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8日发(作者:仇中)
《秋天》教案〔通用9篇〕
《秋天》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秋天的天气、颜色、味道等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对天气变化的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导入:走过清冷的冬季,踏过明媚的春季,度过炎热的夏季,秋姑娘穿着美丽的金色长裙轻盈的走来。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优雅的,阵阵凉风吹过,漫天树叶在林间飞舞,给大地铺上了一层软软的地毯,踩在上面非常舒适,这是秋姑娘送给我们的礼物。(配乐)
1、赏秋景
请欣赏美丽的秋天,丰收的秋天,多彩的秋天。
2、欣赏秋姑娘
伴随着秋姑娘的脚步,秋天悄悄的降临了!
第 1 页 共 55 页
捡起一片飘落的黄叶,我发现——秋天到了!
望着天空南飞的大雁,我惊奇——秋天到了!
摘下一只金黄的香梨,我跳跃——秋天到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秋天到了。
二、寻找秋天的足迹
1、找秋天。
老师就请你们坐上这列快乐而神奇的小火车,带你们一起去找秋天,快乐吗?看,这列快乐的小火车两边都有大大的窗户(师在黑板上出示一列小火车),小朋友可以透过窗户欣赏到美丽的秋天,不过,要坐稳了,我们的火车要启动了。
呜——咔嚓——咔嚓……火车开啰(播放音乐秋游歌曲)
2、秋天的天气。
①、(音乐轻)师:哇,今天的天气真好,蓝天是那么的蓝,瞧,几朵白云舒适地飘来飘去(出示白云),它们呀,都祝小朋友能快快乐乐地找到秋天题)
②、秋天的天气与夏天的天气有很大的不同。(出示“秋天的天气”),那秋天的天气和夏天的天气有什么不一样的?
生自由交流。(师提示:秋天的风凉,早晨有雾,气温下降,早晚冷,中午热,天气枯燥等特点)
老师提醒:秋天的天气是早晚比拟凉,我们要及时添加衣服,小心感冒!
第 2 页 共 55 页
通过记录天气,它能帮助我们准确的理解天气情况,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增减衣服,带好雨具了。
3、秋天的颜色。
①(音乐轻)师:秋姑娘穿着五彩的衣服,从田野里走来,从森林中走来,从草地上走来,她的笑容,像鲜花一样盛开。让我们停下脚步,先来找找秋天的颜色。(师出示“秋天的颜色”)
②生自由交流。说说你从哪里或什么东西上看到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③活动,描绘秋天。
A、装扮秋天的树:秋天是彩色的,瞧这些树叶,它们各种颜色、各种形状、各种大小,下面我们就用它们来描绘秋天。看,老师这里有几棵秋天的树,请小朋友拿出你搜集到的叶子来装扮这几棵秋天的大树。
B、秋天是五彩缤纷的,秋天的叶子也是彩色的,很美。小朋友可以回家搜集一些树叶,用你们乖巧的小手贴出美丽的图画。
过渡:秋天的大自然真是太美了,来,坐稳了,闭上眼睛,深呼吸。(随风飘来一阵香味。)
4、秋天的味道。
第 3 页 共 55 页
①(音乐轻)师:咦,好似有一阵一阵香味飘来,小朋友闻到了吗?是从田野飘来?从果园飘来?从森林飘来?小朋友来找找看,秋天有哪些成熟的香味。(师出示“秋天的香味”)
②看到了这么多水果,闻到了这么多的香味,想不想坐下来尝一尝?
5、想一想:武汉的秋天又是什么样的呢?
6、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
三、课堂小结
不知不觉,我们坐着小火车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都大半天了。小朋友找到秋天了吗?喜欢秋天吗?(交流:你最喜欢秋天什么?)(今天,我们走进了秋天,一起欣赏了秋天的美景,一起理解了秋天的天气情况,感受了秋天的五彩缤纷,闻到了浓浓的香味,听到了叶子飘落的声音,秋天真美呀!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去拥抱美丽的秋天)时间不早了,我们得回家了,请小朋友带着秋天的收获,坐上我们的快乐小火车,回家啰。(音乐起)
《秋天》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目的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2、知识技能目的
第 4 页 共 55 页
⑴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⑵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⑶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3、过程和方法目的
⑴诵读法。
⑵品析语言美,想象画面美。
⑶与课后《秋景》〔美国·狄金森〕及其他写秋的诗句作比拟阅读。着重品析在内容、感情、语言、意境等方面的一样之处。
[教学重点]
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
品味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愿望和热情。
[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幻灯片、录音机。
2、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教学时间]
第 5 页 共 55 页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吟咏古诗,走进秋天
1、导入新课:秋天,是一个富于诗意的季节。多少诗人因秋的到来而获得了灵感。同学们知道哪些咏秋的诗句?〔学生背诵诗句。〕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姿态:“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是豪迈的秋;“秋风秋雨愁煞人”是忧伤的秋;“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是寂寥的秋。秋天还有绚丽的色彩、丰收的喜悦,有清淡的神韵,深情的思念,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去感受一个别样的秋。〔板书课题〕
2、介绍 〔幻灯展示〕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重庆万州人。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与卞之琳、李广田合作出版诗集《汉园集》,1937年出版散文集《画梦录》。《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别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洁的诗意诗风。
3、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幻灯展示〕
a、正音
第 6 页 共 55 页
丁丁zhēngzhēng撒网sā肥硕shuò
青鳊鱼biān栖息qī归泊bó
寥阔liáo乌桕叶jiù枯涸hé
清洌liè梦寐mèi
b、解释词语:
丁丁:伐木声。
肥硕:这里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清洌:水清。
寥阔:高远空旷。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梦寐:睡梦。
二、朗读诗歌,聆听秋韵
要求:朗读时要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注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要读出感情。
1、请一个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听字音是否准确;
2、学生点评;
3、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听节奏、听感情〕,同时播放多媒体配乐画面,如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
4、学生点评,老师随机点拨;
5、全班饱含感情地齐读;
第 7 页 共 55 页
6、学生在小组内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
三、整体把握,畅览秋光
问题1: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诗共三小节,如三幅美图,请你用简洁的文字分别给它们拟个标题。学生讨论合作完成。
师点拨:三幅图,即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问题2:仔细阅读,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师点拨: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说明了秋天的天气特征;稻香、镰刀表达农家特色;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洌,这些都暗示了是在秋天。
问题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景的?
师点拨:由远及近的顺序。
问题4: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师点拨:抒发了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感情。
四、欣赏佳句,细品秋味
学生自由朗读,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从内容与修辞手法等方面分析^p 〕。说之前先在课本中写出简单的批注。
佳句赏析参考:
第 8 页 共 55 页
伐木声飘出幽谷——从听觉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丰收之景;“稻香”从味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详细化,写出了轻松、娴静的气氛。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此比喻似拙实妙,是一个倒装句,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耐人寻味,与渔人生活联络起来,实在而又能引起人的联想。表达渔民悠闲的心情。
五、展开想象,绘出秋色
推荐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余学生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喜欢的一幅图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
第 9 页 共 55 页
1、小组交流:把自己想象的画面说给四人小组的同学听,其他三位同学适当给予补充或指出不当之处。
2、全班交流:请同学朗读最喜欢的一节,然后描绘画面。
3、学生点评,老师补充。
4、背诵比赛:齐读——自背〔先一段一段背,然后背整首诗〕——齐背——个人或小组比赛背诵。
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人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南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纯熟地撒下渔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第 10 页 共 55 页
失去了往日的活泼。夏日里的笛声悠远、绵长,怎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的心事谁能猜得透?
六、迁移训练,再谱秋歌
1、秋天南飞的大雁是一首清远的诗,秋天广袤的天空是一首嘹亮的歌,秋天黄昏的大海是一幅辽远的画,秋天深情的叮咛是一杯相思的酒。在你的心中,秋天是什么呢?请用你最具感情的语言描绘你眼中的秋。
2、全班交流,评选出优秀诗文。
总结:同学们笔下的秋虽各不一样,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表达了美,我想,这都是由于我们受到了何其芳诗歌的美的熏陶,才有了这么耐人寻味的秋天。“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今正值金秋十月,让我们走进这硕果飘香的季节,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美吧。
七、课外作业
1、仿写练习
例句: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万里。〔排比〕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11 页 共 55 页
2、比拟阅读: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秋晨》,说说这首诗展现了什么样的画面;这首诗所展现的画面和课文相比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板书设计:
农家丰收图〔栖息〕
秋天霜晨归渔图〔游戏〕表达热爱赞美之情
少女思恋图〔梦寐〕
备教手记:
《秋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首现代诗,描写的是多姿多彩的乡村秋景。该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诗中有画,画中有情,是一篇极合适朗读的佳作。为实现《语文课程标准》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审美素质”及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的才能”这一目的,根据本诗的内容及特点,我设计了“吟咏古诗走进秋天”、“朗读诗歌聆听秋韵”、“整体把握畅览秋光”、“欣赏佳句细品秋味”、“展开想象绘出秋色”、“迁移训练再谱秋歌”六个教学环节,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课内向课外逐步进步学生对文本欣赏、创作、想象的才能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才能。课堂教学中,我立足文本,以朗读贯穿始终,以品味语言为核心,以体会意境为重点,以学生活动为第 12 页 共 55 页
主体,尝试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方法,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才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秋天》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认识10个汉字,会认会写“了、子、人、大”四个字。
2、能正确、顺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知道秋天的一些变化。
教学重点:
1、认识10个汉字,会认会写“了、子、人、大”四个字。
2、能正确、顺畅地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进展语言训练,在朗读中理解秋天的一些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在大自然中,我们发现了美,感受到了美。如今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大自然中,去欣赏那迷人的风光。
第 13 页 共 55 页
2、播放儿歌《秋天来了》的视频,引导学生欣赏美丽的画面。
3、你知道刚刚呈现的画面是哪个季节的风光吗?你又有怎样的感受呢?〔相机板书:秋天〕
4、小结:是呀,美丽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风光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秋天》。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识自然段。
2、学生尝试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标出序号。
3、引导学生明确课文一共有3个自然段。
4、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5、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6、老师逐段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如今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第 14 页 共 55 页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秋树叶会个
〔1〕利用谜语认识汉字“秋”。出示谜语:半边绿,半边红。半边喜水,半边爱风。学生说一说猜中的方法。
〔2〕“树叶会个”四个汉字强调部首的写法。
5.强调汉字读音。
了:在本课读轻声le,要读得又轻又短。
片:三拼音节,注意前鼻韵母an的读法。
子:在“叶子”一词中读轻声。开火车读准字音。
三、情景朗读
〔一〕朗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我们周围发生了很多变化,一边看课文的插图,一边朗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课文里写了哪些变化。
1、天气凉了。指导读句子,“凉”字读重音。
2、树叶黄了。
导学:哦,原来秋天到了,树叶由绿色变成了黄色。看来,只有仔细观察才会发现大自然的这些奇妙的变化呀!
你能读出秋天到来时的这种变化吗?指导学生朗读,强调“黄”要读重音。
第 15 页 共 55 页
3、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注意“片”的发音。
〔二〕朗读第2自然段。
1、天空那么蓝,那么高。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体会“一”的变化。看看书上的拼音。
指导:“一”的本调是第一声〔yī),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时,仍读第一声。例如:一,十一,第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会发生变调现象:
〔1〕在第四声前面念第二声〔yí〕。例如:一会儿,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字前面念第四声〔yì〕。例如:大吃一惊,一群,一年,一口,一起,一种。
总结:四声前面念二声,其余腔调前面读四声。
〔3〕朗读练习,读好“一”的变调。
〔三〕朗读第3自然段。
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请认真看一看这段话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第 16 页 共 55 页
对,有两个感慨号。我们朗读时语气要强烈些,谁愿意来试一试?
小松鼠看见树叶飘飘落下,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啊!秋天来了!
小青蛙看见大雁南飞了,不由自主地说:啊!秋天来了!
结合情景,读好课文。读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四、学写生字
同学们读得真美,让老师都感觉到了秋天的美妙。
如今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出示生字:了子人大
2、指导学生观察写法。课件演示笔顺。
3、翻开优教学生字。讲解生字的意义与写法。
重点学习:“了、子”的弯钩的写法。
4、学生临习生字。
五、稳固练习
1、翻开“根底训练-《秋天》”,一起来闯关吧!
2、完成配套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本课生字,学生认读,出示拼音练读。
第 17 页 共 55 页
2、给生字组词,开火车组词。出示词语,开火车读词语。
3、播放视频《美丽的秋天》。导入新课。
秋天真美妙,然我们继续朗读这篇文章,体会美景的同时,让我来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把风光写得这么美妙的。
二、情景朗读
出示课文,指名朗读。要求纯熟读书。正确、流利、在朗读中参加自己的体会。
三、语言运用
出示第一段,学生齐读。
〔1〕比拟“一片片”和“一片”有什么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结合课文的插图说说为什么作者要说“一片片”吗?
〔3〕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词语,结合课文插图真是个好方法。
〔4〕拓展词语。你能说几个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语吗?
小结:以后我们说话时假如多用上一些这样的词语,表达就更生动了。
〔5〕想象情境,指导朗读。
第 18 页 共 55 页
你能想象树叶是怎样从树上落下来的吗?〔轻轻地、渐渐地〕那就请你把“落下来”这个词语的语速放慢,声音放轻,让一片片黄黄的小叶子轻轻地、渐渐地落下来。
齐读第1自然段。
导学:秋天到了,身边的景物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吧!
〔二〕品读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在这么美的蓝天下你还看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边观察课文插图,一边读这句话。利用“那么……那么……”仿写句子。
提示:可以说小蚂蚁那么勤劳,那么英勇。以及“小猫”、“教室”等。
〔2〕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拟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3〕大雁是怎样飞行的,你能结合课文插图来说一说吗?
〔4〕小结:课文插图会帮助我们理解句子。
第 19 页 共 55 页
〔5〕导言: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大雁飞行时的样子吧!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大雁到底是怎样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的。
〔6〕谁愿意读出大雁飞行时的画面?指名读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话吗?
提示: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我们一边欣赏画面,一边有感情地朗读吧。〔三〕品读第3自然段。
过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来了!〕
带着这样的感受,读出秋天的变化,读出自己的心情吧!
四、回忆拓展
1、引导学生回忆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天气〔 〕,树叶〔 〕,
一〔 〕叶子从树上〔 〕。
天空那么〔 〕,那么〔 〕。
一群大雁〔 〕,
一会儿排成个〔 〕字,
一会儿排成个〔 〕字。
啊!秋天来了!
2、这篇课文让你从哪些景物知道秋天来了?。
第 20 页 共 55 页
〔1〕出示课件:叶子、蓝天、大雁。
3、你还知道哪些景物也在秋天发生变化?
预设:山楂、石榴、玉米等。学生可以自由表达。
五、稳固练习
翻开“阅读训练-《秋天》”,一起来闯关吧!
六、作业布置,拓展延伸
1、熟读课文。完成相关练习册。
2、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如今正值秋季,请同学们投入到秋的怀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
《秋天》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品味作者丰富的情感
〔2〕体会此首诗的优美的意境,揣摩此首诗的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诗中的关键的词语,这样有助于理解全诗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时间:
一课时
第 21 页 共 55 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利用幻灯放映有关“秋天”的画面,让学生在欣赏画面的同时,倾听克莱德曼的《秋日的私语》,然后让学生谈收听、收看的感受。老师总结:在一些人的眼中,秋天给我们带来的是哀愁,是离去,是忧伤,但是,秋天也是美丽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今天,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何其芳的
二、作者简介:〔出示幻灯片〕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年时就喜欢中国古代诗词小说,后来又读了大量新诗,大学时开场发表诗歌和散文。1938年以后,曾担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主任。____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他的作品大多搜集在《何其芳文集》里。
三、听课文读音,初步感受此诗的意境。
四、细读课文,品味关键字词、句子:
读了诗以后,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一个非常优美的画面,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这三节的中心内容?〔学生发言后老师总结归纳:它们分别是—————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第 22 页 共 55 页
诗的优美,离不开【关键词】:^p 句的点缀。同学们,请找出你喜欢的语句,告诉大家为什么写的好?〔学生边发言,老师边总结〕
第一节:稻香”使人满口生香。“饱食”写丰收之景,拟人。“稻花香里说丰年”说的是对丰收的猜想,而这里那么是对丰收场景的直接描绘。“栖息”一词使整节诗充满了一种丰收后的喜悦与满足感。秋天“栖息”在农家,它给农家带来了什么?〔丰收〕
第二节,“冷雾”衬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照应。收获,或者是鱼,或者是喜悦的情感。这只是秋天的一场游戏。不管怎样,渔夫都是快乐的。
第三节:本节以问句出现,语言活泼多样。“满流”与“香与热”“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衬下,诗味盎然。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牧羊女会梦见什么?这里到底是她的梦寐,还是诗人的梦想。也许一个更加灿烂,更加富饶的秋天就在前面,就在牧羊女的憧憬中,就在诗人的希望里。
这几幅图画给我们的印象是不同的。第一节重在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气氛。第二节重在表现渔人的悠闲与自得的心情。秋天在作者的心中,就是这样的宁静悠远。第三节在前两第 23 页 共 55 页
节写景写人的根底上,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少女的微妙的情怀。秋天的景象写在她的眼中,秋天的梦想印在她的心里。
五、迁移训练:请同学们总结归纳有关“秋”的古诗词,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
《秋天》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诗歌凝练、优美的语言,初步掌握鉴赏诗歌的根本方法。
3、体会诗歌“诗中有画”的独特意境,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多形式朗读,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第 24 页 共 55 页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层凉”。我们刚刚尝过中秋的月饼,就迎来了一场场凉丝丝的秋雨,雨给我们带来了阵阵凉意,也告诉我们到了“秋风起兮白云飞”的秋天了。面对这平常的季节变换,你是否留心观察过秋天吗?你喜欢秋天吗?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自然界的秋景!
二、赏秋〔课件展示:第一环节主题“赏秋”二字〕
1、课件展示家乡秋景图片〔激发学生美在家乡、热爱家乡的感情〕
请同学们先猜猜这是什么地方?这些美丽的风景全都是咱们贵州的“土特产”,简介家乡秋色:花溪黄金大道、黔灵公园、贞丰三岔河
2、面对如此令人骄傲的家乡秋景,你是否想过用文字的形式将它们长久地保存下来呢?在中国,描绘秋色,抒写秋感历来是文学的一种传统,那么在诗人的笔下,“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现代诗人何其芳的诗歌《秋天》,一同去领略秋的风采,倾听秋的诉说。
3、介绍作者及作品〔展示课文标题:《秋天》和作者〕
在欣赏诗歌之前,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何其芳笔下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吧!进入这节课的第二环节“读秋”。
第 25 页 共 55 页
二、 读秋〔课件展示:第二环节主题“读秋”二字〕
1、学生齐读〔课件展示: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在朗读前,请同学先读二遍屏幕上的生字词,读准字音,再朗读课文。
2、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对朗读情况作评价〕同学们要不要听听名家们是怎么来读这首诗歌的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合上书,跟随优美的音乐第二次走进《秋天》,同时根据屏幕上的朗读要求在书上作相应的标记。
〔课件展示朗读要求:1、划分节奏2、标出重音3、注意细节4、揣摩感情〕
3、学生自由朗读
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很陶醉呀。那我们要不要摩仿他重新来一次呢?好,下面请同学们先自由练习朗读,先找找节奏、酝酿一下感情,希望这次读得更好。
4、全班齐读〔课件展示画面和音乐〕
5、评价朗读情况,导入下一环节
同学们的领悟力很高,朗读技巧也大有所长进,我都快被你们的朗读深深陶醉了。那么假如让你用一个字来表达读完这首诗的感受,你用什么呢?〔生:美、好〕那么美在何处呢?第 26 页 共 55 页
这当然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其中的韵味了。下面我们进入第三个环节:品秋
三、品秋〔课件展示第三环节主题“品秋”二字〕
所谓品,即品味,就是要仔细体会诗歌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秋天,是含蓄典雅的,要真正领略它的魅力,还要用心去“品”。如今,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诗中的“人”
“物”“景”,去发现诗歌的美。
“品秋”方式:合作探究性学习,以小组讨论发言为主。
〔一〕讨论诗歌内容,理解作者感情。
请同学围绕以下问题进展认真的考虑和讨论〔课件展示讨论问题组〕
1、为什么说这是一幅乡村秋景图?〔从导语中找〕诗人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的呢?
A、表季节:〔露珠、冷雾、白霜、蟋蟀〕
B、表地点:〔稻香、镰刀、农家、渔船、牛背、牧羊女〕
师:通过大家的讨论发言,我发现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才能都很强,可谓“明察秋毫”。大家都抓住了秋天这个季节富有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景物,这点对写作是值得借鉴的。
第 27 页 共 55 页
2、这些景物构成了诗中的几幅图画?请你发挥想象给你最喜欢一幅画命名并说明理由。
师:全诗仅三节,短小精悍〔简单复习诗歌的特点:短小精悍、音韵和谐等〕,却构成了三幅美丽的图画,〔命名参考: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牧女思恋图,要求说出理由。〕这也就充分表达了诗歌“诗中有画”的艺术特点。
3、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三幅画,让我们仿佛看见了那幽幽的山谷、闻到了浓浓的稻香、听到了轻轻的渔歌和牧羊女甜蜜的心事,可见诗人怀着是对秋天的一种极度的喜欢和赞美之情来完成的诗作。
〔二〕品味语言,体会诗歌优美意境
〔课件展示:自主理论活动内容及方式〕
主题:这样的秋景你喜欢吗?最喜欢哪幅?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吗?
方式:以四人小组为单位选取本组最喜欢的一幅画,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优美的文字描绘所喜欢的图画。
1、老师示范:朗读第一节并描绘〔课件分别展示三幅图〕
〔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唏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第 28 页 共 55 页
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2、学生自由发言〔2——3个同学〕分别描绘三幅画,老师作评价。
〔三〕作课堂小结,导入下一环节:〔课件展示小结内容〕
1、小结:通过对诗歌内容的初步探究,我们已理解到诗人通过描绘了不同的秋日场景和画面,既展现了农闲时的清静气氛,还有世外桃般的清远生活,也有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的清甜,创造了一种似乎远离尘俗的气氛。令人留连忘返,陶醉其中。
2、学生再次美读课文〔学生自由选择分节朗读〕
3、知识拓展:搜集展示古今咏秋名句。
在中国其他文学家笔下,秋也被描写得绚丽多姿,流光溢彩。唐代诗人王维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秋写得清新明净,杜牧那么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向我们勾勒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山村秋景图,在刘禹锡眼中,秋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过春天更充满诗情画意的季节;一代伟人毛____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百舸争流,漫江碧透。”更是赋予第 29 页 共 55 页
了秋以蓬勃的生命力,写出了秋的壮美。如此看来,“秋”真是美不胜收!〔齐读诗句〕
那么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描绘自己眼中美丽的秋天呢?下面到了“我的地盘我作主”的时间了,进入今天的第四个环节:绘“秋”。
四、绘秋〔课件展示第四环节主题“绘秋”二字〕
按照课前的预习安排,同学们肯定已作好“绘秋”准备了。请同学们自由展示,让你丰富多彩的才能得以充分地展现吧!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展展示准备,老师作简单评价。主要采用三种方法:
〔课件展示方法〕
心灵手巧〔制作手工〕
妙笔丹青〔用图画和文字表现〕
其中展示三幅图,请学生用散文、诗词等形式自由描写并朗读。
学生创意表现〔根据详细情况而定〕
2、同学们的多种展示精彩地表现了自己眼里最美丽的秋天,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每个同学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我们的世界,带着一颗擅长发现美的心去创造更加美妙的事物。最后让我们再次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秋日私语》中走进何其芳那恬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吧。
第 30 页 共 55 页
全班再次朗读《秋天》,完毕本课教学。
五、布置作业:
1、以“我是风”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字,体裁不限,展现秋天的美丽。
2、利用国庆节假期,走进大自然,发现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家乡和祖国美丽的金秋十月。
《秋天》教案 篇6
教材分析^p :
1.这是一篇描写秋天风光的课文。课文描写了秋高气爽、叶黄飘落和大雁南飞三个秋天特有的景象,以感慨作结,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欢。
2.这是汉语拼音学习后,全面进入以识字写字为重点的语文学习的第一篇课文,而且,“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根底,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一年级的课文是识字的文本,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精力等的合理分配,要突出“识字与写字”这个教学重点。
3.课文采用全注音的方法编写,这对于刚刚学完汉语拼音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的有利条件。
学情分析^p :
1.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大多学生根本能拼读和认读音节,但有部分学生的拼读、认读才能还是比拟薄弱,要充分利第 31 页 共 55 页
用课文全注音的有利条件,复习稳固进步学生的拼读、认读才能,让学习慢的学生也能通过课文的学习到达汉语拼音学习的目的要求。
2.虽然通过三个单元的学习,课堂常规、课堂纪律已经根本形成,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要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及学习是困难的,因此有必要将学习过程融入一定的鼓励、激趣活动中,例如“比比谁的红花多”寓学于玩中,以唤起注意,维持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1.认识笔画“横撇”,能正确读写“了、子、人、大”4个生字。
2.认识自然段。
3.借助汉语拼音,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写字。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田字格字卡;PPT;课文视频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 32 页 共 55 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学习目的,复习二类字
1.导语:孩子们,你们喜欢玩耍吗?〔喜欢〕老师也喜欢。大自然是一幅缤纷多彩的画卷。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吧!这些图画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风光呢?〔秋天〕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课《秋天》。老师来写。你们说空。跟老师读课题2次。
2.出示学习目的。 3.复习二类字
过渡:〔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的二类字,并且初读了课文。秋姑娘要考考你们。〕课件出示文中的二类字。过渡:〔字宝宝玩累了,玩热了,摘掉了他们的拼音帽子,跑到苹果树上去了。你会读吗?〕课件出示文中的不带拼音的二类字,读对了就可以吃这个苹果哟。
二、新授
1. 过渡:〔秋姑娘看认字难不倒你。就要考考你们写字哟,敢挑战吗?〕同学们,翻开课本55页,这一节课我们要学习四个会写字。在写字之前先跟我们的老朋友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田字格和写字占格规那么。学习了、子、人、大字,并叫学生给每个字口头组词、造句。写字时提醒孩子注意写字姿势。写完后叫学生点评。
第 33 页 共 55 页
2. 过渡:〔秋姑娘看到你们既会认字又能写好字,特别快乐,他说要带你们去欣赏秋天的美景。〕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录音把一字圈出来,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3. 过渡:〔秋姑娘送你们一个智慧锦囊。〕一篇文章往往是有几个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开场标志,也就是在第一句话的前面有两个空格〔两个字的位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
4. 过渡:〔我们能把字读对了,词读准了,就一起去读课文吧。〕读课文,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像小蝌蚪的是逗号,它要略微停一下。小圆圈的是句号,要停得略微久一点。这个感慨号呢,要读出强烈的语气。除此外,词语之间也要注意停顿。老师已经画好了,跟老师一起读吧。
5. 秋天到了,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变化呢?请同学们一起齐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语积累:理解一片片和一片的区别,并且除了一片片叶子还有一片片什么呢?像一片片这样的词还有哪些呢?引导学生熟读并背诵第一自然段。边出示图画,边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根据图来背诵第二自然段。看到这么美的秋天,我不禁快乐地说道〔啊!秋天来了〕,出示第三自然段。看到这么美的秋天,我不禁感慨道啊〔啊!秋天来了〕。
第 34 页 共 55 页
全班同学背诵课文,要求先同桌互相背诵,背熟了再背给全班听。老师抽查背诵情况。
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作业超市
1. 背诵课文!
2. 到大自然中去观察秋天,把观察到的风光画下来,或者用相机拍下来或者用笔写下来。
五、板书设计:
秋天
美
le
zǐ
了
子
rén
dà 人
大
《秋天》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①准确流利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美。
第 35 页 共 55 页
②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通过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③揣摩、品味关键语句,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④学习仿写,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诗意的感触生活的才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①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②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正是秋色烂漫的时节,又刚经历过周末,大家一定观察了许多美丽的秋景吧。那么你们喜欢秋天吗?生说喜欢。师:下边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诗人如何用诗的语言来描绘秋天。〔假设有人说不喜欢,师就用下面的话导入:秋天呢,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色彩和感情。在诗人杜牧的眼里,秋天就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在词人辛弃疾的眼里,秋天就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元曲作家马致远的眼里,秋天就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南唐后主李煜眼里,秋天就是“无言独上第 36 页 共 55 页
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那么在现代诗人何其芳的眼里,秋天又是怎样的呢?下边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首诗。〕
〔二〕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1、读注释一,理解作者。
2、把注释的拼音转移到课文中。
3、听朗读录音,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正音:抽生读下边加点字的音〔课件出示〕,学生自读三遍。 丁丁〔zhēng〕 肥硕〔shuò〕 栖〔qī 〕息 鳊〔biān〕鱼 乌桕〔jiù〕叶 归泊〔 bó 〕 寥〔liáo〕廓
枯涸〔 hé 〕 梦寐〔mèi 〕 清冽〔 liè 〕
4、跟着录音看着课件显示的诗歌节奏朗读,注意朗读节奏。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第 37 页 共 55 页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廓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5、生自读练习。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6、小组朗读展示自己喜欢的一节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让其他同学为他点评。
〔三〕再读诗歌,想象意境美
1、问:何其芳的秋天共有三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有一个中心句画龙点睛地概括了本节诗的主要意思,你能找出来吗?
生: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2、让喜欢同一小节诗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3、唐代诗人王维说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挑出你喜欢的一节诗,给它起一个漂亮的名字,并想想这节诗的画面上有什么。
生站起来读诗,说画面名称,并讲解画面内容。
师提示:想象画面可从以下方面想起,时间,地点,景物,人物及其活动、心情等。
第 38 页 共 55 页
生解读后师出示例如:第一节,读完这节诗,我脑子里出现了这样的画面:清晨,太阳还没有出来,露珠亮晶晶的在草尖上滚动着。一个农夫刚收获完丰收的稻子,放下镰刀,又来到山林,砍伐成才的树木。一阵丁丁的伐木声从幽谷飘出,震落了露珠,惊飞了宿巢的鸟儿。小院里,竹子做成的篱笆间瓜果成熟了,一位农妇笑意盈盈正用背篓盛放,院子里满是丰收的喜悦。这就是秋天农家丰收的图景。
生说师总结板书: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
〔四〕品味语言,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1、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喜欢的理由。批在书上。〔提示:可从用词,修辞等方面赏析〕
2、小组交流,集体交流。师评点,并指导学生把喜欢的语句通过重音的朗读读出感情来。
3、试一试:背一下诗歌。
〔五〕仿写,用诗的语言描绘家乡的秋天。
1、在何其芳的笔下,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游戏在渔船上,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那么在你的眼里,家乡的秋天在哪里呢?
请你用“秋天在。”写一句诗。 生说。
第 39 页 共 55 页
2、大家都概括的说出了家乡的秋天美在哪里。下边我们再补写几句,抓住几个有代表性的事物,详细写出美在哪里。〔可写在随笔上〕
例如:秋天漫步在山坡上。清晨,一声响亮的甩鞭,一阵清脆的铃声,山坡生动起来了。野菊披着黄色的纱衣翩翩起舞,柿子提着灯笼也来助兴,红叶涨红了脸热情的鼓掌。采酸枣的孩子呀,请慢点,别扎了你娇嫩的手掌。秋天在农人的心上欢唱。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何其芳的《秋天》经历了学习诗歌的四步:朗读节奏美,想象意境美,品味语言美,仿写创造美。听了大家的写作,老师不得不说,秋天真美啊。让我们采一捧山菊,把秋天带回家;摘一树柿子,把秋天挂在院子里;择一枚红叶,把秋天夹在书页里;写一首小诗,把秋天永远留在心窝里。让我们再一起带着喜欢和赞美之情把课文读一遍。
五、板书设计 秋天 何其芳
农家丰收图
轻松愉悦
霜晨归渔图
闲适欢快
喜欢和赞美之情 少女思恋图
第 40 页 共 55 页
轻柔美妙
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现代诗歌,又是初一学生,理解力鉴赏力有限。所以我确定重在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之美,引发对诗歌的兴趣。所以重点是朗读,在次根底上体会意境,感受诗歌之美。开课首尾用优美的语言导入与完毕,与整节课会然一体,给学生语言美的体验。总之潜移默化鉴赏诗歌之美。
《秋天》教案 篇8
【教材分析^p 】
《秋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选取了《春》、《济南的冬天》等文情并茂的优美诗文,易于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才能。《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文学作品的才能。要注重从课文整体的角度进展教学;简化教学头绪,强调内容综合。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要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内容探究等方面的教学。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由现代著名作家何其芳所作,诗歌分为三节,篇幅不长但精粹优美,将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等诸般景致尽收笔下,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极具画面感的秋景图。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喜欢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大第 41 页 共 55 页
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语言流畅,优美,是对学生进展朗读训练和审美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p 】
本次授课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学习热情高,学习习惯趋于良好,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对美的事物有所感触和追求。但他们对诗歌的分析^p 和鉴赏才能还有待进步,对诗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还不够到位。〔结合详细班级?〕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才能
结合预习,读准字音,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全诗;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幅画面的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圈点、诵读、赏析的方法,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诗歌悠远的意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欢之情,培养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品味诗歌语言。
教学难点: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揣摩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第 42 页 共 55 页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比拟阅读法
【教学准备】
〔一〕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二〕课前准备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秋〔3分钟〕
师:同学们,看过了春天的繁花似锦,感受过夏季的烈日炎炎,伴随着季节的变迁,如今的我们走入了什么季节?〔生答:秋天〕是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别样的秋天。在许多文人墨客的笔下,秋天是忧伤的,杜甫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但也有喜秋颂秋的,刘禹锡就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如今考考大家,你所知道的关于秋的诗句还有哪些?
学生答复。
师:看来同学们对古诗中的“秋”都不生疏,我们一起来看两首。
老师投影:古诗中的“秋”:
第 43 页 共 55 页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四年级下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三年级上册〕。
师:读完古诗中的秋,我们再来品一首现代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秋天》到底是悲秋还是喜秋呢?带着好奇,让我们走进何其芳的《秋天》。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从所处季节导入“秋天”,学生说熟悉的关于秋的诗句,回忆古诗中的“秋”,调动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气氛。由古诗到现代诗,自然地引入课堂教学内容。
二、读秋
1.知其人,熟字音。
课件展示《秋天》的作者和重难点字词,学生理解作者,熟记字词。
2.老师范读,揣摩朗读技巧。
师:下面先由我来读一遍这首诗,同学们注意听。〔配乐范读〕
老师提问:读好一首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两到三个学生答复。〔声音响亮、抑扬顿挫、停顿、节奏感、读出感情等。〕
第 44 页 共 55 页
老师总结:确实,读好一首诗要做到有节奏感,要抑扬顿挫,要有感情,速度要放慢,总之,要全身心地投入。下面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以及我们说的小技巧。
3.学生朗读,交流点拨。
请一个学生朗读〔或自告奋勇〕。
师:他读得怎么样?请大家给他评价一下。
其他学生发表意见
4.全班齐读。
师总结:同学们都注意了抑扬顿挫,以及停顿、重音。但是,在感情的投入方面做得还不够。我们说,读文章时一定要投入,要有激情,要对内容有深化的理解。也许是我们的理解还不够深化,那么再让我们走进《秋天》,细细品味其中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对字词和朗读等根本功的要求要到位。一开场的范读让学生认准字音,再配合学生的朗读和评价初步掌握朗读技巧,同时也为诗歌的深化品读做好铺垫。
三、品秋
〔一〕农家丰收图
1.概括画面。
第 45 页 共 55 页
师:第一节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你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一下?明确:农家丰收图:幽谷伐木,篓装瓜果、割过稻子的镰刀——秋在农家。
2.删词换词,朗读品味。
删去或交换诗中的一些词或短语,比拟着进展朗读并考虑:你觉得哪一个版本更好?为什么?〔修改后的版本:震落了清晨的露珠,伐木声飘出幽谷。放下割过稻子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的瓜果。秋天在农家里。〕
师:有人对第一节做了一些改动:去掉或者交换了一些词和短语。请同学们朗读一下。学生朗读修改后的第一节诗歌。
师:请再读一下原诗。
学生齐读诗歌的第一节。
师:品读一下,你觉得哪个版本更好?
学生答复。〔引导:原诗更有诗意。〕
师:那同学们再看一看,诗意表如今哪里呢?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再补充完善,等会儿请同学来说说为什么去掉或交换这些词会有损诗意。
3.小组探究,共话诗意。
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小组间交流补充,老师归纳小结。
【参考】可从以下几方面赏析:整体上,从诗歌的意境赏析诗歌,假如去掉或交换这些词语,就感觉不到浓浓的诗味,第 46 页 共 55 页
诗歌的意思表达不够完美;部分或细节方面,从诗歌的语言方面赏析,去掉了“满”和“披”就表达不出清晨露水之大,去掉了“丁丁”这个拟声词,就表达不出伐木的声音,不能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飘”字使听觉的声音视觉化,贴切传神地写出伐木声穿越深谷传入人们耳中的过程,使人们不仅可以听到伐木声,而且似乎能看到声音飞向远方,像白云般轻盈飘逸?;从诗歌的写作技巧方面,“饱食”“满披”等词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从作者的情感方面,表现出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4.在理解的根底上再齐声朗读第一节,要求读得比之前更上一层楼。
〔二〕雾霜归渔图
师:学了刚刚的赏析技法,让我们小试牛刀,来看诗歌的第二节,大家分小组探究。先抓住某一点去欣赏,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完善。
小组代表发言,先概括画面〔霜打渔图:江面撒网,轻摇归桨——秋游渔船〕,再借鉴第一节的赏析方法从细节方面品味。
〔假设学生分析^p 到冷雾和白霜,那么点明它们是诗歌里的意象,是可以浸染着作者某种感情的东西。再简要说说第 47 页 共 55 页
能表达特定情感的典型意象,比方表现思乡的“月亮”,表现离别不舍的“柳丝”。〕
师:诗中的雾和霜,都是能表达秋天特色的意象。还有“游戏”,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把秋天写活了。以及-〔视学生答复情况进展小结〕。下面我们再看第三节。
〔三〕牧女思恋图
形式根本同上。
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补充:可以从诗歌语言、意境、写作技巧、作者情感等方面加以赏析,进一步体会诗歌之美。
老师小结:梦寐在牧羊女的眼睛里的,不仅有更辽阔的草野,更清冽的溪水,还有夏天那不绝于耳的悠扬的笛声。突然停顿了,牧羊女似乎有些伤感,有些失落,而这些都是淡淡的。最后一幅画面将我们从外在的景物引入了人物的内心情感,让我们体会到了牧羊女淡淡的愁绪和思念,而她终究在想什么呢?我们无法明确,但也是这种不确定带给了我们朦胧的诗意美感。我们可以将这幅画面命名为“牧女思恋图”。
〔四〕共话诗人眼里的秋天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对这首诗的精彩赏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如画的诗意境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调动了大量的感官,描写了农民丰收的喜悦,渔民打渔的悠闲,以及牧羊女第 48 页 共 55 页
梦寐的悠远。可以说,在诗人何其芳的眼睛里,秋天,应该是这样的,你想用哪些词语或短句概括一下呢?
学生畅所欲言。〔活泼的,淘气的;凉快的,幽静的;丰收的,快乐的;宁静的,悠远的;得意的,迷人的;耐人寻味的,闲适的;柔美的,清净的,清甜的;如诗如画的,多姿多彩的,五彩缤纷的-〕
【设计意图】通过对诗歌的细致赏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悠远的意境。将赏析第一幅画面的过程、角度作为参考,之后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调动学生探究的热情。通过发言锻炼概括才能和语言表达才能,根本掌握诗歌鉴赏技巧。
四、悟秋
齐读美国诗人狄金森的诗《秋景》,与课文相比拟,感悟两首诗共同表现出的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师:回想今天学习的这首诗,你的脑海中有没有浮现秋天的画面呢?你有没有什么收获或者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可以是关于诗歌的,可以是关于秋天的,可以是-学生说说感受或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两首诗歌的对照,感受诗人对秋天的喜欢和赞美之情,进一步体会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谈收第 49 页 共 55 页
本文发布于:2024-03-08 15:42: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290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