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教案

更新时间:2024-03-18 18:01:05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18日发(作者:冯天麒)

大禹治水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洪、灾”等8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理解“泛滥”的意思,能用部首查字法,理解“挡水、疏导、..驱赶”加点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整地复述故事。

4.了解大禹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体会他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能按照一定的顺序,完整地复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2.通过课文,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段的重点词句,体会大禹是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洪、毒”等15个生字,书写“难、洪、认、被”4个字。

2.能结合课文理解“泛滥”的意思,能用部首查字法,理解“挡水”加点字.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学习第一自然段,想象治水前的景象,了解洪水使百姓生活非常痛苦。

【课前准备】

1.生词卡片。

2.多媒体课件展示洪水泛滥的场景。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出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出示大禹头像,简介大禹:传说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

3.在课文中,大禹治理的就是“洪水”。出示“洪水”词卡,认读“洪”字。

4.观看一段洪水的视频,了解洪水。

板块二 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古时候,人们面对这样的洪水,该怎么办呢?请同学们认真听一遍老师朗读,小耳朵听准每一个生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出示15个生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重点讲解“灾”。“宀”表示房子,房子里边着火表示灾难。看图说灾难。(虫灾、天灾、洪灾、旱灾)。

4.出示三组词语,检查词语认读情况。

第一组:洪水泛滥 毒蛇猛兽 伤害 灾难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说说读了这组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像。

第二组:筑坝挡水 没有消退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挡”字是一个“提手旁”,猜猜这个字的意思。

字典里“挡”有两个意思:①阻挡,遮蔽;②用来遮蔽的东西。文中“筑坝挡水”挡的意思就是“阻拦、遮蔽”。

(3)谁筑坝挡水?鲧。现在你们就是鲧,你们来筑坝挡水。指导学生做“筑坝挡水”的动作。师述:快快,洪水从这儿涌来了,洪水又从那涌来了。“筑坝挡水”成功了吗?洪水仍然没有消退。指导读“没有消退”。

第三组:吸取教训 疏通河道 生产恢复 安居乐业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指导理解“疏”: “疏”在课文中出现了两次。

出示句子:禹吸取了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水。

.他和千千万万的人一起,疏通了很多河道,让洪水通过河道,最后流到大海.里去。

师讲解:在这里“疏导”和“疏通”意思上相近,“疏”的意思就是“清除杂物,使畅通”。指导读“疏通河道”。

板块三 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同学们词语读得特别好,生词跑到句子里,还能读好吗?

①出示一星级句子:很久很久以前,洪水经常泛滥。

指名朗读。联系上下文,再看看图,理解“泛滥”的意思。(水向四处漫流)

②出示二星级句子:大水淹没了田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指导学生词语和词语之间的朗读要稍有间隔)

③出示第一自然段:我们把一星级句子和二星级句子加在一起,就成三星级的了。请生阅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朗读,相机评价。

师述:洪水泛滥让人们生活痛苦极了,同学们都在为那些百姓难过、担心呢。这也是大禹治水的原因。

板书:起因 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让我们想像着人们生活的痛苦,再来读好第一自然段。

板块四 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写四个合体字。出示田字格里的四个合体字:洪 难

认 被。

2.仔细观察,说说这四个字结构上有何共同点?(左窄右宽)书写合体字注意事项:一看宽窄,二看长短。分别比较这四个合体字的宽窄和长短,出示:有的合体字左边长右边短,有的合体字左边短右边长。

3.这四个字中“难”字最难写,老师板书示范并相机出示儿歌:又字书写小

而短,隹字一竖长。竖画落在竖中线,四横间隔要均匀。

4.学生自主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评价。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 借助板书讲述“治水前”的故事。

【板书设计】

洪水 生活痛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洪、毒”等15个生字,书写“道、业、产”3个字。了解“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十三年、到处奔走”等词句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大禹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

3.按照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能按照板书,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课前准备】

准备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回顾,感受洪水带来的灾害

1.检查词语认读,并用上以下词语说一说洪水带来的灾害。

洪水泛滥 毒蛇猛兽 伤害 灾难

2.面对如此悲惨的景象,一个名叫鲧的人开始领着大家治水。这节课继续学习课文。

板块二 整体感知,感受大禹的功绩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领悟鲧治水失败的原因

1.自由朗读,说一说:谁?怎么治水?结果怎样?(鲧筑坝挡水,治水没有成功。)

2.指名朗读鲧治水的方法。(他只知道筑坝挡水,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没有消退。)

(1) “筑坝挡水”,结果怎样。

(2)为什么“筑坝挡水”,不能成功?

3.练习讲述本段。讲述时可以借助哪些词?学生交流,教师帮助梳理。

可提炼:谁?怎么治理?结果?

鲧 筑坝挡水、没有成功

禹 继续治水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感受大禹的功绩

1.自由读文,练习按“谁、怎么治理、结果如何”的思路说一说这段话的内容。

2.学习第一层,了解“大禹治水”的经过,体会大禹的智慧。

(1)读第四自然段,画出禹治理洪水的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禹是怎么让洪水乖乖听话的。

(3)借助插图,理解“疏导”的意思。

(4)齐读禹治理洪水的语句,感受禹的智慧。

3.学习第二层,体会百姓“安居乐业”。

(1)指名读写禹“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出示百姓“安居乐业”的场景图片,说说看到了什么。(孩童无忧无虑地玩耍,百姓在田里耕作,闲暇之余吹笛歌唱聊天品茶等。)

(2)理解“安居乐业”:洪水终于被治理好了,老百姓有屋可住,有田可种,幸福地过日子,这样的生活就叫—安居乐业。

(3)指名对比朗读课文写“治水前”和“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4)从洪水泛滥到乖乖地听话,百姓会怎么感激禹?(治水有方、智慧过人,心中装着百姓安危……)

小结:人民非常感谢禹的功绩,因此尊称他为“大禹”,也就是伟大的禹。在禹治水期间,还流传着一个感人的故事。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讲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1.动画放映“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2.出示语段,指名填空。

禹离开家乡,一去就是( )年。这( )年里,他到处奔走,曾经( )次路过自己家门口。可是他认为治水要紧,( )次也没有走进家门看一看。

3.体会“治水时间之长、之艰”“心系百姓之切”

(1)创境朗读:禹治水13年,13个365天没回过一次家,传说禹的儿子很大了还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禹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练习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2)指导朗读:这些数字读好了,这段话的意思也就读明白了。学生练读

(3)教师介绍:为了治水,禹到处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冈,天蒙蒙亮就又出发了。他的脚长年泡在泥水中,脚跟都烂了,他只好拄着棍子走路。课文用了一个词—“到处奔走”。

(4)说一说:读到这里,你最想用哪个词赞美禹?(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5)小结:13年里,禹3次经过家门都没有回家看一看老百姓们听说了这件事,非常感动。于是就给这个故事取了个名字—三过家门而不入(板书)。请生讲“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

(四)借助板书,讲述故事

过渡: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传,让我们来完整地讲述这个故事。

1.借助板书,提示四人小组合作讲述,每人讲述一段,重点把禹的治水方法讲清楚。

2.展示,相机评价。

在我国历史上,像大禹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出示课件)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建议课后读一读。

(五)指导书写,练习写字

1.指导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道”。

提示: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道”为半包围结构,先里面后外面。“首”要写得端正,中间两横要均匀。“辶”,师出示儿歌,首笔右点要高扬,横折折撇形勿长,平捺一波要三折,捺长出锋要稍长。

2.指导书写独体字“产、业”。

(1)出示生字,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

(2)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要领。

“产、业”两字都是独体字。“业”字两竖长短有变化,间隔距离要适中;“产”写好关键笔画撇。

【作业设计】

1.根据课后提示,讲述大禹治水的故事。

2.在家长或小伙伴的帮助下,阅读《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故事。

【板书设计】

(1)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

(2)鲧用筑坝挡水的方法,没有治好洪水。

(3)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4)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

【资源链接】

(一)内容注解

鲧,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人物。鲧是大禹的父亲,有崇部落的首领,曾经治理洪水长达九

万民于水火之中,劳苦功高。

禹,定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

承帝位。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了滔天洪水。

(二)拓展阅读《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娲补天》等神话传说故事。

(二)动画片欣赏《大禹治水》。

本文发布于:2024-03-18 18:01:0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394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治水   出示   指导   百姓   课文   学生   意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