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期末试题选编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各地下学期七

更新时间:2024-02-24 18:21:45 阅读: 评论:0

2024年2月24日发(作者:劳敬修)

3.15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1.“当世界变革的序幕尚未揭开之前,(2022春·湖北荆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即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在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至非洲东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一光辉灿烂的景象就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张骞出使西域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2.(2022春·湖北恩施·七年级校考期末)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

A.大西洋沿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2022春·湖北恩施·七年级校考期末)亚非的许多国家和地区至今还保存着众多以这位航海家命名的遗迹:印尼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每年到了这位航海家登陆的日子,当地居民都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你知道他们纪念的是哪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吗?

A.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B.郑和下西洋

D.岳飞抗金

4.(2022春·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末)“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留下千古佳话......这件开”习总书记这段话中提到的“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它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拓事业”是指(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马可·波罗来华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5.(2022春·湖北孝感·七年级校考期末)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面是七(8)学生讨论的内容,你认为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A.郑和下西洋之精神固然值得称赞,如果没有统治者的支持他是不可能成功的

B.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示中国富强”

C.众所周知,在海上航行极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指南针运用于航海事业可以有效避免偏航

D.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西海岸

6.“它展示了明朝前期中国国力的强盛,(2022春·湖北鄂州·七年级鄂州市第八中学(吴都中学)校考期末)中国的海军纵横大洋,实现了万国朝贡,盛世追迹汉唐;加强了中国明朝政府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向海外诸国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加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交流。”对材料中“它”解读不正确的是(

A.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

C.加强与外国友好往来

B.有助于传播中华文明

D.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7.(2022春·湖北宜昌·七年级统考期末)明朝戚继光赋诗明志:“水落尚存秦代石,潮平不见汉时槎。遥知

1

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诗中的“危”来自(

A.西北地区 B.长城边境 C.东南沿海 D.北方要塞

8.(2022春·湖北孝感·七年级校考期末)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以12人为一作战小组,长短兵器结合,协同作战,攻防两便,战斗力大为增强。由此可见,明朝能够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 )

A.部队纪律严明 B.百姓大力支援 C.将领善于创新 D.后勤补给充足

9.(2022春·湖北恩施·七年级校考期末)明朝初年,我国沿海地区不断遭受倭寇的侵扰。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先后扫平浙江、福建、广东倭患的爱国将领是(

A.岳飞

C.郑成功

B.戚继光

D.文天祥

二、简答题

10.(2022春·湖北十堰·七年级统考期末)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了强盛的局面。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明朝是谁建立的?都城定在哪个地方?

(2)为了监视官民,明太祖专门设立了什么组织,并由皇帝直接指挥?

(3)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哪些书籍?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哪部著作为标准?

(4)明成祖称帝后派谁率船队出使西洋?其经济目的是什么?多次出使西洋有何意义?

三、综合题

11.(2022春·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席龙飞《伟哉郑和宝船》

材料二郑和的出使远航,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创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使团随行人员马欢著《瀛涯胜览》、费信著《星槎胜览》以及巩珍著《西洋番国志》,分别记录了航行诸国的见闻。《郑和航海图》和郑和的《针位编》,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的资

2

料。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九卷明时期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郑河下西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任意两点)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和最远到达的地方。

12.(2022春·湖北荆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其“盛”是指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使我国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顶峰。……到了明代,国家只重视有限的官方“朝贡贸易”,而忽略了民间贸易的发展。迫于当时沿海地区的不利形势,明朝对民间贸易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民间贸易不得不采取走私的形式。在这种情形下,我国沿海港口也随之慢慢衰落。

——黄栋法《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状况的变化,并归纳其变化的原因。

13.(2022春·湖北孝感·七年级校考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元朝统治者认为所有的土地都是自己的,在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大多以武力为后盾,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获取外交上的主动权。新生的明朝更加注重儒家思想中“和”的运用。明太祖不主张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强求别国朝贡.并强调“不征”,极大地凸显了和平外交基调。

----摘编自张晴晴《明代前期宫廷外交研究》

材料二:明成祖即位以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变,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正是有了这种比较开放的政策,才有了郑和的海外航行。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有大型宝船62艘,官兵27800余人……郑和七下西洋的结果,打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把亚、非的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材料三: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给沿途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冲击与影响,同时也代表皇帝向沿途国家的统治者进行了友谊的传达。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等都对航行所经过国家的文化体

3

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中国的船队停靠在非洲海岸的时候,大量的当地居民会用他们所拥有的特色产品来与中国的宝船进行交换。

------摘编自王樱洁《论郑和下西洋的文化交流作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元代外交和明代外交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以及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归纳郑和下西洋带来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郑和下西洋对当今中国外交的借鉴意义。

14.(2022春·湖北随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古以来历代统治者都认识到交通道路对国家的重要性, 在古代水路是最廉价的运输方式,因此,水路航运的发展一直很受重视。

(1)指出图一中A、B、C三处地名名称?大运河的开凿者是谁?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图二中郑和率船队几次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5.(2022春·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七年级统考期末)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成就辉煌,对人类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水利篇】

它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利用黄河等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开凿,纵贯南北,沟通了不同水系之间的联系。有诗赞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1)写出这条古代世界上最长运河的名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它的作用。

材料二

【航海篇】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麦哲伦船队航海活动对比表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到达美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1492-1504年

4次

1519-1522年

1次

时间 1405-1433年

次数 7次

4

人数 约27800人 约1000-1500人

17艘

265人

5艘 船数 60-200多艘

(2)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表格内容,指出郑和下西洋与另外两位航海家的航海活动相比有何特点?

材料三

【科技篇】

(3)在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对人类文明传播和世界航海事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分别是什么?

16.(2022春·湖北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又六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时代的开端。……由于这个时代明清的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中国由此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吕文利《丝绸之路的“三个时代”》

材料二:随着明朝国力衰落,倭寇气焰日益嚣张,不断骚扰东南沿海。……东南沿海倭患的完全解除……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其他抗倭将领的配合密不可分。在剿倭战争中,戚继光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其苦,严格要求士兵……在战略战术上,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进攻中集中兵打歼灭战,……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这是戚家军屡败倭寇的重要原因,也是戚继光和戚家军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财富。

——摘编自《戚继光评传》

(1)据材料一,指出哪一事件成为了“丝绸之路第二时代的开端”。并据材料指出,在这一过程中郑和最远到达哪里?

(2)据材料二,概括戚家军屡败倭寇的原因。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明朝的对外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

17.(2022春·湖北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杰出人物】

【和亲公主】

材料一:641年,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 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弟子到 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专业技能的工匠。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影响?

【天之骄子】

材料二: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

5

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有草皮的地翻转着,全部百姓反了,不卧自己的被儿里,互相攻打。

(2)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的什么局面?这一局面后来是怎样改变的?

【民族英雄】

材料三:他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有200多篇诗作。下面是其中一些诗句:“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一片丹心风浪里,心怀击楫敢忘忧”“遥知

百国微芒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3)材料三中的他指谁?这些诗句抒发了他怎样的情怀和抱负?

6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题干“在15世纪上半叶,在地球的东方,从波涛万顷的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海岸的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沿岸。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C。郑成功收复台湾是1662年;张骞出使西域是公元前2世纪;戚继光抗倭是在东南沿海一带剿灭倭寇,发生在16世纪。AB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

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明朝时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项正确;大西洋沿岸、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与题干不符,排除AB项;迪亚士航行最远到达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排除C项。故选D项。

3.B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已知,郑和是明代航海家、外交家,世称“三保太监”

(又作“三宝太监”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故选择答案B。

4.C

【详解】根据“15世纪初,一位航海家七次远洋航海”可知这描述的是明初的郑和下西洋,C项正确;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在汉代,马可·波罗来华是在元代,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AB项;戚继光抗倭与“七次远洋航海”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项描述有误,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的精神固然得到称赞,但是也得益于明成祖的大力支持和当时明朝国力强盛,A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B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当时进行大规模的远洋航行也得益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可以有效避免偏航,C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6.D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的郑和下西洋,主要以宣扬国威为主,耗费了明朝的国力,后期由于国力下降这样的远洋航行不得不取消,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明朝的远洋航行,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A项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明朝的远洋航行有助于传播中华文明,B项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明朝的远洋航行加强与外国友好往来,,C项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7

7.C

【详解】根据题干“明朝戚继光”结合所学知识,明朝中后期东南沿海倭患严重,戚继光双冰荡平了东南沿海倭寇,C正确;西北地区、长城边境、北方要塞不是戚继光诗中“危”的地区,排除ABD。故选C。

8.C

【详解】依据材料“戚继光针对倭寇的作战特点和江南的地理情况,创造了鸳鸯阵”可知,明朝能够取得抗倭斗争胜利的原因之一是戚继光根据敌情、地理情况,进行了战略的不断创新。C项符合题意;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患严重,明政府派遣戚继光等抗倭.戚继光组建了一支作战勇敢,纪律严明的“戚家军”,并且将领善于创新,1561年在台州地区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此后又率军开赴福建ABD三项也是戚继光抗倭胜利的原因,和广东,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但是与材料无关,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

9.B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戚继光抗倭的史实。之所以称戚继光是我国古代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抗击倭寇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明他消除倭患的决心和意愿,他先后扫平浙江、福建、广东倭患。因此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10.(1)朱元璋;应天府。

(2)锦衣卫。

(3)“四书”“五经”;《四书集注》。

(4)郑和;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解析】(1)

根据所学知识,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他就是明太祖。

(2)

根据所学知识,为了监视官民,明太祖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与明成祖时期设立的东厂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3)

根据所学知识,明朝提倡尊孔崇儒。明朝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随意发挥。

(4)

根据所学知识,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船队出使西洋。郑和下西洋目的是: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8

珍;根据所学知识,郑和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11.(1)规模大;人数多;范围广;时间最早。

(2)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装举。

(3)目的: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宣扬国威,换取海外奇珍。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解析】(1)

根据材料可知,““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说明郑河下西洋的特点是规模大;人数多;范围广;“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说明郑和下西洋时间最早。

(2)

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在中国对外关系史上和航海史上都是罕见的创举,它增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说明从航海角度说,从时间上,郑和远航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的远航早半个世纪,从成果上看,郑和远航开辟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作出伟大贡献,是世界航海史上的装举。从远航的目的来说,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3)

根据所学可知,郑和远航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的联系,同时换取海外奇珍。郑和船队先后到达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12.(1)原因:①经济重心南移;①陆路交通因战乱或民族关系复杂而受阻;①海路运量大成本低;①造船业

的迅速发展和指南针用于航海;①唐宋丝绸、瓷器等手工业发达;①政府的重视等。(要点任写3点即可)(2)变化:由盛转衰。原因:①明代只重视官方贸易,忽略民间贸易;①明朝实行 “海禁”政策,迫使民间走私。

【详解】(1)根据“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可知,唐宋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原因主要是经济重心南移;陆路交通因战乱或民族关系复杂而受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造船业的迅速发展和指南针用于航海;唐宋丝绸、瓷器等手工业发达;以及政府的重视等。

(2)变化根据“我国沿海港口也随之慢慢衰落”可知是由盛转衰。原因根据“国家只重视有限的官方‘朝贡贸易’,而忽略了民间贸易的发展。迫于当时沿海地区的不利形势,明朝对民间贸易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民间贸易不得不采取走私的形式”可知明代只重视官方贸易,忽略民间贸易;明朝实行 “海禁”政策,迫使民间走私。

9

13.(1)不同:元代主张武力外交;明代主张和平外交。

(2)原因: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特点:规模大、次数多、时间早、影响大。

(3)积极影响:①宣扬了明朝国威;①改善了邦交关系;①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①促进了中外之间贸易往来。

(4)借鉴意义:①恰当的外交方式可以有效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往来;①国力强盛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扩①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国的文化,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说明文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化外交是各国交往的催化剂和粘合剂,使双方的关系趋于平和。

【解析】(1)

根据材料一,由“元朝统治者认为所有的土地都是自己的,在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过程中,大多以武力为后盾,用强大的军事力量来获取外交上的主动权”,可知元代外交是主张武力外交;由“明太祖不主张干涉别国内政,也不强求别国朝贡.并强调“不征”,极大地凸显了和平外交基调”,可知明代外交是,主张和平外交。因此元代外交和明代外交有何不同,在于元代主张武力外交;明代主张和平外交。

(2)

根据材料二,由“明成祖即位以后,随着国内形势的转变,眼光开始移向海外,要求扩大对外关系,以远播明朝声威”,可知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1405~1433年,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时间之久、行程之远,比欧洲新航路开辟早80多年。因此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是规模大、次数多、时间早、影响大。

(3)

根据材料三,由“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给沿途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冲击与影响,同时也代表皇帝向沿途国家的统治者进行了友谊的传达”,可知宣扬了明朝国威;改善了邦交关系;由“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中国的酒文化、茶文化等都对航行所经过国家的文化体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知播了中国传统文化;由“中国的船队停靠在非洲海岸的时候,大量的当地居民会用他们所拥有的特色产品来与中国的宝船进行交换”,可知促进了中外之间贸易往来。。因此郑和下西洋带来的积极影响,宣扬了明朝国威;改善了邦交关系;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外之间贸易往来。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郑和下西洋对当今中国外交的借鉴意义,在于恰当的外交方式可以有效促进与其他国家的和平往来;国力强盛为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国的文化,扩大了明朝的影响力,说明文化外交是各国交往的催化剂和粘合剂,使双方的关系趋于平和等。

14.(1)A:余杭、B涿郡、C洛阳;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0

(2)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解析】(1)

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2700多千米。图中的A、B、C三处的地名分别是余杭、涿郡、洛阳。

(2)

1405年-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下西洋对中国对外交往的贡献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拓展了明朝的朝贡体系和开拓了海外贸易,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航海事业做出了伟大贡献。

15.(1)隋朝大运河(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弘扬明朝国威。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次数多或规模大

(3)造纸术或印刷术;指南针。

【解析】(1)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是对隋朝大运河的评价,结合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根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

根据所学可知,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弘扬明朝国威。

特点:根据“1405-1433年”得出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根据“7次”“约27800人”得出次数多、规模大。(3)

根据所学可知,造纸术或印刷术促进了人类文明传播;指南针促进了世界航海事业发展。

16.(1)郑和下西洋;东非

(2)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其他抗倭将领的配合密不可分;戚继光的正确领导;战略战术正确。

(3)由友好交往到抗击外来侵略;明朝国力衰落

【解析】(1)

根据材料一“1405年,朱棣派遣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此后又六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开拓了海上丝绸之11

路,这是丝绸之路第二时代的开端”可归纳出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

(2)

根据材料二“……东南沿海倭患的完全解除……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其他抗倭将领的配合密不可分”可归纳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其他抗倭将领的配合密不可分;根据“在剿倭战争中,戚继光身先士卒,与士兵同甘其苦,严格要求士兵”可归纳出戚继光的正确领导;根据“在战略战术上,攻其无备,出其不意,进攻中集中兵打歼灭战,……创造了独树一帜的鸳鸯阵”可归纳出战略战术正确。

(3)

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出明朝的对外关系由友好交往到抗击外来侵略。结合上述材料“随着明朝国力衰落,倭寇气焰日益嚣张,不断骚扰东南沿海”可知,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明朝国力衰落。

17.(1)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局面: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改变: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3)人物:戚继光;情怀:抒发了威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带去了蔬菜种子、茶……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派遣贵族弟子到

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给予蚕种……”可知,“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局面:根据材料“……众百姓反了……互相抢掠财物……全部百姓反了……互相攻打”可知,这一描述反映了蒙古草原上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

改变:根据所学可知,铁木真率部多次征讨,逐一打败了草原上各个强大的势力,于1206年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封侯非我意,(3)人物:根据材料“他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文集《止止堂集》但愿海波平’”可知,材料三中的他指戚继光。

情怀:根据材料可知,可以从抒发了威继光不追求个人名利、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的爱国情怀等角度作答。

12

本文发布于:2024-02-24 18:21: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20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西洋   材料   可知   航海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推荐文章
排行榜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