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

更新时间:2024-03-23 15:53: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3日发(作者:房舜卿)

外国文学名著赏析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姓 名:

学 号:

学 院:

专 业:

班 级:

赵彤

131090430

师范学院

小学教育

B0904

0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

摘 要: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 学中的术语。在英国作家劳伦斯的作品《儿子与情人》中,这一情结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恋母情结的理解并结合劳伦斯本人的生平分析作品,探究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一作品中的完整体现,并揭示《儿子与情人》一书的意义及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劳伦斯;《 儿子与情人》;弗洛伊德主义;俄狄浦斯情结

D.H 劳伦斯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一位著名的英国作家。F.R. 利维斯称他是“我们时代最伟大的创作天才,英语文学中的大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多部优秀的作品,《儿子与情人》是其成名作,小说主要描述了矿工沃特·莫雷尔一家处于工业社会中的痛苦与不幸。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 20 世纪初奥地利精神病医生、著名心理学家。他和其他心理学家共同创立的“精神分析学”从上世纪末开始一直在欧美各国流行。虽然劳伦斯曾经公开声明说:“我不是一个弗洛伊德主义者,从来都不是的———弗洛伊德主义只不过是医学科学的分支”[2],但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及其关系上的描写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弗洛伊德的理论学说。

[1]一、《儿子与情人》一书概述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的力作。小说也为劳伦斯赢得了广泛的声誉。这部小说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以诺丁汉附近的一个矿区为背景,围绕煤矿工人莫瑞而一家展开。通过青年主人公保罗的成长过程反映了极其深刻的社会问题与心理问题。保罗的母亲葛楚德与保罗的父亲婚后不睦,转向对儿子寻求爱的寄托。这种感情超越了正常的母爱,成为控制与占据儿子感情的中心,致使保罗产生了一种弗洛伊德心理学上的“俄狄浦斯情结”的变态心理。他爱母亲胜过其他任何女性。米丽安是个农家姑娘,保罗曾经常与她在一起学习、玩耍,交往中米丽安对保罗堆积直浓厚的情感。但米丽安由于受家庭中严格的宗教观念的影响,将爱情的任何热烈表示都视为不轨和无耻,只追求精神的恋爱。保罗由于米丽安的这种情况及母亲对他的感情控制,对她们两个人的情感充满了爱与恨,致使他与米丽安的情感破裂终结。保罗为了摆脱母亲在精神上对他的控制和米丽安给他感情上的打击,投入了一个与丈夫分居的女工克拉拉的怀抱。这虽然使他们得到了一丝肉体上的满足,但缺乏精神上的共同信仰和理解,两人在精神上并没有完全融合,反而增加了他的苦闷。保罗又陷入了分裂与矛盾的困境。纯粹的精神恋爱不能使他幸福,单纯的肉体满足也不能给他长久的快乐,保罗无法找到精神与肉体统一起来的爱情。与米丽安和克拉拉的两次感情的夭折,使他明白只要母亲在世一天,他就永远不会找到合适的女朋友。只有在母亲去世后他才在精神上和感情上摆脱了控制,他才成为一个独立的男子汉。但是,母亲离世后,他却失去了感情的纽带,没有了依托,他失

1

去了方向。

二、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

在《释梦》一文中,弗洛伊德用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名作《俄狄浦斯王》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为中心例子讨论了文艺作品中的“恋母情结”问题,即俄狄浦斯问题(Oedi-pus complex)。[3]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男孩在婴孩时期与母亲身体的亲密接触导致他在潜意识中有欲望和母亲性结合,对母亲形成一种依恋,这叫“恋母情结”。后来随着年龄增长、道德、习俗和教育的影响逐渐深入人心,性欲本能可能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也可能不转移),但如果无法摆脱则造成严重的折磨。《儿子与情人》的主题是俄狄浦斯性。小说中莫雷尔太太的两个儿子由于与母亲之间的爱的推动而来到人世,并且一直受到这种推动的影响。这一特性在小说主人公保罗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所有的孩子,尤其是保罗都特别反对父亲”;在父亲莫雷尔因伤住院后,保罗高兴的对母亲说:“现在我就是家里的男人了”。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保罗把他自己和他父亲等同视之。他以父亲自居的心理带有敌意色彩,转变为企图摆脱他父亲,以便取代他的愿望。保罗送给母亲一小枝花时,母亲高兴得“就像女人收下一件定情礼时那样怪”。这种对父亲怀着敌对态度和对母亲怀着温柔感情的表现正是弗洛伊德理论中“俄狄浦斯情结”的显著特征。

三、俄狄浦斯情结在《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

本书中俄狄浦斯情结在主人公保罗的身上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幼年时期的保罗“对别人的感情,尤其是对母亲的感情相当敏感。她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他一清二楚,而且为此显得心神不定,他的内心似乎总在关心她。”因为母亲的原因,保罗痛恨自己的父亲,他六岁的时候就常常默默地祈祷上帝让自己的父亲死去。除此以外书中还提到“保罗喜欢和妈妈一起睡。„„那份温暖、那份心灵的依赖和安宁,以及那种肌肤相亲所引起的令人舒服的感觉,催人入眠,也可以让身心完全康复。他平时老睡不踏实,这时候也睡的很深、很熟,似乎重新获得生活的信心。”[4]这一切都表明保罗恋母情结已初见端倪。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一般说来,一个男孩幼时对自己母亲的爱慕到了一定年龄会受到社会教育的影响,并随着自己个人人格的形成和社交的增多而被压制。后来他长大成人选择配偶时总会以自己母亲的优点作为标准去衡量并要求对方。当他把他的感情和爱转移到他自己选择的配偶身上时,他从母亲那里得到的从第一次爱抚开始的爱情演变或转移就完成了。但是长大成人的保罗对母亲的情感未能得到健康的转移,反而表现得更为明显。他常常以一个情人的体贴来对待母亲,并为她的处境感到自责。他曾经对母亲说过“只要你在世,我永远不会遇到合适的女人。”保罗始终觉得“自己最深沉的爱

2

是属于母亲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他之后的感情生活,使得他在随后的两段感情中都成为了失败者。

莫瑞尔太太讨厌保罗的初恋米利亚姆,保罗为了安慰自己的母亲这样说道:“你胡说些什么呀,妈妈——你知道我不爱她——我——我告诉你我不爱她”“不,妈妈——我真的不爱她。虽然我跟她聊着,可心里总是想着要早点回来和你在一起。”而作品中提到的母子间最病态的情感表现就是当保罗像母亲道晚安俯身去亲吻母亲时,她一把抱住他的脖子,把脸埋在他肩上,像孩子似的嘤嘤哭泣起来。他痛苦得身子也扭动了起来。“我受不了了。我可以容忍别的女人——但绝不是她。她不会给我留下余地,一点儿余地都没有„„”听到这话的保罗立即对米里亚姆憎恨起来。不仅如此,保罗还经常深深地亲吻自己的母亲,像情人一样跟母亲聊天。

有有妇之夫克拉拉虽然吸引了保罗,但是他仍然依恋自己的母亲。他所做的一切无一不是为了自己的母亲。他采集鲜花,获得奖学金,都是为了表达对母亲的眷恋。保罗完全依赖于母亲的爱,依赖于母亲来确定周围世界的价值取向。在母亲的床边,保罗不停地呼唤着:“我的爱,哦,我的爱„„”,母亲的去世使得保罗再也无法拿起画笔继续自己的创作,他的生活完全失去了方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应该找一个怎样的女人去一起生活。在《儿子与情人》的最后一个章节《孤魂逍遥》中,劳伦斯的创作主题得到了突现母亲去世后保罗已经失去了生活的唯一支柱,而成为了一个孤魂到处飘荡。保罗迷惘的结局就是这种俄狄浦斯情结的终极体现。

四、保罗俄狄浦斯情结的根源及《儿子与情人》一书的意义和带给我们的启示

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的根源是什么呢?就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非人劳动条件和生活状况破坏了家庭幸福,摧残了人们精神上自然健康的发展。资本主义工业化把莫瑞尔变成了干活的机器,压抑和扭曲了他的人性和本能,摧残了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和谐关系,使莫瑞尔太太将畸形的情感投放在保罗身上,使俄狄浦斯情结在保罗身上滋长,茂盛起来。劳伦斯认为,英国的工业生活给每一个社会成员留下了烙印,烙印难以洗刷,并削弱他们的个性,缩小他们的视野,被机械所奴役,为工业化、生产率与消费这种神灵所驱使———这样的人生是荒芜徒劳的人生。[5]这正是本部小说的进步意义所在。而这部小说从另一方面给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带来的启示是“生活中,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结合,如果个体性格和修养差异得不到及时的弥补,改造或彼此的接受。势必造成不幸的婚姻,产生畸形的母爱,使美好生活走反面,酿成某种悲剧。因此,青少年应该正确面对恋母情结,摆脱病态心理,谱写正确的人生,不让母亲成为情人的悲剧重演。

3

参考文献

[1][2][3][4] 王亚辉.浅析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J].科技信息,2009[02]:457.

袁小华.从《儿子与情人》看劳伦斯的爱情观[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06):55-58.

林骧华.西方现代派文学评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70.

何丽莎.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J].文学语言研究.

张晓红.论《儿子与情人》中的俄狄浦斯情结[J].文史纵横,2008(06):123-125.

[5]

4

本文发布于:2024-03-23 15:53: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446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母亲   情人   儿子   俄狄浦斯   情结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