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发(作者:凌砺生)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2教案
【文言文阅读】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虚词考点的基本要求。
2.掌握常见文言文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3.提高文言知识的迁移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若、所、为、焉、也、以、意义及用法。
【学习难点】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准备】学案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解释句中“若”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⑵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⑶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⑷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赤壁之战》)()
参考答案:⑴动词。像,好像。
⑵⑶代词。表人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
⑷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2、解释句中“所”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
⑵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⑶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⑷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参考答案:⑴⑵助词。其中⑴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
⑵“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
⑶在有些句子中,“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⑷⑸复音虚词“所以”。“所”和“以”连用,文言文中常见。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表示手段或凭借,相当于“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等;一种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3、解释句中“为”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鸿门宴》)()
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廉颇蔺相如列传》)()
⑷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
⑸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⑹如姬为公子泣(《信陵君窃符救赵》)()
⑺非不贤也,为其不可得而法。(《察今》)()
⑻何辞为?(《鸿门宴》)()
参考答案:⑴-⑶动词。翻译比较灵活。其中⑴根据具体语境,可译为“演奏”。⑵以为。⑶判断词,是。
⑷-⑺介词。其中⑷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⑸介绍涉及的对象。给,替。⑹对,向。⑺介绍原因或目的。为了,因为。
⑻语气词。位于句尾,表疑问、感叹、反诘,可译为“呢”。
4、解释句中“焉”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⑵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阿房宫
赋》)()
⑶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⑷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⑸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参考答案:⑴⑵语气助词。常用于句末,一般可不译。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有词尾的作用,相当于“然”。
⑶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⑷⑸代词。表他称,相当于“之”。表疑问,“哪里”、“怎么”。
5、解释各句中“也”的意义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3.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4.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6.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7.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8.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9.岂独伶人也哉!()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史记·太史公自序》:“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
参考答案:1、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6、表示感叹语气的。
7、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8、【……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
的就是……啊”。
9、【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
10、【也欤】表疑问,相当“么”。
11、【也夫】表肯定兼感叹的语气。相当于“啊”、“呀”。
6、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⑶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⑷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⑸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⑹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祭十二郎文》)()
⑻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⑼谈笑以死(《五人墓碑记》)()
⑽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屈原列传》)()
⑾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⑿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⒀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⒁(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⒂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参考答案:⑴-⑺介词。其中⑴-⑷表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译为“用、拿、凭、依据、按照、凭借……身份”等。⑸起提宾作用,“把”。⑹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⑺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⑻-⑿连词。⑻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
(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不译。
⑼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⑽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不译。
⑾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⑿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⒀通假字。通“已”,已经。
⒁⒂)动词。“率领”;“以为,认为”。
【问题生成】
二、合作探究
1、判断“若”在文段中的意义
“若(1)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奇哉!若(2)人之思,若(3)天惊石破,花开铁树,非若(4)等凡人可及也,吾亦如此。恐吾辈但堪为其鱼之一鳞,若(5)龙之一爪也。若夫(6)常人思乡,常望月怀远,登高作赋,至若(7)柳子厚则不然,以超人之思,抒难抑之情,绝矣。
解析:1、连词,假设关系,“如果”。 2、代词,“这”。 3、副词,表推测,好像。
4、代词,“你”。
5、连词,选择关系,“或、或者”。
6、表意思他转,放在一段或另一层意思的开头有“再说”、“至于”的意思。
7、相当于“至如”“至于”。
2、判断“所”在文段中的意义
“吾所以(1)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此言,足使之为天下所(2)钦。以其所(3)居位,能如此,岂他人可及?察其言,观其行,知其非所以(4)沽名钓誉矣。与之相伯仲者,信陵君也,其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5)过之时,前访朱亥,其度岂
常人哉?此二人皆所(6)以教人向上者也。
解析:1、“……的原因” 2、表示被动 3、“所+动词”后面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作用 4、“是用来……的” 5、“所+动词”构成所字结构 6、“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3、判断“为”在文段中的意义
“天行有常,不为(1)尧存,不为(2)桀亡。”此为(3)至理,当为(4)世人言之,切勿使之为(5)巫所惑。巫者,以诡为(6)业,其所为(7)皆为(8)利也。故为(9)其来也,即斥之以此理,彰其用心。为(10)天下除残去秽,乃吾辈本分,何辞为(11)?
解析:1、2介词,因为 3、动词,是 4、介词,对、向 5、介词,被 6、动词,作为 7、动词,做 8、介词,为了 9、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 10、介词,替 11句末语助,可译为“呢”
4、判断“焉”在文段中的意义
秦军过崤山间,见峭峭焉(1),狭狭焉(2),未料有伏焉(3),将士虽全力以搏,无奈进退不能,少焉(4),死之殆尽,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5),骄而轻敌若此,焉(6)能不败?万军于之何加焉(7)?但以其傲,斥焉(8),则必无颜世上矣。
解析:1、2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兼词,“在这里”3、兼词,在哪里4、句中语气词,表示停顿5、句末语气助词,不译6、疑问代词,怎么7、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呢”
8、代词,他们
三、课堂练习
1:下列句中加点的“也”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二项是( )
例: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A.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廉者,赵之良将也
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答案】:A、B(A助词,表判定语气B助词,表判定语气C表停顿D助词,表疑问语气)
2、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答案】:BG(A目的连词B把C并列连词D顺承连词E因为F凭借G把H在)
四、课外作业:归纳“若、所、为、焉、也、以”的意义及用法。
识记:《名师导学》“知识储备”二、文言同义、近义虚词举要(97例)
【资料链接】:
文言虚词词义推断六法
一、语境推断法。
阅读文言文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常见的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例①“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更要仔细辨别。例⑵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的意思;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的意思;而在“适大病,不能行”中,作副词,“恰好”的意思。
二、全句关照法。
许多文言虚词的意义不存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作语气助词的“也、矣、焉、哉”,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助
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助陈述语气,它们始终是与全句“息息相关”。仅以“也”为例:例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表判断)。例②“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表陈述)。例③“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表解释)。例④“公子畏死邪?何泣也?”(表疑问)。例⑤“古之人不余欺也”(表感叹)。例⑥“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句中表舒缓语气或停顿)。例⑦“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表祈使)。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了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如果语意通畅,就是准确的。如“而”“且”都有表并列、承接、转折、假设等意义,若判断为并列关系,可用“又”替代(有时可不译),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若判断为假设关系,则可用“如果”“假如”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通畅,说明判断正确,反之,则说明判断有误。以“而”为例:例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并列关系)。例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承接关系)。例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转折关系)。例④“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假设关系)。当然,虚词“而”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就是通“尔”,作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你的”。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某所,而母立于兹”。
本文发布于:2024-03-28 15:5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503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