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6日发(作者:张治中)
立秋的散文
【篇一:关于秋天的美文】
关于秋天的美文
秋天里秋风瑟瑟,落叶纷纷。每次读起古人的诗句,总是会被浓浓的悲秋情绪紧紧包裹,却又不欲挣脱,独自啜饮慢慢膨胀的忧郁与失落,也不知这到底是“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呢,还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反正悲秋之情古已有之,也不多我一个,且看看有多少敏感而又多情的诗人曾留下过怀秋舒怀的诗句吧。
《诗经》中的“秋日凄凄、百卉具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都是对秋发出的唏嘘。范仲淹的“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所绘景色清微淡远之致,情与景交融,引人深伤。到后来王实甫在《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将此词稍加引发,改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更是令人迷离惝恍、怅然若失。“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是柳永的叹息,凄凄柳下,再会无期,能带走的似乎只有满怀的秋风。周邦彦的“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写的是凄清旅途的寂寥无助。韦应物的《闻雁》:“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写的则是怀人思乡的落寞情怀。相比以上对秋的无奈,李白在感慨之余也尽显了豪放诗人的本色:“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总之秋天的景色大都凄凉,凄风苦雨,枯草落花,雨打残荷,雁鸣长空??然而换了不同的心境,诗句也会大不相同。刘禹锡就在秋风中找到了寄托,从感时伤怀中解脱了出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杜牧也在《长安秋望》中望出了秋日的风清云淡,别有洞天:“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希望我能有古人的旷达,到了下一个秋天,可以多去感受喧嚣夏日后的清新宁静,漫漫寒冬前的短暂芳香,多去体会“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少去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无奈。也会被秋而“感”,却不再为秋而“悲”了。
月光如水水如天
初秋的燥热将尽未尽的日子,我是极为思念那一轮属于中秋的明月的,只有那时候才能让人感觉到一阵真正的清凉与宁静。而明月很
多时候都被我们忽略在了日常生活之外,只有快到这么一个特殊日子的时候,才让人想起关于明月的一些东西。
夜是如此的寂静,寂静中又带了点儿热烈,使秋声的喧嚣在树梢达到了高潮。月的光茫迷离闪烁而无依无附,营造出一种氤氲的气息,不期然地便想起了秦观的那一首《踏莎行》里的词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个“迷”字便函摄住了月光的那种朦胧与迷离的气息,在这样的时候许多模模糊糊的往事便在朦朦胧胧之中,走进了你的心间。
其实有许多事是你不用去想它,它永远在那里的,好似多少年前的一轮明月,它总是在
你的心里悬挂着。月的光茫遮遮掩掩,影影绰绰,宁静而悠远。进入月光便仿佛进入一种朦胧的梦境,而且你纵然知道它只是一个梦境,也让你就那样的想投入而不愿醒来。
在我们闽南话里头,月亮有个很女性化的昵称叫“月娘”,一直很喜欢这样的称呼,好象没有太多的缘故,只是因为“月娘”装饰了我们儿时的多少梦境。那时候一到夏天或者初秋的晚上,我们一般都睡在屋顶上,看着宁静的夜空,伴着那样的月光或者星光,在大人们一个个迷人的故事中睡去,在睡中难免还会做上一个坐着月亮的小船去采摘星星的美梦。
那时候老人们常常对小孩子说,不要用食指指着“月娘”,不然,晚上“月娘”会化作一把镰刀来割去你的耳朵的。于是,孩子们便只好把自己的食指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拳头里,生怕一个不小心便会惹来被割去耳朵的祸端。好象也有那样的小伙伴,竟还是把食指指向了月亮,最后只被吓得一晚上都不敢睡觉,只怕一旦睡去,自己的耳朵就要被“月娘”偷偷的来割了去。
每年一到中秋,总是小伙伴们的快乐节日,因为不仅学校可以放假,还可以有好吃的东西可以吃的,那最最好吃的当然要数月饼了。一到晚上,大人们做工回来,一家人便聚集在屋外的凉凳上纳凉吃晚饭,中秋的这一餐则免不得要加些丰富的菜肴,大人们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饭,孩子们则一人一个月饼吃得不亦乐乎,还可以听大人们讲一些关于月亮的有趣而优美的故事。这优美当中,则不免要有关于嫦娥的故事。
秋风吹过,一阵清凉中带着些许的寒意,在这时候听到关于月亮中的仙子的优美而带点凄凉的故事,则不免也一阵惆怅起来,虽然那时候不一定知道什么是惆怅,但心里总是会有那么一点为“月娘”感
到的惋惜,这惋惜与她的孤独、寂寞还有忧郁有关,与她的绵绵乡愁织就的氛围有关。当然这样的惆怅在当时,更多的可能还与第二天要去面对学校的另一场考试有关。 又听见阶下芭蕉被秋雨敲打的声音,红艳艳的,一点点,一滴滴,如泣如诉;又看见阶下青苔被秋风吹乱的皱纹,绿幽幽的,一丝丝,一缕缕,如烟如雾。归书如梦,归鸿难及,归心无寄,空有中天月色无人共赏,这个秋天有很多的冰冷,这个秋夜满眼是红树,满眼寂寂,又听得清角吹寒,呜呜咽咽,空空荡荡,端的是素秋难敌,风雨愁煞人,不如怀念。
那年春天,桃花灼灼。那年约定,梧桐叶落。愁人心上秋。
那个红楼中流泪的女子,在今夜惨淡秋风与秋雨声中,独对着一盏残灯,听秋窗外淋淋漓漓的雨细诉秋情,再把红烛移向画屏深处也遮不住更漏催促秋雨的暗语。花已萎地,草已沉泥,梦已枯败,潇湘馆里牵动几多的风愁雨恨,纱帘外几只瘦竹伶俜的抖索着,间强间弱时急时缓的风雨可看得见伊人的孤单?薄薄的锦衾怎暖得住秋寒笼罩中伊人的香肩?不知这瑟瑟的风雨何时才能停歇,不知这漫漫的长夜何时才是尽头。盼望着晴朗的阳光照耀的时候,再扛一把花锄将风流尽掩,还它一个洁来洁去。
这夜晚/终于风停雨住/一灯如豆/残影乱纷纷/这秋天/秋光无主/遂无心再展凌波步/看秋意如织。
秋风如故
夏日的繁华演尽,天空高远清淡,树叶随风簌簌作响,心念一转,又是秋天了。
空灵清凉的秋风一夜之间便拂了衣冷,摇了叶落,更是携了一阵阵菊花的清香飘然而至,轻轻地扣响窗前那一串蓝色风铃,如故人般出现在我的面前,轻轻地,将一缕思绪吹远,吹散。
在秋风中伫立,会嗅到熟悉的气息,那是海棠与桂花一起绽放的芬芳,是醉人的芬芳,缥缈袭人,不妨借取她的温暖与慰籍,来抵御这个秋天的萧索与轻寒。
在秋风中沉思,会在不经意间去触碰那些早已尘封多年的往事,翻开那些发黄的相片古老的信,才发现有些人其实并未走远,他仍在脑海萦绕,他留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在秋风中行走,最好再夹着纷纷细雨,沐涤我所有的烦忧,洗去我满身的尘埃。我不怕“秋风秋雨愁煞人”,也不怕“留得残荷听雨声”,那也是属于秋天的韵味,即便伤感孤独,也是一种美丽心情。应了那句“秋应为黄叶,雨不厌青苔”。
每到秋天,我总是这样固执地借秋风敛去惆怅,可秋风却不因我的违拗而收起她的悲凉。
是谁在秋风中低低地叹息,又是谁在秋风中将锦瑟弹响呢?是谁立着梧桐淋着秋雨,又是谁帘卷西风瘦似黄花呢?杨柳岸的晓风残月,湿了谁的青衫,淡了谁的归程?秋风早已吹过心面,不知何时能吹破这一层禅机?
秋风伴着流水,分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又无可挽回地从身边悄悄拂过,任我们怎样
恳切也卷握不住。陆游一句“秋晚雁来空自寒,夜阑酒尽不胜悲”,可谓做足了秋天的文章。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些伤感,自古人的诗句经籍中蔓延出来,若即若离地,让人凭添落寞。
好在我不是古人,也没有那么多的忧愁。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我情愿把秋幻想成从水墨古画中娉婷走出的女子,莲步如云,不娇不艳的,却是冰肌玉骨,清新出尘,一颦一笑都动人心魄。这种感觉,惟属秋天。
我也会去感受“秋风之性劲且刚”的豪迈,“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丰俊,“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淋漓,秋风的感觉,每一缕都是不同。
看惯了秋风,听惯了秋雨,心中的浮动会渐渐平静,然后是一份安逸悠然而升。秋风渐行渐远时,心中又多几分期盼,不舍得秋风的离去,如同不舍得故人
冷雨清秋
秋日将尽,冷雨微寒,窗外是潺潺的雨声,萧萧的雨幕,象落叶飘飞,似静夜飞花;灯下是清清的茶水,淡淡的书香,令诗情浓郁,让心绪飞扬,那就让我且随先人诗词的牵引,拨云穿雾,去感受雨为何物,竟能使昼短,能让夜长,能被人千古吟唱。
对于雨的描写,自古以来,佳句甚多。苏东坡的“水光潋滟睛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温庭筠的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有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且无”都描绘出了潮潮润润的雨给人们带来的美好享受。只要雨不直落,风不斜吹,撑伞走在雨中,任雨点敲在伞面,再将伞柄轻旋,雨珠向四方喷洒,既而旋成了一圈飞檐。亦或是将伞抛到一边,把年轻的长发和肌肤交给漫天的湿意,这样的雨中即景我们一生又能赶上几回?!
骤雨初歇,景色清冽,诗人们难免会感慨万千,王维有《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仿佛将我们带到了世外桃源,这里不见喧嚣的车流,混沌的天空,只有风爽月明松清,让心情得到片刻的沉淀,也是不错。苏轼有《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是一种雨后扬鞭的快意,软草,轻沙,让诗人策马赶路心自闲,挥洒文字云雨间。
雨,很奇妙,当你高兴的时候,它象一首欢快的歌,隔了窗子听去,欢快悦耳,清韵悠扬;当你落寞的时候,它又变成一首忧伤的诗,雨打窗棂,凭填感伤。诗人们也常常借雨抒情,移情于境,将爱,雨,情,愁,织就成一张细细的网,网住了一颗颗孤独驿动的心。陈与义的《春寒》“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濛濛细雨中”,看似赞花,意在赞人,落笔生花,意味深长。晏几道的雨中落花:“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都将这挥之不去的刻骨铭心托入了雨中,仿佛把独立的人、双飞的燕、飘洒的雨、凋零的花都融入了时空,化作了永恒。唐后主李煜的“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含思凄婉,未几下世。诗人身陷北国,中宵罗衾似铁,细雨潺潺盈耳,心绪无比哀伤,种种愁情,岂是一声对雨长叹所能承载
【篇二:秋天感悟散文三篇】
秋天感悟散文三篇
秋天感悟散文三篇
参阅!
(篇一)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试图擦亮自己的双眼,去寻找身边的细节之美。
农村长大的孩子,永远看不惯城市的车水马龙,不会习惯那喧嚣的环境,美在那儿,这是我首先想到了西边的大坝。于是,带着一份激动与高兴,心情青葱的踏上寻美的路程。
暖暖的阳光,洒下一地金黄,虽然已是秋季,我仍能感受到田野勃勃的生机。门外那棵大槐树的叶子快落光了,落叶随风飘转,转了几圈又重回大树怀抱安详地依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来年的春天,这书也会是一把天然遮阳伞了吧。
迈开脚步向前走去,途经一片田野,紧紧的吸引我的眼球,使我不得不驻留下来,一切都那么新鲜,那么熟悉。成熟的玉米露出绯红的缨子歪在一边,不经意的露出几粒玉米散出金黄的光芒。熟透的柿子橘黄得有点发红,摇摇欲坠,就像风一吹就掉下来一样橘黄的
叶子还没有被风吹落。那美绝不比香山红似火的枫叶逊色。踮起脚尖,我摘下一片叶子,捧在手心,贴在胸前,像是我的好朋友,在平静的时候绝不会打扰我,和我一起沉默着,默默地想着自己的心事。
田野里的那个老房子还在那儿,用土筑成的墙壁被雨冲刷得有些变形,可是他仍能伫立在那儿。想起老房子心里就很温暖,因为那里承载童年美好的幻想和渴望。
一群小孩子,光着脚丫疯跑在田野里,兜里塞满了枣和柿子,像约定了好了一样,围着那座神秘的老房子一圈圈的转着。最后那最小的孩子充当起第一冒险者,被大家推进黑乎乎的房子,出来后小女孩同他们兴高采烈讲述着,像是完成了一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那个小女孩就是我,其实那次去我是闭着眼的,我不知道里面是什么,当然他们也不知道。现在我知道了那里面沉淀着童年的快乐和回忆。事隔多年,那座土房子还没有塌,守候着那亘古不变的土地,我更愿把它想象成是在等我,等候一个即将长大成人的孩子在这里回忆着她的童年。
走到这儿就再也没有走到大坝的理由,因为我知道,田野才是我心灵的住所,一段旅程后心里被装得满满的。
我明白了,对田野强烈的爱,对童年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才是最美,最美的细节。
(篇二)
立秋,夏尽头。凉爽伴随着秋的来临,又走过了一季。夏天的多姿多彩,在秋季里沉淀出了金黄色的样子。秋天来了,再也没有懒惰的理由。夏天因为炎热可以放任自流,可是这注定收获的秋天里,勤劳依然是最美丽的身姿。那就用我们的满腔热情,付出,收获,去拥抱秋天。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一叶知秋,沉甸甸的季节里,唯有懂得,落地生根。
秋天里,写满了童话。七夕在立秋之后来临,有情的人们,在这个季节里播种爱情。奥运会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体育健儿们在这个秋季,挥汗如雨,为梦想拼搏。秋天里,到处都有情怀。落叶,稻香。秋天里,不再张望,而是扎扎实实的,在秋季里认真对待。
我们总是不断的奔跑不断的跌倒,却依然没有放弃心中执着的梦。用爱去涂抹着梦想的颜色,用执着去兑现梦想的谜底。受伤过,也想放弃过。回到最初的地方,才发现,再也回不去的是这一路走过的四季风情。只有,向前。
人生之秋,格外沉重。肩上扛着世界的希望,心里装着家人的期望。不能停留,不能闪失。累了,就站在山顶,或凝眸远眺,或放声嘹亮。苦了,就默默的在安静的地方,不想被人安慰,自己一个人疗养。就连笑容,也少了张狂,更多的是稳妥的,走着余生。
我热爱着每一个现在,过去的也许很值得留恋。可是,每一个现在,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前方,才是我们追寻的方向。点亮,心中的灯塔,在汪洋中,一如既往。等到了生命的彼岸,回首处,但愿我们还会热泪盈眶。
秋,内敛也。当我们经历了年少轻狂,青春躁动,壮年索求,来到中年之秋。学会了藏起尖锐,学会了圆通温润,学会了不去斤斤计较,学会了包容生活。于是,云淡风轻,月白清明。正如这秋天的来临,秋高气爽,月明星朗。在饱满中,执着而勇敢,安静而内涵的,绽放。俯首拾得,满地金黄。
(篇三)
阳光不再像那样温暖,相反地,使人感到刺眼,天空更远了,大地也变得更加安静。本该硕果累累的果树,却只有几片泛黄干枯的落叶??
这是一个流行告别的季节,或许今日过后,明日将看不到天空中的鸿雁。断桥流水,夕阳西下,却怎奈得,梧桐叶辞别秋雨的缠绵,不过是徒增悲凉。回味着昨日的芳
香,看着头顶那朵似曾相识的流云,伸手拾起那片被秋风吹得自残自秽,无奈落地的梧桐叶,一丝苦涩入我心。若说草木有情,它们又何尝不会有牵挂,可惜至极,不得不感叹“多情总被无情恼”。
人们只会记得木棉春天的幸福,却不曾看到秋天告别的沧桑。“生怕离怀别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告别是一种看不到的毒药,一经沾染,便时刻发作。这个秋天,这个如同筷子手般的秋天,扼杀了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东西。
我呆呆的站在窗前,看着满世界的萧瑟。秋天真的很无情,对万物丝毫没有等待与不安,咫尺与天涯也丢失了那份生离死别般的重量。秋风掠过,卷起一片树叶,化作思念,飘向了远方??
灰色的空间里,我如同行尸走肉一样,舒展不开的凝眸,诉不出的孤独,在心灵深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斗争尚未平定,纠结与矛盾随之袭来,让我本来被秋天摧残的遍体鳞伤的身躯,又添了一道新的伤口。“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一切是否还是从前的模样,就像钟表,可以回到起点,却已不是昨天。
秋雨总是滴滴点点,但却很冷,好似离人泪,从早到晚,下起没完,是人原本就很烦的心情更加糟糕。若像夏日那瓢泼大雨也就罢了,好歹是一次下个痛快,下的尽兴。可就是这让人讨厌的秋雨,与秋天结伙,毁灭了上一季春天的遗产,结束了无数生命,寂寞沙洲冷的困境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荒郊一望,烟伴残阳。枯藤老树,多了昏鸦便是沧桑;古道西风,走上瘦马才是凄凉。生离远比死别更加令人痛苦,它可以淡化关系,也同样可以增强关系。有的人,事隔几天就失去了思念的感觉;也有的人,或许几年,几十年后相见,那种激情与感动还是无以制约,就像久旱逢甘露般的畅快。
告别是撕心裂肺样的惆怅,如秋天万物对大地的辞别。当下一季到来时,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开始,而是分别的前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相聚的欢喜,最终化为分散的离愁;多少个日日夜夜,承受着怀念与被怀念的痛苦,我们天各一方,为了理想与现实而打拼,享受那歇斯底里的孤独。
我们终有一天会成功,当那一刻到来时,我们将不再去怪罪那冷漠的秋天,把世界的喧闹与多彩一点一点偷走,我们将会明白:告别与思念是现实生活中生命的一种常态,而那个秋天,我们收获了许多愁苦,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篇三:美文欣赏--日立秋,一起走进秋天】
美文欣赏--日立秋,一起走进秋天
立秋
时到立秋年过半,可能有涝也有旱。
男女老少齐努力,战天斗地夺高产。
《二十四节气》立秋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到了立秋,
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尤其是中国南方此节气内还是夏暑之时,同时由于台风雨季节渐去了,气温更酷热,因而中国医学对从立秋起至秋分前这段日子称之为“长夏”。
民间有“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认为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若在下午以后,天气就还要热上一阵。今年立秋时刻为8月7日22时49分,是晚立秋,按老话,今年立秋以后是不是还要热一段呢?对此,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明英表示,影响天气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太阳辐射、下垫面情况及人类活动等,“立秋”时刻早晚影响天气冷暖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气象专家曾做过验证,以北京1990年至1999年立秋情况来看,这10年中有5年是早立秋,5年是晚立秋,而气象资料显示,这10年中有9年立秋后平均气温超过了常年平均值。北京入秋时间一般在9月6日至9月26日之间。
本文发布于:2024-03-16 13:4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371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