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校长的演讲[1]

更新时间:2024-03-21 14:28:52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21日发(作者:薛克明)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第几课时

2

1

课型 新授

1.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大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陶校长演讲的要点。在精读指导中明白其构段方式,理解陶校长的第一问,并能复述。

重点: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演讲的特点。理解段落的构段方式。

1.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针对某个具体问题,鲜明、完整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事理或抒发情感,实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2.陶行知的相关资料:陶行知,原名文濬,后改知行,又改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1.朗读课文,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 准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简要地概括出陶校长和同学们谈的四个问题。并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分段。

3.《习字册》部分生字描红一个写一个。

5.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陶行知其人。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学 程 预 设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

1.理解“演讲”。

演讲:又称演说,意思是在群众集会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表达方式。

2. 学生介绍陶行知的相关生平,适当补充。

3. (正文前有称呼,层次清晰,一读就懂)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0分钟)

● 预习作业2:

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

2.理解词语意思:

①鞭策:督促;激励。

源泉: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堡垒:比喻难于攻破的防护物。

② 激励 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激励)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鼓励)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展示。

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4.自由练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分钟)

导 学 策 略

第一板块:导入揭题

1.揭示课题。说说对演讲的理解。

2.陶校长:指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先后创办南京晓庄学校,重庆育才学校。提倡“小先生制”。他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一篇演讲稿,同学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这篇课文跟以前学过的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 预习作业2:

1. 出示词语:

否则 锻炼 堡垒 鞭策 道德

承担 值勤 源泉 激励 需要

2.导学

①指名朗读词语。

②理解词语意思:鞭策,源泉、堡垒

完成词语区别练习。

激励 鼓励

“滴水穿石”的精神( )着我

勇攀高峰。

叔叔(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像他一样,当个工程师。

●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

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

2.学生展示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调整与反思

【学程单1】

①自由默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②结合三个问题,试着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出大意。

③学习时间:3分钟

1. 学生自主学习。

2. 学生展示。

第一段(1)提出演讲的中心议题——谈“每日四问”。

第二段(2-5)具体阐述“每日四问”,分别要求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第三段(6)总结全文,希望学生养成“每日四问”的好习惯,争取在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实行学法指导。(16分钟)

【学程单2】

①假如让你来讲健康问题,你会从哪几方面来讲?

②自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来讲的?也可同桌交流。

③学习时间:5分钟。

1.学生自主学习。

2.学生展示。

①学生自由交流自己的观点。

②(问健康: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3.学生读相关语句: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

4.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

5.“否则”:不这样的话。

没有健康就没有一切。

( 如果 )身体不健康,我们( 就 )没办法寻找幸福。

6.学生练习说话。

7. 学生读相关语句:健康的身体,离不开自觉持久的锻炼,离不开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

8.学生举例表达自己的理解。

9. 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

10. 联系上文,我们能够知道这个词在文中指有了“健康第一”的观点,再增强锻炼,身体就会健康结实。

11. 明白构段方式,小结学习方法: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

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

作业

设计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想想作者跟同学们谈了些什么。【出示学程单】

2.导学:

(1)齐读第一自然段,明确演讲的中心话题。(板书:四问)

(2)分别指名读2——6自然段,明确各段演讲中心。

(3)陶校长为什么要谈这些问题?

(4)根据以上分析,课文能够分成几段?每段分别告诉了我们什么?

第四板块:指导细读课文第二节,实行学法指导。

1.组织学生理清层次【出示学程单】

2.导学:

①你会从哪些方面来谈论健康问题?

②陶校长是从哪些方面来讲的?

3.陶校长为什么把“身体有没有进步”作为第一问呢?

4.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

5.“否则”是什么意思呢?“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怎么理解?

意思就是说:( )身体不健康,我们( )没办法寻找幸福。

6. 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

7.如果想拥有健康的身体,那应该怎么做呢?

8.你能举例说说对“科学合理的生活和作息”的理解。

9.陶校长希望我们今后打算怎么做呢?

10.说说“健康堡垒”的意思。

“垒”是指用于防守的坚固建筑物。堡垒最显著的特点是坚固,不易摧毁。“健康堡垒”指什么呢?

11.你们能记住陶校长的关于“健康第一”的观点了吗?陶校长是怎样讲清这第一问的?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抄写词语2遍。

2.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二、三大题。

★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个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

然段的内容。★★★搜集陶行知名言。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主备人:黄静 施教时期:2014 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资源

预习

设计

2.陶校长的演讲

共几课时

第几课时

2

2

课型

新授

1.通过探究性学习,感悟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持续激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

2.实行关联词语训练,实行复述。

3.找到读写结合点,训练学生说话,并练习写作。

1.能说出陶校长的几问分别包括哪些意思?

2.能使用学法实行自学。

陶行知名言警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搜集陶行知名言2.完成课后第四题,用带点的词造句。

3.本课第二段的“四问”结构类似,都是以“问的什么——为什么要问——希望怎么办”的形式出现的。自己根据这个步骤梳理文章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学 程 预 设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5分钟)

1. 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

2. “问什么——为什么问——提出希望”

学生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7分钟)

1. 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

2. 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

4.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

【(1)专心致志:听讲读书做练习时,一心一意,心无二用.)

(2) 坚忍不拔:①遇到困难毫不畏惧,绝不动摇。

②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③学习上遇到“拦路虎”,要想方设法赶走它。

(3)钻进去:像钉子钻木板一样,要有一股钻劲。一门心思搞学习,遇到

导 学 策 略

第一板块:复习导入

1.这篇演讲稿中陶校长共跟大家讲了哪几个问题?

2.第一问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讲的。

指名复述陶校长的第一问。

3.总结学法:学习时,我们不但要了解陶校长演讲了什么?还要知道他为什么这样要求我们,同时也要了解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

第二板块:方法迁移,感悟第二问

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

2.找出解答。

3.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

4.怎样做才能提升?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

调整与反思

干扰不松劲,碰到麻烦不畏惧。

④展开来:学习上要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上不能钻牛角尖。】

5. 学生练习复述。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15分钟)

自主学习【学程单:】

①默读课文,找出陶校长问了什么问题?(△)

②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③希望怎么做?

④用了哪个关联词语?你会用它说一句话吗?

⑤记住了“问”的内容了吗?说说。

⑥自学时间:8分钟。

2.合作探究。(3分钟)

3.展示。(4分钟)

①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公德:公共道德。

私德:个人的品德修养。

建筑人格长城:健全个人的人格。

真人:真诚、不虚伪的人。

②使用关联词实行说话练习。

③指名学生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3分钟)

1.如果······就······

2.陶校长谈这四个问题,是出于对同学们的关怀和爱护,他希望同学们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成为身体健康,学习、工作进步,品德高尚的“真人”。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8分钟)

1.思考:除了这四问,我们还能够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升;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1分钟)

学生记诵陶行知名言。

第七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

(1分钟)

5.复述第三自然段。

第三板块:由扶到放,学习下文

1.任务驱动。

2.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

3.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4.导学。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实行指导。

(2)词语理解:“源泉”、“坚忍不拔” “公德、私德 、建筑人格长城、真人”

(3)根据构段方式,练习复述。

第四版块:学习第六自然段

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再想一想陶行知先生为什么要作这篇演讲,体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第五板块:实践拓展

1.陶行知先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大的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演讲,要求我们做到每天四问,以次来激励和鞭策自己持续进步。其实,我们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都不同,存有的问题也不同,除了这四问,我们还能够问些什么?(最近视力有没有提升;课堂发言有没有进步;文明守纪做得怎么样等)

2.每位同学向自己提一个问题,仿照陶校长演讲的层次有条理地说一说。

╳ ╳有没有提升——

有,提升了多少;没有,是什么原因——

怎么看待这问题,以后准备怎么做。

第六板块:课外拓展,丰富“形象”。

抓住陶行知的两句名言,感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第七板块:布置作业

作业

设计

★完成《练习与测试》三、五、六和《补充习题》二、四。

★★仿照课文某一问的写法,向自己提一个问题,有条理地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本文发布于:2024-03-21 14:28: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423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课文   校长   学习   板块   问题   演讲   词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