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

更新时间:2024-02-29 15:39:00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芮挺章)

课题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一: 记叙文写作常见问题

主 备 人: 审 核 人: 课时编号: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系统了解记叙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师复备

方法指导 讲练结合

课时数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南师大教授、江苏语文高考阅卷组组长何永康说:„„甚至在公开场合“恳请”高中语文老师抓紧记叙文教学,并希望初中生及早起步。但几乎没有什么反应。 原因何在?“议论文”比“记叙文”好教!只要确立一个论点,正面说说,反面说说,再举几个例,一篇议论文就写成了,而且据说会拿一个“保险分”。记叙文写作就不同了,百人百性,万物变化,叙写起来必定千差万别,很难套用什么现成的“模式”,故教师只能一一审视,“个案”处理,费时而又费神。 然而,我可以负责地说一句:高考作文不看好议论文,许多优秀之作总是记叙文。因为,大规模的、批量进

教学过程

行的高考作文阅卷,最忌讳答卷内容的机械重复——大家都说那

几句“公理”、“常理”、“大道理”,大家都列举那几个尽人皆知的经典“例证”(如今年的“牛顿”最牛、“苹果”丰收)!记叙文则不同,只要你写了“人”,就得有个“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就得有个自在生发、演进的生活“小故事”,阅卷者就可能处于一种“常读常新”的状态之中!《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说:“幸福的家庭都彼此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本人在此套用一下:“高考议论文往往是‘幸福的家庭’,彼此相似;高考记叙文往往是‘不幸的家庭’,千差万别。”亲爱的考生们,你们选哪一种呢?

在平时的记叙文写作训练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存在许多问题,今天我们把同学们记叙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希望同学们对照自己的写作,去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1

二、情况分析:

高中生记叙文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尾不入题目

文章的开头、结尾入题,才能使文章结构严谨、内容集中、中心突出,给读者留下眉目清楚、主题鲜明的感觉。但许多同学在写作中却往往不注意这一点,入题的意识很差,常常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缺乏认真思考。这里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有些同学不明确倒叙式开头的记叙文,开头一般得入题,并且结尾要回到现实中来;顺叙式的记叙文,开头可入题也可不入,而结尾部分是必须入题的。

(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值得回忆的同桌——李华》 一文的开头、结尾,处理得较好。

(开头)时间的齿轮转得可真快呀!时间老人不管我们的态度如何,毫不留情地把我们带到了新的学期。面对新的同桌,似乐非乐的我又想起了我的老同桌——李华。

(结尾)啊,李华,原谅我的鲁莽吧。我愿收回那天恶毒的话,用我今天真诚的道歉来弥补我的过失。让我们重新张开那友谊的风帆吧!你是永远值得我回忆的同桌。

另一篇是《我真想哭》。

(开头)一个人坐呆在宿舍,感受着这陌生的黑暗与寂静。我真想哭啊!

(结尾)哭是懦弱的表现,但它却是人的本能,当一个人在悲痛、烦闷、愁肠百结时,他就需要哭,需要发泄。现在我终于懂得了,我真想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场。)

2、不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是作文基础等级的标准之一。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符合试题 规定的文体要求。高考作文有时是指定某种文体,如“写一篇记叙文”;有时是排除写某些文体,如“诗歌、小说、戏剧除外”。如果是指定文体,考生不能随意更 改。如果是排除式的,考生可写的文体种类就较多。二是指符合考生自己选定的文体要求。试题不限定文体是给予考生选择的自由,但是如果考生选定了写记叙文就 要写得像记叙文,不能写成“四不像”。而目前的状况是,不论是平时的习作还是高考,非驴非马而不符合文体要求的文章比比皆是。请看下面文章:

掌 声

掌声是生命女神给予我们的神舟,它使我们拥有向上的动力,

2

让我们有条件抵达 成功的彼岸;掌声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登天梯,它使我们看到前进的希望,让我们有机会到达幸福的天堂。

掌声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

小时候,受妈妈的影响,我很早就接受了音乐的洗礼。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学会 了弹吉它。可是我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胆小。有一次学校举办联欢会,让家长也参加。我的班主任特别指定让我表演。回家后我告诉妈妈,记得她当时十分兴 奋,说:‚那天我一定去。‛我低下了头,对妈妈说:‚妈,我不想参加,我害怕……‛说着,金豆子就从我眼里流出来了。‚怕什么?你就当作是给妈妈一个人演 的,我会坐在第一排,如果害怕就看看我,妈妈永远是你的支持者。‛妈妈的眼里充满肯定。

比赛那天,果然不出所料,我怯场了。在台上呆了五分钟。这时我看见妈妈,她 站起来,使劲地鼓掌,全场所有的人都鼓起掌来。我想起妈妈的那句话:‚就当是给妈妈一个人演。‛我在心里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话,鼓起勇气,从容不迫地弹起 来。弹完以后,台下一片掌声。下台后我哭了。我真心地谢谢台下的观众,特别是我的妈妈。这将影响我的一生。

别人的掌声催人奋进,你知道吗?自己的掌声同样是一笔财富。

学校刚进行完的拔河比赛中就有动人心弦的一幕。有一个班一路过关斩将,杀入 决赛,比赛实行三局两胜制。第一局他们班赢了,人们欢呼。有些不参加比赛的人为给自己班加油嗓子都哑了,可仍然十分卖命的喊。第二局场地问题,他们输了。 人们很失望。他们班的班长大喊了一句:‚把手揉一下,下一局全力以赴。‛于是人们重整旗鼓,开始了下一局。第三局可以看得出他们很拼命。可是努力不一定成 功。他们输了。他们的心情自然很低落。这时他们的体委说了一句:‚为自己鼓一下掌。‛一时,失败一方的掌声盖住了胜方的欢呼声。我知道,他们比赛虽然失败 了,但是他们在精神上是成功的。

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为别人鼓掌,对别人是一种赞许,给自己鼓掌,是一种激励。

评析:本文按要求需写成记叙文。但是文章用“我参加联欢会”的故事来证明 “掌声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用“拔河比赛”的故事来证明“自己的掌声同样是一笔财富”的观点;结论是“不要吝啬自己的掌声,为别人鼓掌,对别人是一种 赞许,给自己鼓掌,是一种激励”。行文思路更符合议论文的特点。就两

3

个故事本身来看,其过程记叙得很详细,又似记叙文。使文体特征模糊,形成“文体杂 糅”,而不符合文体要求。

3、长于概述,短于描写

许多高中生这样写记叙文:通篇是对自己所经历的一个事件的概括叙述,只是故 事的梗概,没有主人公的语言描写、行动描写,更没有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手法。没有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没有让人物自己去说、去做,只剩下干巴巴的几条筋。例如:

爱的味道,忘不了

我很幸福,我是在爱的滋润下长大的。爸爸妈妈的疼,大哥的宠,让我感动着。 从小到大,我就这样被浓浓的爱包围,也被它软化成一个感性、温软的孩子。

父亲,一个大山般的人,用他厚实的胸膛和臂膀保护着我。每当我犯了错误,是 父亲严肃地给我指出,帮我改正。有时他会批评我,看着那张眉头紧皱的脸,我会有些害怕,但更多的是感动,因为这是他爱我的表现,这是只属于父亲表达爱意的 方式。当我受了委屈,父亲的胸膛是最安全的地方,我可以在那儿放肆的流泪,不怕被人笑话。那时候,他只是慈爱地摸摸我的头,等我哭完,轻轻拭去我脸颊上的 泪痕,然后告诉我,哭过之后要学会坚强,在哪跌倒就还在哪爬起来;告诉我,不幸的彼岸会有幸福等待……

母亲,一个水一般的女人,用她柔软的手牵着我。她没有渊博的知识,没有亮丽 的容颜,可她的善良温柔最不平凡。她那张被岁月沧桑的脸最美丽!母亲比父亲要宠我,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有她对我的爱——天凉了,让我多加衣服;生病了,床 前照顾我一整夜;家里有了好吃的,总要给我留着;电话那头,嘱咐个没完……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个长不大的小孩。几年的疼爱堆砌起来,便是一座珠穆郎玛! 母亲是伟大的,我一生也走不出她那份浓浓的爱……

哥哥,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人。我一直为有个哥哥感到幸福,他就像一阵风—— 青春的风,有理想有拼劲,他让我知道什么是青春的风采。因为哥哥,我爱上了忧郁的文字,另类的音乐;因为哥哥,我知道了海子,知道了废墟、知道了南拳妈 妈……呵呵,哥哥,我祝福你,向着你的理想迈进吧!

我有这么多的爱,刻骨铭心,它们的味道,真的会伴我一生。有人说时光会冲淡 一切,淡到无影无踪,淡到你自己都怀疑是否

4

真的发生过那件事。其实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因为那是爱,是写在心里的爱!

评析:本文按要求也需写成记叙文。但是文章通篇只是对父亲、母亲、哥哥行为的概述,因为没有矛盾冲突,没有描写手段,所以人物形象模糊。这样的文章就不能打动人心。

再如:比较这样两篇同样是描写打工的文章:

‚找了个地方站定,我们的工作便开始了。‚看看吧!活到老学到老嘛!‛就在我滔滔不绝的向一个70多岁的老伯推销的时候,前面我刚给过传单的一个五六岁的小孩给仍到了地上,还用小脚丫跺上了花脚印,‚哎!世态炎凉呀!‛我不禁感慨起人心向背,当我在回头的时候,那老伯也早已走远了。我掂量着手中厚沉的传单,看来下午要加大力度,争取开创传单事业的新纪元,

‚我努力地干着与我年龄极不相称的活,拚命地抬起二三百斤的铁笼。超重的负荷压得我浑身骨骼‘吱吱’地响,我咬紧牙努力地把自己的脊背弯成一张弓,两只脚 死命地扣紧地面,两只眼球鼓成了弹丸,时刻都有射出眼眶的可能。太阳直射在我身上,背上的皮肤仿佛被烤焦了,随时都有撕裂的可能。汗水淌进了我的眼里,辣 得睁不开眼,而鞋子里早已像和泥一般滑,我就这样拚命地撑着……‛

评析:这段文字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精细入微的刻画,传神地写出了打工的体验,充分表现了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4、情节平铺直叙,缺少波澜

有这样一个传说:有位老太太做寿,她的子孙请来 唐伯虎为她题诗。全家大小及亲朋好友都争着来看。唐伯虎挥笔写了第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举座皆惊,个个目瞪口呆。接着唐伯虎写了第二句“九天仙女下凡 尘”,众人由吃惊转为喝彩。可是等第三句 “儿孙个个都是贼” 一出,在座的由喝彩转为愤怒;写完最后一句“偷得寿桃献至亲”,大家才如释重负,无不拍手叫好。这短短四句、二十八个字的祝寿诗,吊足了众人的胃口,让人 忽惊忽喜,情节一波三折,跌宕生姿。

可是很多高中生的记叙文,还停留在初中的“一事一议”阶段,情节简单明了 ——没有矛盾,没有悬念,没有铺垫,没有照应。平铺直叙,平平淡淡,读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给人以味同嚼蜡之感,毫无张力可言。文似看山不喜平,考生对这 句话耳熟能详,可是一旦下笔成文,就平铺直叙,从A到B,从B到C,拖沓冗长得像一列火车。看下面的文章:

5

堕落·奋起

我的初中三年是在某某中学度过的,这个学校给我留的印像,就像焊在了记忆的 高壁上,永远也不会被抹去,在这里,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懂得了要靠自己去获得成功。

初一是无知的,升初中那年的分班考试,由于我的状态低迷,成绩不是很好,只 差一点儿就进了重点班,这使我后悔不已,对我的触动在当时是很大的,妈也为此落了泪,于是我决心要争第一,上半学期经过我的努力,果然取得了第一名的桂 冠,但到了下半学期,由于骄傲心理加之本班的环境不好,名次骤然下降至第七名,我有点自暴自弃了。

初二是堕落的,在初二我染上了许多毛病,比如上课说话、走神,甚至和老师做 对,同时和本班倒数也是学校倒数的同学混在了一起,我知道老师已不再重视我了,因为他把我从第三排调到了最后一排,我开始觉得这样子下去不行了,但坐在后 排根本听不见台上老师再讲什么,我有种被抛弃的感觉,但我是不甘堕落的,平时依旧和‚兄弟‛玩在一起,混在一起,可晚上回家我开始疯狂的补习,每天都很晚 才睡。同时还找了个家教为我补初二的课程,此时我已明白,再这样下去我就废了,我要奋起,我要靠自己去成功。

初三是奋起的,进入初三,我已经明白事理了,我开始努力拿回我在这班里应有 的地位,终于‚我回来了‛,我得了第三,班主任看到我终于‚睡醒‛了,又把我调回第三排,同学们都对我刮目相看,班主任又在最恰当的时候给予了我最大的鼓 励,同时还告诉我,初二把我调至后面的用意。我感动极了,我和几个好同学一起立志和中考‚拼‛了。

终于我如愿以尝的升入了重点中学。

成功的门是虚掩的,只要用力推,会开的。

评析:这篇文章结构处理简单呆板:一开始、后来、再后来,初一、初二、初 三„„没有悬念,毫无张力。但是同学们会问,这样的内容,不按时间顺序安排又能怎么样?结构处理上的死角反映出了选材方面的问题。虽然这篇文章是记叙文, 但记叙内容过于笼统,情节缺少波澜。其原因除了选材的角度不合适,主要由于不能有意识地运用倒叙、插叙、补叙等方式来安排素材。

三、写作训练:

1、训练要求:注意上面讲到的各个问题点,每个同学结合自己的情况,在实战训练中注意改正自己的问题。

6

2、其他要求同高考要求。

3、题目:美,在我身边

教后反思

7

本文发布于:2024-02-29 15:3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235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记叙文   没有   妈妈   文体   描写   要求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