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组合阅读训练(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3-09 17:23:56 阅读: 评论:0

2024年3月9日发(作者:富弼)

八年级语文组合阅读

【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3题。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句中 “流”字用得极妙,使满篇生辉?请赏析“流”的妙处。

2.“悠哉悠哉,辗转反侧。”这两句刻画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活动,试加以分析。

3.诗中所描述的“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热闹场面,表达了怎样的企求与愿望。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齐宣王为大室,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王。香居问于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敢问荆国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居曰:“今王为大室,其大益百亩,堂上三百户。以齐国之大,具之三年而弗能成。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香居曰:“臣请辟矣。”趋而出。王曰:“香子!香子反!何谏寡人之晚也?寡人请今止之。”遽召掌书曰:“书之:寡人不肖,而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4.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 )

A.堂上三百户 月色人户(《记承天寺夜游》)

.. B.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乐为轻 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

.. C.寡人请今止之 止有剩骨(《狼》)

.. D.以齐国之大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

.. E.其大益百亩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臣以千数而莫敢谏,敢问荆国为有臣乎?

1

(2)香子!香子反!何谏寡人之晚也?寡人请今止之。

6.香居是用什么方法劝谏君王的?劝谏的效果如何?

【现代文阅读】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梁衡

①语文的学习方法固然很多,但我以为最基本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之一就是背书。

②一切知识都是以记忆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更是如此。要达到一般阅读、书写水平,你总得记住几千个汉字;要进一步使文字自然、流畅、华丽、优美,你就得记住许多精词妙句;如要再进一步使文章严谨、生动、清晰、新奇,你就得记住许多体式、结构。正像跳舞要掌握基本舞步一样,只有肚子里滚瓜烂熟地装上几十篇范文,才能循规为国,依矩成方,进而方圆自如,为其所用。至于文章内容的深浅,风格的高下,那是其他方面的修养,又当别论。

③当然,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便于记忆,所以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要尽量讲清字、词、文章的含义。但遗憾的是人脑的生理规律正好相反,年轻时长于记忆,稍长时长于理解,如果一切等理解之后再记便会“失之东隅”。因此有必要少时先背诵记忆一些优秀诗文,以后再慢慢加深理解。这种知识的积累方法,好比先贮存上许多干柴,以后一有火种,自然会着。前不久,我在娘子关看瀑布,那飞泉后的半壁山上长满青苔葛藤,密密麻麻,随风摆动。我观察良久,总难对眼前景物加以描绘。猛然想起柳宗元《小石潭记》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的描写,何其传神!当初对柳文只是记住了,理解得并不深,现在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但是假如牛事先不吃进草去,它闲时卧在树下,就是把自己的胃囊全翻出来,也是不会反当出新养分的。

④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文章之“炊”,就是由字、词、句之“米”组成的。要使自己的语言准确生动,便要有足够的后备词句来供选择,这就要记、要背。比如那鸟的动作吧,小时作文只需一个“飞”字,就全部解决。后来背的诗多了,脑子里记下许多“燕剪春风、鹰击长空、雁横烟渚、莺穿柳带”等,以后再遇到写鸟时,就很少以一“飞”字搪塞了。可现在也常遇到这种情况,那笔握在手里,却晃来晃去,半晌落不下去,好像笔干得流不出墨一样,其实是脑子里干得想不出恰当的词。这时就更恨当初记得少了。

⑤强调背和记,绝不是限制创造,文学是继承性很强的,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名句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作。宋词人秦观“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就是从那个暴君隋炀帝杨广“寒鸦千万点,流水绕孤村”的诗中化来;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则脱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2

共春旗一色”。就是毛泽东诗词中也不少如“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取于古人的句子。试想王勃肚子里如果不装有前人的那么多佳词丽句,绝不可能即席挥就那篇《滕王阁序》。高明的文学家在熟读前人文章的基础上,不但能向前人借词、借句,还能借气、借势,翻出新意。文章相因,从司马迁到韩愈、柳宗元,再到苏轼、欧阳修,总是在不断地学习、创造、再学习,再创造。你看,人们现在不是多记住了秦、王等后人的名篇佳句,倒忘了杨、庾等人的旧作吗?这正说明文学在继承中前进。我们应该多记多背最新最美的诗文,好去提高语文水平,到时也会压倒秦观、王勃的。

7.文章是从哪四个方面论述中心论点的?请概括。

8.简要分析文章第④段的论证过程。

9.文章第③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这有点像老牛吃草,先吃后嚼,慢慢吸收。

看秦腔

贾平凹

山川不同,便风俗有别,便戏剧有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十几种品类。或问:谁为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正如长处和短处一样突出便见其风格,对待秦腔,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外地人—尤其是自夸生于长江流域的纤秀之士—最害怕秦腔的震撼。评论说得婉转的是:唱得有劲;说得真率的是:大喊大叫。

但是,几百年来,秦腔却没有被淘汰,被沉沦。这使多少人有大惑而不得其解。其解是有的,就在陕西这块土地上。如果是一个南方人,坐车轰轰隆隆往西走,渡过黄河,进入西岸,入百里秦川大地,原来竟是:一抹黄褐的平原;辽阔的地平线上,一处一处用木橡夹打成一尺多宽墙的土屋,粗笨而庄重;冲天而起的白杨、苦楝、紫槐,枝杆精壮如桶,叶却小似铜钱,迎风正反翻覆。你立即就会明白了:这里的地理构造竟与秦腔的旋律惟妙惟肖地统一!再去接触一下秦人吧,活脱脱地一群秦始皇兵马俑的复出:高个、浓眉、眼和眼间隔略远,手和脚一样大,上身又稍稍见长于下身。当他们背着沉重的三角形状的犁铧,赶着山包一样团块组合式的秦川公牛,端着脑袋般大小的耀州瓷碗,蹲在立的卧的石碾子碌碡上吃着羊肉泡摸,你不禁又要改变起世界观了:啊,这是块多么空旷而实在的土地,在这块土地摸爬滚打的人群是多么“二楞”的民众!那晚霞烧起的黄昏里,落日在地平线上欲去不去的痛苦的3

徘徊,五里一村,十里一镇,高音喇叭里传播的秦腔互相交织、冲撞。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于此,你不渐渐感觉到南方戏剧的秀而无骨吗?不深深地懂得秦腔为什么形成和存在并占却时间空间的位置吗?

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尤其是在这块平原上,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秦腔是他们大苦中的大乐。当老牛木犁疙瘩绳,在田野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立在犁沟里大喊大叫来一段秦腔,那心胸肺腑,关关节节的困乏便一尽儿涤荡净了。秦腔与他们,是和“西凤”白酒、长红辣椒、大叶卷烟、羊肉泡馍一样成为生命的五大要素。若与那些年长的农民聊起来,他们想象的伟大的共产主义生活,首先便是这五大要素。他们有的是吃不完

的粮食,他们缺的是高超的艺术享受。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不会是那些文豪们讲的:幼年不是祖母讲着动人迷离的童话,而是一字一板传授秦腔。他们大都不识字,但却出奇地能一本一本整套背诵出剧本,虽然那常常是之乎者也的字眼从那一圈胡子的嘴里吐出来十分别扭。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是被烈性炸药爆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 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出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挂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而痛苦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秦腔在这块土地上,有着神圣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广袤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节选自《语文建设》,有删改)

10.为什么说秦腔是“是非最汹汹者”?请用文中一句话回答。

11.为什么说秦腔是秦川人大苦中的大乐?

1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效果怎样?

13.秦腔艺术的特点和作用各是什么?秦腔为什么“没有被淘汰,被沉沦”?

14.第三段作者浓墨重彩描绘了秦腔角色与台下观众激情互动的场面,其作用是什么?

4

【参考答案】

【诗词鉴赏】

1.“流”字写少女顺着水流忽而侧身向左,忽而侧身向右的去采摘荇菜的忙碌和姿态优美(1分),充满了动感和生机。这优美的劳动的身影,更增添了君子的爱恋与思慕,结构上引出下文。

2.思念情人,长夜难眠,思绪万千以致难以成眠的相思之苦。

3.表达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企求与良好的愿望。

【文言文阅读】

4. AD ( A门;B.轻狂/轻视;C.停止/仅,有;D凭借;E.超过/好处)

5. (1)楚国朝廷中臣子数以千计,却无人敢于进谏,请问楚国还有直臣吗?

(2)香子!香子请回来!您为什么规劝我如此之晚呀?我愿意现在就停止修建宫室。

6.香居列举事例,把自己想说的道理隐含在历史事实中,逐步推导,循循善诱,引导齐宣王自己说出来。君王乐于接受他的建议,改正自己的过错。

【现代文阅读】

7.①语文学习是以记忆为基础的。

②少时先背诵记忆,以后再慢慢理解。

③要使语言准确、生动,需要平时记背的词句来供选择。

④只有记住了前人的东西,才可能进一步创新。

8.作者以一句俗语引出观点,然后进行论证。首先列举小时候作文时写鸟的动作的事例正面论证观点,其次以自己写作时遇到的情况反面论证观点。

9.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把背书比喻成老牛吃草,而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印证,便立即融会贯通就像老牛慢慢吸收的过程,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背书的重要性。

10.爱者便爱得要死,恶者便恶得要命。

11.秦川的农民是世上最劳苦的人,秦腔给他们辛苦劳累而刻板的生活带来了无比的乐趣,所以说秦腔是秦川人大苦中的大乐。

12.夸张、比喻。把秦腔比喻成熨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秦腔给人以美的享受。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秦腔使人产生强烈快乐的感受。

13.特点是粗犷、震撼。作用是增添生活乐趣,释放心中的苦闷,给人美的享受。秦腔体现的正是一种豪迈坚强的猜神,与秦地、秦人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因而被秦人深深热爱,得以流传而不会被淘汰。

14.说明秦腔在当地的影响力及人们的热衷程度之深。

5

本文发布于:2024-03-09 17:23: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3012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秦腔   论证   语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