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俞彬)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课堂达标训练题
一、选择题:
1.随同郑和远航的费信在《星槎胜览》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木骨都束国,自小葛兰(印度的魁郎)顺风二十昼夜可至。其国濒海,堆石为城,垒石为屋四五层。”这则材料说明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哪里?( )
A.印度西海岸 B.美洲东海岸 C.非洲西海岸 D.非洲东海岸
2.“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其中的“海波”指的是( )
A.起义的叛军 B.西方列强的侵略
C.新疆的叛乱 D.倭寇的袭扰
3. 如图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的路线图。这一“远航活动”是指
A.鉴真东渡 B.玄奘西游
C.马可·波罗来华 D.郑和下西洋
4.“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首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康熙帝抗俄
5.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条件是( )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完整的航海图和指南针
C.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6.印尼有个港口城市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印度有三宝石像在每年特定的日子里,当地居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活动。这种文化现象与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事迹有关?( )
1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岳飞抗金
7.电影《苏禄国王与中国皇帝》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郑和大航海的时代,影片中的中国皇帝应是( )
A.宋太祖 B.元世祖 C.明太祖 D.明成祖
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诗句中戚继光表明的志向是( )
A.荡平倭寇 B.赶走荷兰殖民者
C.击退沙俄侵略者 D.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9.下面对郑和下西洋这一问题所做的知识卡片错误的一项是( )
A 条件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B 目的 扩展对外贸易,增加政府收入
C 影响 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D 地位 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A.A B.B C.C D.D
10.下列有关戚继光抗倭的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
A.戚继光为扫清倭寇做出重大贡献 B.戚继光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C.其斗争使明朝从此免除外来威胁 D.其斗争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综合探究题:
11.某校七年级(2班)同学开展“郑和下西洋”学习与探究,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材料解读】
材料一 1405年,郑和开始了伟大的远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
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明朝的那些事儿》
(1)根据材料,概括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
【论从史出】
郑和与哥伦布远航对照表
(2)据表史实,推理得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运用】
下图所示内容是小明和小东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
(3) 写出图中对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姓名,并说明理由。
三、材料解析题:
12.十八大报告在第八部分明确提出,我国应“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现已成为我国国家层面的重大战略。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初,由于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⑴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是哪个皇帝重视海洋战略的结果。
材料二 明天是郑和下西洋610周年纪念日。南京作为郑和下西洋的发源地、策划地和航海宝船的主要制造地,全程见证了610年前“海上丝绸之路”波澜壮阔、辉煌灿烂的历史。
⑵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则新闻发布在哪一年?当年郑和下西洋从哪里出发?
材料三 “郑和”舰(见下图)今年4月16日从大连起航执行“和谐使命-郑和舰环球行”任务,访问了越南、马来西亚、印度、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厄瓜多尔、法属波利尼西亚、汤加、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家港口,并停靠吉布提、牙买加、澳大利亚3国港口,总航程达3万多海里。
——2012年9月11日中国新闻网
⑶当年郑和共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些地区?据材料三分析“郑和”舰的环球航行和当年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相同的历史意义?
材料四 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那里(南洋)。明朝后期,在南洋的华侨超过了10万人。他们大多来自我国东南沿海……。他们带去了国内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在那里从事农业、手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华侨与当地人民一起辛勤劳动,为南洋的开发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川教版《中国历史》七下
⑷据材料四归纳郑和下西洋这一伟大创举是如何促进南洋的开发的?
材料五 4月12日,郑和舰首次访问太仓,受到太仓市人民和江苏海警的热烈欢迎。据了解,为纪念郑和,弘扬郑和精神,1987年,中国第一艘远洋航海训练舰被命名为“郑和舰”。“郑和舰”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舷号81。被誉为“中国军校第一舰”。
——2011年4月12日中国新闻网
⑸我们纪念郑和,也是为了弘扬郑和精神。谈谈你对郑和精神的理解。
4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阅读下面的历史人物图片。
材料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请回答:
(1)图片中的历史人物是谁?生活在哪个朝代?
(2)材料2中,所谓“海波”不平的原因是什么?
(3)这位历史人物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哪些高贵品质?
【答案】
1.D 2.D 3.D 4.C 5.A 6.B 7.D 8.A 9.B 10.D
11. (1)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以大国、强国自居;平等交流;友好往来等。
(2)郑和下西洋的特点:时间早,规模大。
(3)评价方法不正确的同学:小东。理由:小东没有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一分为二地评价,存在片面性。
5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12. (1)明成祖(或朱棣)。
(2)2015年;刘家港(江苏太仓)。
(3)30多个;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扩大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和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同时也宣扬了国威。
(4)郑和下西洋后更多的中国人到达南洋,增加了大量劳动力(人口);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和文化知识;与当地人民共同劳动。
(5)不畏艰险,勇往直前,敬业爱国等。
13. (1)戚继光;明朝人;
(2)日本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中国奸商骚扰中国沿海地区,形成倭患。
(3)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平息东南沿海的倭寇,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抗倭业绩永载史册。
(4)不注重个人利益、国家利益至上、热爱祖国、关心百姓、英勇抗击外来侵略等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同步测试卷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
1.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
A.蔡伦B.毕升C.郑和D.郑成功
2.下列人物中,曾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友好往来的是
A.郑和B.戚继光C.李时珍D.宋应星
3.在今天,印度尼西亚有个港口城市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座“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A.郑成功收复台湾B.郑和下西洋
C.镇南关大捷D.戚继光抗击倭寇
4.“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
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邓世昌
5.“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1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下列关于明朝时期的交往与冲突历史的陈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
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
D.戚继光抗倭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
7.有这样一副对联“爱国名将,百战不败扫平倭寇之患。民族英雄,八方敬重留传不朽名著”。它反映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的事迹()
A.岳飞B.郑和C.戚继光D.寇准
8.戚家军抗倭取得九战九捷是在()
A.浙江台州B.山东登州C.福建福州D.广东广州
9.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天竺C.鉴真东渡日本D.郑和下西洋
10.“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播仁爱于友邦,宣诏颁赏,厚往薄来。”从材料中不能解读出的信息是()
A.为明王朝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B.明朝国力强盛
C.加强了中国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关系D.郑和传播了和平和友谊
11.下列三幅图片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B.加强亚欧非三洲联系
C.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D.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12.1558年,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城崩二十余丈,居民数千“少壮守阵,老稚妇女运砖石”,终于击退倭寇。这一史实说明()
A.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赢得了人民的支持B.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D.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13.“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开放中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①丝绸之路②鉴真东渡③郑和下西洋④戚继光抗倭
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4.某电视台准备制作一期“纪念郑和下西洋,传承郑和精神”的节目,打算重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他们不可能到达()
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美洲
15.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写道:“明永乐三年到明宣德八年,郑和奉永乐皇帝之命七次出使西洋。”永乐皇帝指的是()
A.明太祖B.明成祖C.建文帝D.崇祯帝
16.右图中的“三宝庙”位于马来西亚,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访问马六甲而建。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A.海上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D.造船技术高超
17.2017年是郑和下西洋612周年,该壮举发生在公元纪年年代尺(下图)中的哪一时段()
。。。
13世纪
14世纪
15世16世纪
17世18世纪
……
4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纪
纪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之海寇,动计数万,皆托言倭奴,而其实出于日本者不过数千,其余皆中囯之赤子无赖者入而附之耳。
材料二倭寇一直闯到徽州、芜湖、南京、淮安和徐州、邳县一带。他们到处杀人越货、掳人勒赎或出卖。
材料三在福建有首歌谣流传至今:执法如山军纪明,出师矢志灭胡尘。斩子励众并为囯,千秋共仰思儿亭。讲的是当年戚帅率军抗倭时,一次临阵派兵,他的儿子做先锋,路遇大雾没有按时赶到,军令如山,亲儿子被他无情地处以军法。
(1)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是什么原因导致材料二中的倭患如此严重?
(2)戚继光抗倭取得了哪些战果?
(3)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戚帅”取胜的原因有哪些?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5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和下西洋。”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教材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船队每到一处,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与当地官府和商人开展贸易。在古里进行交易时,商议货价,写成合约,最后握手击掌为定,不再悔改。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依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重要前提。结合所学知识,说出郑和下西洋船队最远到达哪里?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船队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什么特点?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
20..读图1,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图1
(1)郑和远航的条件和目的是什么?
(2)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现在我国要发展经济,扩大影响,应该如何去做才好?
参考答案:
1.C2.A3.B4C5.A6.A7.C8.A9.D10.A11.C12.A13.D14.D15B16.B17.B
18.(1)明朝中期,明朝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中国沿海倭患严重。
(2)戚继光率领“戚家军”抗击倭寇,在台州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接着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当地广大军民一起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3)政府及人民的支持;战争的正义性,“戚家军”军纪严明、训练有素;戚继光7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本人文武双全,才智超群等。(言之有理即可)
19.(1):前提:社会安定,国力雄厚。非洲东海岸和红海岸。
(2):特点:和平、公平(言之有理即可)。影响: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指南针运用于航海;造船业发达;郑和吃苦耐劳、英勇无畏、勇于探索的精神;明成祖的支持等等。
20.(1)条件: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郑和的航海船队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航海的规模大,每次出海都有大小船只200多艘;参与航海的人数多,每次出海约2.7万~2.8万人;拥有先进的航海设备,有航海图、罗盘针等;远航的次数多,从1405~1433年共远航7次,远航的范围广,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郑和的远洋航行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因此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趋势,改革开放是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是走强国的必由之路。
8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9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含答案和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进行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2.明朝之所以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因为(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3.最早派郑和出使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 D.明仁宗
4.英国史学博士李约瑟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它的对手。”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郑和下西洋
1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5.在古代对外交往的事例中,与“丝绸之路”属于同一类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下西洋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6.郑和是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从图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A.郑和船队曾从刘家港出发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郑和下西洋途经东南亚一些国家
D.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7.南宁电视台拟拍一部有关明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下列可以入选的题材是( )
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玄奘西游 B.班超出使西域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8.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
A.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
9.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明朝国威的树立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航海技术的发展
10.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郑和船队回航时带回来的物品主要有
①茶叶 ②象牙 ③丝绸 ④香料(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12.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丁 D.丙和丁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3.航海壮举
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材料一:明初,由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5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
(2)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么特点?
(3)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14.体验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
(1)郑和远航的出发点是哪里?最远抵达哪里?
(2)当时你若是一名商人,你会携带哪些你认为销路好的商品?(举两例)
(3)郑和作为“世界海洋第一人”,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的?
(4)请说说纪念郑和远航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15.观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回答问题:
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1)请你观察如图,判断下面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郑和及其船队没有到达的地区是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大西洋沿岸
(2)据史料记载,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译文:纵观海洋之上,巨大的海涛远接天涯,高大的浪头犹如山岳……但是,我们的船队都高高挂起如云蔽天的风帆,不分昼夜地象流星一般疾驰,横渡那狂涛恶浪,就象在大街上漫步一样……)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及其船队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完成远航呢?
(3)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是崇尚文明的礼仪之邦,根据所学,你认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16.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载两万多人和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
(1)郑和出使西洋一共去了几次?目的是什么?
(2)郑和出使西洋的出发点在哪里?最远到达哪些地区?
(3)郑和出使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7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2017•莒县模拟)“凤凰卫视”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进行探寻当年郑和下西洋海路的壮举,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解答】1405﹣1433年郑和从刘家港出发,七次下西洋,到达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由此可见BC符合题意,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要经过印度洋沿岸,因而A到达过,而地中海沿岸要远于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因此是郑和不可能到达的地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经过和作用.
8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2.(2016•鞍山二模)明朝之所以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因为( )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分析】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解答】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郑和下西洋的背景.
3.(2016•盱眙县模拟)最早派郑和出使西洋的明朝皇帝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 D.明仁宗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年郑和率领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出长江口南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9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考查了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
4.(2016•南平模拟)英国史学博士李约瑟说:“明代的水师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其他亚洲国家的任何时代都出色,甚至较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乃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它的对手。”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是( )
A.新航路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雅克萨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郑和下西洋.
【解答】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年号永乐)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规模之大,时间之久、行程之远,所以说“乃至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都可说不是它的对手”.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
10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5.(2016•灌南县一模)在古代对外交往的事例中,与“丝绸之路”属于同一类的是(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郑和下西洋 D.康熙帝组织雅克萨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郑和下西洋.
【解答】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明代对外和平交往的重要代表.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同样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两者都是和平友好交往.
故选C.
【点评】比较和理解我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史实.
6.(2016•如皋市校级二模)郑和是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从图中,你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
11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郑和船队曾从刘家港出发
B.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C.郑和下西洋途经东南亚一些国家
D.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郑和下西洋.
【解答】题目给出了一幅郑和下西洋示意图,在图中我们可以找到他的出发点、航行路线及途经的国家地区及最远到达的地区,无法从图中找到他促进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的信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分析运用郑和下西洋示意图是蕴含的信息.
1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7.(2016•马山县一模)南宁电视台拟拍一部有关明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下列可以入选的题材是( )
A.玄奘西游 B.班超出使西域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经历亚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因而南宁电视台拟拍一部有关明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可以入选的题材是郑和下西洋.ABC均不发生于明朝.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郑和下西洋.
8.(2016春•青龙县期末)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是( )
A.南京 B.松江 C.刘家港 D.泉州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郑和船队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故选C.
【点评】理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9.(2016春•睢宁县期末)史书记载郑和船队经过爪哇国:“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材料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 )
A.中国和亚非各国的政治交往 B.明朝国威的树立
C.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D.航海技术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1405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郑和船队船上装载大量金银宝货,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欢迎,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据题干“行使中国历代铜钱,一般国人最喜中国青花瓷器…则用铜钱买易”可知,反映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
故选C.
【点评】理解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14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10.(2016春•东城区期末)郑和下西洋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郑和船队回航时带回来的物品主要有
①茶叶 ②象牙 ③丝绸 ④香料(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1405年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下西洋,郑和船队船上装载大量金银宝货,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欢迎,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象牙、香料和药材等特产.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郑和船队回航时带回来的物品主要有珠宝、象牙、香料和药材等特产.
11.(2016春•贵港校级月考)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15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上装载了中国瓷器与丝绸,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目的、内容与影响.
12.(2016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发言,其中正确的是( )
甲:和平使者,扬威异域
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
丙:友好往来,促进交流
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丁 D.丙和丁
16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
【解答】结合所学可知,1405年﹣1433年,明政府为了宣扬国威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亚非各国与中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乙:探寻新路,寻找黄金与丁:殖民先驱,海盗鼻祖是对欧洲航海家的描述.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目的、内容与影响.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3.(2016春•房山区期中)航海壮举
时间转回宋代,……那些满载着中国瓷器和丝绸的商船,从广州或泉州出发后,经南海海域,运送到菲律宾、占城、波斯湾等地,再由波斯商人把这些中国商品销往西亚各地甚至欧洲。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
17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一:明初,由明成祖朱棣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的,要数15世纪初的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摘自王介南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郑和七下西洋,海上丝绸之路盛极一时。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留下了持久的影响。
﹣﹣(新加坡)李光耀
18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结合上述材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
(2)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有么特点?
(3)郑和下西洋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
(2)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的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产生的积极影响.
【解答】(1)根据郑和下西洋的航行路线图和“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知,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非洲东海岸.
(2)根据材料二“他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可知,郑和与海外各国交往和平交往,公平交易.
(3)根据材料一“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又称南洋)、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材料三“600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19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留下了持久的影响.”可知,郑和下西洋连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故答案为:
(1)非洲东海岸.
(2)和平交往,公平交易.
(3)郑和下西洋连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14.(2012春•德化县期末)体验历史:
假如你生活在15世纪中国明朝,并随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请回答:
(1)郑和远航的出发点是哪里?最远抵达哪里?
(2)当时你若是一名商人,你会携带哪些你认为销路好的商品?(举两例)
(3)郑和作为“世界海洋第一人”,有什么品质值得你学习的?
(4)请说说纪念郑和远航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20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分析】(1)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范围.
(2)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装载的货物.
(3)本题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
(4)本题考查学生的列举能力.
【解答】(1)1405年﹣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船队航从刘家港浩浩荡荡出发,行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广大海域之间,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2)结合所学可知,郑和远航的船队将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等货物销往沿途各国.
(3)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围绕坚定的理想信念,英勇无畏的气概,吃苦耐劳和百折不饶的精神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4)纪念郑和远航对我们今天的意义属于开放性题目,学生只要围绕能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东南亚的和谐稳定等方面列举即可.
故答案为:
(1)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2)丝绸,瓷器.
21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3)坚定的理想信念,英勇无畏的气概,吃苦耐劳和百折不饶的精神等.
(4)纪念郑和远航,能促进中国和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促进东南亚的和谐稳定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路线、范围、内容与影响.
15.(2013秋•顺义区期末)观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回答问题:
(1)请你观察如图,判断下面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郑和及其船队没有到达的地区是 D 。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大西洋沿岸
(2)据史料记载,郑和描述船队远航的情景时说:“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22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译文:纵观海洋之上,巨大的海涛远接天涯,高大的浪头犹如山岳……但是,我们的船队都高高挂起如云蔽天的风帆,不分昼夜地象流星一般疾驰,横渡那狂涛恶浪,就象在大街上漫步一样……)请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郑和及其船队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完成远航呢?
(3)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是崇尚文明的礼仪之邦,根据所学,你认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分析】(1)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
(2)考查了郑和及其船队完成远航的条件.
(3)考查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解答】(1)依据课本知识,郑和率领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等三十多个国家,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没有到达大西洋沿岸.故选D.
(2)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朱棣命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所以离不开国家的实力,统治者支持;据材料“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波狂澜,若履通衢”可知,其航海条件包括:大船、指南针,航海知识,航海人才,船员的胆量与勇敢的品质等.以及郑和敬业献身、忠心为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崇尚和平等精神.
23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3)依据课本材料“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可知,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故答案为:
(1)郑和及其船队没有到达的地区是 D.
(2)国家的实力,统治者支持,航海条件:大船、指南针,航海知识,航海人才,船员的胆量与勇敢的品质等.郑和敬业献身、忠心为国,敢为人先、科学探索,百折不挠、奋勇拼搏,崇尚和平等精神.(自圆其说就行)
(3)被称为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连通了从中国到东非的航路,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点评】本题考查内容为教材基础知识点,也是重点内容,学生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但本题在审题中尤其要把握题目要求,否则容易因粗心而导致出错.
16.(2014春•合川区校级期中)郑和率领60余艘船只,载两万多人和大量物资,浩浩荡荡出发,经占城、爪哇、苏门答腊等地……,完成了第一次出使西洋的任务。
(1)郑和出使西洋一共去了几次?目的是什么?
24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2)郑和出使西洋的出发点在哪里?最远到达哪些地区?
(3)郑和出使西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分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
【解答】(1)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明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强盛国家.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郑和船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
(2)郑和船队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远航美洲和印度早半个多世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郑和船队到达各国,大都受到热烈欢迎,船上装载的大量金银宝货,以丝绸和瓷器最受当地人的喜爱.他们从各国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特产.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故答案为:
(1)七次;为了宣扬国威,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2)刘家港;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25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实用文档 用心整理
【点评】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6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04:5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183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