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答案母亲的心

更新时间:2024-02-29 19:11:50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相札)

阅读答案母亲的心(2)

阅读答案母亲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第⑧段画线句子中一系列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两个问题。(4分)

(1)“母亲说,最后一次她干脆咬咬牙,闭起双眼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甚至已经带出了十几步路。”母亲为什么“咬咬牙”?又为什么“闭起双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可是竹篓里那不停的‘沙沙沙’的挣扎声,最终还是让她彻底丧失了往家走的勇气,再一次跑回到溪边。”母亲为什么“再一次跑回到溪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文章题目“母亲的心”有哪两层含义?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题1】(1)母亲翻找螃蟹 (2)母亲发现螃蟹 (3)母亲放下螃蟹

【小题2】久病初愈的“我”想吃螃蟹;物质条件很差又偏远的`山村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小题3】表现了母亲既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又不忍心捉走母蟹的矛盾心理;为后文母亲放了母蟹作铺垫;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小题4】(1)“咬牙”是因为母亲做出带走螃蟹的决定非常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

(2)母蟹挣扎的“沙沙沙”的声音,加重了母亲心中的负罪感,使她后悔带走了母蟹,于是急于送回。

【小题5】一是母亲的爱子之心;二是母亲对天下所有母亲爱子情怀的理解、体谅之心。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先找到题目的答题范围,“我想吃螃蟹”在文章的开头部分,即三自然段。“母亲捞起螃蟹”在七自然段,因此前两个空答案应在三至七段中间寻找,最后一个空在七段后寻找。由前向后找,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如四、五段中的“翻”和六、七段中的“发现、捞”,据此,我们不难概括出“母亲翻找螃蟹、母亲发现螃蟹”和“母亲放下螃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此部分,提取出与题目要求一致的答案。

【小题2】试题分析:“1-4段”是题干告诉我们的答题范围,从前向后找,三段有“久病初愈的我没胃口”“那一天,我告诉母亲,很想吃螃蟹”“在物质条件极差的偏远山村,怎么可能买得到螃蟹呢”,四段有“好在爱子心切的母亲自有她的法子”。根据这些语句我们可以总结出答案即: “我”想吃螃蟹;买不到螃蟹;母亲爱子心切”。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此部分,提取出与题目要求一致的答案。

【小题3】试题分析:“母亲思忖了很久,把螃蟹又轻轻地放回了水里,可是刚放下,她又想起什么似的,赶紧再一次捞起了螃蟹,如是者数次”句子中的“放、捞”写出了母亲的矛盾心理,原因是“她

又想起什么似的”,即想满足孩子吃螃蟹的愿望,但又不忍心抓走母螃蟹。这些动作表现了母亲的善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人物的直接描写,包括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的描写,描写都是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情服务的。

【小题4】试题分析:分析语句要结合语段内容,尤其要认真读语句附近的文章。通过读文章我们知道,母亲““咬牙”是“放、捞”了数次之后,“咬牙”做出了“把螃蟹放进了竹篓”的决定,可见做出决定的艰难。“闭眼”是因为母亲不忍看自己亲手将母蟹捉走的情景,因为看了自己就会不忍心,就捉不走螃蟹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结合文章的内容,揣摩其中的原因,运用得体的全面的语言作答。一般原因不难揣摩,关键是语言的表达要全面简洁。组织语言的能力要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不断积累。

【小题5】试题分析:文章最后一段“那是多么不幸而又幸运的一只螃蟹啊,它碰上的恰好是一位母亲,这世上也只有母亲才能最懂得做母亲的心罢”点明了“母亲的心”的双重含义,即不仅爱自己的孩子,还能理解母亲对孩子的爱,理解别的母亲。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文章标题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要求分析标题含义的,文章的题目一定有其深层的意思,我们要结合全文内容及主旨,尤其是文章抒情议论的语段、语句分析。分析时一定要注意全面,不要遗漏。

本文发布于:2024-02-29 19:11:5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236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母亲   螃蟹   分析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