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1日发(作者:余俊南)
期中小论文: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历史来看, 当时的中国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上的海上强国, 从而使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中华帝国建立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 历史的确曾经选择了中国。 但遗憾的是,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 为何郑和远航未能使中国称雄世界? 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如何以此为鉴?
郑和下西洋指的是明成祖朱棣命三宝太监郑和从太仓的刘家港起锚(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几十年,是明朝强盛的直接体现。郑和的航行之举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是唯一的东方人,更是比马汉早五百年提出海权论,更有说法称郑和最早发现美洲、澳洲、南极洲。
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历史来看, 当时的中国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上的海上强国,
从而使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中华帝国建立起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 历史的确曾经选择了中国。 但遗憾的是,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 为何郑和远航未能使中国称雄世界呢?
1.从目的上来说;虽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众说纷纭,一说宣扬大明威德,《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寻找建文帝朱允炆,《明史·郑和传》中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觅踪迹”;一说发展贸易缓解财政,有未被抹杀干净的史料称郑和下西洋使“贫民致富”、“国用充足”;另有包抄帖木儿帝国、 扫荡张士诚旧部、解决军事复员问题等说法;但没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为了使中国称霸海上获得社会进步的主动权的。
总的来说,郑和下西洋不计成本,七次下西洋给明朝财政造成巨大经济负担,随着国力衰退,航海的壮举随之悄然结束。郑和出使的任务之一,就是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第二件事便是赠送礼物。赐各国国王诰命银印,赐国王及各级官员冠服和其他礼物,表示愿意和那些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关系。第三件事是与南海(今马六甲海峡)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但绝不是为了成为世界上的海上强国, 从而首先在中华帝国建立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技术。这和欧洲麦哲伦、哥伦布远航的目的截然不同,当然也就没有引起像后者一样的结果。
2.从文化传统上来看,在古时的中国,儒家思想支配着社会的精神气质,结果是国家的精英分子都轻视营商, 并有乐善好施、轻视名利。这是中国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的文化原因。另外,在明朝时期, 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是,凡事反求诸己死守旧的理
念与方式、尊重权威怀疑新观念。中国人常常称自己的国家是“中央之国“,就是以为外国蛮人都不足取。这种沾沾自喜之态是之后 固步不前的重要原因。
3.从社会制度上来看,明朝是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 皇帝一个人独大天下,
所以在此体制下郑和不过是颗小棋子,皇帝要你去西你去西,要你去东你去东,皇帝不让你去了,你什么也干不了。封建制度永远是注重保护原有社会形态的存在发展, 而打击新的社会形态。帝王对这种政治权利高度集中、经济自给自足、文化高度发达的现状十分满意普通百姓也享受惯了一尘不变的生活状态,这使我们失去了向外开拓的内在动力。对比欧洲的哥伦布、麦哲伦,他们都是在 个人意志之上获得政府支持的,有较强的目的性。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已出现了符合世界 历史潮流的新趋向。然而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的终止,中国政府将自己与当时正在形成的 世界市场隔绝开来,这不仅没有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也没有引领新的地理发现。可见封建保守的社会制度阻碍了社会的科技经济的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以此为鉴。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功绩不可否认,但在历史背后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反思。 首先,固步自封不可有,创新意识要增强。欧洲的航海大发现就是在人们对地球的好奇中开始的,而中国的落后是在人们的自大自满中开始的。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会失去发展的 机会。政治上的保守封闭更是一个国家的巨大威胁,现在的中国需要汲取教训,做一个乐于对外交流的国家,和别国开展文化、经济上的双向互动,把握发展的机会。 其次,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得社会,每一次犹豫都会失去千 万次发展的机会,唯有不断自我激励、励精图治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再次,高瞻远瞩,重视海洋资源。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无论是其本身的丰富资源, 还是作为各国交流的媒介,它的意义都是非凡的。 当然,郑和下西洋一定有值得肯定和需要我们继续发扬光大的一面。是郑和下西洋秉承的友好和平的理念。和欧洲航海家的杀戮掠夺截然 不同,郑和远航尽显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范。在现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继续发扬这种友好的精神,和平发展,而不是称霸世界。在今天的世界,我们更需要郑和的和平精神,亟需学习和发扬伟大的郑和精神,谱写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新篇章。
本文发布于:2024-02-21 04:52: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wtabcd.cn/fanwen/fan/82/121831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