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贾玉铬)
曹魏王粲所创玉佩样式及佩法
曹魏王粲所创玉佩样式及佩法
古方
内容提要: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佩玉制度不存.曹魏时期,侍中王粲复作玉佩,这套玉佩
便成为魏晋乃至隋唐时期广为流行的玉佩式样.玉佩件有蝙蝠形,飞碟形,梯形,半圆形玉
佩,半璧形玉璜,带穿孔的玉环以及玉珠等,各佩饰之问以丝线相连,缀有玛瑙水晶,琥
珀,绿松石和料珠等,一般佩挂于革带上,悬垂于身体一侧.使用这类玉佩的人是身份和社
会地位较高的皇室成员,王公贵族和高级官僚.
关键词:曹魏时期王粲玉佩
中国古代成套玉佩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
期至西汉早期达到了最为繁复的程度.一整套玉
佩的长度和穿缀玉件的数量都是空前绝后的,这
可以从广州南越王墓和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的
玉器中反映出来①.汉武帝时期,玉佩的种类和
组合形式趋于简化,这一变化清楚地显示在满城
中山王墓和巨野红土山昌邑王墓出土的玉器上
②.这种现象应是诸侯王势力由盛转衰的社会背
景在用玉制度上的具体表现③.但佩玉(特别是
成套的玉佩)制度毕竟是礼仪制度的重要组成部
分,它直观地体现了佩戴者的社会地位.因此,
东汉时期用玉制度逐渐完备,尤其表现在玉衣和
组玉佩的使用上.((后汉书-舆服志说:"古者
君臣佩玉,尊卑有度.……至孝明皇帝,乃为大
佩,冲牙,双踽,璜,皆以白玉."以河北定县
43号汉墓为例,墓主为中山穆王刘畅,下葬于灵
帝熹平三年(174年).墓中出土了一套组玉佩,
计有心形佩(珩?),璜(图版二),瞒(冲牙)(图
版三),环,皆透雕或浮雕龙纹,质地优良.除
心形佩外,均成对排列.另有玉舞人,司南佩等
④.这套玉佩可以说是明帝所创佩玉制度的真实
写照.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佩玉制度不存.曹操
统一北方后,天下初定,开始建立典章礼仪制
度,佩玉制度也应运而生,其创立者便是魏人王
粲.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今河南焦作).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魏国既建,(粲)拜
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
制度,粲恒典之."挚虞决疑要注日:"汉末
丧乱,绝无玉佩.魏侍中王粲识旧佩,始复作之.
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隋书-礼仪志云:
"至明帝始复制佩,而汉末又亡绝.魏侍中王粲
识其形,乃复造焉.今之佩,粲所制也."可见
王粲对曹魏的典章礼仪制度的建立起了很重要的
作用,特别是他所创制的一套玉佩,成为魏晋乃
至隋唐时期广为流行的玉佩式样.
从考古资料来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新出现的玉佩种类主要有:蝙蝠形,飞碟形,梯
形,半圆形玉佩,玉佩上方穿孔处多作云头形
(图版五);半璧形玉璜;带穿孔的玉环以及玉珠
等等.玉佩均为素面,未经抛光,雕纹饰者很少,
有山西寿阳北齐厍狄回洛墓出土的一件阴刻凤鸟
纹的蝙蝠形玉佩(图版四).另外,山西太原北
齐娄睿墓还出土有外缘贴金的玉佩(图版四).
27
中国睡史文.2oo5~3.
这些新出现的玉佩,应是王粲所创玉佩的样式.
曹操于建安十八年(213年)受封魏公,都于邺,
设立官职制度,建安二十一年(216年),进封为
魏王,魏国始建,而王粲卒于建安二十二年(217
年),因此王粲新创玉佩的具体年代应在公元
213—217年之间.
从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开始,经
董卓之乱,官渡之战,到献帝建安十三年(208
年)赤壁大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中原成为
群雄割据,混斗屠杀的战场.在这20余年间,汉
中央政权摇摇欲坠,典章制度废弛,作为皇室,
诸侯王和高级贵族专用的佩玉制度也无人问津
了.这一阶段,大概就是挚虞所说的"汉末丧乱,
绝无玉佩"的时期.以安徽毫州曹操宗族墓地为
例,其时代大约在公元2世纪晚期到3世纪初,已
发掘约20座墓葬,其中出土玉器的有6座,仅有
1座墓出土了刚卯和司南佩,其余墓葬出土的则
是玉衣,玉握等葬玉⑤.可见当时玉佩制度确是
不存在了,也说明该墓地的时代下限不晚于公元
213—217年.
山东东阿县魏东阿王曹植墓中出土的4件玉
佩,有飞碟形,梯形玉佩,玉璜和玉珠等⑥.曹
植卒于公元232年,距粲做佩仅10余年,这是目
前所见王粲新创玉佩最早的实例.挚虞为西晋时
人,其言"今之玉佩,受法于粲也",说明王粲
所创玉佩在西晋时已很流行了.湖南安乡西晋刘
弘墓出土的组玉佩,可作为这一时期的玉佩标准
器⑦.河南孟津三十里铺西晋墓亦出有梯形玉佩
⑧.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和江南地区的许多
墓中都随葬有这类玉佩.如南京郭家山,富贵山
东晋墓和江西南昌市郊南朝墓⑨,特别是仙鹤观
东晋墓出土了两套完整的组玉佩⑩.出土玉佩的
北朝墓也较多,如河北吴桥罗屯东魏墓⑩,山西
太原北齐娄睿墓⑥,寿阳北齐厍狄回洛墓⑩,陕
西西安小寨北朝墓⑩,北周武帝孝陵⑩,宁夏固
28
原北周李贤墓⑩,田弘墓⑩.隋唐时期,玉佩形
制仍沿袭魏晋风格,变化不大.主要出土地点
有:陕西成阳隋王士良墓⑩,郭家滩隋墓⑩,唐
永泰公主墓⑩,孤独思贞墓⑨,李贞墓◎(图版
五),李爽墓⑨,四川万县唐墓⑨,河南偃师杏
园唐墓⑨,广东韶关唐张九龄墓@等.
这些玉佩的组合形式,可根据未经盗扰的
墓葬所出土玉佩加以复原.南京仙鹤观东晋墓为
东晋名臣广陵高崧家族墓葬,M2墓主为高崧及
其夫人谢氏,M6墓主为高崧父母高悝夫妇.这
两座墓各出土一套完整的组玉佩,为男性墓主腰
部佩挂,结构几乎一致,均由2珩,2璜,1玉冲,
2珠共7件组成,复原长度约为23厘米,每件端
部有1—4个小孔可供穿系连接.以M2为例,组
佩构件分上下三排.顶端是一件起提梁作用的四
孔蝙蝠形玉珩,下垂三列;中央为一件三孔蝙蝠
形玉珩,两旁各系一件侧立之璜,璜上端有1个
穿孔,下端有2个穿孔;下端中央为一件单孔梯
形玉冲,两侧各垂一玉珠,其顶部有一组牛鼻穿
孔(图一).M6除顶端为1件透雕兽纹玉珩外,
其余构件与M2完全相同◎(图二).另外,还有
数目不等的水晶,琥珀,绿松石和料珠等缀于各
佩饰构件之间.湖南安乡西晋刘弘墓虽未被盗,
'
图一仙鹤观M2组玉佩
复原图
图二仙鹤观M6组玉佩
复原图
曹魏王粲所创玉佩样式及佩法?
,
,
;r
,
,
),
,,r//,
,
【中/
图三刘弘墓
△
Q
@:
图四王士良墓
图五孤独思贞墓
组玉佩复原图
但出土的组玉佩与高崧
墓比较,玉佩构件有遗
失,从复原图可以看出
缺1件玉璜和2件玉珠
(图三).陕西咸阳隋王
士良墓出土的一套组玉
佩较为别致,由2件玉
珩,1件玉环,1件玉冲
及近200颗玛瑙,水晶珠
组成.顶端是1件云头形
四孑L玉珩,顶孑L内铆铜
环,环上又附一个小铜
环,用于系佩在鎏金带
上,其下为1件四孑L半圆
形玉珩,两端下各连一
件玉璜,两璜之间为玉
环,玉环上有4个相互对
称的JJ~?L,分别与半圆
形玉珩,双璜及其下面
的玉冲相连(图四,图版
三).众多的玛瑙,水晶
珠应穿缀于连接各玉佩
构件的丝线上,还应有
一
对珠子垂于玉冲的两
侧.西安唐孤独思贞墓
亦出土一套组玉佩,其
复原后组合形式与上述
诸佩饰无大的差异,只
是中间为2件较小的四
孑L玉佩⑧(图五).
从这些玉佩的复原
组合形式中可以看出:
第一,一套组佩中一般
有2件玉珩,作蝙蝠或飞
碟形,上下排列,上珩有
4个孑L,下珩有3个孑L,因为上珩两端要垂系双
璜,而下珩置于双璜之间,故上珩宽于下珩;第
二,玉冲在组佩中体形最大,呈梯形,宽度大于
上珩,目的是使从上珩两端通过双璜垂下的珠子
落到玉冲之上,通过人体的摆动,相互撞击而产
生悦耳的声音,其意义与古玉佩中所谓的"冲
牙"一致;第三,东晋高崧家族墓出土的组玉佩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标准样式,而隋王士良墓出
土的四孑L半圆形玉珩和带有4个相互对称JJ~?L的
玉环,则是北周时新出现的佩饰种类,最早见于
田弘墓;第四,各佩饰之间以丝线相连,缀有玛
瑙,水晶,琥珀,绿松石和料珠等,即文献所谓
的"琚,踽,琨珠"者.根据上述这些特点,就
可基本确定其他被盗扰墓葬中出土的零散玉佩件
在组玉佩上的具体位置.
关于王粲所创玉佩的佩戴方式,从考古发
掘情况来看,一般位于腰部以下,应是佩挂于革
带上,悬垂于身体一侧.唐懿德太子墓石椁线刻
女官所戴玉佩也说明了这一点(图六).有的学
者认为,组玉佩应包括左右对称的两组⑨.但这
与考古发掘情况不尽相符,因为保存完好墓葬的
棺内都只出土了一套组玉佩.组玉佩的佩带者为
男性,随葬品还有铁剑,玉
剑饰等,因此可以推测墓
主生前应是身体左侧佩剑,
右侧悬组玉佩.尽管唐代
对佩玉的等级制度有明确
的规定,但文献记载只是
体现在玉色上⑩,也就是
玉料质量的差别,而佩玉
的数量及组合方式是否有
差异则不得而知.从发掘
出土的组玉佩也很难看出
它们之间的差异,因为绝
大多数玉佩都是用青白玉
图六唐懿德太子墓
石椁线刻女官像
29
中国廛史文.2005年第3期.
或青玉制成,未经抛光,不加纹饰.一些佩饰制
作粗糙,还有的用滑石制成,显系明器.也有学
者指出,唐代经师注疏古玉佩时,将若干当时玉
佩的特点包括在内⑨,这是正确的.如礼记-
玉藻孔疏说:"凡佩玉必上系于衡,下垂三道,
穿以螭珠,下端前后以悬于璜.中央下端,悬以
冲牙,动则冲牙前后触璜."周礼-玉府贾疏
说:"佩玉上有葱衡者,衡,横也,谓葱玉为横
梁.下有双璜,冲牙者,谓以组悬于衡之两头,
两组之末皆有半璧日璜,故日双璜.又以一组悬
于衡之中央,于末着冲牙,使前后触璜,故言衡
牙."这些描述都是隋唐组玉佩的特点.
王粲创立玉佩制度的目的,无非是为"尊卑
有度",因此,只有身份和社会地位较高的皇室
成员,王公贵族和高级官僚才能使用这类玉佩.
有学者认为佩戴组玉佩下葬是朝服葬的标志之
一
,即墓主是身着官服入棺下葬的⑩.现将部分
出土玉佩的墓葬墓主身份抄录如下:
曹植,曹魏东阿王;刘弘,西晋荆外IN史,
镇南大将军,宣成公;高悝,东晋丹杨尹,光禄
大夫;高崧,东晋侍中,骑都尉,建昌伯;厍狄
回洛,北齐定州刺史,太尉,顺阳王;娄睿,北
齐右丞相,朔I-I'IN史,东安王;宇文邕,北周武
帝;李贤,北周使持节柱国大将军大都督,原州
刺史,河西公;田弘,北周柱国大将军,襄州刺
史,雁门公;王士良,隋上大将军,广昌肃公;
李爽,唐银青光录大夫,太常伯;李贞,唐越王,
豫州刺史;李仙蕙,唐永泰公主;独孤思贞,唐
朝议大夫,乾陵令;张九龄,唐尚书,右丞相.
从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来看,王粲创立的
玉佩显然参考了不同时期的玉器形制.王粲采用
了汉明帝所创玉佩的基本组合形式.唐初学
记卷二十六引鱼豢魏略》云:"有双珩,双
璜,琚,璃,冲牙,琨珠为佩者,乃汉明帝采古
文始制也."粲的祖父龚,父畅皆为汉三公,故
50
粲熟识汉旧仪.但王粲创制的玉佩与汉明帝时期
的有很多不同:首先,前者的玉璜侧立,以玉珠
和梯形玉板作"冲牙",璜的使用形式与西周时
期乃至史前时代的相同⑨(图七,图版六);而后
者的璜为横置,冲牙作角形,与战国至西汉早期
流行的组玉佩形制一致,如郭宝钧先生复原的河
南辉县琉璃阁战国M60出土的组玉佩⑧(图八).
其次,王粲是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来复造佩玉
的,各玉佩件不讲究用料,几乎没有雕工,同汉
代玉佩用料细腻,雕工精湛相比,差别极大.这
种情况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魏王曹操积
极提倡薄葬,反对厚葬.建安十年(205年),曹
操下令"民不得复私雠,禁厚葬,皆一之于法".
曹操临终前还"遗令日:'……敛以时服,无藏金
玉珍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认为天下动荡
不安,"汉氏诸陵无不发掘,至乃烧取玉匣金缕,
骸骨并尽,是焚如之刑",祸皆起于"厚葬封树",
并于黄初三年(222年)"作终制日:……饭含无
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废除了以玉衣为葬的制
度⑧.在这种节俭的风气影响下,玉佩制度也趋
于简化,因此王粲创制的玉佩体现了既能反映佩
戴者的身份和地位,又不奢华繁缛的特点.
图七晋侯墓四珩四璜图八琉璃阁M60
连珠串饰复原图组玉佩复原图
曹魏王粲所创玉佩样式及佩法?
图九北宋永泰陵武官石像
编
织
物
图十近代民间
"玉牌子"复原图
王粲所创的这套玉佩,对后世的影响也很
深远.五代南唐李景陵出土了1件梯形玉冲⑧,
河南巩县北宋皇陵文,武官石像身上刻划有这种
佩饰⑨(图九),北京明定陵也出土有这类组佩⑩
(图版六).直到近代,民问流行的佩饰"玉牌子"
与王粲创制的玉佩亦有相似之处(图十).
①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
古研究所,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墓》,
文物出版社,1991年;狮子山楚王陵考古发
掘队:《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发掘简报,
"文物》1998年第4期.
②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管理
处:"满城汉墓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80
年;山东省菏泽地区汉墓发掘小组:"巨野
红土山西汉墓,《考古》1983年第4期.
③古方:《论西汉中期玉器风格的变化及其社
会背景》,《海峡两岸古玉学会议论文专辑》
(11),台湾大学理学院地质科学系印行,
2001年.
④定县博物馆:《河北定县43号汉墓发掘简
报》,《文物》1973年第11期.
⑤魏彪,古方:《亳州曹操宗族墓地出土玉器
研究,"中国玉文化玉学论丛》(续编),紫
禁城出版社,2004年.
⑥刘玉新:《山东省东阿县曹植墓的发掘,
"华夏考古》1999年第1期.
⑦安乡县文物管理所:"湖南安乡西晋刘弘
墓,《文物1993年第11期.
⑧301国道孟津考古队:"孟津三十里铺西晋墓
发掘报告》,"华夏考古》1939年第1期.
⑨南京博物院:《南京富贵山东晋墓发掘报
告,《考古1966年第4期;南京市博物
馆:《南京北郊郭家山东晋墓葬发掘简报》,
《文物1981年第12期;南京市博物馆:"江
苏南京北郑郭家山五号墓清理简报》,"考
古》1989年第7期;江西省博物馆考古队:
《江西南昌市郊南朝墓发掘简报,《考古》
1962年第4期.
⑩南京市博物馆:"江苏南京仙鹤观东晋墓》,
"文物2001年第3期.
⑨河北省沧州地区文化馆:"河北省吴桥四座
北朝墓葬,《文物1984年第9期.
⑩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管理委员
会:《太原市北齐娄睿墓发掘简报》,《文物
1983年第10期.
⑩王克林:《北齐厍狄回洛墓》,《考古》
1979年第3期.
⑩中国玉器全集编辑委员会:《中国玉器全集?
4?秦汉一南北朝,图版二九六,河北美术
出版社,1993年.
⑩陕西省考古研究所,成阳市考古研究所:《北
周武帝孝陵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
年第2期.
⑩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宁夏固原博物馆: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文
物1985年第11期.
⑩原州联合考古队:"北周田弘墓,日本勉诚
出版,2000年.
⑩安志:"中国北周珍贵文物,陕西人民美
术出版社,1992年.
⑩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郭家滩隋墓
清理简报,"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第8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唐永泰公主墓发
掘简报,"文物》1964年第1期.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唐长安城郑
隋唐墓,文物出版社,1980年.
⑧昭陵文物管理所:"唐越王李贞墓发掘简
报,文物》1977年第10期.
51
中国愿史文物?2005年第3期?
@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西安羊头镇唐李
爽墓的发掘》,《文物》1959年第3期.
⑨四川省博物馆:四川万县唐墓》,《考古
1980年第4期.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偃师杏园唐
墓,科学出版社,2001'年.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华南师范学院历史
系:唐代张九龄墓发掘简报,文物》
1961年第6期.
◎王志高,周裕兴,华国荣:《南京仙鹤观东
晋墓出土文物的初步认识》,《文物》2001年
第3期,图一,图二.
@刘云辉:京畿北周隋唐玉器,重庆出版
社,2000年.
◎@韦正:东汉,六朝的朝服葬,文物》
2002年第3期.
⑩据《旧唐书?舆服志》和《新唐书,车服志》
记载,天子,皇后白玉双佩;皇太子,皇太
子妃瑜玉双佩.一品官员,山玄玉佩;二品
至四品官员,水苍玉佩.
⑨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文物出版社,
1993年.
⑨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
马一曲村遗址北赵晋侯墓地第五次发掘,
文物》1995年第7期.
⑨郭宝钧:《古玉新诠》,《中国科学院历史语
言研究所集刊第二十本下册,商务印书馆,
1949年.
⑩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南京博物院:南唐二陵发掘报告》,文物出
版社,1957年,第91页,插图113.
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宋皇陵,中州
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定陵博物馆,
北京市文物工作队:《定陵》,文物出版社,
1990年,彩版一三o.
图版二
~
^,
●璜JE定§43;g十
,
一形佩日北定A帕墓±
图版三
▲^^
■剿乌毁聪i西寿越_口滑墓±
■边缘蛄蝠王【口J娄睿单
图版六
日鳟州性嘻■棚咄翟目目Ⅲ甫嘏目*日■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22:4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396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