以后有事到洛阳,即使露天而居也无害处。”赏赐二百匹彩帛给玄素。
84李时行嗜书不厌
苏东坡赠给王定国一首诗,同乡先辈李时行书写了它。当初,闽中的郑定以书法出名,一时间名人争相仰慕他,李时行得到了他写的秦观的一首词,亲手模仿他二十年,于是另写出了一番意趣情态,豪放、飘逸、悠闲、清丽,成为了一家之书。李公性情最是悠远恬淡,唯独喜好书法,从不满足。每到游历的地方,不问它的兴衰,就高兴地脱下帽子、衣服和鞋袜走
来走去,坐下来吟诵比上的题诗,并拿出纸笔,临摹几十遍,高兴地一整日才离开。他的妻子曾临产,立功替她烧热水,在柴草焚烧后的灰烬上写字,手指手腕不停地画动,不稍作休息,时间长了,听到小孩子的哭声,才想起他的妻子要喝水。李公名子,字时行,官做到了青州的推官。他死了以后,妻子贫穷不知将他葬在哪里,(只好)将他葬在青州。唉!(从此事)能看出李公的品行啊!前几十年,李公的书法流落到普通人家的很多,当时的人没有醒悟看重它们,现在买他们的人,出高价也买不到了。古人虽然书写的都是些小事,也有在当时被湮没的,但它们的光辉、精华最终不会被遮掩,所以李公的书法也是一时被湮没而最终彰明于世。
85、剪发文身
越国派使臣诸发拿一枝梅送给梁王。梁王有一位名叫韩子的大臣,回头对左右诸臣说:“哪有用一枝梅送给各国君主的呢?请让我替诸位羞辱他。”于是出去对诸发说:“我们大王有命令,客人戴帽子就以礼召见,不戴帽子就不见。”诸发说:“那越国也是天子的封国,它不封在冀州、兖州,而是处在海边一带,屏蔽外族而作为自己的住所。但蛟龙又和我们争夺,因此剪断头发,身上刺画花纹,色彩斑斓成图案,用来装扮成龙子的模样,以防避水神。现在大国的命令是,戴帽子就以礼召见,不戴帽子就不见。假使大国的使者有一天访问敝国,敝国国君也下命令说:‘客人必须剪断头发,身上刺画花纹,然后才能召见他。’对于你们大国怎么样呢?如果觉得那样也很稳妥,那么我情愿借一顶帽子戴上去晋见;如果觉得那样似乎不稳妥,那么希望不要改变国家的风俗习惯。”粱王听说这件事,赶快披上衣服出来接见诸发,并下令赶走韩子。《诗经》上说:“唯君予使,媚于天子。”大概说的就是这类事情吧!
86魏征直谏
长乐公主即将出嫁,皇上因公主是皇后生的,特别喜欢,下令官吏资给馈送加倍于永嘉长公主。魏征谏说:“从前汉明帝欲封皇子,说:‘我的儿子怎能与先帝的儿子相比?皆下令依楚、淮阳的一半。现在资给馈送给公主,是长公主的一倍,难道不是与汉明帝的意思相差太
远吗?”皇上同意他的话,进入内宫告诉皇后。皇后感叹地说:“妾多次听到陛下称赞器重魏征,不知道什么缘故,今日看他引礼义来抑制人主的私情,才明白他真是社稷之臣!妾与陛下结发做夫妻,曲承恩惠礼遇,每次说话必先候望皇上的脸色,不敢轻易冒犯您的威严、何况他以人臣疏远的关系,竟能如此直言,陛下不可不听从。于是请派中使持钱四百缗、绢四百匹去赏赐魏征,而且告诉他说:“得悉公为人正直,竟于今天看到,所以赏赐你。公应时常秉持此一忠心,始终勿变。”皇上曾罢朝下来,发怒他说:“我会杀这个田舍汉!”皇后问是谁,皇上说:“魏征每次在朝廷侮辱我。”皇后退去,穿戴朝服站在宫廷,皇上惊讶问她何故。皇后说:“妾听说主明然后臣直,如今魏征正直,是因陛下贤明的缘故。妾怎敢不向皇上恭贺呢?”皇上这才快乐起来。
87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子思向卫侯介绍苟变说:“他的才华可以统率五百辆战车。”卫侯说:“我知道他能做将领,可是苟变也曾经做过小官,他向百姓征税时吃了人家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圣人请人做官,如同木匠利用木柴,采取它的长处,抛弃它的短处;一棵好几抱的大树,其中虽有几尺的腐朽之处,(但)优秀的工匠还要拿它来用。现在国君正处于战国时代,选拔重要的武将,竟然因为两个鸡蛋而抛弃能捍卫国家的大将,这件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卫侯拜了两次说:“愿接受教诲。”卫侯讲话、计划不正确,但所有的大臣都同声附和,像从一张嘴里说出来的一样。子思说: “在我看来,卫国的情形正所谓‘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啊!”公丘懿子说:“怎么像这样说呢?”子思说:“(如果)主君自以为聪明,那么臣子们的意见就不会被采纳。凡事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会排斥大家的意见,何况同声附和来助长罪恶呢?不考察事情的是非真相,却只喜欢别人赞美自己,没有比这更昏暗愚昧的了;不揣度事理所在,就胡乱奉承争取好感,没有比这更讨好谄媚的了。国君昏暗,臣子谄媚,这样的人身居上位,领导百姓,百姓是不会追随他的。如果这种情势不早日停止的话,国家就要灭亡了。”
88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楚国国君派申舟访问齐国,说:“不要向宋国借路。”又派公子冯出访晋国,也不向郑国借路。申舟因为孟诸之战而憎恶宋国,说:“郑人明白,宋人昏聩;出使晋国的使者不会受害,我却一定会死。”楚王说:“假如他们杀了你的话,我一定会攻打他们!”申舟使楚庄王接见了申犀,然后出发。
到了宋国,宋国人阻止了他。华元说:“经过我们的国家却不公开借路,这是把我国疆土当作他的边邑,这就如同亡国。杀了他们的使者,楚国一定会攻打我们。(假如他们)攻打我们(的话)我们也会亡国,这(同不借路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于是华元杀了申舟。
楚国国君听说这事之后,非常愤怒。秋天九月,楚王攻打宋国。宋国派乐婴齐向晋国告急。晋国国君想救他。大夫伯宗说:“不行,古人有话说:‘马鞭虽然长,但打不到马腹。’老天正授意楚国日益强大,我们不能同它相争;即使我们晋国强大,能违背天意吗?谚语说:‘遇事是屈是伸,必须心中有数。’河川能容纳污浊之物,山林草莽之中能容纳毒虫,美玉上不妨有瑕疵,国君能忍受侮辱,这是天理。您一定要沉得住气啊!”晋国国君于是停下了。
夏天,五月,楚国军队将要离开宋国。申犀在楚王的马前磕头说:“我不怕,我知道自己这样说会死,却不敢违背大王的命令。大王失信了!”楚王无言以对,申犀的叔叔当时在替大王驾车,说:“修筑房屋,并把在当地耕种的农民召回来,宋人一定会听命于您。”楚王听从了他。
宋国人害怕了,派华元在晚上到楚军中,混入子反的军营中。将他从床上叫起来说:“我们的国君派我将困难告诉您说:‘我们的国家穷得人和人相互交换孩子吃,拆散了尸骨当柴烧,但即使是这样,在兵临城下时订立盟约,宁可牺牲国家,我也不能听从。(假若你们军队)离开我国三十里,(那么我)会只服从你的命令!’”子反害怕了,与华元定下盟约,并将他的话告诉了楚王,退兵三十里。宋国与楚国讲和。华元去楚国做人质。盟约说:“我不欺骗你,你也不要欺骗我。”
89班固
班固字孟坚,他九岁时就能写文章、诵诗和赋。长大后,逐渐博览通读群书,对九流百家的著作,没有不彻底钻研的。他学习没有一定的老师,不为章句之学,只是抓住学问的主要意义而已。他生性宽和,(善于)容纳别人,不以自己的才能去压制别人。诸位儒生因此而敬慕他。父亲班彪去世后,班固回到了乡里。班固认为班彪所续写的前朝史不详细,就潜心钻研,想完成父亲未尽的事业。不久,有人上书告诉汉显宗,告发班固私自改写国史。皇帝有诏令下到郡里,逮捕了班固关进京城的监狱。把他家的书也全都拿走了。原先,扶风人苏朗造假图谶到处散布流言,被关进监狱中死了。班固的弟弟班超怕班固被郡县里拷问,班固不能自己辩护清楚,就奔赴京城上书,得到了显宗的召见。班超把班固写实书的意图向显宗作了详细的说明,而郡县里也上书说明了班固写作的本意。显宗认为他非常奇特,就召他在校书部工作,任命他为兰台令史。班固与前任睢阳县令陈宗、长陵县令尹敏、司隶从事孟异共同完成了《世祖本纪》,班固被提升为郎官,作了典教秘书。班固又写了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事迹,写了列传、载记共二十八篇,上奏了皇帝。皇帝就让他重新去完成以前他所写的著作。班固对他的孩子不加管教,几个孩子大多不遵守法令,小吏们感到很恼火。当初,洛阳县令种兢曾在路上行走,班固的家奴冲撞了他的车骑,小吏手拿大棰(向他)喊叫,班固的家奴解酒醉而叫骂,种兢大怒,(只是因为)害怕窦宪而不敢发作,(于是)怀恨在心。等到窦宪的宾客都遭到审问逮捕时,种兢因为旧恨而逮捕了班固,班固于是死在了狱中,死时年纪是六十一岁。皇上下诏令谴责种兢,种兢处罚了管这件事的小吏抵了他自己的罪。
90华佗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还有一个名字叫敷。曾在徐州一带游学,通晓几种经典。沛国宰相陈圭推举他做孝廉,太尉黄琼聘请他做官,他全都不去。华佗通晓养生的方法,当人们认为他快有一百岁了,但他还保持着壮年人的容貌。华佗精于开药方,他治病,配制汤剂只用几种药物,他心中掌握药物的分量,配药时不用称量,煮好药就让病人饮用,同时告诉他们用药的尺度,用完药后就能痊愈。如果要给病人针灸,也不过选一两个穴位,每处不过灸七八个艾柱,病也可以消除。如果扎针,也不过扎一两处。下针时对病人说:“入针的感觉
本文发布于:2024-03-31 15:01: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537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