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9日发(作者:成衡)
在锡绣艺术发展的鼎盛期,涌现出许多卓越的刺绣艺术家有:华璂、缪艺、陈华贞、薛文华、李佩黻、李韵和、张应秀、王琬香、赵禄增、郭景英、赵毓芸、陈少云、奚念臣、秦素瑾、吴毓芬等人。其中影响和成就最大的,首推华璂。她与李佩黻带领的锡山绣工会成为锡绣的两大流派。
李佩黻
李佩黻(1861年—1910年),女,字芸清,生于清咸丰十一年,无锡人。出身于仕宦之家。其祖父李福培,在清朝任过广东从化县知县,父亲李镇衡,任过湖北一县的知县。他性格文静,爱好刺绣,作品以淡雅、生动著称。光绪九年(1883年),与同邑华文川结为夫妇。其夫工书善画、多才多艺,人称“艺三先生”他从丈夫那里学到了比较系统的绘画知识。平时刺绣,亦多以她丈夫的山水画作绣本,在画稿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她常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花木景物静观默察,认为刺绣亦应师法自然、形神兼备。她的绣品达到了“几莫辨其为绣为绘,其技能之精微盖入于神”的境界。
光绪三十四年,李佩黻等刺绣艺人获得清政府农工商部一等奖牌、天津实业劝工场银牌奖、第一次南洋劝业会金牌奖,奖励他们“精致绣品”,并能以“新法改良”刺绣工艺。宣统元年(1909年),她们的绣品又获得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意大利都灵举办的万国博览会金牌奖。
华璂
华璂(1869—1939),字图珊,号迦陵馆主。无锡荡口镇人。出身世族之家。其父是当时颇有名望的山水画家,伯父华蘅芳是我国近代著名数学家。华璂自小就生活在书香门第,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又有机会接触传进来的大量西方文化艺术。她自小就聪颖过人,喜爱书画及刺绣。成年后嫁与安徽籍金石家张守彝,仍住荡口娘家。1906年,华璂与堂妹华玙在荡口鹅湖女学教授刺绣。1910年,她们姊妹俩作品在第一次南洋劝业会上获奖。1912年,华璂夫妇在上海开办刺绣传习所。1915年,华璂绣作的《公鸡图》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获金牌奖。
华慧贞
华慧贞(1908-1994),荣巷下荣春沂支荣吉庆的夫人,出身城中书香门第,工书画,精刺绣,有“针神”之称。她矢志振兴锡绣事业,1929年以优秀成绩毕业于锡山绣工会。毕业后,在家设绣工会分会兼任张氏作新小学刺绣课教师,培养了众多锡绣人才。建国后,她成为中华绣品厂的工艺师,她的作品在美、日等国获得国际友人的高度赞誉,先后获轻工业部、江苏省荣誉证书。她创造了把一根丝线一分为18根的“劈绒绣”,培养了大批人才,发展了锡绣工艺。
赵红育
赵红育,女,生于1958年4月,汉族,无锡人,刺绣艺术家。1973年15岁时师从无锡著名老艺人华慧贞学习锡绣,1976年进入无锡市中华绣品厂设计室,3年后调入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从事锡绣艺术的创作、研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传承人,锡绣第四代传人,无锡精微绣创始人之一,无锡精微绣唯一传承人,她以87套针法将锡绣双面精微绣推向了最高峰,所绣《丝绸之路》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发绣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被载入吉尼斯纪录。
吴鸣文
吴鸣文,工艺美术师,8岁起师从姑妈吴爱珠学习刺绣,1973年进中华绣品厂技术创作设计组专职从事刺绣工作。1979年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工艺大师华慧贞的指导下,从事双面精微绣研究,不但对作品的构图布局,色彩应用,线条的明快流畅,针法活泼多样。代表作有:《击鞠图》、《韩熙载夜宴图》、《丝绸之路》
本文发布于:2024-02-29 12:4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234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