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沈鸿烈)
五个100工程:100个产业园区、100个旅游景区,创建100个示范镇、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
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一是能源工业发展领域。二是现代物流领域。三是矿产资源开发领域。四是生物资源和特色农业发展领域。五是旅游资源开发领域。六是高新技术产业领域。
五张名片:烟、酒、茶、中药、食品五张名片
四个一体化: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
贵州省“五个100工程”基本情况
集中打造“五个100工程”,是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贵州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是推动发展的大平台、政府工作的大擂台。其具体内容包括: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旅游景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
——重点打造100个产业园区。产业园区是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和升级的重要空间聚集形式,担负着聚集创新资源、培育新兴产业、推动城市化建设等一系列的重要使命。园区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高新区、开发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特色产业园等以及近来各地陆续提出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城等。目前,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产业园区发展情况,共筛选111个产业园区纳入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要求各地着力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设施和环保设施,确保实现“五通一平”、
努力实现“七通一平”。优化园区招商引资工作,提高项目入园率、资金到位率、开工率和投产达产率。积极发展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关联企业集聚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本地农民和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保障园区用工需求。理顺园区管理机制,提高政务效率,降低商务成本。通过组织新一轮项目观摩活动、开展园区规划中期评估等工作,提升产业园区建设速度和质量,力争实现企业利润、社会就业、政府税收和环境保护多重效益。到2017年,100个产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000亿元,建成4个千亿元级、20个以上百亿元级、40个以上50亿元级产业园区;培育发展5个以上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区(基地);园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力争达到或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重点打造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是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点,以科技开发、示范、辐射和推广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不断拓宽园区建设的范围,打破目前形式上单一的工厂化、大棚栽培模式,把围绕农业科技在不同生产主体间能发挥作用的各种形式,以及围绕主导产业、优势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各种类型都纳入园区建设范围。目前,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共筛选出113个创建点建设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全面启动了113个园区创建工作。要求各地必须着力加大园区主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园区生产基地、培育园区经营主体,销售园区生产商品,园区效
益能够初步显现。其中,30个省级重点园区配套设施要基本完善、生产功能基本完备、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全程追溯试点工作基本完成,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示范效应得到体现。到2017年,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实现规划设计科学、产业特色鲜明、基础设施配套、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含量较高、经营机制完善、产品商品率高、综合效益显著,成为做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经济发展的“推进器”和“发动机”。
——重点打造100个特色旅游景区。特色旅游景区是具有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游览的明确的区域场所,能够满足游客游览观光,消遣娱乐,康体健身,求知等旅游需求,应具备相应的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相应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产品的主体成分,是旅游产业链中的中心环节,是旅游消费的吸引中心,是旅游产业面的辐射中心。旅游景区应有统一的经营管理机构和明确的地域范围,包括风景区、文博院馆、寺庙观堂、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游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及工业、农业、经贸、科教、军事、体育、文化艺术、学习等各类旅游景区。目前,省委、省政府结合各地旅游业发展情况,共筛选了100个旅游景区作为重点建设对象,并制定了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要求各地要以《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为指引,努力把旅游业做特、做优、做强,把我省建设成为符合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的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立足于文化与
旅游深度融合,着眼于创新旅游业态和转变发展方式,加强旅游景区品质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著名旅游目的地,提高旅游产业竞争力和带动力。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景区综合管理能力,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加强旅游景区整体包装、对外宣传和市场营销,增强旅游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到2017年,全省建成20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80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力争打造出一批遗产性项目;通过100个旅游景区示范带动,引领全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达到4.48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到4500亿元以上。
——重点打造100个特色示范小城镇。特色示范小城镇是指按照“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富、小而特”的要求和“六型”小城镇(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的特点,建设一批在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在卫生文明、科技、农业私营企业等某一方面具有特色的小城镇。2013年,省委、省政府将重点扶持100个示范小城镇,以点带面加快推进全省小城镇建设,重点提升优化100个示范小城镇总体规划,完成100个示范小城镇详细规划,实施70个市(州)级示范小城镇“8个1”工程(建设或完善1个路网、1个标准卫生院、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农贸市场、1个市民广场或公园、启动1个污水处理设施或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1个敬老院、建设1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结合“六型”示范小城镇特点,打造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贸则贸、宜游则游的小城镇,到2015年,建成100个“六型”小城镇。通过
示范小城镇的带动作用,到2017年,每个县(市、区、特区)建成3至5个特色小城镇,全省新增小城镇人口120万人左右,带动全省城镇化水平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30个省级示范小城镇到2017年率先实现小康目标。
——重点打造100个城市综合体。城市综合体是指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由三种或三种功能(如商业、办公、酒店、餐饮、展览、会议、文娱、体育、游憩、交通、物流、居住等)集合形成的,与城市有机协同、功能和业态高度集聚和互为价值链的建筑、建筑集合体或建筑街区。城市综合体的各功能和业态共同存在于一个有机系统之中,各部分之间建立起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城市综合体引申而来的城镇综合体,是运用城市综合体理念,在城镇和农村建设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宾馆等于一体的新型商业平台,是一种适合我省部分县城和小城镇及农村条件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模式,在定位、功能、建设规模、配套标准等方面更符合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目前,省委、省政府在各地上报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基础上,认真筛选了129个项目纳入100个城市综合体建设,实现了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县级全覆盖,要求各地按照体现山区城市特点、民族文化特色、生态文明特征的要求,探索具有贵州风格的城市综合体建设新路子。坚持分类指导,从商贸、居住、会展、旅游、文化等方面进行功能区分,实现城市综合体错位发展。并力争到2017年底,基本建成100个城市综合体。通过城市综合体示范带动,全省城市综合体拉动城镇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直接完成投资1000亿元左右,
直接和间接拉动投资约10000亿元左右。
什么是“5个100工程”
“5个100工程”即是100个产业园区、100个示范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100个旅游景区和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一、100个示范小城镇
到2015年,我省将建成100个交通枢纽型、旅游景观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等各具特色的示范小城镇,其中省级示范小城镇30个,市(自治州)级示范小城镇70个。为快速、有效推进100个小城镇建设,目前我省与国开行贵州分行、省农信社签署合作备忘录,获得460亿元小城镇建设金融支持。
贵州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名单
省级示范镇(30个)
贵阳市:清镇市站街镇、修文县扎佐镇、息烽县小寨坝镇、开阳县龙岗镇
遵义市:遵义县尚嵇镇、桐梓县新站镇、仁怀市茅台镇、湄潭县永兴镇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郎岱镇、盘县柏果镇、水城县玉舍乡
安顺市:西秀区旧州镇、平坝县夏云镇、普定县白岩镇
毕节市:威宁自治县迤那镇、纳雍县王家寨镇、大方县六龙
镇、赫章县六曲河镇
铜仁市:德江县煎茶镇、印江自治县木黄镇、大龙开发区大龙镇
黔东南州:雷山县丹江镇、台江县施洞镇、黎平县肇兴乡
黔南州:独山县麻尾镇、平塘县卡蒲乡、贵定县昌明镇
黔西南州:兴仁县雨樟镇、贞丰县者相镇、普安县青山镇
市(州)示范镇(70个)
贵阳市:清镇市卫城镇、白云区牛场乡、修文县六广镇、乌当区羊昌镇、花溪区青岩镇、息烽县九庄镇、开阳县南江乡
遵义市:绥阳县风华镇、赤水市官渡镇、遵义县鸭溪镇、习水县土城镇、正安县安场镇、务川自治县镇南镇、凤冈县永安镇、余庆县敖溪镇
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木岗镇、六枝特区岩脚镇、盘县石桥镇、水城县发耳乡、钟山区大湾镇
安顺市:西秀区轿子山镇、西秀区七眼桥镇、平坝县天龙镇、普定县马官镇、镇宁自治县江龙镇、关岭自治县永宁镇、紫云自治县水塘镇
毕节市:大方县黄泥塘镇、七星关区青场镇、七星关区清水铺镇、黔西县素朴镇、金沙县沙土镇、织金县官寨乡、纳雍县龙场镇、威宁自治县东风镇
铜仁市:思南县塘头镇、沿河自治县官舟镇、玉屏自治县田坪镇、石阡县中坝镇、碧江区坝黄镇、江口县太平乡、松桃
自治县寨英镇
黔东南州:丹寨县兴仁镇、麻江县宣威镇、凯里市龙场镇、镇远县青溪镇、施秉县牛大场镇、榕江县忠诚镇、剑河县岑松镇、从江县下江镇、黄平县旧州镇、锦屏县敦寨镇、三穗县台烈镇
黔南州:龙里县醒狮镇、都匀市墨冲镇、福泉市牛场镇、长顺县广顺镇、三都自治县周覃镇、荔波县甲良镇、瓮安县猴场镇、罗甸县边阳镇、惠水县好花红乡
黔西南州:兴义市清水河镇、兴义市泥凼镇、贞丰县白层镇、兴仁县巴铃镇、安龙县龙广镇、册亨县坡妹镇、望谟县蔗香乡、晴隆县沙子镇
二、100个旅游景区(具体名单有待查询和核实)
未来5年,贵州将重点打造100个旅游景区,让游客充分领略多彩贵州和神秘夜郎的独特魅力。
记者从贵州省政府了解到,到2017年,贵州将100个旅游景区打造成为产业特色突出、示范效应明显、基础设施完备、配套服务齐全、综合效益显著的精品旅游景区,推荐15个以上景区申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推荐85个以上景区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通过100个旅游景区示范带动,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确保达到3.6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实现4500亿元。
据了解,这100个旅游景区是贵州从各地185个景区中遴
选出的,景区范围6391平方公里,5年建设项目面积12130万平方米,按建设内容和项目性质分为重点提升类、重点旅游文化综合体类、重点特色旅游村镇类和重点主题旅游文化类。
据悉,这100个旅游景区包括中国长征文化旅游区、茅台国酒文化旅游区、贵州高原千岛湖休闲度假园区、“24道拐”旅游景区等。2013年,贵州将旅游招商引资签约资金1000亿元以上,景区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00亿元以上。
三、100个产业园区(具体名单有待查询和核实)
按照新鲜出炉的“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总体要求,建生态文明式园区成为纲领,发展思路确定为聚集、特色、创新、融合、集约“五向”。推出“三个一批”计划:扩区升位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和千亿级工业园区,培育提升一批百亿级工业园区和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工业园区,差异发展一批体现地方特色工业园区。
有关人士分析,贵州目前在建的产业园区有111个,经历一轮火热赛跑,在工业化道路上奔跑的各地园区逐渐拉开距离。“100个产业园区成长工程”清晰地划分出千亿园区、百亿园区、地方特色园区、民营经济园区4个类别,这在事实上提高了园区发展门槛,并以分级、重点发展方式凸显“精英路线”取向。
依托磷化工、名优食品、高新技术等产业优势,建成8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实施“511示范园区培育
计划”,建成5个千亿工业园区、10个百亿工业园区、10个民营经济工业园区。据此有观察人士认为,面对“园区热”带来的爆发式增长,能着眼长远选择重点发展,取向“精英路线”,显示了政府主管部门积极且务实的态度。
四、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具体名单有待查询和核实)
贵州着力发展特色山地农业,将用3至5年时间,创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
从贵州省农委了解到,按照“产业集聚、资金**、项目集中、效益集显”的原则,贵州将集中力量创建百个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显著、示范作用明显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推动山地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贵州省明确,申报创建示范园区应具备以下六个条件中至少三项:有一定规模且相对集中连片,一业为主、产业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有产业化经营组织,产业链初步形成,有一定辐射带动作用。
据介绍,原则上每个县(市、区)创建1至2个示范园区。园区建设要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生态畜牧业、蔬菜、茶叶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产业配套,在突出主业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合理配置。
据统计,2012年贵州粮食产量1079.5万吨,增长23.1%;油菜籽产量78.2万吨,创历史新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重较2011年提高6个百分点,粮经作物比调整为52∶48。同时,生态畜牧业稳步发展,肉类总产量190万吨左右。
根据规划,2013年,贵州将继续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力争增长20%以上。
五、100个城市综合体(具体名单有待查询和核实)
为指导100个城市综合体项目的申报,强化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技术服务,科学谋划和引导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1月5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召开贵州省促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技术培训会,会议邀请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就《贵州省城市综合体布局专项规划》、《贵州省城市综合体规划技术导则》进行了解读。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城乡规划局、贵安新区管委会、100个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技术审查专家、部分项目所在县(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或城乡规划局)、业主单位有关人员共120余人参会。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正厅级干部伍祥华以《城市综合体的规划建设》为题,介绍了我省城市综合体发展的背景并对相关政策进行解读。他指出,在我省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是大力推进城镇化,实现贵州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经过几
年的快速发展,我省己经具备建设城市综合体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条件。要建设具有贵州特色的城市综合体就要与城市新区建设相结合;要与旧城改造相结合;要与开发区建设相结合;要与特色重点小城镇建设相结合;要与城镇化阶段性目标相结合;要与贵州地域特点和民族文化相结合;要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要根据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实际,坚持大中小相结合,因地制宜,因山制宜,注重民族风格和民族文化。使城市综合体建设健康有序。伍祥华还就下一阶段100个城市综合体的申报相关工作提出了要求。
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维明以《贵州省促进城市综合体健康发展的形势和任务》为题,详细解读了城市综合体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及城市综合体对贵州省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意义。他指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错位发展,政策支持、分类指导,用3—5年时间重点推进100个城市综合体,各地自行培育一批城市综合体,加快要素聚集、集约建设用地、拓展城市规模、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繁荣城市经济;通过100个城市综合体示范带动,力争到2017年底,全省城市综合体拉动城镇化率提升3个百分点左右,促进城镇化发展提速增效。
本文发布于:2024-03-25 20:26: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471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