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7日发(作者:窦梁宾)
龙源期刊网
物理演示实验的分类
作者:阴贝贝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4期
物理演示实验是在课堂上由教师完成,有时也会由教师和学生合作完成,或学生和学生合作完成,但必须是由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现象进行观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达到呈现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物理问题的实验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演示实验,现分析如下。
一、按照物理知识体系分类
按照物理知识体系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原子物理学等不同体系的演示实验。
二、按照知识构建的规律和演示实验的功能分类
1.为导入新课而设计的演示实验
选择学生熟悉的、意料之外的演示实验导入新课,能有效的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课堂效率。比如,在讲大气压强时,拿两盒大家熟悉的酸奶,一盒的吸管是完好的,另一盒是开了口的吸管,让两个同学,进行现场尝试,发现吸管完好的同学很快喝到了美味的酸奶,而另一个同学却没有,这就需要同学们的思考:对于我们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喝酸奶,为什么吸管破了之后不能顺利的喝到酸奶呢?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为建立概念和论证规律而设计的演示实验
中学物理以最基本的规律和概念为主干知识,而概念的理解是学生的难点,演示实验可以为学生构建知识提供感性的认识,便于学生理解。比如,九年级物理课本上在得出电阻概念时,进行演示实验:把长度、横截面积一样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分别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3.为巩固和深化知识而设计的演示实验
这类实验主要在学习完新知识后,改变原来的实验条件或设计新实验,使学生巩固、深化物理知识,加深对物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有时也为了弥补前面内容不易强调的内容。例如,学过大气压强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能够说明存在大气压,可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大气压的理解。
4.为应用物理知识而设计的演示实验
龙源期刊网
在复习课或新课之后,可以设计演示实验,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中学习了温度和温度计的基本知识之后,我们给出了小制作——自制温度计。通过这个小制作的演示,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明白为什么温度计的测温泡的玻璃壁很薄,为什么玻璃管内径很细,怎样标定温度的刻度线。
三、按照演示实验课堂教学结构模式分类
1.引入型
引入型演示实验是在新授课的课堂教学开始时使用,主要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置疑难点,一般要求现象新奇,多为定性实验。教师应注意,在课堂上要紧扣演示实验,从演示实验出发,在课堂中围绕该实验进行逐步分析解释,在课堂结束时,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只是为了引入而引入,进入课堂之后,完全抛开该演示实验,那实验效果会降低很多。
2.逻辑演绎型
演绎型实验就是要从实验现象出发,通过已获得的定律、公式进行演绎得到更多特殊的表现形式或规律。比如,在学习“自感”时完成演示实验:如图4(a)所示,当闭合开关时, 立刻正常发光,由于与 串联的线圈L的影响, 不能马上达到正常亮度,而是逐渐亮起来的。如图4(b),当断开开关时,A灯泡没有立即熄灭,甚至会很亮的闪一下才熄灭,也是由于线圈L的作用。
“自感”是先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自感现象,进而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演绎推理阐明自感现象的规律,让学生明白,自感现象是电磁感应的特殊情形但又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所以,从楞次定律可演绎出自感电动势方向的变化规律:自感电动势总要阻碍电路中原来电流的变化。
3.逻辑归纳型
在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中,经常使用“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实例,找出这些实例的共性,最后归纳出物理概念或规律”的方法,充分运用逻辑归纳的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第七章“力”的概念的形成就运用了这种方法,先列举特例,找出共性:人推车、人提水桶、人压木板,说明人用了力,推土机推土、拖拉机拉犁、压路机压路,说明物体对物体用了力,磁铁吸引铁钉、摩擦过的塑料尺吸引纸屑等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从这些特例中找出共性:人、推土机、磁铁、塑料尺、纸屑等都可以归纳为物体,
龙源期刊网
推、提、压、拉、吸引等可以归纳为作用,这样就可以从特殊实例的共性归纳得出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阿基米德原理的建立也是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在教学中我们一般先用正方体物块在水中做实验,得到浮力等于物块上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差,并且压力差等于物块排开水的重力,进而用任意形状的其他物块做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在该实验中,在这个物块部分浸入水中时也能得到相同的结论,通过这些特例归纳出物块在水中受到浮力的方向和大小。再将水换成酒精、盐水做实验,得到的结果都一样,就可以归纳出在所有液体中都成立的阿基米德原理。
4.探究发现型
探究发现型演示实验向学生提供典型的现象和过程。探究发现型演示实验教学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启发学生进行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猜想、设计实验探究现象形成的原因、寻找现象反映出的规律,通过探究式学习,学生能获得科学探究的能力和方法,能帮助学生自发的探索复杂现象的本质,从而学会研究生活现象的科学方法。
5.练习型
很多习题实际上是一个个有趣的实验,在习题课上如果能适当的加入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对习题的理解,并能提高学生做习题的兴趣。
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分类标准,演示实验有多种分类,但是不管哪种分类方式,都是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使其发挥其应该有的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4-03-17 23:48: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3879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