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4日发(作者:钱美华)
【中秋节的诗句】秋宵月下有怀原文_翻译和赏析_孟浩然古诗
秋宵月下有怀
朝代:唐朝
作者:孟浩然
原文: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院子里的槐树又冷又稀,隔壁晚上的杵声很急。这个季节是什么时候?站在天空中。
相关内容
翻译和注释
作者:佚名
翻译
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空,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在如此美丽的月光下,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而萤火虫也不敢和月光争一点光亮,随着卷起的门帘飞进了房间。邻杵夜声急,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寂静的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躁。现在回想,已是无言,唯有对着明月许愿:请在每个洒满月光的夜晚多停留片刻,因为每一滴月光,都带着我的思念。
笔记
未:不
国槐:窗户
声:深
相关内容
相关内容创作背景
作者:匿名
孟浩然出生于公元年(武后永昌元年)。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
其中一位坠入爱河,结束了写作。他与王伟有着密切的友谊。据说王伟曾私下邀请他进入内务部。正巧玄宗来了,浩然躲在床下。王伟不敢隐瞒。他是根据事实听到的,玄宗
命令他去看。浩然背诵了他的诗,对玄宗说:“你不求官吏,但我没有抛弃你。为什么要陷害我?”释放到向阳。在吴越游荡之后,这是最贫穷的山川的胜利。
相关内容鉴赏
作者:匿名
这是一首抒情诗,描写诗人在凝视那一轮明月时的感怀: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也有许多的愁苦涌上心头,如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和
生活
的坎坷等。这首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孟浩然(-),男,汉族,唐代诗人。原名不详(有人说“好”),字是“好然”。它来自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它在世界上被称为“孟向阳”。浩然,少善节义,乐于助人于难,工于诗。1940年他访问京城时,唐玄宗命令他吟诗。对于“主弃才”这句话,唐玄宗说:“你不求官,我没有弃你,何必陷害我?”隐居诗有二百多首。孟浩然和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王蒙”。古诗词
本文发布于:2024-03-24 17:49: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459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