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0日发(作者:欧阳勋)
第一节《诗两首——乡愁》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
教学背景
语文
教材分析
适应对象
九年级学生
《乡愁》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诗歌,本单元所选的四首诗都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余光中的《乡愁》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心情。
学情分析
余光中的《乡愁》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恋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盼望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就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而言,也能够看到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子,值得一品。但由于学生缺乏背井离乡的体验,要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却不容易。
为此,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让学生提前搜集余光中的生平资料,阅读他的诗歌作品;二是创设情境,反复朗读,体验诗人的乡愁情结,了解诗歌的结构体式特点,体验思家念国之情,并尝试运用本课所学去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诗歌并背诵
学习作者运用鲜明的意象表达情感的写法
在诵读中体味诗人浓烈的怀乡思国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现代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让学生体会美
难点 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听读——诵读——解读——质疑讨论——拓展”。通过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
新课学习
标
板书课题:
第一节 乡愁
二、作者简介(出示课件)
三、预习检测(指读学生回答)
1、生难字
邮票(yóu) 窄窄(zhǎi)海峡(xiá) 一枚(méi)
坟墓(fén mù )
2、词语注释
乡愁:思念故乡而产生的离愁别绪。
邮票:邮局发售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
问题导入(课件展示)
一、课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学生活动
回答问题
学生读,对本节课的学习有的放矢。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片海洋的狭窄水道。
五、诵读指导(出示课件4:图文并茂朗读节奏)
问:这首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那我们应该用怎样语气去读?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首是我们应该用缓慢的语气去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根据屏幕提示,边小声读边划出朗读节奏和重音。
指名读1、2节
指导:这两节语速要再慢些,要读出思念之情。
再指名读
指名读第三节
指导:这一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后来啊,“啊”要读成“y”,因为“啊”前边的“来”字的韵母是“ai”,母亲在里头的“头”要读轻声。教师范读,生齐读。
指名读第四节
指导: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教师范读,生齐读。
六、解读
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朗读录音,感受一下诗歌的感情基调和诗歌的朗读节奏
学生答:哀伤、深沉、悲凉,缓缓的
一名学生朗读一二节
另外两名学生分别朗读
第四名学生朗读
学生齐读全诗
1、感悟乡愁(出示课件5课文)
问: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
生思考并回答:对家乡祖诗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国的思念之情
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感情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
请同学们帮忙找一找诗中借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这浓浓的思乡之情?(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指名两位同学发言)
问:这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即: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生离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之情"——"爱国之情")
学生思考并回答这两个问题
七、拓展(要求生齐读,并谈感想,师点播,帮助理解乡愁)
《乡愁四韵》余光中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那酒一样的长江水
那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掌海棠红啊海棠红
那血一样的海棠红
那沸血的烧痛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那信一样的雪花白
那家信的等待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那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那母亲的芬芳是乡土的芬芳
八、板书设计
小时侯 邮票 亲情 思乡之情
长大 船票 爱情
后来 坟墓 哀痛
现在 海峡 盼统一 爱国之情
九、当堂检测(大屏幕展示)
十、作业布置(大屏幕展示)
学生齐读,并谈感受
教学总结
作者在这首诗里,设置了四个时段,将乡愁浓缩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通过四个时段和空间的变化,逐层推进,使意象次第放大,将乡愁 诠释为亲情、爱情和思家爱国之情,感情由淡而浓,主题由浅入深,在一咏三叹之中,将乡愁渲染得异常浓烈。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听读——诵读——解读——质疑欣赏——拓展”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意向美,发现诗歌的结构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教学反思
《诗两首——乡愁》学情分析
余光中的《乡愁》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把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眷恋之情熔于一炉,表达出渴望亲人团聚、盼望国家统一的“中国情结”。就诗歌的结构和语言而言,也能够看到中国传统诗歌的影子,值得一品。但由于学生缺乏背井离乡的体验,要理解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却不容易。
为此,要做好两种准备:一是让学生提前搜集余光中的生平资料,阅读他的诗歌作品;二是创设情境,反复朗读,体验诗人的乡愁情结,了解诗歌的结构体式特点,体验思家念国之情,并尝试运用本课所学去艺术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两首——乡愁》效果分析
本节课把教学过程放在合作、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生互教互学、合作交流。由于本人充分的信任、积极的期待,使学生们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任务。当学生心中有疑问时,教师及时地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巧妙点拨,引发学生探讨的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中,思想碰撞出火花,大家对讨论的问题有更明确的认识,
获得了知识,感悟了方法。在课堂上,“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如果教师经常这样上课,天长日久,语文学习的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诗两首——乡愁》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这首诗在构思上,诗人用对比(对照)与层递相结合的方法,倾诉远离大陆的游子一往情深的“乡愁”。从“小时候”离乡背井写起,层层深入,写到现在,归结到最大的乡愁是由于“一湾浅浅的海峡”相隔而成的。至于如何消除乡愁,诗人并不点破,含蓄于字里行间,让读者自己回答。
全诗共4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4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4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样我们看到这首诗构思的巧妙,4节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一层层加深。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诗到了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氛围更强,载不动,许多愁。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实现了物化,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而是投射于具体的对象上。这也是诗人写诗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这种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和淡写,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一枚”“一张”“一方”“一湾”4个表数量的词语也运用得很准确。
这首诗的形式美非常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
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
《诗两首——乡愁》评测练习
甲:
乡愁(节选)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以上两首作品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物象上,乙曲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夕阳)等物象上。
2、甲、乙两首作品所抒发的感情上有何异同?
同:甲、乙都抒发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异:甲诗将个人的思乡之情上升到了家国之情。
《诗两首——乡愁》教学反思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具有以往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诗歌教学重在朗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朗读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美,体会诗歌的意境美,进而感受蕴含其间的浓浓乡情。
在感悟乡愁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在这里,既有学生个人的见解,又有小组集体的智慧,小组成员间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不足之处: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课堂的整体把握上做得还不到位,在今后的教学中仍需努力探讨并改进。
《诗两首——乡愁》课标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就能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活动,加深理解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
新课程厘定的课程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新课程确立起的新的学生观即学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驱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内在价值的独特存在,学生即目的。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乡愁》这首新格律诗节奏感很强,适宜学生的朗读。具体表现在:从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但全诗四节,节与节之间,对称、和谐、均衡,呈现出完美的结构。
本文发布于:2024-03-20 16:30: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412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