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6日发(作者:魏珠)
关于阅读教学的几个步骤
这个学期听了几节青年教师的阅读评优课,就如何上好一节阅读课,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我认为上好一节阅读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步骤:
一、 让学生自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
所谓的阅读障碍,就是让学生学习课文之前,先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学习字词可通过读一读——找一找——查一查——想一想等办法,让学生学会自习,从中理会这些字词的写法、读法和意思。
二、 加强自然段教学,深入理解课文。
1、 理解自然段,首先抓句意理解。
分析自然段,一是指分析自然段的内容;二是指分析自然段的结构。这样,有利于整体把握自然段,提高阅读自然段的能力。分析自然段的内容,以理解句子为主,理解句子要抓重点,即重点句。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指直接点明自然段的关键性句子。即中心句(在段首或段中)、总括句(在段首或段末)它们是本段内容的概括。如《宇宙生命之谜》的第三自然段开头两个设问句;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都是该段的总起句。教学时应教会学生寻找这些句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本段的内容。
(2)指有着不同表述作用的特殊句。如比喻、拟人、关键句等,其句式特点、表达效果是有规律可循的,要将学生在反复实践中理解其规律与方法。《迷人的张家界》、《草原》、《蟋蟀的住宅》、《三峡之秋》等课文,在描写景物或介绍事物时,用了许多修辞方法的句子,如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学习时应让学生明白这些句子的特点和运用这些句子的好处,学会理解并欣赏这些句子。
(3)指含义深刻、学生难于理解的句子。理解这类句子,要联系上下文,抓重点词的品析,从文脉、语境、语气上帮助学生装理解。如《少年闰土》一文中有这么一句话:“他们和我只看到院子里的四角天空”一句话,学生不容易理解,讲课时教师应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而且还应让学生理解时代背景。
另外,有些文章为了写作的需要,出现明暗两条线索,教学生理解重点句时,应以文章的主线为主,以直接刻划主人公的句子为主。例如《军神》一文,主线应是刘伯承在整个手术过程的表现,赞扬了他的坚强的意志。因此,描写刘伯承在手术台上的表现的句子应作为重点句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而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是一条暗线,只起衬托作用,教师分析句子时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分析沃克医生这个人物,应让学生明白这样写的目的与作用就可以了,否则就会出现主次颠倒的现象。
2、理解自然段,要注意分析句与句的联系。
句子之间的联系不外乎是总分、并列、承接、因果、转折、条件、选择、递进等类型,教师应从理论高度把握这些知识,善于结合具体课文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教学时可借助关联词,如“因为”“所以”(因果关系)“有的……有的……”(并列关系)“接着”“然后”(顺承关系)。并列关系、总分关系的段落学生容易理解,其它关系的段落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学时教师可借助一些关联词让学生理解,如《蛇与庄稼》一文,第一自然段就顺承关系,先写广东沿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洪水过后接连几年庄稼都得不到好收成;接着写老农们买了一批蛇放到田里,庄稼那一年就得到了好收成,并解释其中的原因;最后写现在田里又有了蛇,庄稼又得到了好收成。分析时可用上“先……接着……最后……”等词。而第二自然段却是因果关系,先写生物理学家达尔文说猫多苜蓿长得好的事,然后解释原因,最后得出结论。可用“因为……所以……因此……”等词分析。学生能准确抓住每种结构段关系的特征,就能准确地划分层次。
3、教给学生归纳段意的方法。
(1)主次法。一个自然段的内容的主次之分,可用此法。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第一段有三层意思:第一层写鲁迅先生在世时“我”对他的认识;第二层写鲁迅先生逝世后,人民沉痛悼念他的感人场面;第三层写“我”对鲁迅先生的深切怀念。联系全文确定第二层的意思是主要的。段意应为:鲁迅先生逝世后,人民沉痛悼念他。
(2)合并法。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写了几方面,彼此并列,没有主次之分。如《桂林山水》的第二段可合并为写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给颜黎民的信》中第一大段讲了三层意思:第一层讲只看一个人的著作不大好;第二层讲专看文学书也不好;第三层讲可以看世界旅行记和记录电影。综合三层的意思,段意可归纳为:鲁迅先生谈怎样读书。
(3)摘录引用法。有的自然段写的内容较多,但有一个中心句。如《第一场雪》第三段中的第二句“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就是这一段的总起句。第四段中的“瑞雪兆丰年”也是该段的中心句。
(4)过程法。有的课文的段落是记叙一件事情的完整经过,段意是按事情发展的过程,抓住情节进行归纳。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5段分别写了伯父生前的几件事,概括段意时可抓住情节进行归纳,分别概括为:伯父和我谈读书;伯父谈碰壁;伯父救助车夫;伯父关心女佣阿三。
三、 再次理清文章脉络,总结全文。
理清文章脉络,总结全文,一是指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二是指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的写作顺序主要有五种:(1)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2)时间的先后顺序。(3)空间、地点的变换顺序。(4)总分顺序。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通常用(1)、连接段意法。即把每段的段意概括出来,再把大意连起来。如《鲸》、《蟋蟀的住宅》(2)、“六要素”串接法。记事的文章,一般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这六要素来概括主要内容;如《金色的鱼钩》。写人的文章,要抓住“文章写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等方面来概括;如《我的战友邱少云》。写景状物的文章,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和景物是什么样的等方面来概括。如《索溪峪的“野”》等。
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作者的写作目的。其概括方法常用有以下几种:(1)分析文章的题目,由题目引出中心思想。如《为人民服务》;(2)分析文章开头、结尾,由此引出中心思想。如《钓鱼》《养花》;(3)分析重点段落,由主要内容引出中心思想。《少年闰土》;(4)分析主要人物,由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引出中心思想。如《穷人》;(5)分析作者或文中人物的议论,由此引出中心思想。如《一夜的工作》。中心思想通常采用的表达形式是:本文通过记叙……(内容),表现了……(中心)。或“本文记叙了(描述了……),反映了(或说明了或歌颂了)……
只要解了阅读教学的步骤,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阅读教学,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文发布于:2024-02-26 00:03: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214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